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猪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伤口而引发的以肌肉痉挛和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细菌性疾病;病原可产生毒性较强的外毒素,对肌肉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环境中的梭菌通过体表伤口感染;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猪场的管理,减少猪受外伤机率,有伤口的猪及时对受伤部位消毒处理;治疗本病需对感染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临床表现严重的还要对症用药,治疗期间应加强病猪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牛破伤风病由破伤风梭菌感染所引起,呈全世界流行,多发于体表出现深度较深或面积较大伤口的牛,一年四季都有流行,病牛以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对外界光照、声音等刺激敏感,避免牛出现较大面积或较深的伤口能有效预防本病,如果出现外伤需及时处理,防止受到感染,本病治疗时可注射抗毒素血清和抗生素,同时加强营养的供给,将牛安置在安静和光线较暗的地方治疗。  相似文献   

3.
破伤风是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由皮肤撕裂或破裂处的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该病也可并发于烧伤、产后感染、新生犊羊脐带感染以及手术部位感染。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可以广泛存在于环境土壤或者物品上的病菌。该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羊被带有破伤风梭菌的尖锐物体划破皮肤而感染。羊群在养殖过程中难免会有外伤发生,尤其是羔羊生产的过程,或其他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操作,都可能引起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本文综述了羊破伤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羊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感染所引起,可导致体表黏膜、肺及肝脏的坏死,临床危害较大;临床常见的有肝肺坏死型、腐蹄型和口炎型3种,感染羊表现全身症状,跛行,采食量下降等,大部分最终出现机体衰竭;加强羊群管理、做好环境卫生能最大程度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本病治疗务必要及时,疮面污物要做到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羊细菌性腹泻病是肠道病的一种,由细菌性病原感染所致,常见的有魏氏梭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病羊前期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后期可伴发全身症状;诊断本病可分为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两种,前者主要靠经验,而后者则依靠实验;预防本病需要加强羊群和人员的管理并定期消毒,治疗本病前期以微生态调理为主,后期则使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羊口疮病是由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造成感染部位的破损、溃烂,并形成水疱、脓疱和溃疡;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本病可分为口唇型、外阴型、蹄型和乳房型4种;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羊群管理,及时清理病羊体表脱落物,羊舍定期消毒,疫区羊群必须定期防疫,免疫同株型的疫苗毒株,减少体表皮肤黏膜的损伤等,这些措施可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局部涂抹抗生素膏剂可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7.
<正>羊破伤风已成为近年来的多发疾病,给养羊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羊破伤风是急性的神经性疾病,发病时羊表现僵直等不自然状态,但体温正常,很难被发现。随后病情加剧,出现急性腹泻、痉挛等症状,倒地后很难站起,同时病羊会在发病的短短几天内死亡。对这种危害较大的急性疾病要做好预防、诊断、治疗工作,减少养殖的经济损失,提高生产效益。1病原特征破伤风的病原为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型病菌,且致死率高,其通常在外部伤口的环境下感染入侵后大量繁殖并  相似文献   

8.
<正>羊破伤风是发生于羊的一种急性的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是破伤风梭菌,感染途径主要是创伤。所有品种和,性别及年龄的羊都可感染,且症状比较相似。该病无季节性,全年都可发病,但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羊感染后的症状比较严重,如果不能及时救治,会给饲养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破伤风梭菌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病原,该菌菌体长约4~8μm,呈细长状,周身有鞭毛,芽孢呈圆形。破伤风梭菌属  相似文献   

9.
羊肠毒血症是由于羊受到D型魏氏梭菌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的传染性疾病。本病主要是对绵羊造成危害,可以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其对山羊也有易感性。病羊主要表现为不断腹泻和神经麻痹以及出现神经症状等,还会表现为突然出现死亡。本文针对羊肠毒血症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旨在为羊养殖中防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家畜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以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四肢僵直,牙关紧闭等神经症状为病理特征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在适宜的伤口内厌氧环境下,迅速繁殖滋生产生外毒素引发感染。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多成散发。笔者采用中药加针灸的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破伤风梭菌为厌氧菌,在厌氧环境下迅速繁殖,并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而散发全身。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经外伤感染的称为破伤风,主要是因为外伤愈合过快,在外表愈合的伤口内  相似文献   

11.
羊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引起,本病为散发,没有季节性,必须经创伤才能感染,特别是创面损伤复杂,创道深的创伤更易感染发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达到良好效果。1流行病学病原是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革兰氏染色阳性。  相似文献   

12.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简称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后产生毒素,毒害了羊的运动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性反应增强、全身或局部肌肉呈现出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由于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土、粪便中,随时都可经创口感染易感动物而发生破伤风病,因此羊破伤风病是农村养羊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给养羊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自2008年以来,共诊治本病102例,其中治愈97例,治愈率达95%以上。现将本病的诊治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羊传染性脓疱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危害羔羊,绵羊和山羊都可发生,呈世界流行,我国以散发为主,主要通过羊与羊之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感染羊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将本病可分为口唇型、蹄型和外阴型三种,感染部位会出现丘疹、水疱、红斑、化脓性溃疡等表现;预防本病需加强羊场的管理,减少羊只体表的创伤,科学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将病羊隔离在单独区域,加强机体的保健护理,临床应注意将本病和口蹄疫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4.
《今日畜牧兽医》2007,(1):44-44
滨海县某养羊户的羊阉割18天后突然出现吞咽困难,前来求诊。根据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诊断为羊破伤风梭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羊疥螨病是由疥螨寄生在羊体表而引发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放牧羊群和舍饲羊群都容易发生,寒冷季节高发,虫体和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主要通过羊之间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感染羊表现局部奇痒,对采食和饮水造成影响;在病健交界皮肤处取病料,通过活虫或死虫检查能对本病进行确诊。预防本病需作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治疗本病最常见的为局部涂药法、药浴法、注射药物法和中药治疗法等。  相似文献   

16.
2004年6月.滨海县某养羊户的羊阉割18d后突然出现吞咽困难,前来求诊。根据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诊断为羊破伤风梭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破伤风是人和动物都容易感染的一种疾病,它主要是由于破伤风梭菌引起伤口感染,而且一般情况是伤口较深并且很脏,没有及时清洗伤口,破伤风梭菌乘虚而入,这种疾病没有季节性,一年中每天都可能发生。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他在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像泥土,大粪,甚至尘埃中也会存在本梭菌,它感染家畜后死亡率很高。对破伤风梭菌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像提前将这种病的疫苗给家畜注射,这样即使家畜受到外伤也不用担心本病的发生,也会给养殖业带来利益。另外,要及时清理家畜的伤口或是手术等留下的深伤口防止这种梭菌感染家畜。本文就家畜破伤风的治疗简单谈谈,希望能对畜牧业家畜治疗本病上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月,滨海县某养羊户的羊阉割18天后突然出现吞咽困难.前来求诊。根据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我们诊断为羊破伤风梭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宁夏盐池县某养殖场饲养的羊发生了突然倒地死亡,或晚上没有任何症状而次日晨死于羊圈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羊A型魏氏梭菌病。现将诊断和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该养殖场共饲养羊1328只,发病324只,全部死亡。发病羊都是青壮年羊,营养比较好,发病地区羊没有进行羊梭菌病疫苗免疫注射。本病为散发,1个羊群发病后,附近其他羊群不一定同时发病。在1个羊群中出现后,一般要延续10~20d,表现为陆续发病、死亡。2临床症状在5个发病羊群中,初期都有3~5只羊急性死亡,或在放牧途中或正在吃草即突然倒地挣扎几下就死去;或向前猛冲,腾空而起然后…  相似文献   

20.
正羊破伤风又称锁口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产生破伤风毒素梭引起。羔羊断尾、去势时消毒不严或护理不当,使伤口感染而发生本病,病畜全身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强,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给养羊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本病进行了综和阐述,同时提出了中西药治疗方法,以供参考。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tetani),菌体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