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秸秆青贮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净化环境。本文详细介绍了青贮窖的建造和玉米秸秆青贮的操作流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青贮玉米秸秆是将新鲜玉米切碎,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在密闭无氧条件下制成的一种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和营养丰富的饲料。本文就玉米秸秆的青贮原理、青贮方法、青贮窖修建等方面做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秸秆青贮是大部分牛场需要的饲料,其制作成本低,可变废为宝,还可减少燃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制作秸秆青贮看似简单,但是如果不注意细节,想收获品质较好的秸秆青贮也不容易。质量较差的秸秆青贮不但会危害牛群的健康,而且会对畜产品造成"污染",进而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1设计青贮窖的要点1.1青贮窖容量青贮窖的大小要与养殖场的规模相适应。按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甘肃省靖远县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提高秸秆转化利用率。目前,该县累计建成青贮窖容量达24万立方米,年加工利用青贮玉米秸秆能力达20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51%。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地区玉米秸秆的青贮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海拔地区玉米秸秆的青贮方法(包括青贮窖制作、秸秆准备、秸秆入窖及平整压紧、封窖过程4个步骤),出窖时间,秸秆品质的检验(如质地、气味、颜色和pH值等),青贮饲料的饲喂技术,以期为当地玉米等饲草料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家畜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殖业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秸秆饲料加工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选择一种简便易行的秸秆加工技术对广大农村意义重大。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可操作性强,易懂易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技术是把青绿玉米秸秆装入青贮塔或青贮窖内密封,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成气味芳香、营养丰富的青绿多汁饲料,其保存期长、适口性好、转化率高,必将给农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梁巍  张晔 《四川草原》2003,(3):44-44
为提高苜蓿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特介绍利用苜蓿草青贮作饲料的方法,供参考。利用苜蓿与农作物秸秆混合青贮而制成的饲料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解决了苜蓿鲜草不易长时间保存的问题;二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三是饲料成本低,各种废弃的秸秆都可充分利用而作为与苜蓿草混合青贮的原料;四是可以长期贮存,作为牛、羊越冬的饲料,因此这种饲料的制作技术值得推广。1制作前的准备工作1.1青贮的设备1.1.1青贮窖多为圆形、似一口井,有地下和半地下两种形式。永久性青贮窖用混凝土建成;半永久性青贮窖就是挖一个土坑,青贮时窖内壁铺衬上塑料薄膜,青贮窖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青贮方式对水稻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稻秸在桶装青贮、青贮窖青贮、真空袋装青贮、堆贮青贮4种不同青贮方式对水稻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4种青贮方式,在青贮发酵45 d后,对不同青贮方式下的稻秸进行感官评价、有机酸测定以及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表明:稻秸发酵品质的好坏与青贮原料的压实、密封程度和残留空气量有关,真空袋装青贮的发酵品质最好,堆贮青贮的发酵品质最差,桶装青贮和青贮窖青贮的发酵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9.
<正>(一)青贮青饲料在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较少,并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玉米、高粱的秸秆、鲜稻草、各种青绿藤蔓、牧草、水生饲料均可制作青贮。但是,制作青贮正值秋忙季节,这是限制青贮的主要因素。1.常规青贮。有青贮窖法、青贮壕法、塑料袋青贮法等。采用  相似文献   

10.
以盛花期刈割收获的饲料油菜(Brassica napus)与玉米秸秆(Zea mays)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贮,通过青贮发酵及营养品质分析,探讨二者混贮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饲料油菜单贮的干物质(DM)含量较低,玉米秸秆单贮的营养品质较差,均不宜单独调制青贮饲料;混贮处理后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含量均介于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单贮之间,营养品质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提高青贮品质的目的;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混贮处理的CP、EE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秆单贮与其它混贮处理,pH值、ADF与N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秸秆单贮与其它混贮处理(P<0.05);在V-Score青贮发酵品质评价体系中,饲料油菜单贮的得分最高,达到优秀,混合青贮中以7:3、5:5的处理得分较高。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以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7:3的混贮处理品质较好,可作为饲料油菜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11.
青贮窖的合理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合理利用青贮原料,充分转化农作物秸秆,提高饲喂品质,本文阐述了青贮窖的科学、合理设计和修建,是长期、高效贮存青贮、微贮原料的基础。着重对青贮窖建设选址、结构设计、青贮容量的计算、青贮窖的典型设计、青贮窖的建设要求等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饲用高粱与玉米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本文研究了饲用高粱与玉米秸秆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后的饲料品质。结果显示,65%甜高粱+35%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后,其品质较优,营养物质含量较高,适宜在山丹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夏季窖内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简陋覆盖方式对夏季青贮窖中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从地上青贮窖表面往下10、20、40、80、160和320 cm处分别取样,进行青贮品质检测、营养成分分析和体外消化率测定.结果显示:(1)青贮窖表层(深度小于40 cm)全株玉米青贮的真菌和乳酸菌含量高,总糖含量少,NDF、ADF和丁酸含量高,p...  相似文献   

14.
玉米青贮是将带籽粒的新鲜玉米经过适当加工处理后,置于青贮窖中发酵而制成的饲料,其易保存,且营养价值高,生产成本低,在奶牛养殖中被大量使用。本文从玉米品种选择、种植管理、收获及水分控制等方面介绍了提高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关键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高产作物,青贮玉米(又称饲料玉米)并不指玉米品种,而是鉴于用途,青贮玉米是将新鲜玉米存放到青贮窖中(即进行青贮),经发酵制成饲料或工业原料。青贮玉米是鉴于农业生产习惯对一类用途玉米的统称。玉米的主产品和副产品都是良好饲料。绿色的玉米秸是优良的青贮饲料的原料,提前在蜡熟中末期收割。玉米苞叶经粉碎后能调成品质优良的发酵饲料。由于玉米苞叶质地细软,富有含糖物质,可以切碎混入谷草中喂马,或直接喂牛、羊。  相似文献   

16.
青贮窖中不同深度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简陋覆盖方式对青贮窖中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从地上青贮窖表面往下10、20、40、80、160和320cm处分别取样,进行青贮品质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和体外消化率测定。结果显示:(1)青贮窖表层(小于40cm)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化学成分含量以及DMD明显受简陋覆盖方式影响,其中,真菌和乳酸菌含量高,总糖含量少,NDF、ADF和丁酸含量高,pH高;(2)青贮窖中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化学成分含量以及DMD同时也明显受青贮窖深度的影响,随着深度增加,干物质、总糖和WSC含量、pH以及DMD逐渐降低,而乳酸、挥发性脂肪酸、NDF和ADF含量则升高,但真菌、乳酸菌、CP、EE和灰分含量未受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青绿饲料(鲜象草)、苜蓿干草和玉米秸秆青贮料对奶水牛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效果,以期找出一种能显著提高奶水牛种公牛精液品质的、比较理想的粗料搭配方法,笔者设计了3个不同的试验。所有试验中的对照组基础日粮一致,均为配合精料+3个鸡蛋+混合干草。试验一中试验组B在对照组A的基础上添加了多汁青绿饲料——鲜象草;试验二中试验组C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苜蓿干草;试验三设计有2个试验组:试验组Ⅰ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5kg玉米秸秆青贮料;试验组Ⅱ添加10kg玉米秸秆青贮料。结果表明:添加青绿多汁饲料——鲜象草或苜蓿干草可显著提高奶水牛种公牛的精液品质;添加玉米秸秆青贮饲料降低了奶水牛种公牛的精液品质,且饲喂量越大,精液品质越差。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地上青贮窖与平地青贮窖对青贮玉米发酵效果的影响。采用感官评判与饲养试验验证两种贮藏方式下青贮玉米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发酵条件下,青贮玉米的感官品质差异不显著;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后,两者差异不显著。将不同发酵条件下青贮玉米饲喂奶牛后,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干物质、乳糖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两种发酵条件对青贮玉米发酵品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青贮玉米是指用鲜嫩的玉米茎叶做饲料的玉米,在玉米乳熟后期将其地上部分收割、切碎并贮藏于青贮窖中进行青贮,以获得优质的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张掖市玉米秸秆资源的自然禀赋,针对制约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瓶颈因素,通过采取引进玉米秸秆青贮发酵促进剂等微生物制剂,集成配套和示范推广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一体化技术,成功实践并探索建立了"示范带动整体开发模式、合作社专业化运行模式、定单运行模式、一点对多源的秸秆收集贮运模式、技术承包服务模式、循环利用模式、行政业务双轨管理模式、校地合作模式"等八个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和高效运行模式,实现了玉米秸秆饲料营养品质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初步形成以玉米秸秆青贮为主链的较为成熟的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