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利用水稻体细胞和性细胞无性系离体筛选,获得7个高赖氨酸突变体的初步研究结果。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包括公交11号和姬糯两个粳稻品种以及桂朝2号,闽稻3号,闽稻17和红新1号等八个籼稻品种。体细胞和性细胞无性系,分别由萌发后的种子幼芽下胚轴或花药(粉)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进行继代培养而建立。诱导和继代培养基均为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物技术自70年代崛起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己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抗性突变体的细胞水平选择是生物技术中一门较新的技术,是高等植物抗性育种微生物化的一种尝试。其优点是利用微生物育种技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对细胞进行筛选,不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干扰和季节的限制,能在较小的空间繁殖大量的个体,筛选效率较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空间和时间,从而使育种工作的效率大大高于常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外在抗性突变体离体筛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先后获得烟草、马铃茹、甘蔗、水稻、小麦、大麦、番茄、玉米、油菜、大豆、胡萝卜和苜蓿等作物抗性突变体;并育成了抗斐济病毒病、霜霉病和眼斑病的甘蔗品种,抗叶枯病的小麦品种以及抗除草剂黄草灵的大麦新品种。七十年代,日本学者石井和小笠原等人试图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抗稻瘟病突变体离体筛选,但因污染问题未能成功。最近,我国上海市农科院郑祖玲等人指 相似文献
4.
水稻幼胚离体培养技术,是一种克服远缘杂交胚(或目的基因导入的幼胚)早期夭折的有效手段。本试验进行了水稻不同基因型、胚龄及不同糖浓度对幼龄籽粒离体培养的影响,以探索幼龄籽粒离体培养的工作条件。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测49、秋光、二亚2号。二、培养基用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和6BA各1毫克/升,蔗糖浓度分别3%、5%、7%、9%、11%、PH5.8。培养温度为27±1℃。三、试验方法水稻田间自花授粉后,取当天开花的小颖花剪去部分颖壳为标志,套袋。分别为1、2、3、4天(下称胚龄)作为接种材料。同时取部分颖花测量籽粒的长度和鲜重作为CK_1,以田间自然生长灌浆作为CK_2。将田间取回的穗子剪取小颖花并剥去外颖,经消毒后接种在不同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上进行暗培养。培养15天后,调查籽粒成活率、长度和鲜重。 相似文献
5.
麦类作物赤霉病抗性离体筛选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是麦类作物最主要的世界性病害,在湿热的流行年份不仅减产严重,而且受过赤霉病菌毒素污染的籽粒对人类和畜禽有害,严重影响籽粒的品质。目前对赤霉病尚缺乏有效的化学和生物防治技术,最好的防治途径仍然是对抗性或耐性基因型的选育。但在赤霉病抗性选择的各种技术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本文以小麦为重点,介绍了赤霉病抗性离体筛选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毒素抗性和田间实际抗性的相关性、适宜的毒素筛选浓度、植物组织对毒素的差异反应、菌株与作物品种的互作,并讨论了抗性选择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稻抗性淀粉突变体抗性淀粉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对2个富含抗性淀粉的水稻突变体RS111、AE及其野生型亲本R7954、IR36的抗性淀粉组成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2个突变体与野生型亲本抗性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差异。 RS111的抗性淀粉主要来源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所占比例很小,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率相对于野生型亲本来说大大提高,从抗性淀粉中支链淀粉的链长分布来看,RS111与R7954比较一致,只是RS111中聚合度为10的短链比例明显小于亲本R7954;而另一突变体AE的抗性淀粉来源中,支链淀粉所占比例很大,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率相对于野生型亲本来说变化不大,支链淀粉中聚合度为10左右的短链比例大大高于亲本IR36,而聚合度为16、21左右的中长链比例远远低于亲本。 相似文献
7.
富含抗性淀粉水稻突变体的淀粉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杂交水稻优异恢复系R7954诱变筛选了1个富含抗性淀粉的突变体RS111。该突变体热米饭中抗性淀粉的含量高达7.0%,是其野生型的2.4倍。突变体的淀粉颗粒形态、DSC和多晶衍射的曲线和参数与野生型明显不同,表现为淀粉颗粒大小较为一致,圆形和卵形淀粉颗粒所占比率较高,溶晶起始温度(TO)、最高温度(TP)、回落温度(TC)、焓变(ΔHGEL)及结晶度更低。突变体的表观直链淀粉、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自Nitsch将授了粉的子房在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成熟种子以来,有不少研究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Nitsch 1963、Johri等1963、P.Maheshwari等1966);但这些成功的例子,都是在一个子房内着多胚珠的菸草、蕃茄、罂粟等小粒种子植物。而作为像死生这样的每一子房多为两个胚珠(珍珠豆型和普通型)、胚珠又发育成重达0.5—1克的大粒种子的植物,国内外尚无成功的报导。我们自1978年开始花生子房离体培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11.
离体筛选耐盐碱马铃薯品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管模拟盐碱土对30个马铃薯品系材料进行了耐盐碱筛发培养基中总盐含量达到0.1%时,耐盐碱能力最差的品系就开始死亡,如144-4,3-2,65等品系。而耐碱能力强的品系,即使总盐含量达到0.4%,植株仍能存活,如品系I,131,31等。耐盐碱能力强的品系,其培养基的pH值在培养过程中都逐渐下降,到取样时远达到了适宜植株生长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13.
棉花突变体材料收集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变体材料是农作物重要的种质资源 ,如水稻的矮败不育系和油菜波里马不育系自然突变的获得 ,引发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和油菜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在目前本所发现的 1 6个单体中 ,有 8个即是通过自然突变获得的 ,因此 ,突变体种质资源在农作物遗传、育种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突变体材料大体上可分为人为进行理、化诱变而产生的突变体材料和自然发生而产生的突变材料。自然突变通常为田间条件下无人为因素介入的自发突变。自然突变是不定向的 ,突变谱广 ,是获得突变材料的重要来源。然而自然突变的材料 ,常常被忽视而丢失 ,或虽然被注意到了 ,… 相似文献
14.
海巴戟天的离体快速繁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果无病虫害的母树中选取的幼嫩侧枝,经表面消毒后切取侧芽并接种到MS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浓度30g/L,BA2mg/L,NAA0.1mg/L初代培养基上,培养40d后,侧芽萌发率达80%以上。增殖培养基与初代培养基相同,以40~50d为一增殖周期,增殖系数达2~3倍。当新芽增殖到足够数量时,切取2~3cm的新芽接种到1/2MS大量元素,全量微量元素,蔗糖浓度为30g/L,IBA1mg/L,活性炭1g/L的生根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高达100%,植株在沙床的移栽成活率均达95%以上。30cm高的植株便可种植到大田。 相似文献
15.
16.
水稻离体辐射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 Basmati 370为材料,指出了离体辐射诱变的适宜剂量(0.645~1.290库仑/千克)和时期,结果表明,1)137Cs-γ射线对不同发育状况体细胞绿苗分化能力的诱导效果不同,影响力大小依次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绿点>愈伤组织绿芽>萌动成熟胚>成熟的干种子胚。2)随辐射剂量的增加(0~2.580库仑/千克),带绿芽愈伤组织的再生植株育性明显下降,而再生植株的柱头外露率明显增加。3)离体辐射使早熟效果更加显著增加,出现3.8%的早熟株系(7天以上),其中早熟15天左右的株系占0.5%。4)离体辐射的一些有益的质量性状突变频率显著地高于常规辐射及组织培养,并获得两个柱头外露、矮秆、分蘖力强、优质的籼型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7.
水稻高无机磷突变体的筛选和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摘要: 以3份水稻诱变群体为材料,详细研究了M2~M5代高无机磷(high inorganic phosphorus, HIP)种子出现的频率和传递特征。这些材料来自含水量约13.5%的水稻干种子用300 Gy 60Co伽玛射线 (剂量率0.8 Gy/min)处理,或经250 Gy 处理后再对其萌动种子用1×10-3 mol/L的 NaN3 溶液常温下处理2 h所得M1的后代。在96 孔V型酶标板上, 设置5个用KH2PO4配制的标准P溶液,浓度相当于种子磷含量0.00、 0.15、 0.46、 0.93和1.39 mg/g。分析时每个单株分析8粒种子,无机P(iP)高于0.46 mg/g的籽粒称为高无机磷(HIP)种子,出现至少1粒HIP M3种子的M2单株称为HIP M2单株,M3及高代由此类推。研究发现,从HIP M2单株衍生的M3株系中,HIP株系数要少于HIP M2单株数。但是多数M3 HIP株系后代都获得了更高代的HIP株系。根据M3和M4 HIP株系数推算,水稻HIP突变的实际频率可达0.1%左右。已从籼稻协青早B和粳稻秀水110中各选得一个HIP纯合突变系HIPi1和HIPj1。对HIPi1糙米中各种磷素定量分析表明,突变体中植酸磷含量较对照下降约35%,无机磷含量上升约3.5倍,而总磷基本不变。最后提出了水稻HIP突变体诱发、筛选和选择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大麦重要功能基因并给大麦遗传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通过甲基磺酰乙酯(EMS)诱变处理优质、高抗黄花叶病大麦品种苏啤6号,从2400个M_2代株系中筛选出152个突变株系,突变频率为6.33%。其中,幼苗习性突变株系36个,突变率为1.50%;叶部突变株系34个,突变率为1.42%;茎部突变株系33个,突变体率为1.38%;穗部突变株系22个,突变率为0.92%;成熟期和育性突变株系27个,突变率为1.13%。经过M_3代验证,获得可稳定遗传的各类突变株系43个。 相似文献
19.
水稻体细胞突变体HX-3在细胞水平上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抗白叶枯病体细胞突变体HX-3及其感病供体明恢63在细胞水平上与白叶枯病菌的互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浙173后,明恢63愈伤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急剧大幅升高,O[sub]2[/sub]产生速率升高,而愈伤组织生长量减小,蛋白质含量下降。HX-3愈伤组织接菌后SOD、POD活性和O[sub]2[/sub]产生速率与未接菌愈伤组织相似,愈伤组织生长量减小不明显。说明HX-3与明恢63的细胞水平抗性存在较大差别,HX-3细胞水平抗性与植株水平抗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