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优良品种和增加种植密度是获得玉米高产的两个重要措施。进一步发挥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增产优势,才能增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力。在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点开展玉米新品种和密度试验,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筛选优良品种和适宜密度提供科学依据。参试品种中表现最好的为陕单609和陕单618,适宜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增加密度到5 000株/667m2进一步推广种植。先玉335产量表现较好,但密度增加后产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渭北旱塬春玉米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西渭北早塬合阳甘井试验站,采用大田9个品种比较试验和3个品种的多因素(品种、密度等)正交设计试验,筛选适宜渭北旱塬高产的春玉米品种,研究与其配套的综合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我们试验研究条件下,对春玉米产量影响的因素顺序为品种>密度>施肥>灌水,即品种、密度的选择比施肥、灌水更为重要;郑单958、沈玉17、竣单20、豫玉22、登海115个品种表现良好,产量相对较高,适合该区种植,可推广应用.密度以52 5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正>1试验目的近几年,叶城县冬小麦播期逐年提前,导致冬前死亡率较高,并消耗较多的养分。为了掌握叶城县冬小麦最佳播种时间,达到高产的目的。按照喀什地区的试验要求,在叶城县布局冬小麦不同播期试验,为今后合理安排叶城县冬小  相似文献   

4.
渭北旱塬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中,通过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分施、地膜覆盖、耐密品种、增加密度、宽窄行种植等高产栽培技术,渭北旱作雨养型农业万亩连片春玉米平均亩产达到868.1 kg,为提升渭北旱塬春玉米生产水平,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1试验目的小茴香在新疆称孜然,一般生育期65~85天,株高22~35cm,适应性强,较耐盐碱,栽培技术简单,一年可两种两收,管理粗放,地膜栽培产量可达200kg/667m2。因其生育期短,植株矮小,较耐盐碱,适合作为救灾作物。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目的探讨甘兰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三熟条件下的适时播种期,为三熟制的油菜高产提供依据。二、实验方法及经过供试品种:华油8号,实验处理:三个不同播期  相似文献   

7.
渭北旱塬包括陕西延安、铜川、渭南、成阳、宝鸡五地市的23个县(市、区),有1500多万亩耕地,其中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约占50%。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40~720mm,降水集中在7、8、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有利于春玉米生长;年均气温7~13.3℃,≥10℃积温2500~4123℃,无霜期150~226天,热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具有东南燥热干旱、西北冷凉湿润的特点。境内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1900~2536小时.年辐射总量120.03~123.9千卡/cm^2.光照条件可以满足春玉米高产需要。  相似文献   

8.
论渭北旱塬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渭北旱塬气候、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分析,科学地阐明了本地区地膜玉米的生产现状、增产原理、栽培技术。并通过试验、示范,论证了渭北旱塬旱地春玉米高产原因。针对本地区旱塬旱地春玉米生产环境,提出了适宜渭北旱塬生产的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渭北旱塬农区——陕西省渭南市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覆膜年限春玉米地膜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揭示出大田土壤中残膜重量、数量及形态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玉米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3 a的最小为28.2 kg·hm-2;5a的残留量为51.5 kg·hm-2;2 a未捡拾的68.1 kg·hm-2,是3 a的2.4倍;6 a在经过人工仔细捡拾后的为39.7 kg·hm-2,比5 a的降低了23.0%。残膜主要集中在地表耕层0~15cm土壤中,是15~30 cm土层中的1.6~2.5倍。残膜单片面积数量3 a以上的表现趋势一致,4 cm2的占最多为56.7%~64.1%,4~25 cm2的占25.9%~33.2%,25 cm2的占最少为5.6%~10.6%。在此次调查中发现,残膜数量2 a未捡拾的比3 a的增加了91.3%,6 a经过人工仔细捡拾后的比5 a的降低了18.0%,此现象说明人工捡拾在残膜治理过程中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渭北旱塬地膜覆盖春玉米品种筛选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择适合渭北旱塬地膜覆盖的玉米品种。[方法]通过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对参试的15个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进行研究。[结果]登海605、陕单518产量最高,田间表现最好,优于对照品种,适合当时种植。[结论]该试验为优异品种在陕西省渭北旱塬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渭北旱塬区春玉米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3414田间试验,建立本地区春玉米的肥料效应函数,获得该地区春玉米的最佳经济产量、最佳施肥量以及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土壤温度是限制玉米高产的主要环境因子,为了寻求合理的播种时间,使玉米生长发育处于适宜的土壤温度环境中,从而保证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通过开展不同播期对大田地膜春玉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不同播期处理各层次地温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拔节之后即进入生殖生长期,地温呈降低趋势。在西北内陆河流域第二播期(4月20日)生长状况好,干物质累积量高,尤其是乳熟期和成熟期差异明显。第二  相似文献   

13.
田间试验表明,渭北旱塬春玉米最大生产力为8350.5kg/hm~2,需水量为442.2mm。根据自然降水总量及降水分布与春玉米、冬小麦需水量及需水规律的关系,适当扩大春玉米种植面积,不仅可增加粮食产量,而且可保持农田良性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灾后不同播期对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7月21日开始,改种玉米播期每推迟1d,成熟期平均推迟3.678 6d,吐丝期推迟2.250d;生育期内平均温度的变化对秋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表现为日均温每下降1℃,吐丝至成熟的历则延长3.434 4d,成熟期推迟10.024 4d;播期对产量构成的影响表现为灾后改种玉米每迟播1d,每穗粒数下降13.925粒,千粒重下降6.775g,理论单产下降562.821kg/hm2;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的变化对产量构成的影响规律为日均温度每下降1℃,每穗实粒数下降40.157 4粒,千粒重减少17.084g,理论单产减少1 506.466 5kg/hm2。  相似文献   

15.
夏蛊玉米间作夏芸豆是兖州市代家村80年代开始试验推广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全市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余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夏芸豆不同播期、不同上市时间对产量、效益影响较大。为提高种植效益,我们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试验,  相似文献   

16.
<正>张北试验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张北县境内,该地区海拔1400~1500m,年均气温3.78℃,无霜期90~100d,年降水399.2mm,属于高寒半干旱生态经济类型区。5~9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2.1℃~19.2℃,适宜喜凉蔬菜的正常生长,现已逐渐形成全国第五大蔬菜生产基地——夏秋蔬菜生产基地,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玉米灰斑病在红河州山区和高海拔、雨水多的地区近几年发生突出,危害重,损失大,遇到种植感病品种易绝收,为从生育期上避开玉米灰斑病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找到适合红河州高海拔地区和多雨多湿往年发病重地区的播种时期,以减少灰斑病的发生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8.
试验证明,东农豆253于5月15日播种、密度24万株/hm~2时产量为4000.0kg/hm~2,排名第1;5月20日播种、密度30万株/hm~2时产量为3769.2kg/hm~2,排名第2。  相似文献   

19.
蓖麻喜温怕凉,对低温较为敏感,不宜播种过早。为了确定蓖麻在本地种植的适宜播期,特进行此试验,为大面积播种蓖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设3个处理:(1)4月10日播种;(2)4月15日播种;(3)4月20日播种。随机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6m×9m。 1.2 试验地点及材料 试验地点设在太西集团农副业生产基地。 供试蓖麻品种为晋蓖2号。肥料品种:尿素、二铵、硝……  相似文献   

20.
1试验目的 山药在和田地区曾有少量种植,若要大面积发展,必须对其生理特性进行全面了解。为了掌握山药在和田地区的最佳播期及高产种植模式,进行了此项试验。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完全随机的2因素试验、每处理组合有2重复的设计方法,即3种不同的播期,两种不同的土地整理方式,共12个小区。分别是3月23日、4月5日、4月17日3种播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