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黄苦寒有通便泄热 ,功积导滞 ,泻火凉血 ,利胆退黄等作用 ,与其它中药配伍 ,有巧治下述病的功效。1 火伤 一病牛 ,腿部火伤 ,某乡兽医站每天静点抗菌素 ,内服仙方活命饮 ,局部外敷红霉素软膏 ,三天未见好转 ,来我站求诊。笔者用等量大黄、地榆 ,研末油调 ,每天二次涂患处 ,二天后好转 ,连用一周痊愈。2 下痢 一犊牛 ,诊为湿热下痢 ,内服白头翁散 ,静点氯霉素 ,下痢稍减 ,但牛仍是食欲不振。第二天改用内服白头翁散 ,黄连解毒汤 ,其内加藿香、苍术、山楂 ,治疗效果不明显 ,后在第二天处方的基础上加大黄 3 0g ,下痢大减 ,食欲好转。连…  相似文献   

2.
新生犊牛大肠杆菌病的防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加强对母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科学接产。犊牛出生后,应尽快让它吸吮母乳,以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人工哺乳的犊牛,也应尽快从母牛产犊后第1次挤出的初乳进行饲喂,生后8h内不应少于2kg;生后3d内,每天3次喂给初乳1~15kg。喂奶要定时定量,注意卫生。不让犊牛喝脏水或受寒。对病犊要及时治疗,加强护理。犊牛发病后停止喂乳2~3次,代之以温盐水或茶较为有益。迅速使用抗菌药物,选用新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或链霉素均可,每千克体重10~30mg,肌肉注射,每天2次;也可内服,初次每千克…  相似文献   

3.
仙鹤草汤治犊牛红痢用新鲜仙鹤草250g,切碎加水煎汤待温,灌服,每日1次,连用2—3天可愈。仙鹤草汤治犊牛红痢...  相似文献   

4.
痢菌净治疗犊牛腹泻按0.4ml/kg体重肌注痢菌净,每天2次,连用3—5天。对严重脱水者结合静脉输液。疗程短,效果好,治疗方便。痢菌净治疗犊牛腹泻...  相似文献   

5.
2000年9月份,我县温堡乡杜堡村一农户家饲养的梅花鹿发生了“痢疾”,该病流行期间,笔者用自拟白头翁汤治疗患鹿8例全部治愈。1 发病规律 主诉3月份从吉林引进15只梅花鹿,进圈10天左右陆续有3只发生拉稀,笔者用氟哌酸粉进行饮水结果都痊愈。这次8只同时感染,来势猛、传染快有3只幼鹿较严重,5只成年鹿症状较轻。2 临床症状 病鹿精神不振,站立时寒颤,高热不退,体温均在 41℃以上,下痢脓血、色暗,日泻8~10次不等,里急后重显著,泻前努责拱背不安、腹痛呻吟,泻后逐渐好转,喜饮水、尿少,色黄,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6.
病犬易患肺热病,常见犬背毛发焦、食欲下降、有时干咳、粪干、尿桔黄色、眼屎增多、不愿活动、体温不高等,采取如下疗法效果甚佳,特供养殖户借鉴:①取鸡蛋清2枚,去火健胃散5g,温水调匀1次内服;②鱼腥草2mL,1次肌注,连用3天;③增效联黄片,每次服2片;...  相似文献   

7.
兔传染性口炎治疗甘草粉和甘油各等份混匀,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溃疡面后将混合剂涂患处。一日2次,连用3天即愈。本刊辑兔传染性口炎治疗...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实践经验,蚯蚓能治以下五种常见的畜病:1牛、马慢性肺气肿。鲜蚯蚓400克,白果200粒炒黄去皮,生石膏450克研末,后加入香油、蜂蜜各250毫升,20个鸡蛋清,调匀后一次内服,3天1次,3~5次即可痊愈。2牛急性热病。蚯蚓50条,白糖250克,化汁后用米粥调服,再用6只鸡蛋清混青黛、冰片各15克,涂于舌面,连涂2次痊愈。3猪高热,肠炎下痢。用鲜蚯蚓1000克,白糖500克,大蒜、生姜各120克捣烂,干石菖蒲200克研末,混合后晒3~4天再搓成药丸,每丸10克重,晒干瓶装备用,每猪每次1~2…  相似文献   

9.
1.猪实热型胃肠炎主要症状:发热不食,口干渴,肠音沉衰,粪球干而小,外表带有粘液或排粪先干燥后腹泻,可视粘膜色红,干燥,舌苔黄厚,脉沉数有力,时有嗳气气味酸臭等。 治疗:(郁金散)郁金25g、大黄15g、黄苹10g、黄莲15g、黄柏15g、枝子15g、河子25g、白芍15g。水煎去渣候温灌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每天1剂,连服3天即愈。 2.猪湿热型胃肠炎主要症状:发热不食,口渴贪饮冷水,下痢,便腥臭带血,尿浓、色黄量少,可视粘膜色红带有微黄,舌苔黄腻,脉洪数或滑数等。 治疗:(三黄加白散)黄莲15g…  相似文献   

10.
在长毛兔生产中,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适当的催毛方法,能显著提高兔毛产量,提高经济效益。1.补喂氨基酸。兔毛中的含硫氨基酸含量高达15%左右,在长毛兔日粮中添加蛋氨酸0.1%-0.3%,使含硫氨基酸含量达到0.6%-0.8%,则可使产毛量提高15%-27%。每只成年兔每天在饲料中添加胱氨酸2克,连续补喂20天,然后停喂3天,再进行第2周期补喂。如此补喂2个周期,兔毛产量可提高40%,且毛长,富有光泽。2.添加维生素。长毛兔剪毛后1-2天,每天每兔肌注维生素B12250微克,连用2-3天,或内服复合维…  相似文献   

11.
禽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在禽的体表皮肤发生痘疹及上呼吸道、口腔、食道粘膜层形成纤维素性坏死和增生性损伤。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分品种和年龄的鸡、鸽、火鸡等禽类都可感染,多以雏禽和中禽最常发病,雏禽发病后死亡多,损失重。下面,将实践证明有效的几则实用治疗验方介绍如下:1.取盐酸吗啉胍(病毒灵)灌服病禽,0.2-0.5片/只,2次/天,连用2-3天。2.剥去痂皮后,取鲜无花果液涂搽患处,2次/天,连用2-5天。3.大蒜捣泥后对等加入陈醋调稀,涂搽患处,2次/天…  相似文献   

12.
1 骡马破伤风:签草100g研末,开水冲,凉温后胃管投服,每日1次,连用1周,同时静滴甲硝唑注射液250ml,破伤局部用高锰酸钾粉填塞。2 鸭腹泻(包括法氏囊炎腹泻):用安徽省涡阳县雉河公司产的牧迪 888或 2000)2ml加水 0.5kg,连饮 3~5天即愈。3 鸡鸭传染性鼻炎:用辽宁省振兴兽药厂产的“鸽病液”5ml加水2kg饮服1~3天,多数都能见效。4 犬猫呕吐:生姜3片、半夏3g、红糖少许煎汁灌服,每天3次,连用l~3天。5 骡马多尿症(尿崩症):甘草250g煎汁胃管投服,每天1次,连用3天…  相似文献   

13.
某奶牛场2000年1月中旬,27-84日龄犊牛暴发犊牛下痢,未断奶犊牛发病率达100%(42/42),通过采取一系列了防制措施,犊牛全部痊愈,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42头犊牛年龄在27-84日龄,正常饲喂代乳粉和初乳混合奶。2000年1月13日更换另一批代乳粉,1月15日出现3头犊牛下痢。至1月17日全群未断奶42头犊牛均出现拉稀,黄白色、灰白色、灰色稀便,甚至呈水样稀便,有的呈蛋清样稀便。眼球下陷,皮肤松驰,精神忧郁。病程10天。2 临床症状开始发病时体温39.5-40℃,病中期体温38.…  相似文献   

14.
兔疥癣治疗     
兔疥癣治疗1.植物油100ml、硫磺粉15g、花淑面15g调成粥状,刷患部,每天1次,连用3-5天。2.烟丝50g、食醋500g,放入瓦罐内煮开10分钟,待凉备用。每天涂擦一次,连用4-5天。兔疥癣治疗...  相似文献   

15.
山羊球虫病是造成1~3月龄羔羊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做好平时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 预防1-1 平时要对饲槽、饮水槽、羊栏、运动场地用沸水、3%~5%的热碱水或1%克辽林溶液消毒。1-2 尽量做到大小分群管理。1-3 从15日龄起,隔周喂服氯苯胍一周,直到3月龄止。2 治疗 对发病的羔羊,应及时进行治疗。2-1 氯苯胍 每只羔羊每日80~100mg,分2次内服,连用1~2周。2-2 磺胺甲嘧啶或磺胺二甲嘧啶,按每千克体重0-2~0-3g内服,一日二次,连用3~5天。2-3 莫能霉素 按每千…  相似文献   

16.
巧治兔病     
1.疥癣病取橘叶、烟叶等量,加20倍水,煮到10倍量止,取上清液备用。用2%来苏儿液洗刷患部,再用清水冲洗,擦干后涂抹上清液,每3~5天洗擦一次,一般用2~3次即愈。2.胃肠炎将晒干的大蒜茎放于干净的瑕钵中,用火点燃烧成炭,然后碾细备用。幼兔每次服克,成兔每次克,每天次,连用2~3天即愈。3.球虫病取黄莲、黄柏、黄芩、大黄、蒲公英各等量,研为细末。大兔4克,小兔3克,每日1次。4.积食山渣、神曲、麦芽(怀孕或哺乳母兔改用谷芽)各3~6克,水煎服有良效。5.便秘取蓖麻油5~10毫升内服,1~2次即…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白头翁散进行治疗犊牛慢性腹泻,例举了两个病例,分别治疗3天,2天后痊愈。证明白头翁散对治疗犊牛慢性腹泻具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8.
蜂胶是蜜蜂从胶原植物上采集加工的、具有芳香粘性的胶状固体物质。实践证明,蜂胶对多种细菌、病菌、病毒等具有较强的杀灭或抑制作用,用于畜禽疾病的防治,疗效显著,方法简单。1、仔猪支气管炎:每公斤体重用蜂胶0-2克,混入饲料饲喂,每天两次,连用3~5天。2、仔猪白痢、胃肠炎:每公斤体重用蜂胶0-2~0-3克,将蜂胶做成药丸喂猪,每天一次,连用2~3次。3、仔猪湿疹、渗出性皮炎、烧伤:用50克蜂胶浸泡于250毫升95%酒精中混匀,7天后过滤取汁涂于患处,畜禽烧伤可用无菌纱布浸蘸敷于烧伤处,每天一次,4~…  相似文献   

19.
1.白龙散;白头翁6克、龙胆草3克、黄连1克,研为细末,和米汤灌服,每天1次,连用2~3天。 2.大蒜头100克、金银花50克,煎水内服,每天2次,连喂2~3夭。 3.百草霜、神曲各等量,混合喂给仔猪,每次5~8克,每天2次,连喂3~5天。  相似文献   

20.
下述各方为成年兔一次治疗量,一般需连用2~3d,幼兔用量或预防量酌减。1防治兔巴氏杆菌病黄柏6g、黄连3g、黄苓3g,水煎服或捣碎灌服;蒲公英15g、菊花6g、赤芍6g,研末灌服;鱼腥草10g、金银花10g、大青叶5g、桔梗3g、栀子3g,水煎,拌料或内服;蒲公英10g、野菊花10g、九里明6g、桑叶5g、夏枯草3g,水煎内服;知母、贝母、冬花、瓜元、桔梗、党参、黄芪、麦冬、天冬、百合、枳壳、生甘草、麻黄各10g,用蜜灸,加入料内拌匀喂服。2防治兔球虫病茵陈、苦参、白头翁、大青叶、甘草等量研末,用开水泡0.5h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