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生物学下限温度是5℃。三江平原4月20日前后5cm耕层可稳定通过5℃。此时开始大豆播种使大豆经受低温驯化,可产生抗寒性,同时可避开5月份播种期的春旱和春涝,确保播种农时和利用返浆水保证四苗。由于早播挖掘了品种的增产潜力,充分利用了5月份的光热水资源,抗灾增产效果明显,因此推荐三江平原地区推广此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通过两年对三种不同方式的大豆播种试验,筛选适合本地区的大豆播种方式。实践表明:在克山地区大豆采用45厘米双条窄行密植栽培比较适宜,较传统的大豆垄三栽培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期对极早熟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哈尔滨条件下错期播种三份大兴安岭农区的极早熟大豆,结果表明,播期对极早熟大豆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哈尔滨条件下种植85-100天的早熟大豆,在5月15日-5月30日之间播种均可获较高的干物质重和子实产量。播期对早熟大豆的许多农艺性状具有大的影响。无论在何时播种早熟大豆,干物质重总是一个与产量密切相关的重要性状,而瘪粒率是降低产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适期早播对大豆“满贯”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九洲  赵淑英 《大豆科学》1996,15(4):367-371
本文探讨了适期早播对大豆“满贯”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处理,大豆叶面积指数增长和生物产量的累积动态有所不同,大豆适期早播使始花期提前,末花期不推迟,全花期延长,最终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5.
大豆、木薯播期对间作大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0和2011年采用桂春8号春大豆新品种,在木薯间作大豆模式下,研究播期对大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播期固定时,木薯不同播期对大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大豆木薯同期播种时,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生育期缩短,株高增加,茎秆变细,分枝数、单株荚数和粒数减少,脂肪含量无明显变化,4月5日播种时,大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综合分析,大豆和木薯在3月25日之前播种的大豆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及间作体系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
于2010和2011年采用桂春8号春大豆新品种,在木薯间作大豆模式下,研究播期对大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播期固定时,木薯不同播期对大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大豆木薯同期播种时,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生育期缩短,株高增加,茎秆变细,分枝数、单株荚数和粒数减少,脂肪含量无明显变化,4月5日播种时,大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综合分析,大豆和木薯在3月25日之前播种的大豆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及间作体系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浅谈早熟大豆品种的迟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熟区受到冰雹袭击,农田害虫的危害,低洼地块春涝不能正常播种及严重干旱地区春早播种后不出苗等不利情况下,可利用早熟大豆品种晚播,在积温高的地区可用早熟大豆品种复种,春开春种。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行距、株距对大豆生育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通过大豆品种郑7051不同播期、行距、株距种植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郑7051于6月11日与6月21日播种株高相当,7月1日播种株高明显降低。播种较早时,随着行株距减少,株高增高;播种较晚时,随着行株距减少,株高有增加趋势,以株距10 cm最高。单株粒数随播期推迟而减少;百粒重受播期影响较大,受密度的影响较小。温度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大,试验于6月11日、6月21日播种,均能取得高产,以行距40 cm,株距13.3 cm时产量最高;7月1日播种的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那颖 《杂粮作物》2010,30(6):431-433
沈阳种植花生地区春季干旱,水浇地少,给花生适期播种保全苗带来不少困难。为了解决花生的缺苗断垄问题,达到抢墒播种、拿全苗的目的,我们进行了花生带壳覆膜早播试验。本试验在4月10日播种之后,经历了4月21日一场26 mm的降雨,4月23日夜间最低0℃的低温、高湿考验,覆膜的不覆膜的,果播的米播的,出苗率是100%。结果表明在4月12日果膜播种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本地主栽大豆品种北丰9号为材料,研究了东宁县第三积温条件下,不同播期对大豆物候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播期范围内,播种越晚,温度越高,出苗越快;适时播种比过早过晚播期产量、单株粒数、百粒重均高,说明适时播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季和气候条件对大豆子粒品质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4个大豆品种在春、夏、秋不同季节及不同年份播种时期,分析大豆子粒品质及主要性状的变化,为提高大豆子粒品质及商品性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晚播对菜用大豆根系、干物质积累及鲜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期是大豆高产栽培管理的重要手段.利用正常大豆播种期为对照,研究了三个相对晚播日期对菜用大豆物候期、根系、干物质及鲜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明显缩短生育期,播期越晚,播种到出苗的时间越短,整个生育日期越短,晚播能促进营养生长,增加苗期干物质的积累,但显著降低苗期根表面积和减少根长,根冠比下降.晚播也显著增加地上干物质的积累,6月14日播种R6期的干物重最高为:51.1g·株-1.适当的晚播可有利于菜用大豆的鲜荚产量形成.6月4日和6月14日播种R6期后10 d鲜荚产量最高,可作为哈尔滨地区的菜用大豆的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区之一,该地区大豆的前茬作物为小麦,小麦收获后,田间麦秸量大,麦茬较高,大豆播种质量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大豆生长和产量形成。为破解上述生产难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经过多年协同攻关研发了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该技术可一次性完成秸秆侧向抛秸、分层施肥(药)、精量播种、覆土镇压、封闭除草等核心作业环节,同步实现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大豆精量播种和田间病虫草害的防治。本文结合多年来试验示范数据对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的麦秸处理、大豆保苗和土壤培肥难题,增产增效显著。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在大豆生产过程中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大豆的种植效益,该技术在黄淮海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春大豆不同播期的光温生态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来自中国北纬22.7°~50.2°范围内不同地点的19个春播大豆品种在2年中分4期进行播种,研究了春播大豆的光温反应.结果表明:春大豆由于生育期间受光温生态条件的影响,延期播种能减少生育日数,使其整个生育期缩短.越是早熟的春大豆品种,营养生长期对长日照反应越不敏感,在延期播种时,其营养生长期缩短的较少,但高温能促进其营养生长期缩短.晚熟春大豆品种的营养生长期对长日照反应较敏感,营养生长期受日照长度的影响较大.各熟期类型品种开花持续时间随着播种期的推后、日照时数的缩短而减少;其中越是晚熟品种,此种反应越强烈.在同类熟期的不同结荚习性品种中,光温反应为有限型>亚有限型>无限型.鼓粒至成熟阶段的生育日数在春播生态条件下基本不受短光照的影响;但温度条件对该生育阶段的进程影响明显,即所处的温度高(特别是>30℃的高温),生育日数则减少,所处的温度过低(特别是日平均<16℃或夜温<8℃),则生育日数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北方春大豆生育期性状在不同播季及生态区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北方春大豆品种,在7个大豆生态区采用春、夏、秋三季播种的生育期资料,分析了北方春大豆生育期性状的特点,包括生育前期、生育后期、全生育期日数及生育期结构(R/V)和标准差.研究结果将为深化大豆生态区划及品种的合理布局、育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麻迟熟品种粤圆5号生长期需150天才能达到工艺成熟标准.广东部分麻区,黄麻在清明前几天播种,立秋后几天收获,生长期仅130多天,黄麻产量较低。要夺取高产,栽培上必须解决延长生长期这一普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有两个方法:一是将黄麻收获期推后,这对麻稻轮作区的后作水稻有影响,后推期限受后作的限制;二是提早播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播期鲜食大豆品种生育特性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国外和国内不同地区的7个鲜食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在哈尔滨地区气候条件下不同播期对鲜食大豆鲜荚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鲜食大豆单株的鲜荚数、鲜荚重、鲜粒重和鲜百粒重影响显著.札幌绿鲜荚产量最高,台湾292次之,其中札幌绿在5月20日播期获得最高产量(14 897.50ks·hm-2),台湾292在5月1日播种获得次高产量(13 006.50 ks·hm-2).札幌绿5月1日播种蛋白质含量最高,台湾2925月8日播种蛋白质含量最高;札幌绿5月20日播种可溶性糖分含量最高,台湾292 5月1日播种可溶性糖分含量最高;札幌绿、台湾292 5月8日播种脂肪含量最高.根据对鲜荚产量和品质特性的评估,札幌绿、台湾292在哈尔滨地区种植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张松  侯立白  张文  赵宏亮 《杂粮作物》2005,25(4):258-259
通过在玉米顶凌播种的条件下,运用控制种子发芽技术,对玉米种子粉种和保全苗情况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运用高分子包衣剂处理的种子与同期裸种相比具有提高出苗率和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高山不同播期繁种对鲜食大豆“台75”种子产量和活力的影响,试验表明:高山繁殖鲜食大豆种子以6月15日至7月15日播种为佳。过早或过迟播种既不利提高繁种产量,又会影响种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黑龙江省无霜期短、有效积温少等气候特点,利用晚熟水稻品种,通过分期播种,培育大苗壮秧方式,探索水稻高产栽培的最佳播种时期。研究结果表明,寒地水稻适当早播,培育带蘖大苗壮秧,有利于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提高秧苗充实度,增强抗逆能力,穗粒数增多,水稻易获高产。本试验4月11日播种的产量较高,播期过早或过晚,均导致水稻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