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养蜂属于传统且有特色的养殖业,是畜牧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江西养蜂业有悠久历史和辉煌过去,有丰富养蜂资源,有很好的养蜂群众基础.养蜂业在江西农村产业扶贫与农民致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以乡村振兴建设为切入点,在叙述江西省养蜂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西省养蜂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江西省养蜂产业发展升...  相似文献   

2.
我养蜂30多年了.刚开始我对养蜂一窍不通,我就买了养蜂书籍,并订了<中国养蜂>,每期都仔细研读,经过反复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使我从不会养蜂到能够熟练地管理一个蜂场,这一切都和<中国养蜂>是分不开的.我感谢<中国养蜂>!她是我们养蜂人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3.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5,56(4):42-43
大约在150年前欧洲就有了现代养蜂,随着19世纪中叶产业革命,养蜂人变得务实,他们更加注重科学养蜂技术和蜂场的经营管理,20世纪末进入电子信息时代,网络给养蜂带来巨大变化.根据欧盟、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欧洲各国都有大学学历的养蜂人.2004年5月主要针对25个欧盟国家开展调查.  相似文献   

4.
养蜂是一项传统养殖业,它不仅向社会提供丰富的蜜蜂产品,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门路.养蜂又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严格遵循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好蜂群与气候、蜜源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导致养蜂生产效益低,造成损失.导致养蜂效益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李贵良 《蜜蜂杂志》2021,41(4):31-31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蜜蜂养殖业造成了不同程度损失,广大养蜂工作者们步履维艰.总算是度过了坎坷不平的2020年,迎来了阳光灿烂的2021年.新的一年里,我们深知疫情并未结束,诸多不利因素仍在制约着我们养蜂,处处事事要谨慎,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就春繁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养蜂新手刚建场后只恨蜂群少,就放开手分蜂,...  相似文献   

6.
杭东 《中国蜂业》2013,(7X):60-61
<正>养蜂早在纪元前古代埃及、希腊等地即已开始,但近代的养蜂是以F.Huber对蜜蜂的观察研究为基础,从有关饲养方法和摇蜜机的各种设计方案加以发展而来的。渴望通过养蜂融入自然以往美国的养蜂人通常只是居住在乡间的农夫或牧人。但时下,越来越多城里人,其中包括众多企业白领、教授学者、退休老人甚至家庭主妇,也纷纷迷上了业余养蜂。于是,在今日美国的大城小镇,无论在千家万户狭小阳台上,还是鲜花常开的后花园里,都可以见到形状各异、颜色不一的蜂箱,甚至在白宫花园内也安放了一些由热爱业余养蜂的政府大员"认养"的蜂箱。据悉,  相似文献   

7.
王顺 《中国蜂业》2005,56(1):16-16,18
邛崃地处于成都平原西部边缘,自古就有养蜂历史.近20年来,在市畜牧局养蜂管理站的正确领导下,蜂群迅速增长,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2002年曾被四川省养蜂管理站评为全省的四大养蜂县之一,现有中西蜂15000多群,大部分蜂群早春都在邛崃一带繁殖生产.  相似文献   

8.
悠悠岁月,转眼养蜂已过去20个年头了。可以说从养蜂第一天起,我就与养蜂书籍有了不解之缘。但就我本人的养蜂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养蜂书籍中的知识和经验,一定要与实践结合起来,切不可死搬硬套,特别是初学养蜂的同行们更应注意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我要说的是我们这里的养蜂大户、具有30多年养蜂经验的乔银恒师傅.他今年52岁,18岁时就随父亲走南闯北养蜂,积累了很多养蜂技术和经验,是我们这里一位很出名的养蜂能手.这些年来,不管气候如何,丰年也好,欠年也罢,他所养蜂始终没有垮过场,亏损过钱.  相似文献   

10.
一、石城养蜂概况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地处丘陵地区赣江源头,有着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仅莲田就有6万~7万亩.有中、意蜂超过万群,现有专业养蜂户150多户,从事养蜂人员300余人,养蜂人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县农业局对养蜂管理和培训十分重视,特别在利用蜜蜂为白莲授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广西藤县宁康公社大塘大队社员,因地制宜发展家庭养蜂,去年全大队440多户社员中,有150多户养蜂.蜂群已发展到800多群.比1977年增加二成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这个大队家庭养蜂收获蜂蜜28,000斤有的一户就达2,000多斤。今年,这个大队计划养蜂一千群以上,争取更多的农户养有蜜蜂,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相似文献   

12.
a.不能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就放弃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很多养蜂员都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养蜂历史,可算得上是“老师傅”了。但是,老师傅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更何况“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养蜂时间长,并不等于任何事情都做得很优秀;“博采众长,吸取精华”才是每个新、老养蜂员应具备的优良品质。只有这样,才不会停止不前,使自己的养蜂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b.看别人的文章,不希望“句句是真理”,但愿能有一句话被我所用:每期的杂志或出版的养蜂新书,笔者都会耐心地看一遍,目的就是想从中发现一篇文章或一句话对自己有用、有启发。对于这样…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养蜂爱好者,1973年开始养蜂,至今已有30多年.其间有成功也有失败,有苦也有甜,虽遭受了不少挫折,但从中也吸取了不少教训,并找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现在单人长年定地饲养百箱蜂,还兼顾农活和打工,只采蜜不取浆.虽然收入不高,但在当地还算是数得着的养蜂户,与本地新老养蜂户比较,我养蜂还算成功的,这里总结十条养蜂要点供同行特别是新养蜂户参考采纳.  相似文献   

14.
一、立足一个“稳”字 我国农村有一种说法:养蜂是飞来之财。这就体现了养蜂的风险性大,养蜂技术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的,要从无到有。养蜂伊始,必须掌握蜜蜂的生活习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可以从捕捉1~2群山蜂起家,2~3年后便可以繁殖到10群以上,同时养蜂技术也不断成熟,就可以享受“年年有收入,子孙永不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金前元 《蜜蜂杂志》2009,29(8):15-15
蜜蜂产业的发展,除不可控因素外,蜜粉源条件和养蜂技术包括蜂群本身,决定着蜂产品产量.养蜂者在主观上又决定着蜂产品的质量,也就决定了养蜂效益.  相似文献   

16.
龚凫羌、宁守容二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广东省增城市的一位养蜂爱好者.自从7年前收捕到一群中蜂后,我便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没有养蜂经验,蜂群很快便得了幼虫病.首次养蜂就这样以失败告终,我心有不甘.听说意蜂好养,便去买了3框来饲养,后因为螨害严重又差点放弃.  相似文献   

17.
胥文钰 《蜜蜂杂志》2001,(11):28-28
1 .不敢正视养蜂事业的人 ,只好观望别人的脚印 ,而自己总觉得晚了 ,只要正视养蜂事业 ,踏着成功者的脚印走下去 ,一样会成功。2 .养蜂事业是一个火炉 ,没有围墙的大学校 ,新人进来后要吸热 ,要吸收很多新的知识 ,当他成熟后要放热 ,要辅导培养徒弟或别人去成功。他汲取的养蜂专业知识越多 ,付出才越有资本 ,养蜂经验越丰富 ,则越不容易放弃和失败。3.有的人从事养蜂事业总觉得困难很大 ,但只要行动 ,方法加毅力就能把困难踏在脚下。4 .购买有编号的电影票、车票 ,凭号入座 ,机会是比较平等的 ;不同背景的人从事养蜂事业 ,也是很平等的 ,只…  相似文献   

18.
施根吉 《蜜蜂杂志》2007,27(9):14-14
养蜂人员年龄老化已成事实,这种后继乏人的现象多年前就呈现出来了.且在我国中东部发达的省县尤是如此,确实让人担忧.下面从我县养蜂人员年龄调查数据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 龚老师:您好! 今天下午接到您的电话.心中很是激动.你那么忙还自费到各地去传播养蜂技术,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仅这一点就令人难忘. 凤凰这个地方活框养蜂的人很少,多数还是土法饲养;我不是专业养蜂,而是业余养几群中蜂.小时候家里穷,兄妹7个,常常为上学的书费发愁,在暑假时就与小伙伴们挖药材卖,冬季就烧炭卖换取学费,有一次在崖边石缝中发现一群中蜂,当时雪还没化完,就有蜂出入,并带有花粉归巢.我与小伙伴们便用斧头砸开石头,取干草烧掉蜂取蜜.从此我就与中蜂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通过积极推广,中意蜂微养蜂技术受到很多养蜂者和消费者欢迎.微养蜂方式融入蜜蜂文化,增加了科普宣传效果,使消费者、老年人、学生和业余爱好者对蜜蜂有了近距离接触,对蜜蜂产生亲切感,直到爱上蜜蜂.微养蜂技术推广对未来养蜂老龄化、学生科普、扩大养蜂队伍、养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