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演变及边际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角度考虑,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益。用水量决定用水效益,用水效益制约水量在产业间的分配。在分析河南省及各地市2003—2013年用水演变的基础上,将水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利用C-D函数计算河南省2003—2013年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边际效益。结果表明,河南省以生态用水量增长最为显著,各产业用水边际效益逐年递增,农业、工业、生活多年平均用水边际效益分别为2.35、130.96、9.51元/m3,工业用水边际效益高于农业和生活。河南省用水边际效益的增加与现行水价的偏低形成鲜明对比,计算结果对河南省水资源优化利用和水价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论述了其自然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特征。基于水量平衡与水文循环基本原理,分别从绿地、河流、湖泊、地下水四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以太原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预测各目标年(2010,2020,2030年)全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5163,6838,7163万m3;实施过程中考虑污水回用以及城市雨洪利用工程,为太原市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配制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水资源演变的研究现状,强调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供需平衡关系.以承德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为例,通过系统分区平衡计算、分层次逐级汇总协调方法,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关系,分析不同发展时期的水资源供需状况.同时,对各水平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演变情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承德市水资源是紧缺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措施,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阜新市2013年水资源公报》,对2013年彰武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为实现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分质供水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优质地下水资源模糊定价模型。模型由水资源多目标模糊识别理论模型和优质地下水水价格计算模型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对影响水资源价值的各因素进行多层次多目标(指标)模糊评价,第二部分是根据社会对优质水价的承受能力构建水资源价格向量,进而计算优质地下水的水资源价格。以济南市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计算济南市优质地下水的价格,从而为济南市实行分质供水、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质供水的地下水资源模糊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分质供水必要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优质地下水资源模糊定价模型.模型由水资源多目标模糊识别理论模型和优质地下水价格计算模型2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对影响水资源价值的各因素进行多层次多目标(指标)模糊评价,第二部分是根据社会对优质水价的承受能力构建水资源价格向量,进而计算优质地下水的水资源价格.以济南市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计算济南市优质地下水的价格,从而为济南市实行分质供水、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承载力对区域实力提升与协调发展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针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难以呈现空间关系和定量评价不准确的问题,以芜湖市为例从水资源-经济-生态三个方面选取出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降雨量等16个评价指标,采取DEMATEL确定各元素间的影响关系,针对传统熵权法的缺陷将传统熵权法进行改良并计算其客观权重,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主观权重,并采用乘法合成法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构建了芜湖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以芜湖市2006-2016年数据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芜湖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0.407 1~0.637 0之间,其最低值2006年(0.407 1),最高值为2016年(0.637 0),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除2011年、2013年以外均为上升趋势,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临界状态。该方法更好的考虑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网络关系特点,改良了传统熵权法的缺陷,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赋权进而更加可靠、准确地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发展要素时空匹配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流域2009-2013年的水资源统计数据,通过计算各地区水资源与人口、GDP、农作物播种面积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基尼系数,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分布、配置与经济发展要素匹配关系在时间上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要素的匹配关系极不匹配,但不匹配程度有所减缓。水资源配置与人口、GDP之间的匹配关系是相对匹配,与农作物播种面积间的匹配度表现为高度匹配,且匹配度有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通过绘制黄河流域68个市级行政区的水资源与经济发展要素的洛伦兹曲线,来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差异性。通过对差异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化配置的部分原则和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出发,分析其影响因素,选取涵盖了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生态环境状况、社会经济环境和水资源管理能力等方面21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利用综合评判模型对六盘水市2000-2010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0年六盘水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六盘水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处于可持续利用的中等水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六盘水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六盘水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提出了加大对过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和蓄水工程建设等提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了解山西省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基于水足迹理论分析了山西省及其各行政区2007-2016年的水资源利用状况,探讨了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协调发展脱钩评价模型对山西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近十年来山西省水足迹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各行政区之间差异显著,其中运城市水足迹值最高,阳泉市最低。全省多年人均水足迹平均值为731.22 m~3/人。②水足迹结构在研究时限内基本稳定,农业水足迹占比一直保持在90%左右,工业用水小幅下降,生活、生态用水小幅上升。③山西省水资源自给率水平非常高,平均值为98.97%。除太原市外,其他地区水资源自给率均保持在97%以上。④山西省水足迹经济效益由2007年的28.13元/m~3上升到2016年的43.23元/m~3,各行政区10年间水足迹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⑤10年间山西省各行政区的水资源压力指数均大于1,整体水资源压力指数由2007年的1.96上升到2016年的2.24,说明山西省水资源利用长期处于不安全状态,且地区差异明显。⑥山西省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之间除2013年、2014年外均表现为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城市用水需求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水资源需求以及生活环境的不断增加使城市水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以及速度等受到了一定影响,而水资源的利用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为了进一步分析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的关联性,本文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以M市为例,通过对M市的城市化及其水资源利用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对城市化水资源利用结构的变化关联作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灌区水资源的综合效益,运用物元可拓理论,将水资源综合效益、水资源综合效益特征及对应的特征量值作为物元,建立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的物元可拓模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各评价指标对水资源综合效益的贡献率来确定指标的权重,此外,提出了五级评价等级标准.利用所构建的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物元模型,结合漳河灌区2013年的运行状况数据,对其水资源综合效益进行评价,通过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灵敏度验证,结果表明评价结果灵敏度较好,准确可靠,评价结果显示该灌区2013年水资源综合效益为"一般",同时可以看出该灌区的水资源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较经济效益稍差.研究表明,在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方面,物元可拓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开展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是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针对于集对分析中联系数的线性表达不能兼顾水资源评价系统中存在的模糊性以及随机性问题,引入云模型改进集对分析中联系数的计算,并通过方差最大化原则耦合层次分析法以及熵权法计算得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建立了融合权重的集对云模型,对2010-2019年河南省各地级市的水资源脆弱性开展评价。同时,引进五元减法集对势对各城市水资源脆弱性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资源呈现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3个等级,分布上呈现南部、西部的城市整体水资源脆弱性较低,北部、中部的城市整体水资源脆弱性较高,主要是水资源自然禀赋的不足以及开发利用程度高所致;信阳、三门峡、驻马店系统态势多数年份处于均势或偏同势,水资源脆弱性状况较其余城市更好,发展形势健康;郑州、焦作、开封等城市系统态势所有年份均处于反势或偏反势,发展形势严峻,属于水资源脆弱性重点调控的地区;河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水资源脆弱性自2014年起呈现下降趋势,符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水资源~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河南省的水资源管理,细化河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方法,对河南省的水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河南省2012和2013年为现状年,分别采用"年尺度多指标法"和"单指标法"对河南省各行政市的考核指标打分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年尺度多指标法"的得分普遍高于"单指标法",其计算方法更客观,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强,为水资源管理考核建立了充足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精准评估城市水资源安全风险对于支撑城市管理决策者调整用水政策、合理布局用水结构,制定合理的城市水资源发展战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借助文本自由语法和转化函数将专家对城市水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的判断语言转换为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采用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表达城市水资源安全的胁迫性、敏感性、适应性等不确定风险信息。其次,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则计算犹豫模糊语言熵值,通过相对熵值计算风险评估指标权重,并通过专家群体共识模型进一步调整专家权重,对专家给出的风险评估信息进行加权集成,转化为相应的概率语言组合,计算概率语言组合的期望值作为城市水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最后,以3个城市的水安全风险对比为例,利用所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对城市水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研究水资源的动态性,并针对传统TOPSIS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存在的问题,如评价值临近分级区间边界时,等级区分度不高,从而难以形成客观有效评价。利用D-S证据理论能有效降低数据差异性带来的损失,融合结果客观准确的优势,改进TOPSIS方法进行水资源评价。通过融合TOPSIS方法中的指标向量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获取水资源承载力各等级合成信度,基于具有较大区分度的合成信度值判断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在此基础上,引入指标增量计算历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情况,利用时间权向量组合历年变化情况,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发展趋势。算例结果表明:改进TOPSIS方法后,2018、202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与区间边界的区分度,由0.000 3、0.001 1提升到0.019、0.336 7。同时,利用提出的趋势分析法计算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趋势,与实际结果差距仅为0.001 9,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根据本文方法预测2021年水资源承载力为负向变化趋势,并采用障碍因子模型诊断主要影响指标为年降水量及人均水资源量,提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及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建议。利用本文方法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具有更高的等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辽宁省大连、沈阳、鞍山三个代表城市为例,构建了涉及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选取的各代表城市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一定规模,但其中沈阳市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形势不容乐观,水资源状况比较紧张.本研究结果可为辽宁省城市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NI系数的经济学原理,采用2004-2013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地区水资源量与GDP、人口和防护林面积的匹配关系来构建和计算水资源区域GINI系数,并分析水资源承载力演化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分析法分析区域生产活动、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对水资源承载力演化驱动的贡献度,研究表明生产、生活、生态3部门对水资源区域GINI系数在各灰类的贡献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认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开展节水行动,是解决天山北坡经济带水资源短缺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其所在区域内整个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功能的宏观体现。通过计算系统有序度熵值,评测调控各子系统发展协同程度,并利用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水资源复合系统的调控效果作出评价,旨在加强各子系统联合效应,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水平。将构建的水资源承载力调控评价模型应用于叶尔羌河流域,经评测,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评分为0.51~0.73分,此时流域各子系统发展严重失衡,照此趋势发展,2020年评分为0.36~0.60,分值下降,承载力降低;经过系统熵值分析调控后分值维持在0.69~0.88,承载力水平明显提高。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科学的模拟优化各子系统发展趋势,提高水资源复合系统承载水平,有利于流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活动的重要保障。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2011-2013年苏北地区水足迹,并对该区域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3年苏北地区水足迹分别为594.51、629.14、661.73亿m3。人均水足迹分别为2 068.58、2 187.56、2 380.422m3/人。2011-2013年苏北地区内部水资源基本能满足当地生产生活需求,但水资源经济效益有待提高。总体而言,区域水资源状况较为理想,但也面临一定的压力,需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