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7月,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某养羊户饲养的一群山羊发生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甚至失明为特征的疾病.据临诊症状和流行发病特点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了解山羊的布病发生现状,科学判定牛羊布病流行趋势,2016—2017年对祁东县山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该文结合祁东县2016年检出的布病疫情情况,以及2017年对全县山羊布鲁氏杆菌病进行的全面流行病学调查及监测结果,对祁东县疫病来源、疫情处置等情况进行归类总结,并对疫情防控、疫情处置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2018年8月,尤溪县洋中镇一养羊户饲养的山羊发生以发热、咳嗽、流鼻涕、喘气为特征的疫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观察、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采用中西兽药结合疗法、加强护理等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2014年3月中旬,贵州省沿河自治县甘溪乡任家宅村的山羊发生一种以高热、眼、鼻流大量分泌物、口腔溃疡和坏死、腹泻等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剖检变化、鉴别诊断,结合病料送检结果,确诊为山羊小反刍兽疫。本文就疫情的处置方法及过程、组织措施和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并总结形成了一套符合山区自然生态特点的动物重大疫情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皮肤、粘膜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对山羊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003年6月—11月,来宾市暴发山羊痘疫情,疫情波及4个县(市、区)的23个乡镇、78个村,发病山羊3 917只,死亡1 547只,发病率为28.19%,  相似文献   

6.
2014年4月,云南省某县发生不明山羊疫情,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为小反刍兽疫。为调查该县小反刍兽疫疫情的感染来源,开展了疫情排查、疫源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等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以期对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羊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山羊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又称山羊巴氏杆菌病。2019年3月,笔者接到我区2018年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项目实施主体报告,称有一羊圈出现疫情,病羊以高温、呼吸急促、头颈部肿大、腹泻等症状为主,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山羊巴氏杆菌病,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对症治疗效果明显。现将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16年1月,福建省尤溪县某养羊户饲养的山羊发生以高热、咳嗽、胸腔和胸膜出现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出现羊小反刍兽疫疫情,一些养殖业主因此蒙受巨大损失。为确保乐业县不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我局对各乡镇山羊养殖户开展摸底排查工作。据统计,全县8个乡镇山羊存栏量4.49万只,其中50只以上养殖户443户。技术人员重点对山羊养殖大户进行"小反刍兽疫"疫情的识别与防控技术指导,发放《小反刍  相似文献   

10.
2021年3—4月,湖南省冷水江市和新化县分别发生一起人布鲁氏菌病疫情。为及时获得疫情发生发展情况,确定疫情来源,科学处置疫情,阻断传播风险,通过现场走访问询、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开展了畜间疫情调查。结果显示:两例人布鲁氏菌病病例均为山羊养殖从业者,其养殖羊群的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4%和15.4%;从外地引进未经检疫山羊混群饲养是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缺乏有效的流通监管和共同放牧导致疫情扩散。根据调查结果,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按相关规定对发病羊群及流行病学关联羊群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疫情提示,养殖者应提升防疫主体责任和自身防护意识,规范引种和调运,隔离饲养,相关部门应严格产地检疫和流通监管,强化监测预警,积极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病情况2014年12月15日,陕西省镇巴县小洋镇双星村张某家所养的29只山羊群体发病。主诉:所有的羊都咳嗽流鼻涕,并死亡一只,要求前去诊治,笔者随即前往,经现场检查、询问、剖检病死羊,综合分析后,初步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并制定了治疗方案,有效的控制了疫情。2病因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叫山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常发于冬春寒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了一例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采取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羊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绵羊多发,山羊较少见。笔者曾遇因引种所引发的山羊疫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山羊巴氏杆菌病,经用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1发病情况东平县某养殖场于2011年4月23、25日,分别从相邻的两个乡村引进本地山羊80只。引种后遇多日阴雨天  相似文献   

14.
2003-2004年7~9月、云南省永胜县的山羊流行一种皮肤和黏膜发生红斑、丘疹,继而出现水疱和脓疱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两个月内全县有9个乡(镇)散养的山羊相继发病1006只,发病率占总存栏数4359只的23.13%,死亡245只,死亡率为24.35%。笔者深入发病现场进行疫情调查处理,经综合分析和病料检验确珍为山羊痘。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武陵山区地处祖国腹地,水草丰富,有悠久的养山羊历史。近些年来,山羊的养殖更加普及,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规模化养殖户。然而不断发生的寄生虫病,严重影响武陵山区山羊的养殖。本文对于山羊的体表寄生虫病如疥螨、软蜱、硬蜱、鼻蝇蛆和羊毛虱病等疫情的防治,介绍了比较实用的药浴方法。  相似文献   

16.
山羊疥螨病是一种常见的高度接触性体外寄生虫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等特点,虽致死率较低,但会严重影响山羊的养殖效益。2019年11月,仙游县后庄村一养殖户饲养的黑山羊发病,经检查诊断为黑山羊疥螨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某县某村自2014年3月23日起陆续发生羊只死亡情况,临床症状表现为气喘、咳嗽,鼻腔流脓性或浆液性分泌物,体温升高等,为调查本起疫情的发病原因及可能的传播风险因素,我们通过建立病例定义,现场访谈并结合实验室筛查等方法,对该起疫情开展了全面调查。结果发现疫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传播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明该疫情为小反刍兽疫,感染羊只系武某从S省购入的波尔山羊,与武某羊场山羊密切接触的李某20只羊中,有5只感染小反刍兽疫,而其他未与武某密切接触的5户养羊户的羊群中未发现小反刍兽疫病例。调查最终确认本次小反刍兽疫疫情为通过从S省引羊所致的输入性疫情。  相似文献   

18.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山羊发生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曾在我国西北地区有过流行,在我县及周边地区尚无报道。近年来,由于山羊流通、交易频繁,引起了山羊痘的传播和流行,严重威胁养羊业的发展。2003年下半年,山羊痘在我县沙溪等乡镇首次发生,经过及时采取扑灭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9.
2020年6月,四川省宜宾市某从事山羊养殖的村民被诊断为布鲁氏菌病病例。为及时获得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和传播风险,科学处置疫情,通过现场走访、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开展了畜间疫情调查,并制定了严格的疫情处置方案。调查发现:该养羊户13只存栏山羊中有4只存在布鲁氏菌感染;疫情来源可能是该养羊户从外地购入的未经检疫的患病羊只,且未经隔离就合群饲养导致疫病在群间传播;人员缺乏布鲁氏菌病防护意识,养殖过程中与病羊密切接触而被感染。本起疫情经采取全群扑杀并无害化处理、加强宣传、开展排查和消毒等处置措施后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扩散。本起疫情提示,须加强基层养殖户的布鲁氏菌病防治宣传,严格动物引入检疫和自身生物安全防护,这对防止布鲁氏菌病传入,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武山县5个乡镇20个行政村饲养的山羊发生以体温身高、气喘、咳嗽、食欲降低或废绝等为临床症状的疾病,共发病324只山羊,发病率为25.3%,死亡68只,致死率为20.98%,且以老弱幼羊居多。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山羊支原体肺炎,随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发展,并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