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和拮抗机制,采用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和木霉菌T-115D发酵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生长的抑制试验,研究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木霉菌能迅速占领大部分空间,抑制马铃薯早疫病菌的生长,显微镜观察发现,木霉菌菌丝可缠绕和寄生早疫病菌菌丝;木霉菌发酵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在木霉菌T-115D发酵液稀释3倍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90.4%,发酵原液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00%,说明木霉菌T-115D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拮抗机制包括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营养空间竞争和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出的木霉(Trichoderma spp.)菌株T38D,通过对峙法、对扣培养和圆盘滤膜法对引起大豆根腐病的病菌进行了拮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T38D对根腐病菌有明显的空间竞争能力,对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菌的拮抗系数达到Ⅰ级,对4种镰孢菌的拮抗系数均达到Ⅱ级;木霉菌T38D可以寄生于4种根腐病菌菌丝上,最终导致病原菌解体死亡;T38D的难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可达100%,对终极腐霉菌的抑制率为87.6%,对燕麦镰孢菌的抑制率为75.2%,对其余3种镰孢菌的抑制率都在40%~50%;T38D的易挥发性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镰孢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几种常用杀菌剂对6个木霉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抑菌试验,就几种常用杀菌剂对6种木霉菌株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木霉菌株对5种杀菌剂敏感性不同:木霉对菌核净高度敏感,该药剂对不同菌株的抑制作用均较强;土菌消对不同木霉菌株抑制作用小,其中T-20A、T-61F的EC50分别为410.44和354.49mg/L;木霉菌T-20G对克露反应敏感性差,EC50为103.20mg/L。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胶毒素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以绿木霉菌T23为研究对象,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进行改良,并利用改良的ATMT技术对绿木霉菌T23胶毒素合成候选基因簇中的甲基转移酶基因gliN-T进行基因敲除,通过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基因敲除突变体培养液中的胶毒素含量变化情况,明确gliN-T对胶毒素合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在绿木霉菌T23分生孢子液中添加终浓度为15mg/mL的细胞壁裂解酶(Glucanex),30℃处理2~3h后用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每106个孢子转化子数从0.25个提高10个;利用改良的ATMT技术,成功获得基因敲除突变体ΔgliN-T。胶毒素检测结果发现:在野生型T23的24h培养液中未产生胶毒素,而在48、72、96h的培养液中均检测到胶毒素;在相同的条件下,ΔgliN-T在4个生长时期均无法产生胶毒素,表明gliN-T的缺失抑制了绿木霉菌T23胶毒素的合成,说明该基因在胶毒素合成途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高效木霉菌株筛选及对针叶苗木立枯病的生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8株木霉分别与苗木立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进行平板对峙培养,测定木霉非挥发性和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应用高效菌株T-C14和T-43及其组合对针叶苗木(落叶松、红松和云杉)立枯病进行室外防治试验,并测定了木霉的促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及发酵液抑菌试验中,各菌株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2种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中,T-28和T-19对立枯丝核菌和腐皮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到61.57%和57.31%;T-43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79.41%和77.64%,可以强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并具有热稳定性.用木霉菌剂对针叶苗木进行灌根处理,对3种针叶苗木立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孢子菌剂好于液体菌剂,对落叶松、红松和云杉立枯病防治效果最高分别为88.60%、83.87%和88.63%;促生方面,液体菌剂好于孢子菌剂.  相似文献   

6.
通过与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进行对峙培养,同时测定木霉菌非挥发性和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对丝核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对8株木霉菌进行了室内筛选;制备T-43木霉菌剂,对刺五加和五味子苗木立枯病进行室外防治试验,并测定了木霉菌对苗木的促生抗逆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峙培养及发酵液抑菌试验中,各菌株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中,T-43对丝核菌的相对抑制系数为2.5;T-43发酵液对丝核菌的抑制率为71.15%,可以强烈抑制丝核菌的生长并具有热稳定性;绿木霉菌株T-43在显著控制刺五加和五味子立枯病发生的同时,可以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增加生物量和抗逆性,并提高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天津及周边地区养猪场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及污染情况,笔者于2016年9月—2017年8月从天津市9个区县及周边的河北部分地区采集265份猪饲料及饲料原料,利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呕吐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猪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检出率为23.77%~96.98%,且96.98%的猪饲料及饲料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4种霉菌毒素中,呕吐毒素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为29.81%;其次为玉米赤霉烯酮,超标率为2.26%;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轻,超标率仅1.13%;样品中未检出T-2毒素超标。  相似文献   

8.
三种杀菌剂对木霉菌及食用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 3种杀菌剂对木霉菌和食用菌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施保克、施保功对木霉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极强烈的抑制作用 ,其 EC50 分别是施保克为 0 .74和 0 .6 8mg· L-1;施保功为 0 .6 9和 0 .89mg·L-1;多菌灵仅对木霉菌丝有抑制作用 ,EC50 为 114.77mg· L-1,对木霉孢子萌发无抑制作用 .施保克、施保功、多菌灵对香菇菌丝的 EC50 分别为 13.4 0、13.78和 32 4 .0 mg· L-1,对茶薪菇的 EC50 分别为 14.93、10 .71和2 2 9.50 mg· L-1.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蔬菜土壤中木霉菌种群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传统的形态学特征和ITS、TEF序列比对鉴定出11个木霉种,其中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是蔬菜保护地土壤中的优势种群.同时研究表明种植年限、蔬菜种类、轮作制度、杀菌剂等均会影响木霉菌数量和分布,木霉菌的数量与种植年限、蔬菜种植结构密切相关,连作时,当种植年限超过10 a,木霉菌数量减少;轮作地比连作地木霉菌数量虽然下降,但在真菌中的比例却呈上升趋势;种植葱蒜类蔬菜的地块比种植番茄、黄瓜的地块木霉菌数量多.从蔬菜田中分离到的木霉菌对杀菌剂的抗性较强.土壤因素中以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木霉菌数量的影响最为重要,达到极显著水平,回归直线方程为y=0.13x-1.07.表明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及轮作是提高木霉菌生物种群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木霉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的定殖动态和木霉菌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及田间情况下木霉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按常规的稀释分离平皿菌落计数法,测定细菌、放线菌、真菌和木霉菌的活菌数量,并做田间防治效果的调查.[结果]木霉菌在土壤中的存活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到60d时处理比对照分别高1.77和2.18倍;木霉菌施入使土壤中细菌数量缓慢上升但低于对照,真菌数量较对照相比明显下降,而放线菌数量比对照分别高37.44;和58.46;;木霉菌厚垣孢子制剂的两种浓度处理对棉花黄萎病防效达到43.19;和57.81;.[结论]木霉菌能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并对棉花黄萎病有一定的防效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