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类型过瘤胃脂肪产品瘤胃稳定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类共5种不同过瘤胃脂肪成分的分析和在活体瘤胃内不同发酵时间下降解率的检测,探讨了脂肪酸钙盐(皂钙)与分馏饱和脂肪瘤胃稳定性的差异,及不同脂肪饱和度对分馏脂肪瘤胃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分馏饱和脂肪的瘤胃稳定性在相同发酵条件下显著优于脂肪酸钙盐(皂钙);长时间瘤胃发酵(16和24h)条件下,分馏脂肪的瘤胃稳定性随着该脂肪中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比值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乳制品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脂肪品质及脂肪酸组成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奶牛脂类营养研究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脂肪(脂肪酸)代谢的调控研究以及补充脂肪(脂肪酸)对奶牛生产性能、乳脂肪酸组成、繁殖性能、甲烷排放和热应激的影响等方面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比较目前市售3类主要过瘤胃脂肪(脂肪酸钙、氢化脂肪和瘤胃稳定脂肪)代表性产品的瘤胃稳定性及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以5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泌乳母牛为试验动物,按照美国NRC(2001)奶牛营养需要配制日粮,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3个种类4个水平的过瘤胃脂肪作为试验处理,并以不添加为对照。分别在饲喂后2、4、6和8 h采集瘤胃液,测定pH和氨态氮质量浓度。另外在添加水平为400 g/d条件下,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分别测定3种产品在2、4、8、16、24、36和48 h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3种过瘤胃脂肪产品均表现出很好的瘤胃稳定性,48 h瘤胃干物质降解率均不超过7%。比较而言,氢化脂肪的瘤胃稳定性最好,瘤胃稳定脂肪次之,脂肪酸钙最差;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的过瘤胃脂肪使瘤胃液pH的变化规律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pH下降,最低点延迟至饲喂后6 h,此现象以添加氢化脂肪最为明显,添加脂肪酸钙次之,而添加瘤胃稳定脂肪最轻;添加瘤胃稳定脂肪后,各时间点的瘤胃液氨态氮质量浓度较不添加时降低,而添加脂肪酸钙和氢化脂肪后,2、4和6 h时间点的瘤胃液氨态氮质量浓度较未添加时升高,但8 h时间点较未添加时降低;同一过瘤胃脂肪产品不同添加量对瘤胃液pH和氨态氮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大,且没有明显的规律,即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预测不同粒度玉米在泌乳奶牛中瘤胃可降解干物质(RDDM)和瘤胃可降解淀粉(RDS)的含量,本试验选用5头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泌乳奶牛进行尼龙袋降解试验。玉米的粒度分别为300、450、600、2 360和6 000μm。降解试验采用“同时投入,分次取出”的方法,取样时间点分别为0、2、4、8、12、24、48 h。结果表明,与玉米粒度之间:除了0 h的淀粉降解率的相关性较差(R2=0.311 3)外,其他各时间点的干物质和淀粉的降解率均表现出了较好的线性相关(干物质R2为0.679 0~0.933 4,淀粉R2为0.746 7~0.993 1,P<0.10);干物质的快速降解部分(R2=0.854 0)、慢速降解部分(R2=0.901 0)和RDDM(R2=0.879 9),淀粉的慢速降解部分(R2=0.862 0)和RDS(R2=0.929 0)均表现出了显著的线性相关(P<0.05)。本试验建立了通过粒度(x,μm)分布预测RDDM(y1,%)和RDS含量(y2,%)的回归公式:y1=67.96-0.005 4 8x,R2=0.88,P=0.019;y2=70.12-0.005 36x,R2=0.93,P=0.008。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为对照组(CT)和3个试验组(A、B和C)。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日粮干物质1%、2%、3%的脂肪酸钙(Ca-LCFA),研究不同添加水平脂肪酸钙对绵羊瘤胃发酵及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间瘤胃液pH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液NH3-N浓度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但都在正常范围内;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C组和A组显著高于CT组和B组(P0.05),C和A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乙酸丙酸比上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C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最强(P0.01)。这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C组即添加日粮干物质3%的脂肪酸钙最有利于绵羊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稀释率对新型固液气分流式瘤胃模拟系统发酵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设4个处理,各处理稀释率分别为6%/h、8%/h、10%/h、12%/h,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发酵罐。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随着稀释率的提高,发酵液pH极显著提高(P<0.01),而氨态氮(NH3-N)浓度则极显著降低(P<0.01)。稀释率由6%/h上升到10%/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及戊酸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稀释率从6%/h提高到8%/h时,原虫数量极显著提高了6.91%(P<0.01),但当稀释率从8%/h提高到12%/h时,原虫数量却极显著下降了5.18%(P<0.01)。随着稀释率从6%/h增加到10%/h,木聚糖酶活性(P<0.01)及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P<0.05)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粗蛋白质体外消失率极显著升高(P<0.01)。稀释率为10%/h和12%/h的2个处理,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失率显著高于另外2个处理(P<0.05)。结果提示,稀释率能够影响新型固液气分流式瘤胃模拟系统的发酵情况,稀释率为8%/h时,原虫数量以及纤维素类酶活性、各瘤胃发酵参数更加有利于发酵,因此可推荐作为本系统最优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7.
脂肪酸是动物必需的能源和结构物质,脂肪酸的吸收、转运和代谢对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蛋白介导了不同细胞对脂肪酸的吸收和排出。脂肪酸转运蛋白家族(FATPs)是一个膜蛋白家族,拥有6个家族成员,它们能够特异性调控脂肪酸在不同细胞的跨膜转运。本文对FATPs的家族成员、表达特点、功能调控及其参与的脂肪酸转运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脂肪酸钙的作用机理,及对脂肪酸钙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瘤胃物质代谢、繁殖性状、肉牛产肉性状和奶牛保健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其在饲料行业中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不同过瘤胃保护性蛋氨酸过瘤胃效果的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应用瘤胃尼龙袋法和运动尼龙袋法对棕榈油脂肪粉包被蛋氨酸的过瘤胃效果进行测定.根据椋榈油脂肪粉的添加比例不同分为保护性蛋氨酸Ⅰ(RPMet-Ⅰ)、保护性蛋氨酸Ⅱ(RPMet-Ⅱ)、保护性蛋氨酸Ⅲ(RPMet-Ⅲ)和保护性蛋氨酸Ⅳ(RPMet-Ⅳ).结果表明,棕榈油脂肪粉包被的蛋氨酸瘤胃降解率极显著降低,RPMet-Ⅳ的瘤胃降解率最低,RPMet-Ⅰ的瘤胃降解率最高;小肠释放率RPMet-Ⅰ最高,RPMet-Ⅳ最低;其中RPMet-Ⅰ、RPMet-Ⅱ和RPMet-Ⅲ小肠释放率优于RPMet-Ⅳ.综合考虑瘤胃降解率和小肠释放率RPMet-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体外连续培养条件下稀释率对培养液中氮素分配的影响。试验设3个稀释率,分别为4%/h、6%/h和8%/h,每个稀释率设3个重复。由5只瘘管山羊提供瘤胃液。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续,培养液中原虫蛋白质、细菌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肽、游离氨基酸氮、氨氮的含量皆呈波动变化,再次投料后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稀释率的升高,培养液中原虫蛋白质、细菌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肽、游离氨基酸氮、氨氮的含量均有所下降,除可溶性蛋白质外,其他指标均出现显著或极显著变化(P<0.05或P<0.01)。24h流量结果表明,上述6个指标中氮素流量随稀释率的升高皆升高,但其在总氮素流量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有所不同。其中,原虫蛋白质中氮素流量及其在总氮素流量中所占比例在4%/h、6%/h、8%/h稀释率下分别为256.32mg/d和30%、367.20mg/d和31%、385.92mg/d和29%,以6%/h组的比例最高;细菌蛋白质中氮素流量及其在总氮素流量中所占比例在4%/h、6%/h、8%/h稀释率下分别为218.88mg/d和26%、289.44mg/d和25%、328.32mg/d和24%,其比例随稀释率提高持续下降;微生物蛋白质(原虫蛋白质和细菌蛋白质之和)中氮素流量及其在总氮素流量中所占比例在4%/h、6%/h、8%/h稀释率下分别为475.20mg/d和56%、656.64mg/d和56%、714.24mg/d和53%,以6%/h组流量相对较高,且比例没有下降;可溶性蛋白质中氮素流量及其在总氮素流量中所占比例随稀释率的升高而提高,在4%/h、6%/h、8%/h稀释率下分别为178.56mg/d和21%、263.52mg/d和22%;345.60mg/d和26%。不同稀释率下,游离氨基酸氮、肽、氨氮中氮素流量在总氮素流量中所占比例范围分别为6%、5%~6%、10%~11%,总体上变化不大。综上所述,稀释率影响体外连续培养条件下培养液中氮素流量及其比例分配,并以稀释率为6%/h时的微生物蛋白质氮素流量及其在总氮素流量中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精粗比对南江黄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试验以3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南江黄羊[平均体重为(25.48±1.48)kg]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饲粮精粗比分别为10∶90(10C组)、30∶70(30C组)、50∶50(50C组)、70∶30(70C组)、90∶10(90C组)。结果表明:随着饲粮精粗比的提高,培养液中pH逐渐下降,发酵后70C、90C组均显著低于10C、30C组(P<0.05);精粗比对氨态氮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微生物蛋白浓度随着精粗比的提高逐渐升高,其中90C组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有机物发酵率随着精粗比的提高显著提高(P<0.05);乙酸与丙酸的比值随着精粗比的提高逐渐下降。由此可知,本试验条件下,高精料饲粮对南江黄羊体外发酵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精料比例的升高,微生物蛋白合成量增加,瘤胃发酵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脂肪酸钙的过瘤胃保护机理、降解规律以及对瘤胃发酵、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及机理、脂肪酸钙的应用效果,指出了其应用前景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粉碎粒度的饲料对滤袋法测定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不溶蛋白(NDIP)及酸性洗涤不溶蛋白(ADIP)含量的影响。采集黑龙江、河南及河北3个省的30个不同种类的饲料样品,分为5类(干草类饲料、农副产品类饲料、青贮类饲料、糟渣类饲料和饼粕类饲料),各类饲料分别粉碎为2个处理长度,粗粉碎组为2.00 mm,细粉碎组为0.45 mm(过40目分析筛),测定各样品的NDF、ADF、NDIP和ADIP含量。结果显示:1)粗粉碎组和细粉碎组的干草类饲料、饼粕类饲料NDF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2组间干草类饲料、青贮类饲料ADF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糟渣类饲料、饼粕类饲料ADF含量差异显著(P<0.05)。粗粉碎组饲料的NDF和ADF含量普遍高于细粉碎组。2)粗粉碎组和细粉碎组的NDIP含量除青贮类饲料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几类饲料的NDIP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组间各类饲料的ADIP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采用滤袋法测定不同粉碎粒度的饲料NDF和ADF含量差异较大,建议采用2.00 mm的粉碎粒度进行测定;采用滤袋法测定不同粉碎粒度的饲料NDIP和ADIP含量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4.
用瘤胃模拟技术研究三种粗饲料(稻草、羊草、麦秸)在瘤胃内发酵所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量,VFA中乙、丙、丁酸摩尔比例,及其有机物(OM)、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在瘤胃中的消化率,结果表明,0~72h稻草、羊草、麦秸产生的VFA量分别为102.00、113.25及98.96mmol,差异不显著(P>0.05);乙、丙、丁酸的摩尔比例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OM消化率分别为33.33%、39.07%和31.25%,差异亦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观察细粉、中粉、未粉和粗粉豆粕(粒径分别为0.60~1.28、1.28~2.50、0.80~5.00和2.50~5.00 mm)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在绵羊瘤胃降解率和其日粮DM和CP的表观消化率,为反刍动物精料生产中豆粕适宜的粉碎粒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试验选用4只雄性体重相近装有瘤胃瘘管的成年东北细毛羊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尼龙袋和全收粪法测定4种粒度豆粕DM和CP的瘤胃降解率和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豆粕粉碎粒度越小,其DM和CP在绵羊瘤胃中的降解速度越快;细粉、中粉和未粉豆粕日粮DM(P>0.05)和CP(P<0.05)表观消化率均高于粗粉豆粕日粮,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豆粕粉碎过细在绵羊瘤胃中降解较多,未粉碎豆粕DM和CP在瘤胃降解率显著低于细粉和中粉豆粕(P<0.05或P<0.01),而日粮DM和CP消化率不受影响.结果提示,未粉豆粕可以直接饲喂牛、羊,既可提高豆粕DM和CP的利用效率,又能节省豆粕的粉碎费用.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奶牛的泌乳期、肉牛的肥育期时对能量的要求较高,用常规原料配制的日粮已不能满足能量需要,从而限制了生产潜力的发挥,为此必须增加饲料中的能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高饲料中精料的比例;二是添加脂肪。但饲料中精料过多将影响瘤胃的正常消化机能,导致瘤胃发酵类型的改变,如乙酸减少、丙酸增加,瘤胃pH值下降,同时抑制纤维素分解菌活性,降低乳脂率,还易引起瘤胃酸中毒及代谢障碍。而日粮中若加入过多的中性脂肪也会对瘤胃微生物,特别是纤维分解菌产生抑制,降低纤维素的消化率。另外,长链脂肪  相似文献   

17.
孙涛  李建国  李胜利 《饲料工业》2005,26(23):48-50
脂肪酸钙是一种新型高能饲料添加剂,是由脂肪和钙结合而成的保护性脂肪。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在动物日粮特别是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可有效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选用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特别是富含亚油酸、α-亚麻酸的植物油制作脂肪酸钙饲喂奶牛可以提高乳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使生产出的奶不仅含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有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保健食品的开发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亚麻油因含有丰富的亚麻酸和亚油酸(亚油酸12.7%、亚麻酸58.5%),常被用来制作成脂肪酸钙,用以提供不饱和脂肪酸。文章仅就脂肪酸钙在反刍动物特别是奶牛饲料中的应用及亚麻油脂肪酸钙的制作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这篇论文对脂肪酸钙的制作工艺和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以牛油为原料, 采用双分解法,经过反复筛选试验, 探索出了脂肪酸钙的加工工艺及制作过程, 确定出了反应过程的最佳反应温度和溶液的适宜浓度。脂肪酸钙终产品的主要参数如下: 脂肪酸钙的总能为31-07 MJ/kg, 干物质含量98-06 % , 脂肪含量80-12% , 钙含量19-88% 。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瘤胃尼龙袋法和运动尼龙袋法测定了不同比例棕榈油脂肪粉包被赖氨酸的瘤胃降解率及小肠释放率,结果发现:以30%、40%、50%和60%的棕榈油脂肪粉对赖氨酸进行包被而制备的RPLys-Ⅰ、RPLys-Ⅱ、RPLys-Ⅲ和RPLys-Ⅳ,48 h瘤胃降解率依次为62.42%、55.12%、50.34%和47.21%;24h小肠消失率依次为80.27%、67.05%、64.92%和54.80%。综合分析认为,棕榈油脂肪粉包被比例以50%为宜。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过瘤胃保护性精氨酸( rumen-protected arginine,RP-Arg)和大豆油对细毛羊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15只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g/d RP-Arg、2.0 g/d RP-Arg、1.5 g/d RP-Arg+3%大豆油和2.0 g/d RP-Arg+3%大豆油的饲粮.预试期为5d,正试期为45 d.试验结束后每组选2只羊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样用于测定肉质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试验组肌肉pH、系水率和熟肉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添加RP-Arg和大豆油有提高肌肉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蛋白脂酶(LPL) mRNA表达量,降低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 mRNA表达量的趋势.综合指标,以1.5 g/d RP-Arg组与1.5 g/d RP-Arg+3%大豆油组添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