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商品猪血液中皮质醇含量与宰后的胴体性状和肉质表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内在联系。在具有秋季典型气温时间(2012年8月20日),选取120头商品猪,猪只运输时间约为2h,运输到屠宰场后休息1.5h后屠宰,取血液样品测定皮质醇含量,取背最长肌测定肉质指标,并测定猪只的胴体重和背膘厚。根据测定得到的皮质醇浓度,将猪只分成三个组,低皮质醇组(120ng/mL)、中皮质醇组(120~130ng/mL)和高皮质醇组(130ng/mL),比较三组之间肉质和胴体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肉质指标方面,除中皮质醇组猪只的24h的电导率有升高的趋势(P=0.08)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在胴体性状方面,高皮质醇组胴体重极显著高于(P0.01)低皮质醇组,高皮质醇组背膘厚显著高于(P0.05)低皮质醇组,与中浓度皮质醇组差异均不显著。猪只血液中皮质醇含量与胴体重和背膘厚度都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9和0.274。各肉质指标之间也存在相关性,其中pH与电导率为极显著的负相关,pH与肉色的L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45min时测定的肉色L值与滴水损失相关系数为0.234,猪只胴体重和背膘厚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96。结果提示,无法通过猪只血浆皮质醇浓度的高低来评估宰后猪肉品质,但一定程度内较高的皮质醇浓度会有利于个体增重和背部脂肪的沉积。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商品猪血液中皮质醇含量与宰后的胴体性状和肉质表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内在联系。在具有秋季典型气温时间(2012年8月20日),选取120头商品猪,猪只运输时间约为2h,运输到屠宰场后休息1.5h后屠宰,取血液样品测定皮质醇含量,取背最长肌测定肉质指标,并测定猪只的胴体重和背膘厚。根据测定得到的皮质醇浓度,将猪只分成三个组,低皮质醇组(〈120ng/mL)、中皮质醇组(120~130ng/mL)和高皮质醇组(〉130ng/mL),比较三组之间肉质和胴体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肉质指标方面,除中皮质醇组猪只的24h的电导率有升高的趋势(P=0.08)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在胴体性状方面,高皮质醇组胴体重极显著高于(P〈0.01)低皮质醇组,高皮质醇组背膘厚显著高于(P〈0.05)低皮质醇组,与中浓度皮质醇组差异均不显著。猪只血液中皮质醇含量与胴体重和背膘厚度都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9和0.274。各肉质指标之间也存在相关性,其中PH与电导率为极显著的负相关,pH与肉色的L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45min时测定的肉色L值与滴水损失相关系数为0.234,猪只胴体重和背膘厚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96。结果提示,无法通过猪只血浆皮质醇浓度的高低来评估宰后猪肉品质,但一定程度内较高的皮质醇浓度会有利于个体增重和背部脂肪的沉积。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四川地方猪的种质特性,本试验测定了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凉山猪6个纯种地方猪的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常规理化指标和代谢组(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关肉质指标.结果:丫杈猪的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地优于成华猪(P<0.01或P<0.05),油酸+亚油酸和己醛+壬醛含...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猪的肉质性状的生化遗传标记,以湖南省望城种猪场大白猪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了大约克夏猪群4种血浆蛋白质多态性,并利用通用线性模型分析了血浆蛋白质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除Amy1的AB型对失水率性状有显著水平的负效应(P<0.05),各蛋白位点不同基因型对5个肉质性状的效应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GFBP-3)在血液中的含量及其与胴体和肉质表型指标的相关性,采用ELISA技术检测了丫杈猪、乌金猪、成华猪、雅南猪和藏猪血液中IGF-1和IGFBP-3的含量,同时测定了肌纤维直径和眼肌面积.结果显示:藏猪肌纤维直径最小,且显著低于丫杈猪、...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猪的肉质性状的生化遗传标记,以湖南省望城种猪场大白猪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了大约克夏猪群4种血浆蛋白质多态性,并利用通用线性模型分析了血浆蛋白质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系,给果表明:除Amyl的AB型对失水率性状有显著水平的负效应(P<0.05),各蛋白位点不同基因型对5个肉质性状绚效应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杜长大三元杂猪肉质性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试验选取419头杜长大三元杂商品猪,其中阉公猪209头,母猪210头。所有试验猪在相同环境下统一饲养至150日龄后进行屠宰测定,分析不同日增重(ADG)、日均采食量(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对肉质性状(肉色、肌内脂肪含量、大理石纹、电导率、水分含量、pH值)的影响及性状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杜长大猪肉质性状的变异系数比生长性状高,其中电导率、大理石纹和肌内脂肪含量的变异系数均超过20%,提示该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空间;不同生长性状对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日增重组(ADG>1 000 g)猪的pH值和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低日增重组(ADG≤900 g)(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随日增重的增加而下降;高日均采食量组(ADFI>2 400 g)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中、低日均采食量组(2 2000.26、2.4相似文献   

8.
猪生长发育性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 0个品种组合 79头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 ,以了解各性状的相关性。结果为 :活体背膘与水分、肌内脂肪、肉色、瘦肉率、眼肌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33、0 4 1、0 2 4、- 0 6 0、- 0 4 4;眼肌面积与水分、肌内脂肪分别为 0 39、- 0 33;结束日龄与水分、肉色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35、0 37。说明选择适宜的背膘、眼肌面积和饲养日龄 ,有可能得到较好的瘦肉率和肌内脂肪含量。能否解决两性状之间呈负相关的矛盾 ,尚须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mi RNA表达量与肉质风味表型指标的相关性,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了5个猪种背最长肌中mi R-1和mi R-369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背最长肌组织中2种mi RNA的表达水平在5个猪种中趋于一致。相关性分析显示,2种mi RNA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和硫胺素含量呈正相关,与肌纤维直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呈负相关。表明mi R-1和mi R-369对猪肉品质具有正调控作用,而对猪胴体品质具有负调控作用。该研究可为阐明mi RNA在猪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巴克夏猪与地方猪种的杂交效果,试验将巴克夏猪分别与6个地方猪种(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乌金猪)杂交,测定了360头杂交猪的肥育性能和180头杂交猪的胴体性能、肉质常规理化性能、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巴克夏猪×丫杈猪的料重比和瘦肉率均极显著优于巴克夏猪×成华猪和巴克夏猪×青峪猪(P0.01),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巴克夏猪×成华猪(P0.05)、极显著高于巴克夏猪×青峪猪(P0.01);巴克夏猪×雅南猪的肉色评分极显著低于巴克夏猪×丫杈猪、巴克夏猪×乌金猪和巴克夏猪×成华猪(P0.01),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巴克夏猪×丫杈猪和巴克夏猪×乌金猪(P0.05)。说明巴克夏猪×成华猪和巴克夏猪×青峪猪杂交后代的胴体性能较差,巴克夏猪×雅南猪杂交的肉质风味较差,巴克夏猪×丫杈猪杂交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方猪种的肉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猪肉的色泽、嫩度、大理石纹、pH值、系水力及脂肪酸含量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地方猪种的肉质特性,并与国外猪种肉质性状进行比较,为更好的利用我国地方猪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方猪种的肉质优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永泰 《养猪》2003,(2):50-50
评价肉质有两类方法,一是品尝专家小组主观口感评定猪肉的风味,虽然是主观口感的评价,并有人文效应,但对特定的国家和地区,确具权威性,如在我国不论城乡各层次的消费者都凭自己的口感肯定中国地方猪种肉好吃,口感细嫩多汁,鲜香味浓。表1是欧洲国家将皮特兰、大白猪与引进的中国太湖猪杂交,所进行的风味品尝结果。再一类肉质评定方法是对影响风味的主要指标如肉色、pH、系水力、嫩度、大理石纹、肌内脂肪等进行定量分析,这虽是客观评价,但也只能算是对品尝评价的预估和印证。许振英教授组织全国协作,于1979~1983年间对民猪、金华猪、内江猪…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方猪种的肉质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泰 《养猪》2006,(5):24-24
对肉质的评价有两类方法:1)专家小组品尝(主观评定),2)对肉质指标定量分析(客观评定)。后者似比前者更科学,然而实际上前者最具权威性,因为消费者对某肉品的风味评价决定其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实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藏猪、成华猪、雅南猪、丫杈猪、青峪猪、内江猪和乌金猪7个地方猪种背最长肌中miR-1、miR-27a、miR-369、miR-378的差异表达,旨在研究miRNA表达量与肉质风味表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背最长肌组织中4种miRNA的表达水平在7个猪种中趋于一致,在藏猪、内江猪、雅南猪和成华猪中相对表达量较高,在丫杈猪和乌金猪中相对表达量较低;相关性分析显示,4种miRNA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和硫胺素含量呈正相关,与肌纤维直径、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呈负相关,表明miR-1、miR-27a、miR-369和miR-378对猪肉品质具有正调控作用,而对猪胴体品质具有负调控作用。本研究可为阐明miRNA在猪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养猪》2020,(4)
为做好地方猪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上海4个地方猪种梅山猪、浦东白猪、沙乌头猪和枫泾猪开展集中饲养测定试验,测定肥育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并取样背最长肌测定氨基酸、脂肪酸和胆固醇。测定结果表明,4个地方猪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441.56 g和3.59,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分别为38.63 mm和19.28 cm2,屠宰率和瘦肉率分别为67.98%和49.33%,总体上,4个地方猪种之间的差异不大,与引进的瘦肉型猪种比较,生长速度和产肉效率显著低。4个地方猪种的肌内脂肪含量明显高于杜长大商品猪,影响猪肉风味物质的脂肪酸和鲜味氨基酸优于杜长大瘦肉型商品猪。试验为指导开展地方猪种与引进品种杂交选育,生产出既具有地方猪产仔多、抗病力强、肉质优等优良特性,又兼备引进品种的生长速度快、料重比低、瘦肉率高的杂种商品猪,培育配套系或开发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贵州地方猪种UCP3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耦联蛋白3(uncoupling protein 3,UCP3)是调节能量和脂肪代谢的重要因子。以商品猪(杂交猪)为对照,采用SSCP方法对贵州地方猪品种糯谷猪和萝卜猪的UCP3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猪群体中,都检测到了3种基因型(AA、BB、AB),χ2独立性检验结果显示,3种基因型在3个群体间的分布不一致,糯谷猪和萝卜猪以AB基因型为主,杂交猪以BB基因型占优势,杂交猪与地方猪种之间的差异显著(P<0.01);对纯合基因型的UCP3基因片段进行克隆测序,证实AA基因型中UCP3基因外显子6编码区第842位碱基发生了单碱基突变(T→C),导致编码的氨基酸从苏氨酸突变为甲硫氨酸。进一步分析3种基因型与胴体和肉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证明AB基因型个体的肉质最优,贵州地方猪种的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和嫩度3项指标显著优于商品猪(P<0.01),因此推测UCP3基因与贵州地方猪种的肉质性状具有相关性,可能是贵州地方猪种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皖南黑猪、皖南花猪、圩猪的胴体性状、肉质性状以及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间的相关性,选取安徽省地方猪皖南黑猪、皖南花猪、圩猪各10头,屠宰后对胴体性能进行测定,然后取背最长肌对部分肉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胴体性状间和肉质性状间都存在较高程度的表型相关,且多数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在胴体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中,屠宰率与胴体重、背膘厚间的相关系数较高(r=0.775,Pr=0;r=0.727,Pr=0);在肉质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中,p H24与a、肌内脂肪间的相关系数较高(r=0.782,Pr=0;r=0.676,Pr=0);肉质性状与胴体性状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中等偏低的颉颃关系。  相似文献   

18.
猪胴体瘦肉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其肉质有下降趋势,这种瘦肉量与肉质性状的拮抗现象引起国内外养猪界极大重视。在我们从事提高黑花猪瘦肉率的研究中,对0—3世代48头猪(每世代12头)瘦肉率与胴体品质、肉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黑花猪瘦肉系的选育提供必要的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对比分析福建省两种地方黄牛的肉质性状,为福建省肉牛育种和高品质牛肉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南岭小黄牛和漳浦黄牛为研究对象,参考各项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基本物理指标、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南岭小黄牛与漳浦黄牛的肉质在肉色的亮度、熟肉率、水分等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pH值、肉色的红度和黄度、滴水损失率、剪切力、脂肪含量、胆固醇含量等指标上,南岭小黄牛肉显著低于漳浦黄牛肉(P<0.05),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漳浦黄牛肉(P<0.05);在17种氨基酸组成上,南岭小黄牛肉的甘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漳浦黄牛肉(P<0.05),而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均显著高于漳浦黄牛肉(P<0.05);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漳浦黄牛肉中赖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的评分均高于FAO/WHO的推荐值100;在脂肪酸组成上,南岭小黄牛肉中肉豆蔻酸、豆蔻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漳浦黄牛肉(...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19,(5)
为了解四川地方猪种质特性,试验测定了6个地方猪种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乌金猪2个体重梯度共360头商品猪的胴体性能。结果表明:在75 kg和90 kg两个体重梯度中,丫杈猪的屠宰率、肋骨数和瘦肉率均为最高,皮最薄,青峪猪瘦肉率最低;丫杈猪的屠宰率随体重增加显著提高(P0.05),雅南猪和丫杈猪6~7肋背膘厚随体重增加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除乌金猪外,各猪种瘦肉率随体重增加而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