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好的猪舍环境是保障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加快仔猪的生长发育,还能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养猪生产中存在猪舍通风不畅、降温设施陈旧、供暖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猪的健康生长。本文剖析了环境因素对猪生产力的影响,并从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强化猪舍供暖通风、完善隔热降温设施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猪舍环境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了阳光猪肉饲养模式对猪生长性能、死淘率和猪舍内环境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无抗生素饲料可显著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采食量,降低料肉比和死淘率;阳光猪舍能将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废气水平以及微生物数量控制在一个有利于猪生长的水平。结果表明,阳光猪肉饲养模式可改善猪舍内环境,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和抗病力,适合养猪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北方地区积极推广阳光猪舍养殖模式,不仅能有效抵御寒冷对猪造成的应激影响,还能为猪群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极大促进生猪健康发展。但进入夏季后,由于外界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猪舍密闭,很容易导致猪舍内湿度、温度较高,导致猪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因此必须针对阳光猪舍的实际特点,认真分析夏季阳光猪舍养殖的各种不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其处理,保证猪群健康生长。该文主要分析夏季阳光猪舍养猪的不利因素和解决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供暖效果与猪舍保温状况和供暖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猪舍保温状况与供暖方式的改变对太阳能供暖效果的影响,理论计算了在保温和无保温猪舍情况下太阳能供暖的标准配置参数、猪舍耗热量等参数,并计算对比了保温或无保温猪舍采用对流供暖或地暖四种方式下太阳能供暖的节能效果和静态投资回收期。结果表明:在试验猪舍和北京市峰谷电价条件下,保温猪舍标准配置太阳能与无保温猪舍标准配置太阳能相比,前者降低标准配置太阳能系统投资的58.3%、总投资增加0.15万元,但运行费用降低0.94万元/年(59.5%),总静态投资回收期由6.8年降低为2.8年。在配置5个太阳能集热器的情况下,与对流供暖并无保温相比,采用地暖供暖方式并增加保温墙的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节能比例由4.8%提高到18.0%;增加保温墙比增加标准配置太阳能集热器更加经济,保温配置标准面积太阳能集热器系统比无保温配置标准面积太阳能集热器系统更加节能减排。猪舍采用太阳能辅助电供暖时,为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推荐猪舍保温和地暖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阳光猪舍养猪是采用半舍式或半封闭饲养方式,在猪舍南坡采用塑料大棚的形式,充分利用阳光照射,来调节猪舍内温度,减少温差,杀灭病菌。通过开设天窗、铺设地热线、设地窗等辅助设施,增加氧气供给,降低湿度,改善猪舍内饲养环境,减少猪的应激反应,提高猪自身免疫力。再配以全价无毒无抗饲料,保障猪健康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持续期长,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当前解决猪舍保温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采取舍内供暖,如舍内暖气、送热风或加温地面等办法提高猪舍温度,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供暖设备,并消耗大量能源与人工,成本高;另一种方法是设计一种不用供暖设备的保温猪舍,通过采取高密度、厚垫草、半关闭饲养等配套技术,同样可提高猪舍的温度,并达到猪所需要的环境温度,这种节能保温猪舍成本低,养猪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7.
<正>北方传统猪舍养猪成本高、冬冷夏热、生产效率低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如何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目前养殖户最关切的问题。阳光猪舍项目从2013年开始在辽宁地区推广。推广几年来,陆续有规模化猪场新建、改建阳光猪舍。但养殖户考虑猪价行情不稳定,先期投资较大等综合因素,养殖户积极性不够,全面推广效果不  相似文献   

8.
<正>阳光猪舍是生猪健康养殖技术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猪舍环境,给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提高猪肉品质,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良好效果。阳光猪舍有大棚式、封闭式等几种建筑方法,彰武县引入了新的阳光猪舍建造法为可移动的阳光猪舍也称组装式阳光猪舍。华鹰种猪场就是组装式阳光猪舍的示范场。猪场位于大四家子镇宫家村,原有猪舍2 200平方米,存栏母猪360头。在彰武县种畜禽监督管理站的宣  相似文献   

9.
塑料暖棚养猪是人工创造适宜于猪正常生长的小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猪体自身产生的热量,提高猪舍温度,减少热能损耗,降低维持需要,挖掘猪自身的生产潜力,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笔者调查了我县217个用塑料大棚养猪的专业户,发现用塑料大棚养猪普遍存在着舍内过于潮湿,有害气体过多,遭受风灾,火灾等问题,根据以上问题现提出几点建议: 一、防潮。塑料暖棚猪舍的上部和下部的湿度都较  相似文献   

10.
王磊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330-330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持续期长,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当前解决猪舍保温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采取舍内供暖,如设暖气、送热风或加温地面等办法提高猪舍温度。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供暖设备,并消耗大量能源与人工,成本高。另一种方法是设计一种不用供暖设备的保温猪舍,通过采取高密度、厚垫草、半关闭饲养等配套技术,同样可提高猪舍的温度,并达到猪所需要的环境温度。这种节能保温猪舍成本低,养猪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养猪业,过分强调人的干预,忽视猪自身免疫力,大量用药和疫苗,造成猪应激频繁,猪自身免疫力无法充分发挥,使猪病不断、猪肉不安全、养猪成本增加。阳光猪舍养猪就是创造不适合病菌而适合猪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控制病菌泛滥,提高猪的自身免疫力,不依赖药物,减少应激,同时再配以无毒无药的全价营养饲料,保证猪健康生长,增加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了猪肉品质安全和人类健康。1选址要求阳光猪舍的选址要求与规模化养猪场选址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养猪业关系到民生问题,因为猪肉是中国人主要肉食品。可是现在很多人对猪肉产生担心和不安。一方面是人们误解,另一方面是养猪行业也有不足,存在养猪误区。这里主要从猪舍环境和养猪管理方面介绍阳光猪舍健康养猪。阳光猪舍只是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一部分,其他部分还有无药饲料、养猪福利管理、瘦肉型猪品种选择等方面。一、认识阳光猪舍养猪理念1.生活中病原无处不在。我们平时生活的环境到处都是病菌病毒,家里地面、睡床、每天使用的手机上都有几百万个病菌病毒,但我们没有  相似文献   

13.
炎热夏季来临,做好猪舍的降温措施极为重要。否则,易造成猪热应激,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下降,从而降低猪场生产效益。本文从猪舍的合理建造、猪场绿化措施及设施降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夏季猪舍降温可采用的措施,仅供养猪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发展养猪业猪舍不足和建造不及的困难,同时根据土法上马,多、快、好、省的精神,我们采用二窵地区农民以往所建造的土式猪圈,加以改良后,设计出一种简易的“虎山头”式猪舍。这种猪舍甚受群众欢迎,群众反应:用这种猪舍养猪能“发猪”。现已推广到金余、新华、五总、金西等公社,已建好29  相似文献   

15.
沼气太阳能家庭养猪技术是集小型高效沼气池、太阳能采暖、日光温室和猪的自由采食,自动饮水四项技术于一体的一项综合应用技术。 1沼气太阳能猪舍建设  相似文献   

16.
阳光猪舍是将塑料膜、阳光瓦和阳光板等与电地热、天窗、地窗、卷帘机、卷帘被、可调饮水器、喷淋设备和正压通风机等设施、设备配套应用的养猪舍。近几年锦州市阳光猪舍的建设数量越来越多,包括单面式阳光棚舍、封闭式阳光棚舍和拱圆型阳光棚舍。阳光猪舍养猪在按照各类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饲养的同进,还要加强阳光猪舍的管理,主要是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和防风防雪及卷帘机的维护工作等。  相似文献   

17.
<正>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无污染的能源。在我国北方寒冷季节发展养猪业,尤其目前农村经济较为落后、猪舍简陋、常规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状态下,充分利用塑料薄膜的透光性、经济性和太阳辐射的热能,是解决冬季养猪生产的较好途径。但舍温的另一热能来源,即猪体散热对塑料棚猪舍温度和养猪效果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试图通过在塑料棚猪舍内设置不同饲养密度的育肥猪,经过一个冬季的饲养管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猪的健康及生产性能是养猪生产提高利润的两大因素。因此,养猪生产者希望建造最现代化的猪舍,采用优质饲料,选择遗传性能最好的种猪。但他们很容易忽略饮水是猪最重要的养分,猪的  相似文献   

19.
<正>在办猪场经营和在没进猪之前,应当建筑合理舒适的猪舍,因为猪从出生到出栏都生活在猪舍中,猪舍对猪体健康,生长十分重要,猪的一生都是在猪舍里度过的。因此,只有选择一个好的场地修建猪舍,才能保证猪的健康,提高猪的生产力,降低养猪成本,增加经济收入。一个修建不合理的猪舍,能使猪生病,长势慢,从而影响经济效益。1地势与地形修建猪场的场地要求高燥、平坦、向阳、被风、排水良好。不要修在低洼潮湿的地块,如谷地、山坳里,  相似文献   

20.
正养猪规模化的兴起势必伴随着粪污的处理,如果能种养结合利用好猪场粪肥附属产品,那对于猪农、菜农都是十分可喜的事情。目前,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增多和水泡粪工艺的推行,猪场排泄物不断增加。如果猪舍不能将大量的有机排泄物及时排出,就会影响猪舍的空气质量。有毒气体、氨和硫化氢会影响生猪的生长、降低猪的免疫力。同时,造成猪舍湿度大,病毒、细菌孳生,威胁生猪健康,降低猪的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