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索优质稻金谷2号抛栽情况下的合理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谷2号在抛植蔸数27.0万蔸/hm2时产量最好,达7 078.5 kg/hm2。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晚稻进行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纯N 13kg、P2O56.5kg、K2O13kg,以每667m2抛栽1.7万蔸产量最高,比抛栽1.3万蔸和1.5万蔸增产8.6%和5.4%,比抛栽1.9万蔸和2.1万蔸增产6.8%和9.5%。  相似文献   

3.
插植密度对野香优9号蘖穗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猛 《广西农学报》2015,30(2):1-3,7
为探索野香优9号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最佳插植密度,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发挥该组合的增产潜力,进行野香优9号插植密度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插植15-27万蔸/hm2时,随着插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当插植超过27万蔸/hm2时,产量反而下降;以插植27万蔸/hm2的产量最高,插植30万蔸/hm2的产量次之,比其他处理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超级稻垄栽稀植的适宜抛栽密度,在田阳县田州镇兴城村早稻田开展了超级稻垄栽稀植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要实现单产9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目标,抛栽密度要达到15.0万蔸/hm2以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的抛栽密度对无盘旱育免耕抛栽稻产量的影响对比试验,表明:不同的抛栽密度对无盘旱育免耕抛栽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早稻抛秧密度为2.0万丛/667m2时,其经济性状指标与产量最高;晚稻在低肥管理下抛秧密度以2.42万丛/667m2,高肥管理下抛栽密度以1.98万丛/667m2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2012年晚造进行超级稻中浙优l号不同抛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中等,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适宜的抛秧密度为每667 m2抛2.1万~2.4万蔸,构成产量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重灾区二晚主栽品种岳优华四、合优粘采用不同育秧方式,以及手插、抛栽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采用不同育秧、移栽方式,移栽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株高、千粒重的影响很小,穗实粒数的变幅亦较小。合优粘手插、抛秧以31.50万蔸/hm2为宜,岳优华四手插以31.50万蔸/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晚稻适宜抛栽密度。[方法]对晚稻品种欣荣优2660和五优308设置4种不同抛栽密度,研究抛栽密度对其产量、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值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的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抛栽密度34.5万蔸/hm2处理与抛栽密度21.0万蔸/hm2处理相比,欣荣优2660增产5.89%,五优308增产2.3%;有效穗数随抛栽密度增加而明显增加;较高抛栽密度有利于孕穗后叶面积指数和剑叶SPAD值维持较高水平,从而增强了光合能力,增加了干物质累积量。[结论]赣南中低产田区双季晚稻适宜抛栽密度为34.5万蔸/hm~2。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210kg/hm^2、五氧二化磷105kg/hm^2、氧化钾210kg/hm^2,以抛33.0万蔸/hm^2产量最高,分别比抛栽28.5万蔸/hm^2、30.0万蔸/hm^2和31.5万蔸/hm^2增产5.83%、5.13%和4.65%;抛34.5万蔸/hm^2产量与抛栽33.0万蔸/hm^2的产量相近.分别比抛栽28.5万蔸/hm^2、30.0万蔸/hm^2和31.5万蔸/hm^2增产4.48%、3.79%和3.32%。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不同抛栽密度与施氮水平对杂交水稻特优269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制定该组合抛栽密度、施氮量的最优方案,使良种良法配套,发挥该组合的高产潜力。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3个施氮水平处理和3个不同抛栽密度处理。结果表明,抛栽密度和施氮量对特优269产量的影响显著,要获得高产适宜的抛栽密度为每公顷25.5万~30.0万蔸,适宜的施氮水平为纯N 255~300 kg/hm2。  相似文献   

11.
Y两优087插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插植18.0万~36.0万蔸时,随着插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当每公顷插植超过36.0万蔸时,产量随之下降。本试验中每公顷插植36.0万蔸的产量最高、每公顷插植31.5万蔸的产量次之,与每公顷插植22.5万蔸(对照)的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茂林镇榕楼村百亩连片中试示范区进行科玉03不同施N量、插植密度试验,探讨施N量、插植密度对科玉03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抛栽密度与N肥用量组合处理中,以N2D2处理(施N量为纯N 210kg/hm2,插植密度为32万穴/hm2)的产量最高,达7 425.0kg/hm2,其次是N3D2处理(纯N 240 kg/hm2,插植密度为32万穴/hm2),产量为7 350.0kg/hm2.即采用32万穴/hm2的插植密度配施纯N 210、240kg/hm2,科玉03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氮量与抛植密度对水稻玉丝6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水稻品种玉丝6号最适宜的抛植密度及施氮量,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不同施氮量(N1:纯N 150kg/hm2、N2:纯N 180kg/hm2、N3:纯N 210kg/hm2)和抛植密度(D1:24万穴/hm2、D2:30万穴/hm2、D3:36万穴/hm2)处理组合对玉丝6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和抛植密度的增加,水稻产量不断增加,在施氮量和抛植密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不同的抛植密度需要不同的施氮量来配合,30万穴/hm2抛植密度需要纯N 210kg/hm2和36万穴/hm2抛植密度需要纯N 180kg/hm2的施N水平才能获得较高产量.抛植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可以影响玉丝6号产量,适当加大栽培密度和增施肥料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其中以施纯氮210kg/hm2、抛植密度30万穴/hm2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杂交水稻品种“两优616”的合理种植密度,进行每667 m2插0.8万丛、1.0万丛、1.2万丛、1.4万丛、1.6万丛等5种不同插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插1.2万丛处理产量最高,与每667 m2插0.8万丛处理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一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抛栽密度对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抛栽31.5万~40.5万穴/hm2范围产量较高,其中以抛栽36.0万穴/hm2最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晚稻不同抛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超级杂交水稻Y两优一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抛栽密度对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抛栽31.5万40.5万穴/hm2范围产量较高,其中以抛栽36.0万穴/hm2最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水稻高产创建的合理群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的栽培水平下,同一水稻品种要获得最大产量,必须合理控制种植密度,过稀或过密都不可能获得高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沙洋县一季中稻区,抛栽基本苗应控制在21万~22.5万蔸/hm2(75万~81万株/hm2),即需抛栽秧盘(426孔)525~540个/hm2的秧苗,再配合合理的水肥管理,水稻单产突破10 500 kg/hm2的目标是较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对中粳稻产量的影响,以探寻灌南县最适宜的中粳稻种植方式,为当地水稻栽植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以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手栽、抛栽以及机插三种水稻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及产量指标,生育期、种植经济效益。【结果】机插这种水稻种植方式中粳稻实际产量最高,较手栽及抛栽两种方式分别增产3.44%、1.59%;相较于手栽,抛栽和机插均可缩短水稻的生育期,其中抛栽可缩短3天,机插可缩短11天;在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种植纯收益由高到低依次为机插、抛栽和手栽,机插、抛栽分别较手栽每公顷可增加种植经济效益2488.6元、2056.6元。【结论】在灌南县中粳稻栽培中,机插可有效提升水稻产量、缩短水稻生育期、增加种植经济效益,是三种栽培模式中最省工、节本、增效的种植方式,值得在当地水稻种植区域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抛栽密度对早熟高产杂交晚稻新品种湘优196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和抛栽密度呈极显著抛物线相关(y=-259.48x2+3 004.7x-60.717,r=-0.902 9**),抛栽密度为51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8 827.36 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集成双季稻吨粮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以便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双季稻不同育秧方式、抛插密度、施氮量及氮肥后移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作试验研究。种植超级稻良种,采用配套无盘育秧、每公顷抛插32万蔸115万苗左右、每公顷施纯N195kg、N:P2O5:K2O=1:0.5:1.2、晚稻氮肥适当后移、补施偏施肥料促进全田平衡生长、水气平衡管理、病虫综合防控等双季稻吨粮高产栽培措施,对提高水稻的产量最为有利,可实现每年每667m2产吨粮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