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杂交棉品种铜杂41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杂411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省铜山县华茂棉花研究所联合选育的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于一体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2005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筛选试验,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试,2008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并获得国家长江流域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057号]。2007-2008年参加国家长江流域区试,并在2008年同步参加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棉2009019)。2009年获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2.
棉花新品种新陆早51号的选育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陆早51号(原代号金垦71)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早熟、优质、丰产、抗病、适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种,2011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赣棉8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于1983年从赣棉5号中按系统育种程序,结合定向筛选培育鉴定的方法育成的。1991年3月经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同年9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填补了江西省耐旱棉花品种的空白。1991年已示范推广2000公顷。  相似文献   

4.
晋棉13号是通过国家科技攻关育成的首批棉花耐旱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创了我国棉花耐旱育种新纪元。该品种于1993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和成果视同鉴定;1994年获国家“八五”攻关一等后补助;1995年被列为实现2000年我国棉花总产增加5亿kg的技术措...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棉花育种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2007年江苏省棉花育种单位共育成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棉花品种69个,其中,江苏省审定56个,国家审定13个。“十五”以来,江苏棉花育种,既取得了新的成绩,又面临新的问题,通过对“十五”以来江苏棉花品种审定资料和品种应用情况的分析,讨论江苏今后棉花育种工作,很有必要。1棉花育种现状1.1新组合大量涌现,杂交棉发展较快。2000-2006年,进入江苏棉花区域试验的品系(组合)共414个,其中,常规棉品系153个,杂交棉组合261个。与2000年相比,2006年参试品系(组合)总数增加了240.7%,其中杂交棉组合增加了508.3%,杂交棉组合占年总参试品系(组合)的比…  相似文献   

6.
“七五”期间,新疆棉花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总产持续提高,年均植棉35.7万公顷,年均总产30.3万吨。1990年棉田面积达42.7万公顷,每公顷1035公斤,总产超过50万吨。棉花科研生产均取得丰硕成果,培育新品种10个,获得省级奖励13项。现将获奖及审定鉴定的棉花成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棉1号(新GK-4)由新疆农科院经作所和甘肃酒泉棉花试验站联合选育而成.其母本新陆早13号是新疆兵团农七师农科所培育的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系,是新疆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棉花新品种.父本新陆中15号是新疆农业大学培育的早中熟、丰产、中长绒品种,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005-2006年参加本所早熟棉比较试验,2007-2008年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甘肃省生产试验,2009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新棉1号,编号甘审棉001号.  相似文献   

8.
冀丰4号在2008―2009年参加天津市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9―2010年和2011年分别参加河北省东部春播早熟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6―2017年和2018年分别参加河北省春播常规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2018―2019年和2020年分别参加国家黄河流域中熟常规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于2009年、2012年、2019年和2021年分别通过天津市、河北省(河北省东部植棉区春播)、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及其以南植棉区春播)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对冀丰4号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虫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郑杂棉4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转基因抗虫杂交棉。2007年推荐参加河南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08年续试,同时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2009年2月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208号);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为豫审棉2009007。  相似文献   

10.
中棉所85(原代号中夏杂06)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sGK中394为母本、以品系071239为父本培育的杂交组合。该组合2010—2011年完成河南省短季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完成河南省短季棉生产试验。2009年获得在黄河流域棉区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Ea基安证字(2009)第177号]。201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3006。  相似文献   

11.
汴棉511是采用杂交和后代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2009—2011年参加了河南省棉花中间试验,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抗病性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产抗虫杂交棉——华杂棉H31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杂棉H318(原代号H318)是华中农业大学以自育高产新品系B0011为母本,优质、抗病虫系4—5为父本,通过人工去雄授粉杂交的方法,经多年培育而成的杂交品种。2007年和2008年参加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2008年进行生产试验并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169号],2009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9018),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谭联望研究员主持培育的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中棉12,于1989年9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荣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先后被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等省审(认)定,河北、湖北、  相似文献   

14.
优质水稻恢复系渝恢2103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7,(3):17-19
渝恢2103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渝优水稻团队以国际水稻所资源IR9129的变异单株为亲本,采用花药培养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培育而成的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香稻恢复系,具有米质优、稻瘟病抗性较强、恢复力强、配合力好等优点,于2009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配组的杂交水稻品种渝香203先后于2006,2008,2008和2009年通过了重庆、贵州、陕西和江西等省级品种审定,并于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11年开始连续6 a被推荐为重庆市推广的水稻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5.
优质高产抗虫杂交棉——湘杂棉20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杂棉20号(原参试编号为湘CH24—13)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优质高产杂交棉,在2006、2007和2008年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2009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棉2009013号)。2007年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7)第233号。  相似文献   

16.
新陆早40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2001年利用优选97185作母本,以杂交后代(D256×SW2)F2作父本,复合杂交,经定向选择南繁北育培育而成。2009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命名.审定编号:新审棉2009年56号。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7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选育的高产、抗病(逆)、早熟和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是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应用安全证书,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09011)。  相似文献   

18.
石杂101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最新培育的转Bt+CpTI双价基因中熟抗虫杂交棉,2009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7月通过国家审定。2009~2010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  相似文献   

19.
中棉所72(原代号中696)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培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3年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省广泛试验,多点示范,中棉所72表现为出苗好,苗期生长势强,蕾期长势稳,后期不早衰;生育期125d,  相似文献   

20.
朱协飞  张天真 《中国棉花》2009,36(10):22-23
南农10号(南优3号)是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抗虫杂交棉。2008年8月通过国家(长江流域棉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08021),2009年取得长江流域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