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确定庆阳市酸枣育苗最佳播种模式,以当地野生酸枣为材料,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直播酸枣种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覆膜处理出苗最整齐,出苗率最高,可达87.23%;植株长势最强,主茎基粗达7.65 mm,极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打顶处理主茎基部最粗,达8.02 mm,但与其他2个处理差异不显著。综合出苗率、种苗各生长指标,庆阳市酸枣最适播种方式为宽窄行覆膜,种苗无需打顶处理。  相似文献   

2.
以野生酸枣种子的种仁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时期对酸枣出苗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16日和5月6日播种出苗率最高,分别为89.61%和87.19%,显著高于4月26日的处理,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5月6日播种的种苗长势最强,各生长指标最高,地径可达7.59 mm;其次是4月26日的处理。5月16日播种的种苗长势最弱,地径仅为5.80 mm,极显著低于其他5个处理。综合酸枣出苗及生长指标,酸枣育苗最佳播期为5月6日,其次为4月26日,建议当地酸枣育苗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3.
适宜深播提高地下滴灌夏玉米出苗率促进苗期生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连续2次的防雨棚小区试验,研究地下滴灌供水条件下不同播种深度对夏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在地下滴灌供水条件下分别设置3、5、7、9和11 cm 5种播种深度,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条件下水分上移扩散至距地表10 cm以内,下渗到距地表80 cm。除3 cm播深处理外,夏玉米的出苗时间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而延长。出苗时间延长导致3和11 cm播深处理夏玉米出苗率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低,其株高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7和9 cm播深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其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异系数较低。综上,地下滴灌条件下,播深7~9 cm,既能保证出苗率,避免缺苗断垄的现象,又能提高玉米的整齐度及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是较为适宜的播种深度,研究可为夏玉米运用地下滴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桂花的繁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浙盈 《南方农业》2010,4(4):73-75
介绍了桂花的主要繁殖育苗技术及其要点,从果实采集、果实处理、种子储藏、催芽播种、播后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播种育苗技术,从扦插时间、插床、插穗、扦插、插后田间管理、通风炼苗、出圃移栽等方面阐述了全封闭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在单粒播种条件下田间出苗率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蒙特卡罗二项分布作缺苗模拟,以Voronoi图分配缺苗土地,通过对产量-密度方程进行数学恒等变换计算产量补偿,模拟了2种单粒播策略的玉米产量随出苗率(75%~95%)的变化。结果表明,缺苗斑数目与出苗率呈单峰曲线关系,缺苗斑大小随出苗率呈负指数下降;单粒播造成0.06%~16.78%的减产,且减产率随出苗率下降而增加;两种单粒播策略的产量大小和产量稳定性均有差异,且差异随出苗率下降而扩大。该研究推荐的玉米单粒播策略是:在千方百计提高出苗率基础上,播种的种子数目应当等于目标种植密度除以出苗率、保证出苗的植株数目达到推荐种植密度。该结论对于在玉米生产上广泛采用单粒精量播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川中丘陵地区紫土小麦-玉米两熟种植模式下机播玉米生产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与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的瘠薄、黏性过大等问题,提高耕层土壤的播种条件、播种质量,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设置秸秆还田旋耕(RTS)、秸秆还田免耕(NTS)、秸秆不还田旋耕(RT)、秸秆不还田免耕(NT)4个处理,研究麦秸还田与旋耕对川中丘区紫色黏土物理性状及机播夏玉米播种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相比,麦秸还田显著增加了拔节期0~1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免耕处理0~10 cm全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出苗率、播种均匀度和幼苗整齐度等指标。与免耕相比,旋耕处理降低了0~10 cm土壤容重、含水量,增加了毛管孔隙度,出苗率提高9.9%,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干重显著提高。麦秸还田条件下,旋耕处理较免耕处理0~10cm土壤容重降低2.0%~12.1%,出苗率、播种均匀度、每穴苗数、幼苗整齐度显著提高,其中出苗率增加17.9%。玉米出苗率与0~10 cm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播种均匀度与幼苗整齐度均与0~10 cm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可见,麦秸还田下旋耕处理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更有利于川中丘陵地区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机播玉米质量和幼苗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温室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0.02,0.04,0.06,0.08,0.1,0.3 mmol/L)的外源H_2O_2处理对0.05 mmol/L Cd胁迫下酸枣幼苗生长、光合系统和荧光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Cd胁迫下,酸枣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经H_2O_2处理后,酸枣幼苗对镉抗性系数、光合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均升高,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和胞间CO_2浓度(C_i)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2)低浓度H_2O_2(≤0.08 mmol/L)处理后,酸枣叶片和根系内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叶片内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1,1—二磷酸景天庚酮糖酯酶(SBPase)和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FBAase)活性最高显著上升38.24%,42.15%,84.08%,但转酮醇酶(TKase)活性无显著变化;(3)酸枣叶片内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份额(P)在H_2O_2处理下最大分别提高37.52%,135.95%,53.10%和98.36%,PSⅡ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吸收光能用于天线热耗散的份额(D)、PSⅡ反应中心非光化学耗散的份额(E_x)和双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分别降低34.13%,35.15%,30.26%,35.52,32.30%和53.43%,缓解效果显著,但随着外源H_2O_2喷施浓度的增加,缓解效应有下降趋势。综合分析发现,H_2O_2对酸枣镉毒的缓解作用与其改善酸枣光合作用、维持抗氧化系统高活性和提高PSⅡ光化学效率等多种生理过程有关。其中以0.08 mmol/L H_2O_2提高酸枣的修复效率最佳,可作为植物修复的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小麦免耕播种机性能指标的关联度分析与灰色聚类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最重要的作业环节之一。为了在华北旱作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选择适宜免耕播种机作业的地表覆盖状况,对当地目前使用的2BMF-9型小麦免耕播种机在8种地表试验处理下进行田间播种试验,得出8种不同地表试验处理下各项性能指标、出苗率和冬前分蘖数。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播种均匀程度、覆土性能、机具通过性对出苗率和冬前分蘖数影响很大。运用灰色聚类的原理,对被评估的8种试验处理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量为3?000~3?750?kg/hm2、留茬高度25?cm以下的地块可直接播种,若适当进行粉碎处理,则播种质量更好;秸秆覆盖量为4?500?kg/hm2左右的地块必须进行粉碎处理;秸秆覆盖量大于5?250?kg/hm2的地块,除进行粉碎处理外,还应在播种前进行地表处理(如浅旋、浅耙、浅耕),降低秸秆覆盖率。研究为该地区小麦免耕播种地表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CaCl2和6-BA溶液处理对枣果软化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探讨了鲜枣贮藏过程中果肉软化褐变与PG活性、PPO活性的关系以及采前CaCl2和6-BA溶液处理对采后枣果果肉软化褐变、PG活性、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果采后硬度逐渐下降且与贮藏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G活性在贮藏期间呈起伏变化,与枣果软化无显著相关性。 随贮藏时间延长果肉褐变指数逐渐增大,PPO活性逐渐升高,PPO活性与果肉软化褐变的发生相一致。采前用1% CaCl2、15 mg/kg 6-BA以及1% CaCl2+15 mg/kg 6-BA对枣果进行喷雾处理,能降低采后枣果的PG活性和PPO活性,抑制果肉硬度的下降和果肉的褐变进程。1% CaCl2处理可使赞皇大枣贮藏末期的果肉硬度比对照增加1.2 kg/cm2;1% CaCl2+15 mg/kg 6-BA处理可使赞皇大枣贮藏末期的果肉硬度增加1.5 kg/cm2。15 mg/kg 6-BA处理对枣果软化褐变及PG活性、PPO活性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及CaCl2处理。  相似文献   

10.
CaCl_2和6-BA溶液处理对枣果软化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探讨了鲜枣贮藏过程中果肉软化褐变与 PG活性、PPO活性的关系以及采前 Ca Cl2 和 6 - BA溶液处理对采后枣果果肉软化褐变、PG活性、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枣果采后硬度逐渐下降且与贮藏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PG活性在贮藏期间呈起伏变化 ,与枣果软化无显著相关性。随贮藏时间延长果肉褐变指数逐渐增大 ,PPO活性逐渐升高 ,PPO活性与果肉软化褐变的发生相一致。采前用 1% Ca Cl2 、15 mg/kg6 - BA以及 1% Ca Cl2 +15mg/kg6 - BA对枣果进行喷雾处理 ,能降低采后枣果的 PG活性和 PPO活性 ,抑制果肉硬度的下降和果肉的褐变进程。 1% Ca Cl2 处理可使赞皇大枣贮藏末期的果肉硬度比对照增加 1.2 kg/cm2 ;1% Ca Cl2 +15 m g/kg6 - BA处理可使赞皇大枣贮藏末期的果肉硬度增加 1.5 kg/cm2 。 15 m g/kg 6 - BA处理对枣果软化褐变及 PG活性、PPO活性有一定影响 ,但效果不及 Ca Cl2 处理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葡萄开花期和浆果生长期栽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伟 《南方农业》2007,1(5):54-55
格木种子致密的种皮和外层裹有坚硬的胶质,吸水性能差,发芽困难,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采用80℃热水浸种的方法处理,格木发芽率高,且操作容易,省工省时,适宜在生产上应用;幼苗在"80%沙质壤土 20%火烧土"的混合基质条件下生长最好,年株高生长量可达63cm。  相似文献   

12.
从选育优种、嫁接繁殖、混种造林、加强土肥水管理、花期喷大枣保花保果复合剂、花期喷水、环剥、枣园放蜂、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提高大l枣产量的措施。为大枣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由山西省科委委托山西农业大学承担研制的“土壤缺墒载体播种技术研究”获得成功 ,经鉴定这项研究成果达到同类研究国际水平。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副主任南建福教授为总项目负责人 ,经两年攻关 ,他们采用粉碎作物秸秆模塑成型 ,再携水携种播种的方法 ,在干燥的土壤层为种子萌发出土创造了一个湿润的小环境 ,有效地解决了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在土壤严重缺墒条件下的播种保苗问题 ,据植物实验表明 ,在 0~ 0 .5cm土层含水率约为 7%的条件下 ,发芽出苗率可达 97%以上 ,同时还可广泛用于蔬菜、烟草、林木等育苗的移栽。一项旱地播种新技术在山西…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的育苗方法对芒果实生苗生长效果的影响,为规模快速繁育优质芒果苗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剥壳催芽法、剥壳法和直播法3种方法对广西百色市土芒种子进行育苗对比试验,测定和比较苗木的出苗率、株高、地径和根系。结果表明,剥壳催芽法的出苗率、平均株高、平均地径、正常根率、侧根数量、主根和侧根长度等各项指标均最优,直播法的出苗率、平均株高、平均地径、正常根率、侧根数量、主根和侧根长度等各项指标均最差,剥壳苗法的出苗率、平均株高、平均地径和根系等指标介于两者之间。说明剥壳催芽法的苗木质量明显高于剥壳法和直播法,有利于芒果苗木的出苗、地径生长和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大蒜种瓣机械压变处理对大蒜出苗及生长的影响规律,以东北白皮蒜为研究对象,利用万能物理试验机对大蒜种瓣进行横向施压(大蒜种瓣平放受压)和纵向施压(大蒜种瓣直立受压),以受压变形量与原基本尺寸比值的百分数来表示受压程度,2个方向受压程度为5%~45%,取一组未处理的大蒜种瓣作为对照。将处理后的大蒜种瓣与对照进行播种试验,探索机械压变处理对大蒜出苗天数、出苗率、植株茎粗和植株高度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植株茎粗与施压程度之间的回归模型,并进行植株高度与施压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大蒜种瓣相比,横向受压中,受压程度为10%~45%时,机械压变对大蒜种瓣出苗天数、出苗率、植株茎粗和植株高度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受压程度为10%~25%的大蒜种瓣出苗时间短于对照,出苗率、植株茎粗和植株高度均大于未处理的大蒜种瓣;在纵向受压中,受压程度为10%~45%时,机械压变对大蒜种瓣出苗天数、出苗率、植株茎粗和植株高度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受压程度为10%~15%时,大蒜种瓣出苗时间均长于对照,出苗率和植株茎粗均大于未处理的大蒜种瓣。相比纵向机械压变处理,横向机械压变处理的大蒜出苗快,相同压缩条件下,大蒜的各项指标更优。植株茎粗与施压程度之间的回归模型拟合较好(R≥0.91),植株高度与施压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播期对食用向日葵的影响,为酒泉及同类地区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食用向日葵新品种酒葵130为指示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7个播种期对生育期、出苗率、单株产量、单盘粒数、百粒重、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21日播种的食用向日葵产量最高,折合4 266.9 kg/hm2。其次是4月14日播种处理,折合产量4 187.5 kg/hm2; 4月28日播种处理的折合产量为4 062.5 kg/hm2。综合分析,在酒泉市及同类地区食用向日葵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14 — 28日,这一时间段播种的食用向日葵生育期适中、出苗率均在94%以上,单株产量、单盘粒数、百粒重等性状均优于其他播期,播种时间太早或者太晚均对食用向日葵的出苗和产量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苦瓜品种,拒绝使用转基因品种。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2种子处理苦瓜种子种皮坚硬,因此要进行浸种催芽,其方法是:将种子晾晒后,放在6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0min,不断搅拌,待水温降到30℃时,继续浸种12~15h;浸泡过程中,适当搅拌;浸种搓洗后捞出冲洗干净放在35℃的高温条件下进行保湿催芽,催芽期间用和催芽温度相当的温水每6~8h冲洗一次,一般3d即可发芽。当8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3培育壮苗3.1育苗场地育苗场地应与生产田隔离,用温室、阳畦、温床育苗。3.2采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大蒜种瓣机械压变处理对大蒜出苗及生长的影响规律,以东北白皮蒜为研究对象,利用万能物理试验机对大蒜种瓣进行横向施压(大蒜种瓣平放受压)和纵向施压(大蒜种瓣直立受压),以受压变形量与原基本尺寸比值的百分数来表示受压程度,2个方向受压程度为5%~45%,取一组未处理的大蒜种瓣作为对照。将处理后的大蒜种瓣与对照进行播种试验,探索机械压变处理对大蒜出苗天数、出苗率、植株茎粗和植株高度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植株茎粗与施压程度之间的回归模型,并进行植株高度与施压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大蒜种瓣相比,横向受压中,受压程度为10%~45%时,机械压变对大蒜种瓣出苗天数、出苗率、植株茎粗和植株高度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受压程度为10%~25%的大蒜种瓣出苗时间短于对照,出苗率、植株茎粗和植株高度均大于未处理的大蒜种瓣;在纵向受压中,受压程度为10%~45%时,机械压变对大蒜种瓣出苗天数、出苗率、植株茎粗和植株高度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受压程度为10%~15%时,大蒜种瓣出苗时间均长于对照,出苗率和植株茎粗均大于未处理的大蒜种瓣。相比纵向机械压变处理,横向机械压变处理的大蒜出苗快,相同压缩条件下,大蒜的各项指标更优。植株茎粗与施压程度之间的回归模型拟合较好(R≥0.91),植株高度与施压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水稻包衣直播机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水稻包衣和催芽技术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以催芽种子为主的新型排种器—振动式包衣排种器,介绍了该排种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将该排种器安装在普通直播机上,对其进行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式包衣直播机包衣合格率>85%,播种合格率>85%,变异系数<25%,伤芽率<2%,能够满足包衣和精量播种作业要求。振动式包衣直播机能使催芽湿种子与种衣剂滚团粘附包膜包衣,在播种作业时一次完成种子包衣、直播作业,省去了包衣种子烘干、包装、贮存等过程。  相似文献   

20.
GGR6号在油松容器育苗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油松容器育苗播种前采用GGR6号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可使油松提早出苗2~3d,苗全期提前4~7d;苗高年生长量增加66.4%~151.9%,地径生长量增加71.9%~159.9%,地上、地下部鲜重分别增加2~2.3倍和3~3.2倍。其中处理1对油松出苗率、苗木鲜重及根系的促进作用优于处理2,而对苗高、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低于处理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