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休闲社区的概念,提倡一种更加质朴、自然,更加清新和追求不留设计痕迹的居住环境设计风格。针对目前国内居住区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弊病,对现代居住环境景观设计手法进行探讨,提出了应处处以人为本,营造亲切的人性空间,从而创造真正的绿色休闲社区。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人们对自己的居住条件追求的品味越来越高,不仅追求住房的面积,更加注重居住的区域环境、休闲设施、景观建设,甚至人文环境也成为小区整体质量的考察范围,同时宜居概念也在不断升级。小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到居民的居住心理,采用节能措施,合理组织设计小区空间结构,努力营造适宜居住的小区环境。  相似文献   

3.
如今居民在对于自己小区居住的条件、环境和品味有着越来越高的追求,对于区域环境、娱乐休闲设施、园林绿地建设等都成为小区整体质量的观测标准,宜居小区需求也更加迫切和与时俱进。小区在建造的时候,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小区居民的心理需求,对节能的建筑规划进行设计和小区在空间上的设计和组织,多维、多层次、多方面的考虑让小区更好的实现宜居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嘉兴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有1/3以上的农民实现了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搬进城乡一体化农村新社区居住。完成了从农村到社区、从农民到居民的转换,但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差距,就居住而言,不仅要为居民提供好的居住环境,更要完善小区管理服务,为居民创造更加整洁、舒适、方便的高品质居住条件,同时居民居住观念和服务也要转变。  相似文献   

5.
王保 《北京农业》2011,(18):50-51
居住小区是指城市主要道路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这种现代生态居住观,给小区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为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目前居住小区绿化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绿地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加以分析,以期为居住小区绿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城市人行道是市民日常行为活动的重要发生场所,合理的人行道建设对完善城市公共空间和建设宜居社区有重要意义。为分析社区人行道的使用频度,本文以上海莘庄社区为例,利用ArcGIS最短路径分析方法,从交通、休闲两个层面对人行道使用频度进行叠加模拟分析,并通过现场调研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发现,人行道使用频度与目的地、小区出入口及户数、街道出入口数量、两种使用频度的相对权重等因素有关;ArcGIS最短路径分析法能快速、定量的分析人行道使用频度,可应用于社区尺度人行道的前期规划中。本文还针对不同使用频度人行道在交通、休闲、景观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对上海社区人行道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笔者首先阐述了居住小区道路绿化的作用,分析了小区道路绿化植物景观现状及各级道路的特点。提出了小区道路绿化的设计手法,并对居住小区各级道路的景观设计,就植物选择、植物配置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案例中居民休闲行为的观察,甄别了乡村社区中的主要休闲空间,并分析了构成乡村社区休闲空间的四大要素。结果表明,道路和交叉口、全民健身广场、商店的室内外空间以及住宅的门口空间是乡村社区的主要休闲空间;而有事可做、碰面的机会、开敞的视野以及恰当的遮蔽物是构成乡村社区休闲空间的四大要素;研究同时证明了空间组构在居民休闲空间选择上的重要影响——乡村社区中的公共休闲空间均位于乡村社区户外空间中整体结合度的最高值附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延边文化城.书香苑小区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考虑到小区业主对小区的功能需求,提出"充满创意、富有特色、令人难忘的花园式小区"设计理念,从总体空间布局、道路广场设计和植物景观方面对延边文化城.书香苑小区进行规划设计,充分体现植物造景之美。  相似文献   

10.
健康、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景观已成为衡量小区质量和品位的重要标准。本文以阅城国际花园居住区的绿地景观设计为例,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人性空间设计、植物景观的营造,景观整体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从立地条件入手,以创造舒适、优美、充实、文明的居住环境,以人为本,注重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体现时代气息和地方风貌相结合的景观小区为指导思想,营造出具有鲜明风格和宜人环境的人性空间场所,满足居住区居民的使用功能和休闲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行业迅猛发展的时期,为使休闲居住景观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基于休闲居住区景观发展的现状,阐述了休闲居住区景现设计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休闲居住区景观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未来休闲居住区景观设计提倡多元化、文化和区域民族特色,注重与旅游结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使身居其中的人们获得回归大自然的心灵享受。  相似文献   

12.
郭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96-7897,8041
从规划构思、景观结构、景观设计、植物配置设计等方面研究了上海"象源丽都"三期的景观设计,阐述了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结合生态、休闲和文化,形成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一个受欢迎的园林景观设计,必定能全方位体现整个小区生活的文化品位和生活品质,并且彰显出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生活化,情趣性以及地域性。笔者从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出发,从景观设计在小区规划建设中所起的功能作用为主要内容,阐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喜鹊山森林公园属小珠山山脉,自然现状和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是开发休闲度假的良好基址。本文从植物景观角度出发提出了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植物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目标和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15.
运用节约型景观建构的理论,从西山坪农业公园立地自然资源条件入手,以规划和设计两个维度对其景观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依托和利用基址景观资源和地形山水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建筑和园路布局是实现节约型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提,充分利用场地内的地形地貌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和乡土材料,突出休闲农业园的景观特色,是实现节约型景观设计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该农业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可以指导创建地域特色显著、经济效益持久的节约型休闲农业园,也可以为风景园林其他相关领域节约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省吴堡县"谐园小区"为例,围绕生态性、树种合理、实用性、文化特色性、经济性解析了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指明了小区的规划主题在于增强邻里沟通,加强交流,并以打造宜人的自然居住环境,创造健康交流的场所,重现地域生态文化,创造和谐家园为设计立意。具体从主入口区、中心主题广场、次景观轴线、小区道路和建筑小品方面分析了"谐园小区"的景观生态设计布局,与此同时阐释了小区的种植设计和居住区功能设计。以探讨居住区景观中生态与文化的表达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和住宅小区的重点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小区生活环境质量,在园林绿化中要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小区的绿化植物要以自然绿色景观为主体,在施工过程把园林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出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住宅小区。  相似文献   

18.
简单阐述了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与当今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对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具有自然生态景观和文化内涵基质表达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娄底市大同芙蓉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从设计指导思想、景观形象布局等方面对大同芙蓉居住区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应以自然和谐为主旨,将功能与审美、行为与心理、生态与文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理的布局,巧妙的构思,才能创造高品质的居住区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居民小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居民小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的影响机理,为居民小区景观林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内14个居民小区为研究样地,以150个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平均胸径、林下灌草覆盖度等17个指标构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特征指数,建立林内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居民小区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主要取决于林木个体大小指数、景观色彩指数、景观垂直结构指数、景观近自然指数、林木个体空间指数和景观林木密度指数等林内景观特征指数。清晰的树木冠形和干形、整齐的林相、强烈的林分色彩对比、高比例的多季相树种和较高的林分自然程度均有利于提升林内景观质量。以林内景观美景度为因变量,林内景观特征指数为自变量建立美景度与林内景观质量指数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模型拟合度较好,适用于居民小区四季景观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科学地营建高质量的居民小区景观林过程中,应注重彩色植物和多季相树种的使用。增加景观林的层次丰富性,通过控制密度和树种组成营建近自然的林分是建设高质量居民小区景观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