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蹄叶炎为蹄皮膜、蹄壁前半部的真皮小叶层及血管层的弥漫性无菌性的炎症。多发生于两前蹄或两后蹄,有时四蹄都可发生。多为变态反应引起,也可由蹄部血液循环障碍或外伤引起。骆驼以抵抗力强,耐粗饲著称,很少发病。近日阿拉善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发生一起骆驼蹄叶炎,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17年3月28日,超格图呼热苏木额门高勒嘎查一牧民放养的122峰骆驼,一天之内有17峰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6月中旬至 7月下旬 ,阿拉善左旗吉兰太镇巴音乌拉嘎查的部分驼骆群中发生了一种以皮下结缔组织、肌肉内形成筛眼状蜂窝炎、流血、奇痒、掉毛为特征的疾病 ,当地牧民称骆驼癞皮病、烂皮病。在发病区共饲养骆驼 1 431峰 ,发病 2 1 1峰 ,发病率 1 4 7% ;死亡 1 1峰 ,死亡率5 2 %。骆驼不分年龄均可发生 ,但当年驼羔发病很少。1 临床症状病初病驼由于奇痒而把局部摩擦于木桩、墙壁、树木、圈舍和同群骆驼 ,继而发病部位的被毛脱落、出血、流血 ,出现米粒大小的脓疱 ,形成蜂窝炎。发病部位主要分布于颈部、后肢、尾部 ,个别的发生于一…  相似文献   

3.
1998年秋 ,我旗吉日格朗图苏木、那仁宝勒格、乌兰格日勒二嘎查先后发生骆驼螨病 ,接到疫情报告后 ,我站立即前去诊治 ;首先采用 0 .5%的敌百虫、1 0 %的林丹乳油涂擦治疗效果不佳 ,1 5天后我们试用阿维菌素治疗 ,很快控制了病情 ,介绍如下。1 发病情况  4群 2 4 0峰骆驼 ,1 0月份开始发病 ,呈流行性蔓延 ,至 1 1月 2 0日共死亡 5峰 ,其余 2 35峰中有感染驼 68峰 ,占 30 % ;其中最严重的 34峰 ,占感染驼的 50 %。2 临诊症状 患驼面部、唇、鼻、眼、耳及四肢、肷部、腹部脱毛 ,皮肤发红 ,出现水泡、龟裂、流淡黄色液 ,结痂 ,病骆驼表现剧…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4月中下旬 ,我旗巴音洪古尔苏木敖日湖嘎查某驼群中发生了一种以口吐白沫 ,行走摇摆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经综合诊断确诊为霸王幼芽中毒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4月中下旬 ,巴音洪古尔苏木敖日湖嘎查张某的骆驼群中部分骆驼发生一种急性病 ,该牧户共饲养骆驼 4 0峰 ,其中发病1 5峰 ,发病率占 37 5% ,治疗 1 5峰 ,治愈 1 4峰 ,治愈率达 93 3% ,死亡 1峰。2 临床症状大部分骆驼在有生长大量霸王的草场放牧时突然发病 ,表现口吐白沫 ,兴奋不安 ,边走边呜叫 ,走路摇摆、流泪 ,后期精神沉郁 ,饮食欲废绝 ,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5.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最西部,是全国骆驼的主要产区。多年来,在该地流行着一种危害骆驼口辱的传染病,牧民俗称骆驼“口疮”,该病在全盟各地均有发生,多见于驼羔。1957年阿左旗宗别立某驼群120峰驼全部发病,死亡2峰.阿左旗某驼群110峰驼,发病20峰,发病率18%。1985年阿左旗苏海图某驼群34峰驼发病8峰,发病率24%,其中驼羔占6/8。1986年厢根达来王某驼群54峰驼发病6峰,发病率11%,驼羔占5/6。病变主要发生在口唇,轻者在嘴唇周围出现红疹,渐成水泡、脓疱,脓疱融合破裂,变成黑褐色疣状痂皮,而后痂皮  相似文献   

6.
72 % 2 ,4- D丁酯乳剂是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属激素型 ,为选择性除草剂 ,低毒。奶牛误食喷洒过该剂农药的小麦和污染的水而发生中毒。临床抢救治疗经过报告如下。1 发病概况 我区 1 999年 5月 2 9日下午 ,给七号地十六区小麦刚喷洒除草剂 ( 2 ,4- D丁酯乳剂 )灭草。个体养奶牛专业户姜××于 1 999年 5月 30日上午 8时 ,将 4头成年奶牛置小麦地边 ,该牛吃了大量的小麦 ,喝了污染的水 ,大约 1 h后发病 ,主要特征是中枢神经机能紊乱 ,经过 3h左右的抢救治疗 ,全部治愈。2 临床症状 体温 35 .6℃ ,脉搏 1 2 4次 /min,呼吸84次 /min,精神高…  相似文献   

7.
1 发病情况  2 0 0 0年 11月份以来 ,苏木扎嘎查李某某的驼群中发生疥癣病 ,该群共有骆驼 10 2峰 ,发病 82峰 ,发病率 80 4 % ,死亡 2 4峰 ,死亡率占 2 3 5%。2 临床症状 病驼首先在颈部、腹部、体侧等皮肤薄的部位奇痒难忍 ,开始出现脱毛、皮肤被擦烂、出血 ,随即蔓延至全身 ,以后形成痂皮、龟裂、脓疮。食欲降低 ,饮欲基本正常 ,日渐消瘦 ,大量脱毛。遇到下雨雪寒冷天气 ,冻死或继发其它疾病而死亡。3 剖检变化 我们对严重脱毛而死亡的 3峰骆驼进行剖检 ,尸体极度消瘦 ,颈部的皮肤增厚 ,有血液和脓汁流出 ,有恶臭味 ,其它内脏器管…  相似文献   

8.
黑河源头流域生态环境建设保护项目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之一。 2 0 0 1年祁连县完成该项目的“黑土滩”及沙化草地的围栏种草 0 .67× 1 0 4 hm2 ;草地围栏封育 2 .0× 1 0 4 hm2 ;封山育林 0 .67× 1 0 4 hm2 ;人工造林 0 .0 8× 1 0 4 hm2 ;经检查 ,“黑土滩”及沙化草地治理当年有苗面积率达 99% ,平均株高 3.5 8cm ,平均每平方米有苗 1 77株 ,比设计要求高 77%。  相似文献   

9.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魁 《中国兽医杂志》2003,39(10):27-28
两次用鸡新城疫 ( ND)弱毒疫苗免疫过的雏鸡群发生 ND流行 ,病初疑为传染性支气管炎 ( IB) ,最后通过病毒分离鉴定 ,才确诊其为 ND强毒流行。1 流行情况1 .1 某鸡场 4批计存栏 380 0 0只 5 0日龄左右雏鸡 ,在 1 0~ 1 5日龄首免 ( 系 )和 2 5~ 35日龄 2免( 系 ) ;先后发生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疫病流行 ,先由一个车间发病 ,后波及四个车间 ;发病日龄在 45~ 5 8日龄间 ,发病率介于 1 5 %~ 65 %间 ,平均为45 .8% ;致死率为 45 %~ 76% ,平均为 5 8.6%。1 .2 病鸡表现呼吸困难 ,张口伸颈 ,并发出“呼噜”声 ,有严重咳嗽 ,口腔内充满…  相似文献   

10.
“申农Ⅰ号”猪的肥育和胴体性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申农Ⅰ号”培育猪群分 3次进行肥育和胴体性能测定 ,第 1次试验猪为杜× (长大二 )猪 ,饲养 8头 ,屠宰 4头 ;第 2次试验猪为“申农Ⅰ号”一世代猪 ,饲养 5头 ,屠宰 4头 ;第 3次试验猪为“申农Ⅰ号”二世代猪 ,饲养 9头 ,屠宰 4头。试验结果表明 ,杜× (长大二 )猪、“申农Ⅰ号”一世代猪及二世代猪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62 2 5g、 51 4 6g和 52 3 31g。在胴体性状方面 ,“申农Ⅰ号”二世代猪屠宰率最高 ,达74 37% ;平均背膘及 6~ 7肋膘最薄 ,为 2 1 4cm和 1 74cm ;眼肌面积最大 ,为 34 31cm2 ;瘦肉率最高 ,为 61 70 % ,而杜× (长大二 )猪和“申农Ⅰ号”一世代猪上述各指标则分别为 :72 96% ,67 60 % ;3 1 5cm ,3 1 2cm和 3 0 3cm ,3 0 3cm ;2 9 63cm2 ,2 7 60cm2 ;56 2 7% ,58 2 1 %。在肉质性状方面 ,“申农Ⅰ号”二世代猪在校正肉色上最高 ,为 9 88,杜× (长大二 )猪在系水力和肌内脂含量上最高 ,分别为 75 2 1 %和 3 36 % ,而“申农Ⅰ号”一世代猪则在嫩度及肌肉水分指标上占优 ,分别为 2 52kg及 75 2 1 %。  相似文献   

11.
<正>双峰驼皮肤真菌病俗称"油骚",一般散发,少见大量暴发。200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努日盖苏木牧民王××和徐××的两群骆驼中20.7%(18/87)的骆驼突然发生局部掉毛、擦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诊断为骆驼皮肤真菌病,报告如下。1发病过程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努日盖苏木牧民王××和徐××的两群骆驼共有87峰,在同一个井上饮水,1999年10-12月间,将打开散牧的骆驼收  相似文献   

12.
硫酸多粘菌素E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健康断奶仔猪 5头 ,分别进行单剂量肌注 (2 5和 5 0mg/kgb .w .)和静注 (2 5mg/kgb .w .)给药 ,并用微生物学方法对硫酸多粘菌素E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以 3P97程序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 ,结果表明 ,以 2 5和 5 0mg/kgb .w .的剂量肌注给药时 ,其血清中药物的峰浓度 (Cmax)分别为 3 73± 0 2 8μg/ml和 6 40± 0 1 8μg/ml,达峰时间分别为 32 2 2± 1 51min和 34 1 8± 1 76min ,消除半衰期 (t1 / 2 β)为 2 55 99± 1 3 65min和 2 64 0 8± 2 8 57min ;以 2 5mg/kgb .w .的剂量静注给药时 ,其消除半衰期 (t1 / 2 β)为 2 51 2 8± 1 2 53min。静注和肌注在体内的分布均为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肌注 2 5和 5 0mg/kgb .w .剂量的注射液时 ,其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 98 30 %和 88 54 %。  相似文献   

13.
选择 30只腹部手术的山羊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1 5例。行硬膜外穿刺后 ,分别注入 2 %利多卡因 8mg/kg和 0 75 %的布吡卡因 2mg/kg ,观察利多卡因、布吡卡因对山羊的阻滞效果。结果表明 :利多卡因、布吡卡因硬膜外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 (3 3± 1 5)min、 (1 5 5± 4 5)min ;感觉阻滞上界固定时间为 (1 2 0± 1 5)min、 (2 9 2± 8 6)min ;阻滞平面维持时间为 (72 5± 1 0 4)min、 (1 58 0± 2 5 4)min ;阻滞的最高平面为T 9 0± 1 3、T 8 0± 2 1 (T为胸椎 )。肌肉松弛均良好  相似文献   

14.
发病情况  1997年 6月 3日 ,吉林市郊区左家镇小塘村五社邢×家饲养 1头出生 2 8日龄的犊牛发生白痢。病犊精神沉郁 ,排乳白色稀便 ,食欲尚可。 6月 4日开始投服自购痢特灵 (10 0 mg/片 ) ,每天两次 ,每次 2 0片 ,连续用药 2天 ,第三天又 1次性投服 30片。经过 3天治疗 ,虽腹泻症状减轻 ,但全身症状变得重剧 ,于 6月 7日就诊。2 临诊表现 犊牛呈现昏迷状态 ,对外界刺激反射消失 ,鼻镜干燥 ,四肢末端、耳尖发凉 ,眼球下陷 ,直肠测不出体温 ,心率 80次 / min,呼吸 2 4次 / min。处置 :静脉注射 5 %葡萄糖5 0 0 ml,维生素 C 40 ml,安钠咖 1…  相似文献   

15.
林麝电刺激采精及精液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刺激采精法对 8头林麝采精 2 6次 ,并对所采得的精液进行了品质分析。结果表明 ,林麝每次射精量平均体积 0 3 5 6ml± 0 0 62ml,pH值 7 3 1± 0 2 74,精子平均密度为 ( 4 0 3 8± 0 62 4)× 10 8/ml ,精子平均活率为 78 75 %± 4 43 2 % ,畸形精子率为 14 5 7%± 2 0 3 1%。电刺激法采得林麝精液品质稳定 ,采精过程中用 846合剂麻醉保定 ,证明是一种适合林麝的人工采精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氟苯尼考静注及肌注在鸡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健康AA肉鸡 36只 ,随机分成 4组 ,以 15mg/kg和 30mg/kg两种剂量静注、肌注分别给予氟苯尼考。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 ,采用 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药 时数据。静注药 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5mg/kg剂量组Vd(ss) 1 5 7± 0 16L/kg ,T1/2α43 96± 12 2 7min、T1/2 β16 8 18±45 2 4min、CL(s) 0 0 17± 0 0 0 30L/ (kg·min)、AUC886 40± 146 5 3(μg/ml)·min ;30mg/kg剂量组Vd(ss) 1 42±0 2 3L/kg ,T1/2α41 48± 8 6 4min、T1/2 β180 80± 74 97min、CL (s) 0 0 17± 0 0 0 2 9L/ (kg·min)、AUC176 7 15±2 6 8 2 3(μg/ml)·min。肌注药 时数据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15mg/kg剂量组T1/2 (ka) 10 2 5±9 19min、T1/2 (ke) 15 2 41± 73 0 9min、C(max) 3 5 0± 1 13μg/ml、AUC837 88± 16 0 85 (μg/ml)·min、F94 5 3% ;30mg/kg剂量组T1/2 (ka) 11 97± 7 5 9min、T1/2 (ke) 15 2 41± 73 0 9min、C(max) 6 79± 1 38μg/ml、AUC172 5 2 9±35 7 98(μg/ml)·min、F97 6 3%。实验结果表明 :氟苯尼考在鸡体内吸收好 ,分布快 ,消除也快。静注、肌注后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呈比例关系 ,各参数无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中部某猪场为年生产 50 0 0头仔猪的现代规模化养猪场 ,品种有大约克夏、长白和杜洛克。该场猪瘟免疫程序为 :仔猪 2 0日龄首免 2头剂 ;6 0日龄二免 4头剂 ;后备猪配种前 ( 9月龄 )免疫 4头剂 ;经产母猪在产仔后2 0d免疫 4头剂 ;种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 4头剂 ;2 0 0 0年开始成年猪免疫剂量从 4头剂增加到 6头剂 ,种公猪由每年两次增加至 3次。 1 998年 8月以前该场生产正常 ,猪群稳定 ;1 998年 8月至 2 0 0 1年 7月三年间两次发生猪瘟 ,猪群及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 发病情况第一次发病从 1 998年 8月 8日开始 ,先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18.
豫猕猴桃 2号 (原拟名为华美 2号 )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正式命名。该品种丰产稳产 ,抗逆性强 ,成熟期早 ,平均单果重112g ,最大果重 2 0 5g ,果心小 ,汁液多 ,可溶性固形物9 5 % ,总糖 6 9% ,维生素C 165 2 3mg/ 10 0g ,总酸1 73% ,酸甜清香 ,9月上中旬成熟。1 栽植密度 行株距 4m× 2m、4m× 3m、4m× 4m均可 ,雌雄株比 8∶1。选择深厚、肥沃疏松 ,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建园 ,在风口处要设防护林。2 架式选择 采用改良式“T”形架。3 整形修剪 整形第一步 :引导新生的一个主蔓上架。…  相似文献   

19.
提高假俭草扦插成活率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假俭草多用扦插法进行建坪 ,由于假俭草生根较慢 ,在扦插后容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试验结果说明 ,当温度为 2 5℃~ 30℃比温度在 1 7℃~ 2 1℃、2 2℃~ 2 5℃、2 8℃~ 33℃时扦插成活率分别提高36%、2 1 %、1 4% ;含 5个节的插穗带有分枝比不带分枝、插穗含 3个节 ,成活率分别提高 2 5 %、1 2 % ;通过4%的尿素溶液浸泡插穗茎叶 5min可提高扦插成活率 2 4 % ;通过 1 0 0~ 80× 1 0 - 6的NBA。 60× 1 0 - 6的IBA、80× 1 0 - 6的ABT处理插穗可分别提高成海率 40 %左右。所以在假俭草扦插建坪时合理的选择扦插时间、插穗形态是非常重要 ,对插穗进行适当的处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流行感冒是一种遭受四时疫疠之气 ,具有发病突然、迅速蔓延传播的急性、热性外感疾病。尤以在冬春季节流行和发生。多因饲养管理不良 ,畜体抵抗机能减弱 ,天气冷热骤变 ,机体感受风邪疫气而致病。或久卧阴洼臭秽湿地 ,夜露风霜 ,疫疠恶风乘虚而入诱发此病。具有症状重于普通感冒、病程长、治疗效果慢、尤其为同群放牧或同圈舍饲喂以咳嗽喷鼻、飞沫传染并在 2~ 3天内相继同症发病的特点。民勤县某乡于 1975年冬和 1978年冬末春初两次发病 ,据 1975年统计 ,全乡有骆驼 76 0多峰 ,其中门诊治疗骆驼流感 2 80余峰 ,役用骆驼占多数 ,用中药灌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