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11年在西藏亚东县调查蔬菜病害种类时,发现马铃薯薯块上长出大大小小花菜头状的小瘤,表皮龟裂,初为黄白色,后逐渐变粉红色至黄褐色,最后变黑褐色易腐烂,发出恶臭。病原菌鉴定为内生集壶菌[Synchytrium endobioticum(Schilbersky)Percival],引起马铃薯癌肿病。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关马铃薯癌肿病在西藏发生为害的报道,属西藏新病害。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对马铃薯癌肿病主要从分布及为害、病原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为西藏地区防治马铃薯癌肿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1马铃薯癌肿病癌肿病为马铃薯的重要检疫性病害,毁灭性极强,一般损失30%~40%,重病地块可达80%以上,甚至绝收。1.1症状:此病可危害块茎、蔓茎、叶和花。生长期和  相似文献   

3.
杨帆  赵丹 《吉林蔬菜》2009,(2):27-29
1.1.1轮作的危害:马铃薯受多种病害侵染,有不少病害是通过土壤传病的。因此,马铃薯是忌连作的作物,喜欢轮作倒茬。如果不实行轮作倒茬,长期连作使土壤养分严重缺乏,有的病菌在马铃薯连作的情况下会在土壤中潜存量愈来愈多,导致马铃薯发病愈来愈重,甚至造成毁灭性灾害。特别是癌肿病能够通过根系传染给作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渭源县马铃薯优质生产、马铃薯产业发展及农民增收,对渭源县马铃薯的主要病害进行调查,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发现为害马铃薯优质生产的病害主要为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病毒病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合理施肥及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使马铃薯产量增加15%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引起福建省霞浦县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菌,从霞浦县马铃薯种植区采集马铃薯黑胫病病样分离病原菌,通过菌落形态、致病性、16S rDNA序列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序列分析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引起福建省霞浦县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 carotovorum),采集的5 个菌株均有致病力,马铃薯植株被侵染后茎部出现黑腐症状,块茎组织发生浸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6%氢氧化铜可湿粉剂1 000倍液和2%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300倍液防效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提高,综合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急性凋萎病是温室甜瓜苗期的主要病害。发病早,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摸清了引起温室甜瓜急性凋萎病的病原菌种类、发生规律、危害程度和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土传病害日益严重,对病原菌进行快速检测是病害早期诊断、预测监控、综合防治的重要基础。本文综合比 较了普通PCR、巢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多重PCR 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在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方面的特点, 以及在检测马铃薯土传病害时的优缺点;总结了各病害检测报道的引物信息和检测体系的优势。同时,对各技术的应用前景 进行展望,旨在对马铃薯土传病害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正马铃薯坏疽病是典型的贮藏病害,脱毒种薯平均烂薯率高达50%以上,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在我国多个省区具有潜在的风险。生产上要做好综合防治措施,尽早发现,及时防治。马铃薯坏疽病(Phoma foveata Foister)又名茎点霉腐烂病、纽扣状腐烂病,是马铃薯上危害性极大的病害之一,我国列为进境检疫性重要病害。在欧洲、北非、南美和大洋洲等多个洲23个国家  相似文献   

9.
北林区是重要的马铃薯繁育基地,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东富、兴福、东津等旱田乡镇。近几年,由于马铃薯市场价格上涨,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农民农事操作管理粗放,对环腐病认识不够,防治病害意识差,使得马铃薯环腐病常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马铃薯黄萎病、枯萎病、是近年陕北马铃薯发生较重的病害,一般造成减产30%。现将为害特点及拌种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1.1马铃薯黄萎病别名马铃薯早死病,为严重的土传和种传真菌病害,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7月下旬发病,发病初期由叶尖沿叶缘变黄,从叶脉向内黄化,后由黄变褐干枯,但不卷曲,直到全部复叶枯死,不脱落。根茎染病初症状不明显,当叶片黄化后,剖开根茎处维管束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河北省二季作区的气候特点,通过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该区马铃薯生产中的早疫病、晚疫病、黑胫病、丝核菌病、炭疽病、环腐病这六大常见病害的病害症状与发病特点,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主,并结合药剂防治,为北方二季作区马铃薯生产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桃树穿孔病有3种即细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粉霉穿孔病,后2种病原菌为真菌。桃树黑星病也称疮痂病,病原菌为真菌。近几年,桃树穿孔病和黑星病日趋严重,给桃树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现将各地防治这两种病害的有效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引起福建省霞浦县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菌,从霞浦县马铃薯种植区采集马铃薯黑胫病病样分离病原菌,通过菌落形态、致病性、16SrDNA序列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序列分析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引起福建省霞浦县马铃薯黑胫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采集的5个菌株均有致病力,马铃薯植株被侵染后茎部出现黑腐症状,块茎组织发生浸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6%氢氧化铜可湿粉剂1?000倍液和2%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300倍液防效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提高,综合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作物,即可当粮又可作菜,但由于病害浸染导致马铃薯减产和商品性状降低,所以防治马铃薯病害是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 马铃薯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疮痂病及生理病害。 1.病毒病:是由马铃薯过滤性病毒引起的,它的种类较多,一般以花叶、卷叶、皱缩及坏死病毒病危害较重。 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黑痣病是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之一,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防治马铃薯黑痣病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危害,筛选出马铃薯黑痣病有效防治药剂,试验选择适乐时、阿马士、唑醚·氟酰胺的不同施用方法防治马铃薯黑痣病。通过分析几种药剂的防效结果表明,施用阿马士(150ml/亩沟施)防效最好,平均防效达到77.3%,对应其平均亩产量最高为1921kg/亩。  相似文献   

16.
<正>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是一种世界性的马铃薯病害,普遍存在于我国马铃薯各主产区。该病由植物链霉菌引起,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商品性和耐储藏性。近年来马铃薯疮痂病在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和大田生产上发生日趋严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危害症状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主要危害块茎,从皮孔和伤口侵  相似文献   

17.
2016年7~9月,对临朐县甜樱桃早期落叶病害进行了调查。简述了甜樱桃早期落叶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发病特点,总结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宝珠梨疫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珠梨疫腐病是在云南省会泽县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其病原菌为恶疫霉犤Phytophthoracactorum(LebertetCohn)Schrot犦。对该病的发病情况、病害症状、发病规律、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原菌的来源及防治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凌海波  单勇 《蔬菜》2001,(11):24-24
“果蔬”采后病害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采前田间带病、采后机械损伤、温湿度条件及管理不当造成的生理失调等等都是促成发病的因素。病害的防治措施则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 据调查发现,多数采后病害和田间病害是同一个病原菌。如果腐病、灰霉病、软腐病、疫病和绵疫病、绵腐病、炭疽病等,发生这些病害的地块收获的“果蔬”往往带有大量病原菌,虽然收获时看不出有病,但很可能病菌已侵入而暂时处于潜伏状态,这种果实采收之后则大量发病。也有的病原菌如根霉在田间不引起病害,只在采后引起腐烂,但这种病原菌在田间也可大量繁殖。据试验…  相似文献   

20.
在北方马铃薯生产中,各类真菌细菌病害常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除了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晚疫病外,早疫病、环腐病和黑胫病也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减产。下面就这几种病害的识别、发病条件及防治作简单介绍。1晚疫病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为马铃薯第一大病害。表现为发病马铃薯茎叶死亡导致减产,块茎染病后薯块组织变硬、干腐,潮湿时软腐、发臭,在储藏期间可传染其它健康块茎,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