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VC管地下滴灌系统在温室番茄灌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温室节水灌溉需求,用PVC管制成了简易地下滴灌管。通过无作物小区灌水试验和番茄栽培试验的方法,对该PVC管滴灌系统的出水性能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所用硬质PVC管规格为外径20.4 mm,内径17.9 mm,每米质量0.1 kg;在管壁上打孔制成直径1 mm、4个为一组的出水孔,出水孔沿PVC管延长方向排列,组内两出水孔中心点距离20 mm,组间中心点距离300 mm。这一滴灌系统专为温室灌溉设计,长度同温室垄长6 m。滴灌管埋于地下30 cm,出水孔上覆盖过滤层。结果表明,灌水时供水压力大于15 kPa、控制灌水下限土壤水吸力设定为30 kPa,该PVC管滴灌系统出水均匀度可达到既定标准。与普通地下渗灌管相比,这一滴灌系统埋设简便,灌水速度快,节水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水头压力对橡塑渗灌管渗水性能的影响(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种不同规格的橡塑渗灌管进行实验室渗水测试,考查水头压力对其渗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渗灌管初始渗水阶段,渗水速率迅速下降;在试验渗水压力范围内(0~70 kPa),渗水速率与水头压力呈幂函数关系;2个试验样品的渗水速率变异系数在50~60 kPa区间的某一水头压力下分别达到最小值;结果表明,水头压力是影响渗灌管渗水速率和渗水均匀性的重要因素,管径较大的橡塑渗灌管渗水性能优于管径较小的渗灌管。  相似文献   

3.
蔬菜保护地节点式渗灌管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保护地渗灌存在的问题 ,研制了高效节水、经济耐用、性能优良的节点式渗灌管。试验结果表明 ,此种渗灌管节水效率是普通渗灌管的一倍以上 ,生产番茄的灌溉定额为 12 2 5 5~ 12 90m3 hm- 2 ,植株间番茄果实的均匀度达到了0 .75以上 ,单位面积产量 58680~ 59910kghm- 2 ,水资源的效率为 46.44~ 47.88kgm- 3 。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求更加经济节水的保护地蔬菜栽培灌溉技术,应用特殊打孔工艺研制了节点式PE渗灌管。田间灌水性能试验表明,自行研制的渗灌管灌水均匀度达到了90%以上;豇豆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田间管理条件采用节点式渗灌技术的灌水量仅为沟灌用水量的1/3,而每方水豇豆的生产力为沟灌的3.42倍。  相似文献   

5.
橡塑渗灌管生产工艺是决定其渗水性能和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该文对国内外橡塑渗灌管生产工艺和渗水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进一步提高渗灌管渗水均匀性和抗堵塞性能是目前生产工艺改进的主要任务,渗水性能测试是优化渗灌管生产工艺和应用设计的重要步骤,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和测试方法是实现橡塑渗灌管规范化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渗灌土壤水分调控技术参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了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对渗灌调控土壤水分的有关技术参数如渗灌管埋深、间距、灌水压力、渗灌管的允许长度和出流量等研究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了渗灌技术参数今后的研究重点:对渗灌参数进行综合研究及水分运移规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展示节点式渗灌管的优良性能和较高的水分生产力,对其做了出水性能检验和不同灌溉方法水分生产力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节点式渗灌管的灌水均匀度达到90%以上,比普通渗灌管灌水均匀度提高了15%,其节水原理是将土壤通体湿润转化为作物根区灌溉;铺设防渗层有效地阻止了灌溉水的下渗,计划湿润层的变浅和单次灌水量的减少是节点式渗灌能够大量节水的根本所在,节点式渗灌的水分生产力最高,达到70.37 kg/m3,其次是普通渗灌54.55 kg/m3,再次为膜下滴灌53.96 kg/m3,最低为沟灌,仅为42.00 kg/m3。  相似文献   

8.
地下微孔渗灌的节水机理及控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试验结果证明,采用地下微孔渗灌技术,能显著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如茄子、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7.7%、41.2%。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地下微孔渗灌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是减少地面土壤物理蒸发。提出了应用DTS-Ⅱ型土壤水分测控仪,可根据土壤湿度状况对地下微孔渗灌的灌水量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9.
微孔管渗灌时土壤水分运动的有限元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为了深入了解新型微孔渗灌管的灌水性能,提供推广应用渗灌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依据,建立了含有第3类边界条件的二维微孔管渗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了模拟。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模型的仿真应用结果表明:供水水压力、土壤初始含水率、渗管的渗水速率等对渗灌效果都有明显影响。供水压力增大渗灌后土壤湿润范围内的平均含水率增大。初始含水率越高,湿润锋越不明显,总渗水量越小。随着渗管渗水速率的增大,渗管周围将出现饱和区,并存在渗水速率临界值,该值与土壤初始含水率有关。增加渗管的渗水速率可以提高渗灌的灌水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项试验采用先进的渗灌理论,利用当地生产的再生塑料管,为山坡地枣园精心设计了一套成本低,施工简便,易于黄土高原地区使用的渗灌系统。结果表明:根系分布层直接渗灌技术,不仅其节水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损失,增加土壤含水量,减轻病虫的危害,提高枣树生长量,促进枣树早挂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现有地下灌溉系统的分析,论述了田间地下土基透水管灌溉、排水兼用的可行性及机理分析。在对国内外暗管施工机进行分类归纳的基础上,研制出土基透水管现场成型机,可现场一次完成土基管的成型、固壁、防渗、镶嵌渗水条等工序,初步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其结构合理性、经济性、并对土壤的破坏成型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暗管排水改良滨海盐土的效果及其适宜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兰亭 《土壤学报》1988,25(4):356-365
本文叙述了山东打渔张灌区的自然条件,进行暗管排水改良滨海盐土试验的由来、工程布局和试验效果的观测、分析,并由此而提出了暗管排水的适宜条件。试验是在1978-1984年进行的,结果表明,暗管排水在滨海粉砂壤土地区确实可以增加排水排盐量,降低潜水位,提高土壤排蒸比,加速土体脱盐和潜水淡化,增产粮棉,防止粉砂壤土明沟塌坡,是一条改良滨海盐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设计暗管排盐参数,提高河套灌区盐碱土的改良效果,通过布设田间试验,在轮灌方式下,对比分析了10、20、30m暗管间距条件下土壤盐离子、碱化程度和肥力指标特征,研究了暗管间距对河套灌区重度盐碱土脱盐治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10、20、30 m间距处理0~10 cm土层淋洗前土壤含盐量分别为17.22、17.74和17.17 g/kg,秋浇前分别为10.78、11.56、11.95 g/kg,不同暗管间距处理的土壤脱盐率表现为:10 m>20 m>30 m。(2)灌水后各处理土壤碱化指标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10、20、30 m间距处理0~10 cm土层土壤p H在秋浇前较第3次淋洗后分别降低了4.47%、3.72%和2.96%,说明小间距的暗管布设更具有缓解土壤碱化程度的潜力。(3)暗管排水过程中会使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各间距处理的流失量依次为10 m>20 m> 30 m。  相似文献   

14.
新疆浅层暗管排水降低土壤盐分提高棉花产量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达到土壤脱盐的效果,增加作物产量,该文针对膜下滴灌棉田,采用完全随机试验方案,在装有暗管的中度和轻度盐渍化土壤上种植棉花,分析暗管降盐技术对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农田土壤盐分变化规律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农田土壤盐分剖面特征均由表聚型向脱盐型变化,中度盐渍化土壤0~20 cm土层盐分下降最快,其他土层盐分含量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轻度和中度土壤最高脱盐率分别为50.96%和90.89%,中度盐渍化土壤盐分可降低至轻度水平;暗管排水的电导率变化范围为7.53~11.16 dS/m,pH值变化范围7.08~8.20;轻度和中度盐渍化棉田增产幅度分别为25.3%和55%。研究表明与滴灌配套的浅层暗管排水降盐技术可有效治理盐碱土壤,提高作物产量,该研究可为盐渍化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水肥一体灌溉循环系统构建及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有生产型日光温室灌溉普遍采用沟灌或直接利用管道进行管道输水灌溉,营养施用为复合肥随水冲施方式,缺乏精确调控手段,肥水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水肥一体灌溉循环利用系统,采用地面挖沟、沟内放置袋装基质进行无土栽培的种植方法;灌溉使用水肥一体滴灌方式;构建回收管路,收集过量的水肥并实现循环利用。为了检验系统性能,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土栽水肥不循环模式相比,水肥一体循环循环系统用水量是传统土栽模式的69.4%,水分利用效率是传统土栽模式的1.92倍。利用该系统不但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而且实现了节水、节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干旱地区排盐暗管优化布局关键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干旱地区暗管配合淋洗的排盐效果及关键影响因素,该研究在新疆焉耆盆地布置了暗管排盐试验,研究淋洗前后土壤剖面的水盐变化规律和不同淋洗定额下相同暗管布局的暗管排水排盐量差异,结合正交试验分析方法研究暗管布局参数中影响土壤脱盐率的显著因素,并分析淋洗定额与暗管布局参数对土壤脱盐率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1)暗管排水后,土壤剖面含水率明显增大,表层平均含水率由0.20增加为0.30cm~3/cm~3,含盐量不同程度减小,表层平均盐量由10减少为5g/kg;2)暗管排水流量呈现先迅速增大,后缓慢减小的规律,而暗管排水电导率则在排水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且淋洗定额越大,暗管排水排盐量越大;3)暗管间距和埋深是影响脱盐率的显著因素(P分别小于0.05和0.01),而管径则对脱盐率无显著性影响;淋洗定额越大,土壤脱盐率越大,且在较大淋洗定额差异条件下,淋洗定额和暗管布局参数对土壤脱盐率无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干旱地区暗管排盐工程布置,合适的埋深和间距很重要,淋洗定额也是影响脱盐效果的关键因素。考虑节约水资源和节省工程造价,研究区合适暗管埋深为1.4 m,间距为8 m,管径为90mm,此时采用300mm的淋洗定额进行冬灌,即可以满足36%的目标脱盐率。研究结果可以为干旱地区暗管合理布局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脉冲水流对滴灌系统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该文基于射流附壁和切换原理设计了一种支管射流三通,并与毛管射流三通开展组合试验。在毛管铺设长度为60 m,4种支管三通进口水头(9.5、12、14、15.5 m)条件下,研究支毛管安装射流三通或普通三通时灌水小区的灌水均匀度、脉冲频率与水头损失变化规律,并建立描述支管射流三通出口流量和压力的拟合关系式。结果表明,当支毛管三通均采用射流三通时,支毛管中均为间歇性脉冲水流,脉冲频率随支管进口水头增加而递增;毛管滴头流量在1.2~2.2L/h之间,沿程水头损失在0.9~1.6m之间;灌水均匀性系数在95.88%~98.56%之间,流量偏差率在8.35%~15.14%之间,灌水均匀度最高。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灌水小区中支毛管三通的最优组合方式,可为射流技术在脉冲滴灌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灌溉排水耦合调控稻田水分转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该文利用装配有地下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蒸渗仪,分析节水灌溉与旱地控制排水技术耦合调控对于稻田水分转化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排耦合调控在小幅减少水稻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了稻田灌溉水量、地下排水量及水稻蒸发蒸腾量,最终显著增加了水稻水分生产效率。与常规灌排稻田相比,灌排耦合调控稻田水稻产量减少1.9%,灌溉水量、地下排水量及水稻蒸发蒸腾量分别显著减少41.7%、49.9%及24.9%,水分生产效率增加30.5%。随着控灌稻田排水控制限的提高,稻田灌溉水量、地下排水量及水稻蒸发蒸腾量减少,水稻产量保持稳定,使得水稻水分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加。提高控灌稻田的排水控制限,减缓了稻田土壤水分的衰退速度,并增加稻田地下水位低于排水控制限的比例,稻田灌溉次数与发生地下排水的时段均减少,使得控灌稻田灌溉水量与地下排水量下降,两者综合作用下控灌稻田水稻蒸发蒸腾量减少。在采用控制灌溉模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稻田排水控制限,可以较好地实现水稻生产中水分的高效利用,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稻田水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控制暗管排水下土壤剖面水盐分布与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控制暗管排水可改变土壤水盐运移从而影响灌区盐渍化程度和土壤水分状况.为探讨土壤水盐分布与变化及其受控制排水与间距的影响,以河套灌区义长试验站暗管排水试区为对象,选取玉米生长期内典型灌溉周期开展研究.分析了控制排水及其间距变化下土壤水盐剖面静态分布与动态变化及灌水前后土壤水盐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与自由排水比,控制排水提高...  相似文献   

20.
章程  袁道先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5):134-137,183
岩溶地下水系统作为岩溶生态系统的一项脆弱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有着少有的敏感性。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例,利用20余年的水化学系列资料,分析了农业活动加强、土地利用方式及灌溉系统改变对地下水的影响。发现无论是农业(工业)活动的加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还是灌溉系统的改变,都会造成流域内地下水水质空间和时间的改变。其中既有不利的一面,如乡镇的快速发展,生活和工业污水的直接排放,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也有有利的一面,如地表地下水库的联合调度灌溉,植被的种植(农用地恢复为林地)。因而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地下水脆弱性因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