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由年产仔窝数与窝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决定,其中年产仔窝数是由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的,窝断奶仔数是由窝产活仔数和断奶成活率决  相似文献   

2.
<正> 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外来瘦肉型良种母猪的繁殖力和仔猪哺育率,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摸清我区外来的良种母猪繁殖性能和育成率,我们分别对全区13个外贸基地(场、点)的845头长白、大约和外来品种间杂交的生产母猪进行了调查。母猪存栏总头数1065头,其中后备母猪220头,生产母猪845头,上半年总产仔窝数775窝,生产母猪上半年头平产仔0.92窝;总产仔数8283头,其中产活仔数为7822头,占产仔总数的94.4%,窝平产活仔10.09头;产死仔数为461头,占产仔总数  相似文献   

3.
瑞典大白猪繁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分析了2 063窝瑞典大白猪的繁殖性能,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头数、28日龄断奶窝重分别达到了12.03头、11.21头、17.09 kg、10.44头和83.21 kg,第4胎繁殖性能达到了最佳,最佳使用年限为6胎次。平均产仔间隔161.24 d,繁殖性能与产仔间隔呈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4.
母猪繁殖力是养猪生产的关键,在现代规模化养猪条件下,提高母猪生产繁殖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指标,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着年产仔窝数,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决定着断奶窝仔数,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从选育优良母猪品种、提高窝产活仔数、降低断奶前死亡率等因素人手,找...  相似文献   

5.
四川白猪Ⅱ系是在我省第一个专门化母本新品系四川白猪I系的基础上,采用不完全群体继代选育法,育成的瘦肉猪专门化母本新品系。对4个世代母猪繁殖性能分析表明,新品系猪保持了原四川白猪Ⅰ系高繁殖性能特性,3世代母猪产仔数13.3头,产活仔数12.4头,初生个体重1.45千克,断奶(35日龄)头数11.3头,断奶个体重8.0千克,断奶成活率91.1%,是一个优良的母本品系。观察四川白猪Ⅱ系母猪的繁殖规律表明,断奶至发情天数为3.84天,断奶至配种天数为5.83天,发情持续期平均为4.6天,适宜的配种时间是在发情后42.4小时,一次情期受胎率92.45%。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2014年江苏盐城某猪场全年母猪发情和产仔性能变化与该地区环境温度之间相关性。收集江苏盐城某猪场母猪2014年的返情率、7d发情率、胎均总仔数、胎均死胎数以及胎均断奶活仔数,猪场所在地日最高温、日最低温、日最高温均值、日最低温均值、日最高温≥30℃天数、日最低温≤10℃天数,并统计其在全年不同分娩月份平均值及其与环境温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月份日最高温均值和日最低温均值,达到峰值,分别为30.3和23.0℃,日最高温度≥30℃天数达到19d;与全年平均值相比,10月份返情率最高(P0.05),9月份7d发情率最低,7月份胎均总仔数和胎均断奶活仔数最低(P0.05),7月份胎均死胎数最高(P0.05);日最高温均值和日最高温≥30℃天数都分别与胎均总仔数和胎均断奶存活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胎均死胎数呈显著正相关,并且日最高温均值与7d发情率呈显著负相关。综上表明,母猪发情和产仔性能降低主要发生在夏季,这可能是由于夏季高温及其持续时间较长,干扰了母猪生殖分泌以及受精卵和胚胎发育过程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猪场经营的成败,取决于母猪的生产能力.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本文从影响母猪生产能力的各个因素出发,综述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对103头360窝太湖猪的繁殖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是60头母猪在6个繁殖周期中共繁殖360窝,平均繁殖周期158.33天,年产仔2.31胎。窝产仔16.35头,活仔15.10头,35日龄断奶育成14.44头,窝重83.48公斤。每头母猪年产仔37.69头,年产活仔34.81头,年提供断奶仔猪33.29头。其中窝产仔达到18头以上,出现1胎或连续4胎高产的母猪69头,占试验母猪群66.99%。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长大母猪的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效益,笔者通过对749头LY种母猪、8 110头DLY仔猪从饲养环境、饲料品质、饲喂量、饲养程序调控、繁殖技术、断奶日龄方面进行技术集成。结果表明:对照组产仔总数、产活仔数和死胎、弱仔数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初生均重、断奶窝重、断奶均重、70日龄头数、木乃伊胎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0日龄个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初生窝重、断奶头数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规模化猪场,通过集成技术饲养LY母猪和DLY仔猪能显著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是衡量养猪生产效益的重要一环。母猪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的仔猪成活率。因此,加强公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繁殖率的重要问题。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1.1选好母猪实践证明,选母猪应在第2~5窝仔猪中挑选,要求体型应平直或稍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率都较差。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体格健壮,发育良好,乳头排列要求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产仔力强,…  相似文献   

11.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要想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2.
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繁殖性能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马身猪、太湖猪(二花脸类群)和长白猪为育种素材,采用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结合群体继代选育法,经7年6个世代育成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对7个世代母猪繁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4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最好,母猪初产窝产仔10.64头,产活仔数9.85头,断奶头数9.36头,哺育率达95.03%,初生个体均重1.42 kg,28日龄断奶窝重62.36 kg。除产活仔数外,均极显著高于0世代(P<0.01)。初生和断奶时仔猪均匀度随选育逐代提高,一致性增强。该品系已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是一个优良的母本品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经产二元杂母猪体尺性状与产仔性能之间的相关性,试验选择2~6胎的经产美系二元杂母猪351头,对其预产期前3天的胸宽、臀宽、胸围、腹围4个体尺性状和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活仔窝重3个产仔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母猪体尺性状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活仔窝重等产仔性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臀宽和腹围对产仔性能的影响最大;胸宽、臀宽与产仔性能呈负相关,胸宽≥35. 5~41. 0 cm时母猪产仔性能最佳;臀宽≥34. 3~39. 0 cm时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最高;胸围过大或过小不利于母猪产仔性能的发挥,胸围151. 0 cm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活仔窝重均最低;腹围与母猪产仔性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腹围越大母猪产仔性能越佳。生产中应注重对母猪体尺性状的选择和监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母猪的产仔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种猪的营养与科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猪场繁殖效率的构成因素分析1.影响母猪生产力的因素:见下表。平均母猪年分娩总活仔猪头数(年分娩总活仔数/平均母猪饲养头数)、平均母猪年断奶头数(年断奶头数。3.主要关心的问题:分娩率、淘汰率、分娩窝数、种用年限、空怀天数、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数、断奶育成率、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二)后备母猪的营养和饲养1.影响青年母猪达到初情期的因素:品种、生长速度、季节、光照制度、青年母猪在培育过程中圈舍状况、成年公猪诱情、营养。  相似文献   

15.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在工厂化养猪条件下,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  相似文献   

16.
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的时间是一个繁殖周期的组成部分 ,它的长短不但制约着母猪的年产胎数 ,而且对下一窝的产仔数也有影响。本文通过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与下一窝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及与母猪胎龄、产仔季节之关系统计分析 ,阐明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资料来源山东省农科院畜牧所山东省良种猪技术研究中心原种猪场 2 0 0 0年丹系杜洛克母猪的配种与产仔记录共 90胎 ,母猪哺乳期 35d,统计母猪胎龄、断奶时间、下一产的配种记录、产仔数、产活仔数进行分析。2 统计结果90胎丹系杜洛克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的平均时间为 …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宜春市农业良种研究所种猪场引进的法系和美系大约克后备母猪进行繁殖性能研究,明确了法系和美系大约克母猪在江西省宜春市乃至赣西片区的繁殖性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发情配种表现上,法系大约克母猪与美系大约克母猪的平均初情期、平均初配日龄和断奶至配种间隔差异不大。在产仔性能表现上,法系大约克母猪2胎内的产仔性能均比美系大约克母猪2胎内的产仔性能更高,窝产总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分别平均高出2.1、2.2头。说明在宜春市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下饲养的法系大约克母猪的繁殖性能比美系大约克母猪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020头长大母猪,2107胎次的若干繁殖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母猪的不同胎次对产仔数、合格产仔数、平均个体初生重均有显著影响;3~7胎次的母猪繁殖性能比较稳定,明显优于其它胎次(P<0.05);夏季和早秋的高温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表现为受胎率下降、不合格仔猪发生率上升、平均个体初生重减小;母猪的乳头数与断奶头数、断奶个体重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与断奶个体重呈负相关。本研究将为改进规模化猪场的技术管理、确定母猪的利用年限、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母猪产仔性能影响的分析及适宜配种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AS(9.1)软件的方差分析程序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湖北省某种猪场1028头大约克母猪和596头杜洛克母猪共4255窝产仔数据,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从不同配种月份、不同产仔月份来分析温度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11、12、1月这3个月份配种的母猪平均产仔数和平均产活仔数处于较高水平;在3、4、5月这3个月产仔情况比其他月份更理想;2)比较两个品种母猪在高温季节和低温季节的产仔性能发现,杜洛克母猪的产仔性能更容易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3)比较不同胎次在高温季节和低温季节的产仔信息: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第3、4、5胎时的抗热应激能力最强,第1、2胎最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4)将不同配种月份的平均温度和不同产仔月份的平均温度与两品种母猪的产仔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配种月份的平均温度与大约克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平均产活仔数都存在一定的负相关,一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9.57—0.01347x和y=9.25-0.02045x,当平均温度每升高1℃,大约克母猪的平均产仔数和平均产活仔数分别下降0.01347头和0.02045头。故在高温环境中养猪,对配种和产仔安排计划建议如下:1)生产中尽量将配种安排在11、12、1月份等温度低的季节,特别是针对第1、2胎的母猪;2)将母猪的产仔日期安排在3、4、5月等几个月份;3)对处于高温环境中的妊娠后期母猪、分娩母猪和公猪应给予更严格的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选择322头长大母猪的6种产仔性状(头胎产仔数、头胎产活仔数、终生产仔数、终生产活仔数、终生产仔胎数、繁殖周期),利用9种自变量最优子集选择方法对影响母猪终生产活仔数的最优性状组合进行了筛选。分析结果表明:终生产仔数、终生产仔胎数是影响母猪终生产活仔数的最优性状组合。这为提高母猪的产活仔数性能提供了途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