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商品肉鸭养殖效益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樱桃谷SM3系商品代肉鸭20 970只,随机分为网上(N组)和发酵床上(B组)2组进行饲养,监测一个完全生长周期内肉鸭死淘率及其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N组和B组均在第5周龄出现死淘高峰,N组的最高双日死淘率为33.94‰;最高周死淘率为65.64‰,总死淘率为77.24‰。B组的最高双日死淘率为46.04‰,比N组高12.10‰;最高周死淘率为107.80‰,比N组高42.16‰;总死淘率为124.03‰,比N组高46.79‰。N组肉鸭单只全净膛重比B组高0.033 kg,单只耗料量比B组高1.422 kg,料肉比比B组高0.502,肉料比比B组低0.065。结果提示,N组商品肉鸭单位体增重的耗料量比B组高,N组养殖效益相对较低;在有效控制死淘率的情况下,我国北方寒冷气候下使用发酵床饲养可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商品肉鸭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正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是提高育雏成绩和养鸡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中,要分析死淘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天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天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殖腔周围羽毛肮脏,说明曾经遭受应激。这个问题在  相似文献   

3.
<正>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是提高育雏成绩和养鸡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中,要分析死淘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d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d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殖腔周围羽毛肮脏,说明曾经遭受应激。这个问题在本饲养周期无法补救。对这  相似文献   

4.
正1发病情况近期我院接收到一蛋种鸡场送检的病例,主诉产蛋没有高峰,死淘率高。通过沟通了解到,该场饲养2.5万套父母代蛋种鸡,共3个鸡舍。产蛋采用笼养人工授精模式,其中一个鸡舍在28周产蛋率上升到82.7%后开始下降,一周后产蛋率降到68.5%,伴随着死淘增加,但鸡群精神状况良好。同时其他两个鸡舍鸡群精神状况良好,产蛋率能够正常达到高峰,死淘  相似文献   

5.
正三周批次生产可以为家庭农场提供一种优化产量、提高利润的农场生产方法,也更容易为社会所接受。但在作出转变决定之前,农场需要进行很多次讨论。在英国,对于一个不超过350头母猪的家庭农场来说,采用三周批次生产的饲养策略,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农场需要采取全进全出生产方式,来获取利润,并通过精确的猪只流动最大化地增加农场产量。三周批次生产,可以为家庭农场提供更多的创利机会。三周批次分娩,并不是一个新的或前卫的概念。在英国其实它是个广泛使用的成熟  相似文献   

6.
在蚕鸡生产主要成本中,饲料费用约占70%。从蛋鸡生产指标看:国内平均每只鸡年产蛋约14-15千克,料蛋比2.7~2.8:1,死淘率超过20%;发这国家每只鸡年产蛋20千克,料蛋比为2.1-2.2:1,死淘率不足5%。因此,降低饲养成本关键在饲料,其次是降低死淘率。  相似文献   

7.
<正>1死淘率高提示的主要信号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d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d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殖腔周围羽毛肮脏,说明曾经遭受应激。这个问题在本饲养周期无法补救。对这批鸡,应尽量减少应激造成的损失,并争取在下一批鸡的饲养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分析每日死淘率高,可提示管理不良的信  相似文献   

8.
<正>据笔者调查,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鸡生产中极为细致而重要的工作,与其生产性能的发挥和养鸡效益有着密切关系。但有不少养鸡场(户)反映,育雏期死淘率较高,原因众多,严重影响着养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引起重视。1雏鸡死淘率高的原因分析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问题。据笔者调查,一般进雏后的前3 d死淘率多与1日龄雏鸡质量有关。3 d后的死淘率则取决于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养鸡业的不断发展,养鸡数量大幅度增加,养鸡水平普通提高,鸡群生产性能也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普遍存在着死淘率过高的现象。许多鸡场死淘率高达10%,严重的达到15%。培育一只新母鸡投入很大,死淘不仅损失了培育费用,也损失了它将来所创造的利润,降低了鸡舍、设备和劳动力的利用率,所以产蛋期死淘率过高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据许多鸡场的情况和多年实践,笔者认为产蛋母鸡死淘率过高的主要原因如下。1培育期饲养管理不善,引起产蛋期死淘率高现代高产蛋鸡配套系对饲养管理要求严格,育雏育成期的饲管对产蛋期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前,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表现在死淘方面,优秀的鸡群死淘率低于3%。相对而言,产蛋期的死淘率则较高。应首先考虑的是由疫病引起的死淘,死淘比较集中,发病期间的死淘率也比较高,鸡群的症状和生产性能下降也比较明显,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一般情况下的死淘则往往被饲  相似文献   

11.
我国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DHI技术的应用。本文主要以上海地区为例,总结了DHI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奶牛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实施肉鸡产业品牌发展战略是振兴肉鸡产业的重要着力点。文章梳理并总结了肉鸡产业品牌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肉鸡产业品牌发展存在六方面问题:肉鸡市场行情周期性明显,产品品质难鉴别,权威、统一的行业标准缺乏,品牌战略和品牌经营理念不足,消费者认知存在偏差,行业宣传不到位。基于以上分析,文章从保护地方优良品种品牌、建立以行业协会为基础的统一宣传策略、积极扶持中小型企业开展地方特色品牌经营、建立由政府或行业协会主导的品牌或质量认证体系四个方面,提出我国肉鸡产业品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铜源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粪便铜含量的影响。选取1056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分为硫酸铜组、蛋氨酸螯合铜组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32只。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饲粮中添加不同铜源对肉鸭各阶段日采食量、日增重和出栏体重影响不显著(P>0.05)。全期来看,添加蛋氨酸螯合铜组肉鸭1~38日龄料重比显著改善(P<0.05)。在屠宰性能方面,不同铜源对肉鸭各胴体指标均影响不显著(P>0.05)。蛋氨酸螯合铜组肉鸭粪便中铜含量比硫酸铜组高0.8mg/kg,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除料重比外,日粮添加不同铜源对肉鸭生长性能、粪铜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饲料中添加玉米蛋白粉或鸡肉粉替代部分鱼粉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确定卵形鲳鲹饲料中鸡肉粉、玉米蛋白粉的适宜添加量。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试验: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对照)、6.4%、11.8%、17.3%、22.7%、28.1%]的玉米蛋白粉,分别替代0、5%、10%、15%、20%、25%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平均体重为(101.70±0.22)g的卵形鲳鲹12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4个网箱,每个网箱投放80尾卵形鲳鲹。鸡肉粉替代鱼粉试验: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对照)、5.2%、10.4%、15.6%、20.8%、26.0%]的鸡肉粉,分别替代0、5%、10%、15%、20%、25%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平均体重为(101.03±0.59)g的卵形鲳鲹12周。每种试验饲料投喂4个网箱,每个网箱投放80尾卵形鲳鲹。结果显示:随着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比例的升高,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饲料系数与摄食率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11.8%~17.3%的玉米蛋白粉显著提高了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但饲料中添加28.1%的玉米蛋白粉则显著降低了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能量沉积率(P<0.05),同时还显著提高了饲料系数和摄食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5.2%~20.8%的鸡肉粉对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等生长性能指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而添加26.0%的鸡肉粉则显著降低了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能量沉积率(P<0.05),并显著提高了饲料系数(P<0.05)。综上可知,玉米蛋白粉和鸡肉粉可以替代饲料中部分鱼粉而不会对卵形鲳鲹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基于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通过函数模型计算得出卵形鲳鲹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适宜添加量为10.91%~10.96%,鸡肉粉的适宜添加量为20.80%~21.25%。  相似文献   

15.
长链脂肪酸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营养素,其吸收、转运和代谢对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脂肪酸转运蛋白介导长链脂肪酸的跨膜转运。脂肪酸移位酶CD36/SR-B2是一种整合膜蛋白,能特异性介导脂肪酸在多种细胞中的跨膜转运。本文对CD36/SR-B2的由来、亚细胞定位、功能调控及其介导的长链脂肪酸跨膜转运进行概述,探讨其对脂质代谢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是以广东小耳花猪、陆川猪两个类群为育种素材,以繁殖性能为主,结合肉质、生长发育及外貌选择,经6年4个世代选育而成的高繁殖力新品系。为分析该品系毛色选育效果及其特性与利用价值,以该品系毛色选育提纯效果及各世代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MC1R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基因,结合表型选择,可逐渐纯化新品系群体;总产仔数与产活仔数,3世代初产母猪较0世代初产母猪分别提高1.05、0.72头(P>0.05),3世代经产母猪较0世代经产母猪分别提高0.75、0.76头(P<0.05);生长性状及胴体、肉质性状,3世代未发生较大变化。结论:两广小花猪(壹号黑猪)新品系提纯效果突出,繁殖性能得到明显地改善提高,且未对生长及胴体、肉质性状产生不利影响。该品系的培育为地方猪品种内的品系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两种不同酶解程度酵母水解物对断奶仔猪诱食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首先,试验选取相同菌种生产的纯培养酵母水解物,即酵母水解物A和酵母水解物B,其中,二者仅酶解时间存在差异,其他工艺均保持一致,检测两者关键营养指标,同时,引用电子舌设备做检测对比;其次,设计饲养评估试验,选取32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栏猪,每栏4头猪(2阉公2母),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酵母水解物A和3%酵母水解物B,进一步研究验证两种不同工艺酵母水解物对断奶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及料重比的影响。试验期14d。结果表明:(1)(产品指标的差异)酵母水解物B与酵母水解物A相比,酸溶蛋白水平基本一致,氨基酸态氮提高31.1%(P<0.05),游离氨基酸提高50.7%(P<0.05),小肽含量降低20.3%(P<0.05);(2)(电子舌的差异)咸味、鲜味、苦味及鲜味后味为酵母水解物重要的味觉指标,其中,酵母水解物A的咸味值明显低于酵母水解物B,达到人类可感知范围,其鲜味、鲜味后味及苦味值等方面均优于后者;(3)(动物试验的差异)与酵母水解物B组相比,酵母水解物A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提升11.29%,平均日增重增加23.68%,料重比下降1.89%。综上,不同酶解程度对酵母水解物关键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酵母水解物在生产过程中,过度酶解将导致游离氨基酸及氨基酸态氮水平偏高,诱食肽等功能小肽含量不足,不利于其对仔猪诱食及生长性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糖化玉米秸秆(SCS)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器官指数、血清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的雌性爱拔益加(AA)肉仔鸡25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基础饲粮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4%、8%和12%SCS及8%SCS(高油)替代部分能量饲料。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8%SCS(高油)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8%SCS组(P<0.05),8%SCS组和12%SCS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P<0.05),8%SCS组、12%SCS组和8%SCS(高油)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基础饲粮组和4%SCS组(P<0.05)。2)8%SCS(高油)组的饲粮代谢能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SCS组的能量代谢率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和4%SCS组(P<0.05),4%SCS组的粗蛋白质代谢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SCS组的钙代谢率显著高于基础饲粮组(P<0.05)。3)8%SCS组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SCS组的腺胃指数显著低于8%SCS组(P<0.05),4%SCS组的盲肠指数显著低于8%SCS组和12%SCS组(P<0.05)。4)12%SCS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8%SCS组的血清尿酸、尿素、总蛋白、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8%SCS(高油)组(P<0.05),8%SCS(高油)组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5)4%SCS组、8%SCS组和12%SCS组的回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和8%SCS(高油)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4%SCS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大部分养分代谢率、器官指数、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回肠中大肠杆菌数量。1~21日龄肉仔鸡饲粮中添加4%SCS替代部分能量饲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高淀粉、低纤维日粮已成为当前高产奶牛或育肥牛羊的典型营养特征,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也会增加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本文分析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负面影响,并总结了其营养调控措施,旨在为养殖业预防瘤胃酸中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旨在评估犊牛生产系统和断奶后管理对其生长性能和胴体特征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两个生产系统(在玉米秸秆上饲养和在干燥环境饲养),两个断奶后的管理(直接育肥和采用生长-育肥两阶段饲养)。结果显示:与冬季在干燥环境饲养的牛相比,冬季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犊牛初始体重较轻(P <0.05)。同时,冬季在干燥环境下饲养的犊牛较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犊牛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前期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犊牛在生长-育肥期的初始体重显著低于在干燥环境饲养犊牛(P <0.05)。但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犊牛较干燥环境饲养的犊牛存在代偿性反应特征,表现为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提高(P <0.05)。在评价断奶后管理对生长性能的影响时,生长-育肥期犊牛较育肥期犊牛初始体重、末重和干物质摄入量显著提高(P <0.05)。但与生长-育肥期犊牛相比,育肥期犊牛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提高(P <0.05)。断奶后的管理和生产体系对大理石纹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效应(P <0.05)。在玉米秸秆上过冬的生长-育肥组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大理石纹评分(P <0.05)。结论:与断奶后直接饲喂育肥期饲料的犊牛相比,采用生长-育肥两阶段饲喂方式的犊牛胴体重量显著提高。然而,直接饲喂育肥料的犊牛饲料报酬和日增重均提高,两阶段饲喂方式的犊牛在经济收益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