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赵永庆郑春雷(河南省国营正阳猪场463612)杨国勋任广志(河南农业大学)李维铎(河南省畜牧局)杜洛克猪是世界公认的用作杂交父本的品种。农业部于1981~1983年,先后3次为河南省国营正阳种猪场引入匈系和日系杜洛克种猪79头(...  相似文献   

2.
以两广二号4个高温系亲本为材料,利用亚热带强健性家蚕品种改良复壮技术,进行系统改良复壮,优选强健性好、茧丝质量优、单蛾卵量多、良卵率高等综合性状好的个体继代,建立了4个新的品系.通过在高温多湿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芙蓉(新)虫蛹统一生命力为96.71%,比对照提高2.20个百分点;932(新)虫蛹统一生命力96.27%,...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了解经复壮改良后形成的两广二号新品系的繁育性能,对两广二号新品系进行一代杂交种繁育试验,比较新品系的发育经过、种茧调查成绩及繁育成绩.结果显示,两广二号新品系原蚕发育比较快,日系7532×湘晖(新)的龄期经过比7532×湘晖缩短2 h,中系932×芙蓉(新)的龄期经过比932×芙蓉缩短3 h.两广二号新品系原蚕...  相似文献   

4.
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淮猪新品系Ⅰ系生长性状均达到或超过了选育目标,日增重、活体背膘及料肉比基本达到稳定状态.25~90 kg日增重四世代(699.66 g/d)比零世代(670.00 g/d)提高了近30 g;达90 kg体重活体校正背膘厚,四世代(12.64 mm)比零世代(13.77 mm)降低1.13 mm:料肉比四世代(2.97:1)与零世代(3.06:1)差异不显著,但基本稳定在3.00:1左右.淮猪新品系Ⅰ系在生长性能方面的选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淮南猪是河南省著名地方良种之一,系豫南淮河流域地方猪种的一个主要类群。它的特点是产仔多,性成熟早,肉品质好,但存在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瘦肉率偏低等缺点,与当前人们对瘦肉猪的需求和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培育出既保持淮南猪较强的繁殖力和肉质鲜美的特点,又有较高的瘦肉率和较快生长速度的淮南猪新品系成为淮南猪育种和开发利用的重要任务。为此,河南省畜牧局、河南农业大学、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位组成淮南猪新品系培育协作组,共同开展淮南猪新品系选育研究,期望在保持淮南猪优良生产性能的基础上,通过…  相似文献   

6.
任广志 《猪业科学》2006,23(2):82-83
淮南猪是河南省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其主产区在信阳市的固始县,分布于商城、光山、新县、罗山和淮滨等县及周边地区。该猪种具有产仔数多、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好。遗传性稳定等优良特性。1986-1995年进行了淮南猪的纯种选育并取得一定进展,但选育后的淮南猪仍存在着腹大体短、生长慢。胴体瘦肉率较低等缺点.仅靠纯种选育很难改善.满足不了当今养猪生产和市场的需求。因此,有待进~步探索全面改良和提高淮南猪生产性能的新途径,通过一定的育种手段培育出更加适合当地饲养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新品系。据国内外猪育种的理论与实践证明:杂交育种是培育猪新品种(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8.
辽宁黑猪两次导入杜洛克血缘,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进行辽宁黑猪瘦肉系选育,历时3年完成了0-2世代的选育。选育群种猪活重达90kg的日龄为143天.料重比为2.96;胴体瘦肉率为63.09%,肌内脂肪含量为4.11%,肉质良好;母猪产仔数为12.80头,35日龄断奶窝重为124.61kg,全面达到了预期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9.
川藏黑猪高繁殖力新品系繁殖性能世代选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川藏黑猪高繁殖力新品系(F01系)的繁殖性能,对F01系04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F01系产仔数和活仔数均比较高,04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F01系产仔数和活仔数均比较高,04各世代初产产仔数均在10头以上,经产产仔数12头以上,第4世代初产、经产产仔数分别为11.19、12.37头,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着世代选育逐步提高;新品系的发情周期为21.26 d,持续期为4 d,妊娠期为114.21 d。数据分析结果,F01系经过5世代继代选育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繁殖性状已趋于稳定,是一个理想的母系种猪。  相似文献   

10.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远著  王振骅 《养猪》1994,(1):28-32
杜洛克猪新品系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选育。于1987年秋组建基础群,一年一个世代,迄今已完成四个世代的测定与选择,各项性能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育种目标,产仔数:初产母猪为919头,经产母猪为10.6头;同胞肥育测定猪试期(30-90千克)平均日增重为730.1克,达90千克体重日龄为164.27天,每千克增重耗料2.96千克,90千克体重屠宰胴体平均膘厚为2.22厘米,眼肌面积32.65厘米2,腿臀比例31.65%,瘦肉率64.15%。主选性状日增重和瘦肉率比选育前分别提高61.31克和2.02%,作为父本品系通过初步杂交配套利用,表现了良好的配合力。目前已推广种猪3300多头。  相似文献   

11.
岔路黑猪的选育及其杂交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国友 《家畜生态》2001,22(3):17-19,30
岔路黑猪是浙江省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在宁海县繁育已有300余年历史,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肉质细嫩美等优良特性,经选育,岔路黑猪Ⅰ系、Ⅱ1、Ⅱ2产仔数(经产)分别达到15.18、15.19、15.23头;60日龄窝重分别达150.72、190.60、183.92kg;Ⅰ系、Ⅱ125-75kg段肥育猪日增重分别达482、590g,料肉比分别为4.15、3.79;75kg肥育猪瘦肉率为46.44%、53.34%,杂交优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五莲黑猪是山东省六大地方猪种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30多年间,五莲黑猪资源动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存在着底数不清和种质下降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五莲黑猪资源的全面调查,了解其存在数量、具体分布、体型外貌、体尺体重、繁殖性能、胴体及肉质性能等近况,为五莲黑猪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松辽黑猪染色体组型及显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以及C-显带和G-显带技术,对松辽黑猪进行了染色体组型分析及显带研究,并分析了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点指数及臂比。结果表明,松辽黑猪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公猪为3:8,XY;母猪为3:8,XX。松辽黑猪的C-带具有多态性,G-带带型与其他家猪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选择是生猪育种的核心,而准确地选择和选种依赖于完善和成熟的育种体系。国际养猪发达国家(国际育种企业)对育种体系不断完善,长期进行生长、繁殖和肉品质等各类性状的表型测定,运用多场联合评估和基因组选择等方法不断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不断挖掘新的育种性状,并进行测定、评估和选育,实现了种猪群体持续的遗传改良和综合性能的不断提升。本文对欧美发达国家(国际育种企业)的生猪育种技术体系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的生猪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并促进我国生猪种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型关中黑猪胴体性能和肉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随机选取6头关中黑猪育肥猪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为关中黑猪的提纯复壮和保种利用提供指导依据.结果表明,屠宰体重为95.29 kg时,屠宰率为74.61%,腿臀比例为27.23%;瘦肉率和脂肪率分别为48.96%,33.96%,背膘厚为37.46mm,眼肌面积为24.20 cm2.关中黑猪肉色评分3.53,大理石纹3.75;肌内脂肪含量为5.2%,肌纤维直径为64.8μm;关中黑猪肌内脂肪酸主要有十六酸和十八酸组成,饱和脂肪酸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1.43%,55.22%,3.37%;关中黑猪背最长肌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占34%,鲜味氨基酸占39%.试验结果提示,关中黑猪胴体性能的一些指标较早期研究有所退化,但仍保持了其肉质优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为尽快解决通辽地区无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的问题,提高本地区牛群肉用生产性能,制定了科尔沁肉牛新品种(类群)培育方案。本方案是在科尔沁牛基础上采取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分子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肉用性状进行选育,培育肉牛新品种。育种方案包括新品种定向、育种任务、预期指标、育种方法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以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Ⅳ2)系为基础,以肉质性状为主选性状,经过6个世代选育,培育的优良肉质瘦肉猪新品系(DⅣ2系),具有肉质好、瘦肉率高、生长快、产仔多等优良特性,是理想的瘦肉型母本新品系。DⅣ2系后备公母猪6月龄体重分别为103.50和97.77 kg,达90 kg日龄分别为161.68和169.42 d,活体背膘厚分别为1.69和1.70 cm;同胞测定猪肥育期日增重714.23 g,达90 kg日龄170.02 d,饲料利用率2.80∶1,胴体瘦肉率60.23%,肌内脂肪3.13%;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3.53头。以DⅣ2系作母本生产的“大×DⅣ2”、“长×DⅣ2”二元和“杜×大DⅣ2”、“杜×长DⅣ2”三元杂优商品猪,达90 kg日龄145.1~157.6 d,饲料利用率2.4~2.9∶1,瘦肉率66.4%~68.1%,肌内脂肪2.75%~3.36%,是理想的杂优商品猪生产配套组合。  相似文献   

18.
白色獭兔R新品系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根据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利用生产性能优良和遗传距离较大的美系獭兔(单倍型A1、Z7)和德系獭兔(单倍型A1、G1)进行两品系杂交,采用继代选育,培育出了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遗传性能稳定的白色獭兔R新品系。该品系主要生产性能:窝产活仔数7.10±0.85只,3周龄窝重2061.40±210.82g,6周龄窝重4493.48±502.70g,8周龄体重1268.52±143.12g,13周龄体重2016.92±224.18g,22周龄体重3040.44±263.34g,体尺(体长、胸围)43.39±2.24cm、26.57±1.29cm,22周龄成活率84.7%。被毛密度22935±2737根/cm2,被毛细度16.78±0.94μm,被毛长度17.46±1.09mm。  相似文献   

19.
东阿黑驴是以德州驴为基础群向皮肉兼用型方向选育的新品种,本研究拟在其现有育种方案的基础上,探讨不同育种措施的最优化组合方案,为建立优质、高效的东阿黑驴育种体系奠定基础,为中国驴育种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根据东阿黑驴的生产和育种现状,以选择指数法和基因流动法为基本方法,应用育种规划程序ZPLAN分析东阿黑驴现行育种方案的育种成效,对影响育种成效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分析,最终确定优化后的育种方案。结果表明,现行方案在投资规划期内可完成的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分别为271.78和1 123.70元/(头·年),世代间隔为5.24年,每年每个性状遗传进展分别为断奶重提高1.50 kg,18月龄体重提高0.09 kg,初产年龄缩短0.02 d,产犊间隔缩短0.17 d,皮产量增加1.04 kg。对影响育种的因素进行不同水平的组合分析,当群体规模理想状态为30 000头,主动育种群比例为0.5,育种群中种子公驴、测验公驴和种用母驴使用年限为1年,种子母驴使用年限为2年,生产群中公、母驴使用年限为1年时,可获得最大的育种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分别为320.40和2 945.00元/(头·年),比现行育种方案分别高出17.9%和162.0%。东阿黑驴目前的育种方案没有达到理想育种状态,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研究通过对育种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水平优化组合,得到了最优的育种方案,使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达到了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品系育种是迄今畜禽纯种选育与杂交利用系统中最为安全高效的途径,综合选择指数则是多性状选择改良的理想方法。该研究试将综合选择指数与绵羊品系育种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制作绵羊品系选择指数的方法示例,以便高效可控并有预见性地推进绵羊品系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