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沙门氏菌病是鸡常见的一种细菌病,由沙门氏菌感染所引起,主要引发肠道的感染,后期会导致全身症状;根据病鸡临床表现可分为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3种类型,对鸡的生产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加强鸡场饲养管理、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等措施能对本病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经常发生本病的鸡场可进行药物预防;抗生素、沙门氏菌型噬菌体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鸡住白细胞虫病由住白细胞虫感染所引起,以库蠓、黑蝇等为媒介进行传播,污染的针头也能造成本病扩散,主要流行于高温高湿的夏季,虫体感染后可寄居在白细胞中,也可游离于血浆,病愈康复的鸡体内可长期带毒,成为鸡群的重要传染源;病鸡以贫血、消瘦和生产性能下降为主要表现,日龄越小,临床表现越严重,死亡率也越高;预防本病需加强对病鸡的诊断,及时用药进行防控,夏季重点做好库蠓、黑蝇等的消灭工作,磺胺类药物对本病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由鸡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呈全世界流行,主要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播,临床发病较急,病鸡以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等为主要表现,后期还会出现喉头的堵塞而引发鸡的窒息;预防本病应定期对健康鸡群接种疫苗,加强鸡场的管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堵塞物可很快改善病鸡症状。  相似文献   

4.
本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2~3周龄内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育成鸡偶然也可暴发疫情,成年鸡主要呈隐性或慢性感染。病鸡、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典型的经卵垂直传播疾病,也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环境卫生恶劣,虫鼠大量滋生等因素对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鸡呼吸道病是养鸡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病鸡的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组织器官可出现病变,生理机能下降,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等一系列症状;本病在寒冷季节最为流行,与通风不良和饲养管理水平低下有关;病原体感染、环境空气不良、应激因素、滥用药物等是引发本病的常见因素;预防本病需做好病原的防控,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提升鸡场管理水平,做好全面消毒工作,控制好传染源;治疗时要以强心肺功能,缓解机体缺氧为对症治疗原则,同时针对病因进行用药。  相似文献   

6.
引起呼吸道症状的蛋鸡呼吸道疾病,主要有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 炎、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肺型鸡白痢杆菌病和曲霉菌病等,前二种由病毒 引起,传染性鼻炎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感染所 致,肺型鸡白痢杆菌病的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曲霉菌病的病原为烟曲霉 菌。 大多数蛋鸡呼吸道疾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但也可经消化道感染,因而传播 迅速。肺型鸡白痢杆菌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曲霉菌病则既可呼吸道感染,也可 经消化道感染。蛋鸡呼吸道疾病有类似的呼吸道症状,需仔细观察并通过剖检才 能鉴别。  相似文献   

7.
<正>(一)流行特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自然条件下,本病只感染鸡,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不同品种的鸡中,白来航鸡比重型品种的鸡敏感,肉鸡较蛋鸡敏感。本病仅发生于2周至开产前的小鸡,3~7周龄为发病高峰期。病毒主要随病鸡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使同群鸡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结膜等感染;各种用具、人员及昆虫也可以携带病毒,扩散传播;本病还可经蛋传递。本病流行季节性明显,每年5月份以后,  相似文献   

8.
<正> 1 流行病学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器具等间接地经消化道传播。本病只感染鸡,不同年龄、品种鸡均易感,但以1~4日龄鸡最易感。本病传播迅速,易感鸡与病鸡同舍饲养,往往在48小时内出现症状,5~8天内在鸡舍之间互相传播。一旦感染,可很快传播全群。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2 临床症状病鸡一般无前驱症状,雏鸡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传播全群。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咳嗽、气管啰音、打喷嚏、流鼻水。6月龄以上鸡症状不明显,蛋鸡发病时表现为产蛋  相似文献   

9.
<正>鸡白痢主要是雏鸡常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表现为不食、嗜睡、下痢和心肌、肝、肺等器官的坏死性结节。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是严重危害雏鸡成活率的原因之一。青年鸡发病也较严重。成年鸡大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可成为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文章在介绍流行特点及典型症状的基础上,就诊治此病进行要点汇总,以供参考和借鉴。1流行病学此病传染源为病鸡排泄物、带菌鸡、被污染受精蛋,主要是经血液传染。  相似文献   

10.
鸡毒支原体病也称鸡慢性呼吸道病,主要是于鸡毒支原体(MG)感染所致,除鸡、火鸡以外,鸽子、鹌鹑、珍珠鸡和一些观赏鸟类也可感染本病。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养殖场的鸡群都存在着支原体的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一旦有不利因素的应激,就会暴发本病;鸡毒支原体病发病率高、病程长、  相似文献   

11.
鸡非典型性新城疫是目前影响我国养鸡业的主要发病类型,病鸡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感染鸡生产性能下降;目前没有化学药物能治疗本病,可尝试用中药清瘟败毒散治疗感染鸡;预防本病必须加强鸡场的消毒和管理,对鸡群进行科学免疫。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鼻炎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鼻炎由鸡副嗜血杆菌感染而引发,各种品种鸡都能感染,病鸡和隐性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行传播。预防本病需做好健康鸡群的免疫工作,加强鸡舍环境卫生治理,提升鸡场的管理水平;对副嗜血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最佳药物,进入产蛋期的蛋鸡群要禁用,可用含有针对副嗜血杆菌成分的噬菌体类添加剂进行治疗,同时配合针对治疗呼吸道病的中药以加快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3.
鸡白痢杆菌病通常主要危害雏鸡,成鸡多为隐性感染。但近年来发现,育成鸡和成鸡因本病造成的死亡率方较高,不死者严重发育不良,不产蛋或停产。患本病的雏鸡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拉白色稀粪,糊肛等。严重爆发时,死亡时间较集中,死亡率高,有的可达80%以上。表现为头颈歪斜、关节红肿、跛行等。雏鸡白痢杆菌病的剖检病变主要为蛋黄吸收不良、硬化、肝出血并有坏死灶,脾脏出血,肺瘀血,肠道出现卡他性炎症。育成鸡为肝脏肿大、破裂  相似文献   

14.
<正>雏鸡伤寒是由鸡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被污染的种蛋也能引起传染,雏鸡感染本病多由于种蛋带菌,在孵化器内相互传染,也可以在孵化后与病鸡或带菌鸡直接或间接接触发生感染,也可通过饲养人员、饲料袋等机械地传播本病。本市9608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在正定县区鸡的肿头病明显增多,一些农村兽医工作者误认为是鼻炎、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但笔者通过临床实践、查阅资料、实验室细菌培养等,认为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鼻炎而造成的。从而解释了在诊疗中单用抗生素难以控制本病的原因。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各种探索性治疗,总结出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鸡肿头综合症是由禽肺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可以感染任何年龄的鸡,但肉用仔鸡及成年鸡多发,鸡场一旦发生本病,其传播非常迅速,可在1~2日内遍及全群,发病率为4%…  相似文献   

16.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引起鸡、鸭、鹅等禽类的一种传染病。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高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常出现慢性或良性经过。本病可以感染多种禽类,鸡、鸭、鹅、鸽子、火鸡均可发病。多种野禽也能感染。鸡多见育成鸡,成年产蛋鸡多发,鸡只营养状况良好,高产鸡易发。病鸡、康复鸡或健康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尤其是慢性病鸡留在鸡群中,往往是本病复发或新鸡群暴发本病的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饮水、饲料经  相似文献   

17.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血变科住白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又称鸡住白虫病。本病的传播媒介为库蠓(俗称小黑蚊)。该病是夏秋季的主要鸡病之一。每年都有不少鸡场发生本病,如并发大肠杆菌病,可造成大批鸡只死亡。  相似文献   

18.
鸡淋巴白血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肿瘤性疾病,由禽白血病毒感染所引起,鸡是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本病主要通过种鸡垂直传播,也能经鸡与鸡之间的密切接触而传播,外界不良因素条件对本病的发生有促发作用;本病潜伏期长,病鸡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剖检可见组织器官有肿瘤样组织分布,肝脏肿大,临床危害较大,目前没有可用的疫苗进行预防,加强鸡场的科学管理和种鸡的管控,切断水平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方法,病鸡群可尝试采用对症疗法和中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9.
鸡安卡拉病是一种以危害心脏和肝脏为主的病毒性疾病,肉雏鸡发病较多,成年鸡也可感染;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心包积水和包涵体肝炎是本病的视病特征。防治本病需要从诱因、病因和死因三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做好消毒工作和对症治疗可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和蔓延;特异性抗体对本病的治疗有效,但仅限于疾病早期,对于发病中晚期的鸡群,建议直接淘汰。  相似文献   

20.
鸡肿头综合征是由禽肺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发病率不高,但发生后造成的损失较大。肺病毒主要通过影响肺部气体交换和加大头颈部静脉回流压而造成头部肿大,病鸡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通过加强鸡群的疫病检测,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制度和自家苗免疫能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目前本病暂无特效的药物,临床可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和提高免疫力的中兽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