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小麦免耕浅旋机播高产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的精量匀播是夺取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在成都平原先后示范推广了翻耕简易机播、免耕撬窝点播、免耕撒播稻草覆盖等实现精量匀播的栽培技术,但推广普及后精量匀播的效果都不太理想,特别是翻耕简易机播和撬窝点播还费工费时,推广难度较大。免耕撒播稻草覆盖技术,因操作容易,便于推广,但匀播质量较差,而且易于倒伏,不利于高产栽培。因此,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过程中,经大量的试验筛选和研究,示范推广了小麦免耕浅旋机播高产集成技术,基本能实现精量匀播和提高小麦产量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淮安市楚州区优质中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施肥和田间管理等内容,同时概述了浅施免耕和稻田套麦技术,以期为该地区小麦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免耕机条播种麦的几个栽培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茬免耕麦和条播麦是我省两个重点推广项目,也是实现三麦由中产水平(亩产250公斤)向高产水平(亩产300公斤以上)发展和省工节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途径。近几年有不少地方已经把这两个推广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免耕、条播两种优势同时发挥,达到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的目的。根据各地实践的结果:免耕种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能够保证大面积三麦适时播种,变晚茬晚播为晚茬早播;肥力集中在土壤表层,有利于壮苗早发和苗足穗多,同时省工节本,经济效益较高;条播麦则可协调个体发育与群体发展之间的矛盾,麦苗中后期通风透光好,有利于秆壮穗大和防止倒伏,因此免耕机条播麦增产增收显著,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4.
小麦免耕技术省工、省力、省时、增效,深受农民欢迎,目前在谷城县已大面积推广,免耕小麦如何科学合理地施肥达到高产,已摆在农技人员面前,为此谷城县土肥站和开发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连续2a(2014—2016年)对小麦免耕配方施肥效益进行了探索,筛选小麦免耕配方施肥最佳施肥模式,指导农民实行小麦免耕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县稻茬麦的传统播种方式为撒播.随着施肥水平和栽培技术的提高,七十年代后期全县三麦单产已达六、七百斤.生产实践表明,撒播麦单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个体与群体、多穗与大穗、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趋突出,影响产量进一步提高.为此,我县与江苏省农科院现代化所协作进行了稻茬条播麦的多点试验示范.1982,1983年共有条播高产栽培示范方八个,面积516.4亩,1983年全县条播麦面积一万多亩,占三麦总面积的10%左右,普遍收到了增产降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是苍溪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年播种面积30万亩。在生产实际中,稻麦两季田小麦占整个小麦播种面积的60%,因此,抓好稻麦两季田小麦的生产是保证小春增产增收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在稻麦两季田推广免耕机播或撒播、秸秆覆盖"轻简化"栽培技术,是提高小麦单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在高产示范片内推广小麦免耕机播或撒播、秸秆覆盖的"轻简化"栽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前茬小麦收获与秸秆处理,玉米免耕播种机的选择与调试,选用品种,精细播种,化学除草,及时查苗定苗,科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夏玉米免耕机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优质小麦新品种先麦8号2011-2012年生育期内栽培技术研究,发现本区域小麦生育期内施肥水平、密度、施肥水平与播种密度互作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并结合小麦新品种先麦8号品种特征特性,探索其持续稳产、高产的集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高沙土麦作区位于长江下游,土壤发育于长江冲击母质上,是江苏省低产麦区之-.常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成熟,以种植扬麦系列小麦为主,产量3500~5000kg/hm2.随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优质高产小麦成为该区保持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此,通过分析研究高沙土麦作区土壤肥力因子和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归纳总结出小麦优质高效施肥技术,为该区发展优质高产小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新的,省工省力的耕作方法,我们自1976年开始对稻板田三麦机直播免耕法进行试验研究,1980年冬通过技术鉴定,1983年无锡市郊区机直播免耕麦面积已达2000多亩,占全区三麦面积的10%.其中出现了亩产600~700斤的生产队,800~900斤的田块,1982年2.15亩扬麦4号免耕机条播麦亩产高达912斤.  相似文献   

11.
淮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改变耕作方式与种植模式、选择优良品种、提高整地质量、合理施肥、适期适量播种、扩行机播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小麦高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一、品种选择优质专用小麦分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优质强筋(面包型)小麦品种以新麦18为主,优质中筋(馒头型)小麦品种以周麦18、开麦18、泛麦5为主。夏邑县按照"一村一方一品种,一村一品一播量"的要求,以村组为单位统一供种、统一机播,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二、施肥与整地(一)底肥提倡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既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提高丘陵旱地小麦机播技术应用效果的农艺措施,分别在免耕、旋耕和翻耕条件下,设置秸秆覆盖和不覆盖,研究耕作措施对机播小麦播种质量、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旋耕和翻耕的覆种效果好,断垄率和晾籽率低,但免耕的出苗率高,苗全;且免耕能促进小麦分蘖发生和有效穗形成,有较大的LAI,较高的生物产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显著增产;秸秆覆盖能促进田间出苗,各群体质量指标均优于不覆盖,有显著的增产效应。综合指数分析表明,免耕+秸秆覆盖具有投入少、出苗质量好、群体质量优、产量高等优点,是四川丘陵旱地机播小麦适宜的配套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稻茬小麦免耕机条播高产生育形态指标,总结其栽培技术,包括选用多抗品种、推广免耕争早播、合理密植、施肥、防倒搞实、配套沟系和灌水出苗等方面内容,以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额尔古纳市小麦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良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小麦免耕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们大队地处长江之滨,是晚稻晚麦地区。过去三麦产量很低,1963年单产只有242斤。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我们以大寨为榜样,坚持科学种田,不断改进栽培技术,摸索晚茬麦高产规律,三麦连连获得高产。1973年在连续阴雨的不利情况下,三麦单产仍然达到764.5斤。 今年麦子丰产的特点是:穗大籽粒饱,穗多倒伏少,早麦、晚麦较平衡,赤霉病的为害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在夺取三麦高产的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齐河县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齐河县的土壤条件、气候资源、地力水平等情况,从选用最适宜的小麦优良品种、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松免耕镇压节水、小麦宽幅精播、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等方面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小麦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探索三麦全盘机械化生产的新途径,我们进行了三麦免耕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三麦实行免耕条播机械化栽培,不仅使增产措施得到落实,而且集免耕与条播技术的增产优势于一体,主要表现为:一是应用免耕机条播,加快了秋种进度,确保三麦适时播种,又能比耕翻麦早齐苗,容易获得壮苗越冬;二是应用机开沟,使麦田沟系在播种阶段一气呵成,有效地解决了麦田一套沟从种喊到收的老大难问题;三是应用条播栽培技术,缓和了中后期个体  相似文献   

19.
耕作方式和播种量对稻茬小麦产量及形态建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究稻茬小麦高产的耕作方式和适宜播种量.[方法]研究复合耕作(T1)、浅旋机播(T2)以及免耕稻草覆盖(T3)条件下,不同播种量(D1-150 kg/hm2,D2-210 kg/hm2和D3-270 kg/hm2)对川麦104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采用复合耕作,播种量为270 kg/hm2时,小麦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由于近年来粮食价格稳定、种粮效益好,加之水稻夏季生长抗逆性强,导致棉花的面积逐年减少;也使东辛农场及周边地区棉茬麦面积急剧减少,稻套麦的面积大幅度增加.为了适应这一形势,针对我地地处沿海、土壤黏性大、易板结、盐分重的特点,我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初步摸索出了一套在滨海黏质土条件下,适合本地实际的稻茬免耕套播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小麦、水稻双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