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奶牛饲养中奶牛乳房炎是发病率高,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同时也在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乳房炎种类较多,一般分临床型乳房炎(又分急性与慢性)和隐性乳房炎。急性临床型乳房炎包括卡他性乳房炎、浆液性乳房炎、纤维素性乳房炎、蜂窝织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乳房脓肿、出血性乳房炎、坏疽性乳房炎等多种。  相似文献   

2.
一、临床症状 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乳房炎又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乳房炎。 临床型乳房炎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炎症变化和乳汁发生凝块以及颜色的改变。一般情况下,无乳链球菌乳房炎很少出现全身症状,个别初期有发热现象,  相似文献   

3.
牛乳房炎是产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普遍应用挤奶机挤奶的时代,往往发生成群奶牛患病的情况。临床上乳房炎分为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4.
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和乳头发炎,并且造成乳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的一种疾病。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一直困扎乳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一般造成产奶量明显下降,而隐性乳房炎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肉眼观之无明显的变化,临床上不易发现。因此,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掌握最基本的防治方法,尽可能减少其发病率和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是各种病囚引起的乳房实质或间质炎症,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6.
1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经乳腺管进入乳腺组织,而引发此病。奶牛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型占70%,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临床型乳房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型乳房炎造成产乳量的下降,炎症奶废弃。隐性乳房炎流行面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乳量降低4%~10%。乳的品质大大下降,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多。隐性乳房炎是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其发病率是健康牛的2~3倍。牛场因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难以估计。1病因1.1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由乳头管口侵入是乳房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的病原菌是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病毒、真菌和支原体(霉…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本质上是乳腺炎(Mastistis)。奶牛乳房炎十分常见,影响因素复杂,并且给奶牛业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乳房炎造成的经济损失有生产性能的下降、替代品费用的增加、奶的丢弃、药费的开支、兽医和劳动力的费用等,而生产性能的下降是引起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袁永隆等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平均为33.41%,隐性乳房炎平均阳性率为73.91%,乳室患病率为44.74%。  相似文献   

9.
症状:奶牛乳房炎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其中临床型乳房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其症状比较严重。患牛体温升高,可达40.5~42.0℃.乳区明显红肿、坚实,触摸疼痛,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大肠杆菌乳房炎其全身症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同,表现为败血症症状,大便稀薄呈黑色.眼窝下陷,怕冷,发抖等。  相似文献   

10.
牛乳房炎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型乳房炎。临床乳房炎为乳房间质、实质或问实质组织的炎症。其特征是乳汁和乳房有肉眼可见的变化,乳汁变性,乳房肿胀、疼痛。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乳房炎。隐性型乳房炎为无临床症状的一种乳房炎。其特征是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异常,然而乳汁在理化性质、细菌学上已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疾病。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是发病率最高、流行最快、造成损失最大的疾病之一。 奶牛乳房炎根据症状表现分为临床与隐性两种,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的症状.在此重点说一下临床型乳房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性疾病,一般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类型。隐性乳房炎由于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觉察,可在牛群中普遍流行,给奶牛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分析是防制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关键环节。1材料与方法1.1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从奶牛场选取无乳房炎临床症状的奶牛采集奶样,用SMT法(上海乳房炎检测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1.2样品收集对检测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常规挤奶消毒后,再用70%酒精棉球消毒乳头和挤奶人员手指。每乳头废弃头三把奶后,收集5ml奶于经…  相似文献   

13.
奶牛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和乳头发炎,并且造成乳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的一种常见的疾病。乳房炎主要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2大类,临床型乳房炎一般造成产奶量明显下降,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而隐性乳房炎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肉眼观之无明显变化,临床上不易发现,但可因环境因素以及机体抵抗力下降等直接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因此,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掌握最基本的防治技术,尽可能减少其发病率和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极其复杂,分隐性型、临床型和慢性乳房炎三种。其中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但可引起奶产量减少、乳品质下降,是乳房炎中发病率最高、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类,这类乳房炎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临床型乳房炎的乳房和乳汁有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发病急,如及时对症治疗多能治愈。这里不讨论二者。如果急性乳房炎得不到及时治疗或由于持续感染。会使乳腺组织渐进性发炎而发展成慢性乳房炎。当慢性乳房炎经多日药物治疗无效而表现出病牛食欲和精神正常,奶产量严重下降:用手触摸受感染乳房时,无热痛感;按压时,牛亦无疼痛感觉但可感觉到乳房有大小不一的肿块.这时要考虑病牛可能患有慢性化脓性乳房炎。近2年来,我们接诊了3例患慢性化脓性乳房炎病牛。现将对该病的诊疗方法详细介绍一下,供兽医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     
《动物保健》2006,(10):27-27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临床型乳房炎造成产乳量的下降.炎症奶废弃。 隐性乳房炎流行面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产乳量降低4%-10%。乳的品质大大下降.乳糖、乳脂、乳钙减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多。隐性乳房炎是临床型乳房炎发生的基础.其发病率是健康牛的2—3倍。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常发生的疾病之一,是乳房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刺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乳房炎在临床上分为非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慢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根据炎症性质还可分为浆液性炎、卡他性炎、纤维蛋白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不仅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健康也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要分析乳房炎的发病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奶牛乳房炎发生率明显升高,轻者使产奶量下降,乳变质,重症者可引起化脓、坏疽萎缩而失其泌乳能力,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给奶牛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临床型乳房炎根据炎症性质可分为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化脓性乳房炎、纤维蛋白性乳房炎,其发病原因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1奶牛乳房炎 乳房炎是病原性细菌穿过乳头,侵害乳腺引起的炎症. 乳房炎可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性乳房炎致使乳房红肿、疼痛发热、奶量聚减,挤出絮状奶,牛也会出现发烧、拒食等症状;隐性乳房炎没有临床症状,但奶量降低,它对牛群的危害甚至超过临床性乳房炎.据统计,97%的乳房炎属于隐性乳房炎,并能在一定条件下转为临床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9.
临床型乳房炎为乳房间质、实质或间质实质组织的炎症。其特征是乳汁、乳房有肉眼可见的变化,乳汁变性,乳房组织不同程度地旱现肿胀、发热和疼痛。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乳房炎。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率的21%~23%,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场危害最大的疾病.对60头泌乳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发病原因做了调查,临床型乳房炎牛16头占泌乳牛26.7%,亚临床型(隐性、乳房炎牛35头,占总泌乳牛58.3%.经内服盐酸左旋咪唑进行隐性乳房炎的防治实验,结果阳性率下降了72.2%.临床型乳房炎配合抗菌素等方法治疗,阳性率下降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