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验证富含高分子有机酸的盐碱清除剂对降低土壤含盐量及对棉花出苗率和产量结果的影响,特实施了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把30 kg/hm2富含高分子有机酸的盐碱清除剂随灌水施入,可使0-20 cm土层水溶性盐分含量由灌水前4.970g/kg降低到1.148g/kg,共降低盐分3.822 g/kg;而未施用这种盐碱清除剂的清水对照水溶性盐分含量由原来4.970 g/kg降低到3.678 g/kg,共降低盐分1.292 g/kg;用盐碱清除剂比不用盐碱清除剂多降低含盐量2.530 g/kg,同时保证了70%-80%棉花出苗率,获得3 664.5 kg/hm2籽棉产量。  相似文献   

2.
在苏北沿海滩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盐分下海滨锦葵盐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1)土壤盐分含量在3 ~4 g/kg时与1~2 g/kg相比,海滨锦葵生物产量差异不显著.盐分含量在5~7 g/kg时,生物产量显著下降.(2)在沿海滩涂上施用N、P肥可显著提高海滨锦葵生物产量,株高、茎秆直径及籽粒产量都显著提高.(3)盐分含量、氮肥、磷肥均能显著影响海滨锦葵籽粒产量,主要因素是土壤盐分含量,氮肥和磷肥次之.影响海滨锦葵籽粒产量的优化组合是土壤盐分1 ~2 g/kg、氮肥用量150 kg/hm2、磷肥用量30 kg/hm2.  相似文献   

3.
土壤盐碱改良剂施地佳,利用有机营养剂给土壤微生物提供营养源,通过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使微生物活力加强,分泌有机酸降低土壤盐碱度,达到生物改良盐碱土壤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一组水溶性高分子结合土壤中成盐离子,随流水将盐分带到土壤底层,迅速解除盐碱对作物的毒害,同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出苗率,增加产量。2009年利用施地佳在生荒盐碱地上进行了春小麦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4.
氮钾肥施用技术对芝麻养分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氮钾肥用量和施用方法对芝麻养分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芝麻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155.8 kg/hm2、K2O 111.4 kg/hm2;氮肥深施和肥料分次施用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芝麻粗脂肪含量与粗蛋白质含量存在负相关,施用钾肥芝麻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0.61%~2.39%,粗脂肪含量降低0.47%~0.76%,施用氮肥均有提高芝麻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的趋势;氮和磷主要存在于芝麻子粒中,钾主要存在于果壳和茎秆中,硼主要存在于茎秆中;在芝麻产量830.8~2 064.1 kg/hm2条件下,芝麻共带走氮35.0~94.2 kg/hm2、磷7.6~19.8 kg/hm2、钾40.9~133.8 kg/hm2、硼57.5~119.5 g/hm2;每生产100 kg芝麻子粒,芝麻共带走氮3.9~5.4 kg、磷0.8~1.1 kg、钾4.1~7.4 kg、硼4.3~6.9 g。  相似文献   

5.
磷石膏对盐碱地改良效果及对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磷石膏改良盐碱地效果及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以施入磷石膏3 000 kg/hm2处理最高,为10 881.63 kg/hm2,较不施磷石膏处理增产4.96%,但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施入磷石膏后改善土壤质量的效果显著,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0.1~7.4 g/kg、速效氮5~26 mg/kg、有效磷1~2 mg/kg、速效钾含量8~32mg/kg。可显著降低耕层pH 0.04~0.46。脱盐效果明显,施入磷石膏3000~4500 kg/hm2的处理,水溶性盐的含量降低到了1 g/kg以下。通过土壤脱盐,释放出了土壤中被固定的各种养分,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达到改良风沙土盐碱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夏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54-4454,4472
研究了20 cm土壤埋入不同秸秆层隔治盐碱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秸秆层隔0~20 cm土层中的盐分含量均低于对照,且随层隔数量增加而减少。以层隔2.0 kg/m2的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0~20 cm土层盐分含量降低0.12%,土壤有机质增加0.8 g/kg,大豆增产29.67%。说明秸秆层隔可以阻断下层土壤盐分随毛管水的上升,降低上层土壤盐分含量,而且兼备秸秆还田功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作物生长条件,提高了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7.
盐碱地改良剂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重度苏打盐碱荒地施用脱硫石膏、国产1号和国产2号3种盐碱地改良剂对紫花苜蓿出苗率和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土壤改良剂(对照)相比,施用3种盐碱地改良剂的土壤(0~20 cm)pH值降低0.15~1.26,紫花苜蓿出苗率提高17.8%~30.5%,提高出苗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脱硫石膏>国产2号>国产1号;鲜草总产量增加3 107.5~6 971.3 kg/hm2,促进鲜草产量增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国产2号>国产1号>脱硫石膏。  相似文献   

8.
在日光温室采用盆栽试验进行的不同N、P、K用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施P2O50.067g/pot、K2O0.133g/pot的水平下,以施N0.165g/pot的处理番茄产量最高,适当增施氮肥可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相同施N水平下,随P、K用量的增加,Vc含量增高,而有机酸含量有减少的趋势。建议大田种植番茄以施N375kg/hm2、P2O5150kg/hm2、K2O30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以热研5号柱花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底肥、种植密度、追肥、灌水次数和采收方式对柱花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底肥(磷肥)水平种子产量和质量均高于未施磷水平,0.07 kg/m2处理磷肥水平产量最高,为358.50 kg/hm2,且3个处理相差不大。净度和千粒重最低的处理是0.13 kg/m2磷肥水平,分别为8.87%和2.42 g。种植密度为0.5 m×1.0 m产量最高,为448.63 kg/hm2,种植密度行距为1 m的种子净度、千粒重和出苗率均高于株行距为0.5 m的,净度为9.12%,千粒重为2.63 g,出苗率为74.33%。未追肥条件种子产量最低,为339.96 kg/hm2,种子净度、千粒重和出苗率变化较小。3个灌溉处理种子产量差异较小,未灌溉处理种子千粒重和出苗率最低,分别为2.48 g和42.44%。铺膜采收种子处理种子产量最高,为370.79 kg/hm2,成熟后刈割收种处理种子产量和千粒重最低,分别为197.42 kg/hm2和2.47 g。试验为云南柱花草生产及草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济谷20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达到45 kg/hm2时,增施P2O560~90 kg/hm2、K2O 30~90 kg/hm2、有机肥450~900 kg/hm2可显著地提高谷子的产量,较不施有机肥处理谷子产量增加200~400 kg/hm2,增产率3.23%~6.45%;增施有机肥可提高蛋白质含量2.8~6.1 g/100 g,提高粗淀粉含量15~49 g/kg、粗脂肪含量6.5~9.2 g/kg、赖氨酸含量0.7~1.6 g/kg。  相似文献   

11.
覆膜栽培对盐碱地向日葵产量及土壤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地膜覆盖对盐碱地向日葵产量的影响并探索其影响机理,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进行了全覆膜和半覆膜对向日葵出苗率、产量以及土壤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耕层土壤全盐含量3.5~6.0 g/kg的中重度盐碱地上,全覆膜较不覆膜土壤耕层脱盐率提高43.8%~53.8%,较传统半覆膜的脱盐率提高16.2%~20.3%;全覆膜较不覆膜、传统半覆膜向日葵出苗率分别提高45.6%和17.7%,向日葵产量分别提高183.3%和67.0%。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盐碱棉田改良剂的最优组合。[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复合肥、腐殖酸、磷石膏、牛粪4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棉花株高、果枝台数、成铃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磷石膏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最优组合为复合肥450 kg/hm2、腐殖酸600 kg/hm2、磷石膏22 500 kg/hm2、牛粪7 500 kg/hm2,该处理的棉花株高中等,果枝台数、成铃数均为最高水平,籽棉产量最高,达到3 146.8 kg/hm2。[结论]为提高盐碱地棉花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金为民  郑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09-3309
研究了尿素作种肥对棉种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肥用尿素过多,影响棉花出苗.壤土和黏土施用量控制在90kg/hm2以下,砂土用量最多不要超过45 kg/hm2.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硼砂施用量单因素5水平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设置田间对比试验,研究硼砂不同施用量对棉花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以确定棉花最佳施硼量。结果表明:硼砂施用量对皮棉产量和铃重影响显著。硼砂施用量为25. 7kg/hm2时皮棉产量最高,比不施硼砂时增产率达10. 2%,硼砂施用量为23. 0kg/hm2时铃重最高,铃重比不施硼砂时增重0. 53g。因此,棉花最佳的硼砂用量为23. 0~25. 7kg/hm2。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全覆膜、半覆膜等不同地膜覆盖技术,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向日葵上进行了抑制盐分、提高出苗率和产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耕层土壤全盐含量3.5-6.0g/kg的中重度盐碱地上,全覆膜比不覆膜的耕层脱盐率提高44.1%,比传统半覆膜的脱盐率提高14.2百分点;同时比不覆膜和传统半覆膜的向日葵出苗率分别提高45.6百分点和17.7百分点,向日葵产量分别提高183.5%和67.0%,是一项进一步提高盐碱地利用率与作物增产率的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膜下滴灌棉田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根区土壤盐分及出苗率的影响规律,以田间试验为基础,控制出苗水灌水量,研究棉花根区土壤盐分的运移特征及出苗率,并建立HYDRUS土壤盐分运移模型,模拟1膜2管6行、1膜3管6行和1膜3管5行的种植模式下,在出苗水灌水量不同时,棉花根区土壤盐分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灌水后,膜孔处0~20 cm深度土壤盐的质量分数随蒸发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威胁棉苗生长,且土壤盐质量分数与棉花出苗率呈线性负相关,棉花出苗时0~20 cm深度土壤盐质量分数的极限值、临界值、适宜值分别为6.81 g/kg、4.09 g/kg和2.28 g/kg;1膜3管6行种植模式下,当出苗水灌水量为1 125~1 275 m~3/hm~2时,可以兼顾保苗、节水的目标,是合理的机采棉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方式对盐碱土培肥及脱盐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施加复合肥料、秸秆还田和施加生物有机肥3种施肥方式对滨州市典型盐碱土壤的培肥及脱盐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加复合肥料的培肥效果最好,经过120 d的培肥,盐碱土中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长了146.84%、110.53%、139.13%、77.37%;施加生物有机肥的脱盐效果最好,经过120 d的培肥,盐碱土中水溶性盐分(全盐量)含量为0.5 g/kg,比对照土壤中的水溶性盐分含量(1.6g/kg)降低了68.75%.因此,复合肥料与生物有机肥的均衡配施应成为今后盐碱土培肥及脱盐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蚯蚓发酵液对番茄品质、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宴1号番茄为试材,研究600、675、750、825、900 kg/hm2等5个梯度蚯蚓发酵液对番茄植株生长、抗氧化能力、土壤养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旨在获得蚯蚓发酵液对番茄生长发育适宜施用量。结果发现,施用蚯蚓发酵液提高茎粗13. 28%~23. 88%,增加叶面积35. 80%~55. 60%,DPPH基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OH清除能力提高分别可达59. 12%、53. 45%、86. 25%,促进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番红色素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峰值分别达到108. 69 mg/100 g、16. 40 g/kg、13. 74 mg/100 g、7. 23 mg/100 g、6. 56 mg/g,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19. 70%~36. 14%、可滴定酸25. 00%~108. 69%,产量和单果质量的增幅分别为10. 98%~18. 97%、10. 97%~38. 54%。不同蚯蚓发酵液施用量对各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随蚯蚓发酵液施用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峰值出现在750 kg/hm2处理。结果表明,750 kg/hm2处理效果最佳,促进番茄营养生长,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以青杂5号为供试油菜品种,研究机械条播条件下填充物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物对油菜出苗率、成苗数、生育期、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尿素12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的油菜出苗率最低,为23.96%,相应的油菜群体密度28.50万株/hm2,生育期127.40 d,产量3 008.15 kg/hm2;炒熟的油籽225 kg/hm2作填充物的油菜出苗率最高,为43.00%,相应的油菜群体密度48.08万株/hm2,生育期122.47 d,产量2 676.13 kg/hm2。油菜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单株产量和全株有效角果数随着播量增加呈减小态势,株高也随播量增大降低,生育期随着播量增大而缩短,相反,分枝部位增高。产量最高的处理是播量4.5 kg/hm2,尿素12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基本保苗数28.79万株/hm2,产量为3 920.20 kg/hm2;产量次之的处理是播量6 kg/hm2,尿素12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基本保苗数38.78万株/hm2,产量为3 853.53 kg/hm2。提出针对北方寒旱区油菜机械化播种适宜推广的播量为4.5~6.0 kg/hm2,选择尿素120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作填充物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农田,在免耕覆盖麦秸、免耕、旋耕3种耕作方式下,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喷施玉农乐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杂草种类差异不大,免耕覆盖麦秸的杂草数量比免耕不覆盖的降低53%~82%,比旋耕的降低了62%~78%.30 g/hm2玉农乐处理,免耕覆盖麦秸的防效最好,免耕不覆盖和旋耕田差异不大;玉米田免耕覆盖麦秸,能降低玉农乐的用药量.免耕覆盖麦秸玉米出苗率降低,但是穗粒数、百粒重及产量增加;45~60g/hm2玉农乐处理,不同耕作方式中其产量差异不大;30g/hm2玉农乐处理和对照小区的产量,免耕覆盖麦秸的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