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丁草胺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测定丁草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反相C18柱,215nm检测波长,乙腈的水溶液为流动相,40℃柱温条件下,丁草胺的保留时间为5.0min;检测线性范围为0.0629~31.4336mg/L;在空白石油醚中添加0.0982、0.1965、0.7858、1.9646、11.7876、23.5752mg/L浓度的丁草胺标准样,平均回收率为95.97%~104.79%,变异系数为0.02%~4.35%,可满足快速、准确、方便的测定环境样品中丁草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精喹禾灵残留测定及微生物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土壤中除草剂精喹禾灵残留的测定方法,并研究了其微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C18柱和DAD检测器,以甲醇和0.2%磷酸水溶液(274∶,V/V)为流动相,在波长234 nm进行检测,土壤中精喹禾灵的回收率为88.4%~90.4%,相对标准偏差低于6.75%。未灭菌土壤中精喹禾灵的降解速率比灭菌土壤中快,接种优势微生物后精喹禾灵的降解速率明显加快,表明微生物是土壤中精喹禾灵降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1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土壤中除草剂精喹禾灵残留的测定方法,并研究了其微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C18柱和DAD检测器,以甲醇和0.2%磷酸水溶液(274∶,V/V)为流动相,在波长234 nm进行检测,土壤中精喹禾灵的回收率为88.4%~90.4%,相对标准偏差低于6.75%。未灭菌土壤中精喹禾灵的降解速率比灭菌土壤中快,接种优势微生物后精喹禾灵的降解速率明显加快,表明微生物是土壤中精喹禾灵降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5.
6.
7.
8.
菲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中间产物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生物降解是多环芳烃从环境中去除的主要途径,而获得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的优势微生物是当前进行多环芳烃污染生态系统修复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采用水-硅油双相体系从污染土壤中富集到3个以菲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混合菌系GY2、GS3和GM2,这3种混合菌在72h内对初始浓度为100mg·L-1菲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9.9%、99.9%和91.9%。从GY2中分离得到高效降解菲的菌株GY2B,48h对菲的降解率达到99.1%。经UV-Vis和GC-MS分析发现,混合菌GY2降解菲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有1-羟基-2-萘酸和1-萘酚,纯菌GY2B降解菲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有水杨酸、1-萘酚和1-羟基-2-萘酸。 相似文献
9.
10.
丁草胺在水稻上的降解动态与残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5%丁·苄可湿性粉剂(WP)中丁草胺在2006年和2007年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的降解动态,以及其在稻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丁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米和米糠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6.12%~92.82%、85.10%~96.17%和83.64%~93.49%;丁草胺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动态符合1级动力学指数模型,在湖北省和广东省水稻植株茎叶的半衰期分别为4.99~5.80 d、4.79~5.55 d;在水稻田以常规剂量2 571 g/hm2和高剂量3 857g/hm2施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后,广东省和湖北省水稻植株中的残留量为0.173 8~0.223 0 mg/kg,在稻米中的残留量为0.015 4~0.034 2 mg/kg,在米糠中的残留量为0.010 7~0.029 7 mg/kg. 相似文献
11.
张金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17(5):90-92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通过对小麦生理指标-株高的测定,研究了除草剂安全剂3-二氯乙酰基-2-甲基-2-乙基-1,3-噁唑烷保护小麦免受除草剂丁草胺在不同浓度时的伤害.结果表明:当安全剂与丁草胺按一定浓度配比混合,对小麦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保护率可达60%~170%. 相似文献
12.
除草剂丁草胺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出3种不同结合比的酶标抗体,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标记抗体固相抗原直接竞争ELISA(cdELISA)检测丁草胺的方法。结果表明,酶标抗体克分子比为1.55时偶合物活性最高,包被浓度1μg·mL-1,酶标抗体800倍稀释,稀释液采用2×PBS,不含BSA、甲醇,建立的标准曲线IC50=1.7ng·mL-1,检测限为0.006ng·mL-1,检测范围0.06~2616.7ng·mL-1,批内变系数9.25%,批间变异系数23.55%。蒸馏水以及稀释10倍后的矿泉水、池塘水、稻田水添加1ng·mL-1和10ng·mL-1的丁草胺,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27%、158.50%、119.75%、124.51%。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丁草胺免疫分析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研究除草剂丁草胺对麦穗鱼的毒力、抗氧化酶系(GST、SOD和CAT)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丁草胺对麦穗鱼24h半致死浓度(LC50)为0.4512mg/L,随处理浓度的升高,麦穗鱼体内抗氧化酶系(GST、SOD和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其活性表现为低浓度诱导和高浓度抑制;抗氧化酶系活性与丁草胺处理浓度呈抛物线型浓度-效应关系,MDA含量与丁草胺处理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除草剂安全剂3-二氯乙酰基-2,5-二甲基-2-乙基-1,3-噁唑烷对丁草胺解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金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16(3):78-81
本文主要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通过对小麦生理指标——株高的测定,研究了除草剂安全剂3-二氯乙酰基-2,5-二甲基-2-乙基-1,3-噁唑烷保护小麦免受除草剂丁草胺在不同浓度时的伤害。结果表明:当安全剂与丁草胺按一定浓度配比混合,对小麦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保护率可达60%~170%。 相似文献
15.
腐植酸对水溶液中丁草胺光化学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采用紫外光照射的方法研究了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潮土腐槙酸对丁草胺的光降解具明显的抑制.潮土腐植酸浓度较低(<10mg·L-1)时,随腐植酸浓度的增加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越强,丁草胺光降解速率越低:当潮腐植酸的浓度≥10mg·L-1时,腐植变化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影响不大,20mg·L-1腐植酸与10mg·L-1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解的影响相近.不同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不同,商品腐植酸对丁草胺降解抑制作用较强,潮土腐植酸和黑土腐植酸对丁草胺光降解的抑制作用则相对较弱.这种现象可能是由腐植酸的纯度和腐植酸本身结构我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异丙草胺丁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北京地区和福建地区土壤中异丙草胺与丁草胺、异丙甲草胺的吸附性差异,采用Freund lich方程,对其吸附等温线进行描述,对Freund lich方程吸附常数Kd与土壤的理化性质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这3种除草剂的环境危害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农药在较高有机质含量土壤中吸附性更强,同一种土壤中,异丙草胺的吸附性小于丁草胺吸附性,但高于异丙甲草胺,为进一步研究除草剂的有效利用以及在水环境中的危害提供了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多功能除草复合肥的制备可行性和性能,用团聚法制备了10-8-7型NPK丁草胺复合肥,探讨了制备的工艺条件:尿素、普钙、氯化钾、棒土的质量比为35∶100∶21∶10,丁草胺乳油分别占物料总量的0.25%,0.35%,0.45%,0.55%,造粒机倾角50~60°,转速20~23r/min,物料出口温度48℃.对丁草胺复合肥颗粒的性能进行测定和分析表明,所制复合肥的颗粒强度符合国家标准,一年内颗粒中的N,P,K及丁草胺含量,pH值保持相对稳定,肥料与丁草胺之间无拮抗作用,符合化肥—农药混配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丁草胺高效真菌的分离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现场采样、室内培养富集测出等方法,对能高效降解丁草胺的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研究了其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从经常使用丁草胺的稻田土壤中分离出的茄类镰刀菌(F.sp.solani),该菌能以丁草胺为惟一碳源生长,在马丁氏液体培养基中,于培养15~60h期间,生长速度最快。在丁草胺基础无机盐培养液中,在接种量为5×105胞子·mL-1,温度为35℃,pH值为6.0,丁草胺浓度为50mg·L-1,培养时间为35h的最佳条件下,降解率高于97.4%。该菌对生物治理丁草胺水环境污染显示出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