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张浩  廖阔遥  刘宏伟  苏宁 《养猪》2020,(1):14-16
试验旨在研究银耳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断奶仔猪72头,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分为3个处理,即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无抗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饲喂完全不含抗生素的饲粮)和TP组(在无抗组饲粮的基础上补充0.2%的银耳多糖)。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试验期2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仔猪饲喂无抗饲粮日采食量增加0.95%、日增重增加1.75%、料重比下降了0.98%、腹泻率增加12.54%,但是对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和腹泻率均无显著影响,表明不添加抗生素未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造成负面影响;与无抗组相比,饲粮添加0.2%银耳多糖,仔猪日采食量提高9.76%、日增重提高12.98%、料重比下降2.46%、腹泻率下降17.80%,表明饲粮添加0.2%银耳多糖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2%银耳多糖,仔猪日采食量提高10.80%、日增重提高14.95%、料重比下降3.41%、腹泻率下降7.49%,表明添加0.2%银耳多糖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研究表明,饲粮中不添加抗生素会增加仔猪腹泻率,但未对其他生长性能造成负面影响;添加0.2%银耳多糖能够降低腹泻率、显著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并且能够替代抗生素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留  杨继远 《养猪》2014,(3):33-34
挑选50头3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黄曲霉毒素B1300 mg/t,3个试验组分别在阳性对照组饲粮中添加0.05%、0.10%和0.20%霉菌毒素降解剂,以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皮褶厚度增加值为指标,研究霉菌毒素降解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0.10%~0.20%霉菌毒素降解剂能显著减弱黄曲霉毒素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危害,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采食量,降低料重比;显著提高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和植物血凝素刺激皮褶厚度增加值,消除霉菌毒素对仔猪免疫功能的抑制,恢复仔猪正常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添加色氨酸和诱食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的影响。选择(23±1)日龄断奶的初始体重为(6.0±0.5)kg的48头PIC仔猪,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对照饲粮,试验1 ̄3组分别饲喂添加0.05%的色氨酸饲粮、添加0.02%的香味剂饲粮和添加0.02%的甜味剂饲粮,试验期为28d。结果表明:①在整个试验期内,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甜味剂显著提高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仔猪的料肉比(P<0.05),使腹泻指数降低74.07%。②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色氨酸显著提高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有降低料肉比的趋势(P>0.05),未降低腹泻指数。③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香味剂使采食量、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肉比显著增加(P<0.05),腹泻指数降低5.56%。④添加甜味剂与添加色氨酸在提高断奶仔猪采食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添加甜味剂组仔猪的日增重显著高于添加色氨酸组的仔猪(P<0.05),并且前者的料肉比显著低于后者(P<0.05)。添加甜味剂组仔猪的腹泻指数比添加色氨酸组仔猪低75.0%。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20头26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按照等能等氮的原则,在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2%和3%的黑水虻幼虫粉;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黑水虻虫粉显著降低断奶仔猪料重比(P0.05),提高平均日增重(P=0.097);而2%和3%黑水虻虫粉对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黑水虻虫粉对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无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1%黑水虻虫粉显著降低断奶仔猪料重比。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香甜鲜复合物对断奶仔猪采食量、增重及料重比的影响。试验选取48头(28±3)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大白(Large White)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kg/t的香甜鲜复合物。试验期7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 kg/t的香甜鲜复合物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P=0.049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香甜鲜复合物能够增加仔猪的采食量。  相似文献   

6.
《养猪》2020,(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50.0 kg左右的健康三元杂种生长猪200头,按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5%、15.5%、14.5%和13.5%的饲粮。试验期36 d。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日采食量,饲粮粗蛋白质13.5%组最高。料重比,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4.5%组最低。日增重,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3.5%组最高。2)经济效益: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无显著影响。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4.5%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最低为5.40元,饲粮粗蛋白质水平13.5%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最高为5.62元。综合以上结果,生长猪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粗蛋白质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且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5%时,生长猪获得的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太行鸡饲养标准提供依据。以代谢能(11.0、11.5、12.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14%、15%、16%)为因子,采用2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选取体重均匀、健康的77日龄太行鸡母鸡36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先增加后降低,料重比先减小后增大。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和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MEI增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CPI增加。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MEI和ADCPI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合血清生化指标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即可以满足太行鸡的能量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育成期太行鸡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4%~15%。  相似文献   

8.
色氨酸在仔猪的玉米-豆粕型或玉米-鱼粉型饲粮中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仔猪饲粮中添加色氨酸能够促进采食量的增加,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试验选取32头28日龄断奶体重约为(8.63±0.79)kg法系长白阉公猪,2×2因子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21天。采取限饲和自由采食饲喂方式,研究两个不同色氨酸浓度的饲粮(0.12%,0.26%)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的第一周,饲喂方式之间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色氨酸水平之间的日增重没有显著差异,饲喂方式和饲粮色氨酸水平之间没有互作效应。第二周,饲喂方式和饲粮色氨酸水平都对仔猪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料重比在自由采食情况下极显著高于限饲情况(P<0.01),饲喂方式和饲粮色氨酸水平没有互作关系。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饲喂0.26%色氨酸饲粮的仔猪日增重高于0.12%组(P<0.05和P<0.01),料重比明显低于饲喂0.12%色氨酸饲粮组(P<0.05和P<0.01)。第三周的结果和第二周相似。整个试验期饲喂方式和饲粮色氨酸水平对仔猪日增重和料重比都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但两者没有互作效应。限饲组和自由采食组中,饲喂0.26%色氨酸饲粮组的仔猪日增重极显著高于饲喂0.12%色氨酸饲粮组仔猪(P<0.01),同时不同饲喂方式之间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饲喂0.26%色氨酸饲粮的仔猪料重比极显著低于饲喂0.12%色氨酸饲粮的仔猪(P<0.01)。限饲条件下色氨酸水平由0.12%升高到0.26%,仔猪血清尿素氮水平由15.37mg/mL下降到12.13mg/mL,差异显著(P<0.05);同样在自由采食条件下血清尿素氮明显下降(P<0.05),由原来的16mg/mL降到11.38mg/mL。结论,在其他营养素进食相同条件下,增加饲粮色氨酸量能够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血清尿素氮,说明色氨酸本身对仔猪的生长和代谢有一定的作用;在自由采食情况下,增加饲粮色氨酸量还可提高仔猪采食量,结合其本身促生长作用,能显著提高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为制定太行鸡饲养标准提供依据。以代谢能(11.0、11.5、12.0 MJ/kg)和粗蛋白质水平(14%、15%、16%)为因子,采用2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选取体重均匀、健康的77日龄太行鸡母鸡36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料重比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先增加后降低,料重比先减小后增大。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和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MEI增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CPI的影响显著(P0.05),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育成期太行鸡的ADCPI增加。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ADMEI和ADCPI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太行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表现出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合血清生化指标得出,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即可以满足太行鸡的能量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育成期太行鸡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1.5 MJ/kg,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4%~15%。  相似文献   

10.
在养猪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率,提高经济效益,仔猪的早期的断奶技术成为养殖生产中关键的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猪的养殖中.仔猪的早期的断奶产生很大的应激.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为了减少断奶仔猪的应激,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赖氨酸,旨在讨论懒氨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指标的影响,本实验选择28±2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仔猪40只,分成4组,每组10只,按照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配合日粮,第1-3组分别在断奶仔猪的基础日粮上添加0.75%、1.5%、2.25%的赖氨酸,4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28d.在试验的第1d和28d称重测定断奶仔猪生长指标: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的基础日粮上添加0.75%、1.5%、2.25%的赖氨酸试验仔猪日增重、采食量与4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在断奶仔猪的基础日粮上添加0.75%、1.5%、2.25%的赖氨酸试验仔猪的料肉比低于4组(P<0.05)综上所述,在断奶仔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1.5%赖氨酸可以提高仔猪日增重、采食量,降低仔猪的料肉比,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指标.为断奶仔猪的健康生长提供了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集团养猪生产采用公司+家庭农场的饲养模式。家庭农场以饲养肉猪为主,主要采用保育-育肥一体化饲养模式为主,生产周期一般5~6个月,死淘是体现管理水平及猪群健康度的主要指标之一。研究主要通过系统管理,建立周-两周-五周-月死淘不同维度动态监控体系,并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微量元素添加量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组织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选用1 800只黄羽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5只。其中:第1组为大生产使用微量元素添加量,第2组为目前研究推荐的微量元素添加量,第3组为科宝公司推荐微量元素添加量,第4组为哈伯德公司推荐的微量元素添加量。结果:在第1组(大生产)的基础上下调铜、铁、锰、锌的添加量(第2、3、4组)对肉鸡生长性能和组织微量元素沉积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黄羽肉鸡饲料中铁、锌的适宜添加量低于《鸡饲养标准》的推荐量。  相似文献   

13.
将4 500只中速型黄羽肉鸡按照日粮不同钙磷水平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80只,研究不同钙磷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1~30日龄、31~60日龄和61~90日龄)肉鸡生长性能及胫骨灰分含量的影响,以期得到中速型黄羽肉鸡适宜的饲粮钙磷水平。结果:中速型黄羽肉鸡饲粮1~30日龄钙水平0. 90%、非植酸磷水平0. 40%,31~60日龄钙水平0. 75%、非植酸磷水平0. 31%,61~90日龄钙水平0. 70%、非植酸磷水平0. 28%时已完全满足其生长和骨骼发育的需要,高于此钙磷水平,肉鸡料重比呈上升趋势,日均增重呈下降趋势,胫骨灰分含量基本维持不变;当钙磷水平达到如下水平时,即:1~30日龄钙0. 90%、非植酸磷0. 45%,31~60日龄钙0. 85%、非植酸磷0. 41%,61~90日龄钙0. 80%、非植酸磷0. 38%时,肉鸡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 01),料重比极显著上升(P<0. 01),说明已超过肉鸡对钙磷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4.
以长大二元杂种母猪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9.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79 679个胎次的产仔数据进行分析,以研究母猪胎龄变化与其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母猪群分娩率和胎均总仔数的高峰值主要集中在第3—6胎,在第7胎或第8胎后出现逐步下降。此外,母猪群在剔除连续第1—2胎的总仔数均小于10头的母猪个体后,其群体的平均分娩率提升至94.58%,极显著提高了2.30个百分点(P<0.01);胎均总仔数达到12.78头,极显著提高了0.50头(P<0.01)。结果表明,通过前2胎的成绩来优化种猪群体,能够极显著提升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种猪杂交配套为研究对象,应用卡方检验及SPSS 19.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12 612头母猪的分娩数据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杂交配套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以B系的长白公猪与B系的大白母猪为亲本的二元杂种母猪胎均总仔为15.81头,胎均健仔为12.66头,极显著高于其他杂交配套(P<0.01);以C系的杜洛克公猪与B*A大长二元杂种母猪为亲本的三系杂交分娩率为95.66%,胎均总仔为13.46头,胎均健仔为12.08头,均极显著高于其他杂交配套(P<0.01)。此外,系间杂交筛选结果表明,以D*(A*B)的长长大三系猪为母本的系间杂交分娩率为93.00%,胎均总仔为12.90头,胎均健仔为10.83头,在繁殖性能上与曾祖代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子宫体输精技术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将355头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和931头长大二元杂经产母猪于配种时进行子宫体深部输精。结果显示,子宫体输精的后备母猪分娩率降低2.20个百分点(P>0.05),胎均总仔下降0.39头(P>0.05);子宫体输精的经产母猪胎均总仔极显著提高0.83头(P<0.01),胎均健仔显著提高0.52头(P<0.05),繁殖效率增加至1 223头,精子使用量减少了50%。结果表明,子宫体输精技术并未能提高后备母猪的整体繁殖性能,但能显著提高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大幅度减少精子使用量。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 Met)对舍饲滩羔羊生长、消化、血清生化指标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19.06±0.46)kg的健康去势滩羊公羔64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03%、0.06%和0.09%RP Met的饲粮,每组4个重复(栏),每个重复4只。预试期7d,正试期85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饲粮RP Met添加量的增加,舍饲滩羊平均日增重和终末体重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添加0.06%和0.09%RP Met显著提高了屠宰率(P<0.05);饲粮添加RP Met有降低胴体骨重/胴体重的趋势(P>0.05);随饲粮RP Met添加量的增加,饲粮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呈线性增加(P<0.05);0.06%RP Met组滩羊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RP Met可提高舍饲滩羊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适宜添加量为0.06%。  相似文献   

18.
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是以广东小耳花猪、陆川猪两个类群为育种素材,以繁殖性能为主,结合肉质、生长发育及外貌选择,经6年4个世代选育而成的高繁殖力新品系。为分析该品系毛色选育效果及其特性与利用价值,以该品系毛色选育提纯效果及各世代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MC1R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基因,结合表型选择,可逐渐纯化新品系群体;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3世代初产母猪较0世代初产母猪分别提高1.05、0.72头(P>0.05),3世代经产母猪较0世代经产母猪分别提高0.75、0.76头(P<0.05);生长性状及胴体、肉质性状,3世代未发生较大变化。结论: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提纯效果突出,繁殖性能得到明显地改善提高,且未对生长及胴体、肉质性状产生不利影响。该品系的培育为地方猪品种内的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饲料中添加玉米蛋白粉或鸡肉粉替代部分鱼粉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确定卵形鲳鲹饲料中鸡肉粉、玉米蛋白粉的适宜添加量。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试验: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对照)、6.4%、11.8%、17.3%、22.7%、28.1%]的玉米蛋白粉,分别替代0、5%、10%、15%、20%、25%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平均体重为(101.70±0.22)g的卵形鲳鲹12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4个网箱,每个网箱投放80尾卵形鲳鲹。鸡肉粉替代鱼粉试验: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对照)、5.2%、10.4%、15.6%、20.8%、26.0%]的鸡肉粉,分别替代0、5%、10%、15%、20%、25%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平均体重为(101.03±0.59)g的卵形鲳鲹12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4个网箱,每个网箱投放80尾卵形鲳鲹。结果显示:随着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饲料系数与摄食率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11.8%~17.3%的玉米蛋白粉显著提高了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但饲料中添加28.1%的玉米蛋白粉则显著降低了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能量沉积率(P<0.05),同时还显著提高了饲料系数和摄食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5.2%~20.8%的鸡肉粉对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等生长性能指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而添加26.0%的鸡肉粉则显著降低了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能量沉积率(P<0.05),并显著提高了饲料系数(P<0.05)。综上可知,玉米蛋白粉和鸡肉粉可以替代饲料中部分鱼粉而不会对卵形鲳鲹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基于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通过函数模型计算得出卵形鲳鲹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适宜添加量为10.91%~10.96%,鸡肉粉的适宜添加量为20.80%~21.25%。  相似文献   

20.
长链脂肪酸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营养素,其吸收、转运和代谢对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脂肪酸转运蛋白介导长链脂肪酸的跨膜转运。脂肪酸移位酶CD36/SR-B2是一种整合膜蛋白,能特异性介导脂肪酸在多种细胞中的跨膜转运。本文对CD36/SR-B2的由来、亚细胞定位、功能调控及其介导的长链脂肪酸跨膜转运进行概述,探讨其对脂质代谢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