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民和县通过连续5年实施草地无鼠害示范区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该项目5年共投入资金60万元,共防治高原鼢鼠5.67万hm2,灭效达92.82%,牧草产量增加525kg/hm2;防治高原鼠兔2.66万hm2,灭效达98.43%。牧草产量增加450~525kg/hm2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施草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该项目共防治高原鼢鼠65866.6hm~2,灭效达96.85%;防治高原鼠兔5315hm~2,灭效达96.2%;治理"黑土滩"871.7hm~2,有苗面积率达81.4%,牧草覆盖率增加30%;草地围栏封育315hm~2。牧草产量增加119.9kg/hm~2。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施草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共防治高原鼢鼠65866.6hm2,灭效达96.85%;防治高原鼠兔5315hm。,灭效达96.2%;治理“黑土滩”871.7hm^2,牧草覆盖率增加30%;草地围栏封育315hm^2,牧草产量增加119.9kg/hm^,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韩文祥 《青海草业》2010,19(3):43-45
通过连续5年实施草地鼠害防治项目,共防治高原鼢鼠5.67×104hm2,防效达92.82%,牧草产量增加525kg/hm2;防治高原鼠兔2.66×104hm2,防效达98.43%,牧草产量增加450~525kg/hm2。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6-2012年连续七年实施草地鼠害防治,共完成防治高原鼢鼠12.12万hm2,捕获鼢鼠42.03万只,防效达91.67%,牧草产量增加600kg/hm2.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2种新型除草剂防除天然草地狼毒和棘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然草地开展了43.2%灭狼毒超低容量液剂防除狼毒和54.96%灭棘豆超低容量液剂防除棘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灭狼毒对狼毒作用速度快、防效优良,1.35和1.05 L/hm2的防效分别为95.29%和92.10%,死亡狼毒植株次年返青率不到1%;灭棘豆对棘豆具优良防效,1.65和1.35 L/hm2的防效分别为94.98%和93.50%,死亡棘豆次年无再生能力。2种除草剂对绝大多数可食牧草安全,对翌年可食牧草无任何影响,对非靶标生物安全,适宜在狼毒、棘豆发生草地大面积示范推广;灭狼毒和灭棘豆大面积示范推广之适宜剂量分别为1.05~1.35 L/hm2和1.35~1.65 L/hm2,最佳施药时期为狼毒和棘豆现蕾至初花期。  相似文献   

7.
同仁县退化草地的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同仁县草地生态环境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共灭治高原鼢鼠65866.6心,灭效达96.85%;灭治高原鼠兔5315hm^2,灭效达96.2%;治理“黑土滩”871.7hm^2;草地围栏封育315hm^2。  相似文献   

8.
李莲香  辛东光  陈青红 《青海草业》2006,15(4):56-56,34
2006年青海省农牧厅下达给同仁县多哇乡草原毛虫防治任务13333.3hm2。共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防治面积13333.3hm2,平均灭效达97.5%。多哇乡位于同仁县东南部,是距县城最远的一个纯牧业乡,有6个村委员会,牧业户数为801户,4532人。草地总面积为9.5×104hm2,草地类型主要为山地草甸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春季,省农牧厅投资并下达给甘德县4.2×104hm2鼠害防治扫残任务,笔者于3月25日至4月25日,历时30d,对甘德县柯曲、青珍、岗龙、下藏科4个乡镇10个牧委会进行了大规模的鼠害防治扫残,共完成高原鼠兔防治扫残4.2×104hm2,平均灭效达99.34%,平均投洞率达99.43%。  相似文献   

10.
高原鼢鼠是天祝县高寒草甸草地的优势鼠类,危害严重。5月鼠密度在5.2只/hm2~15.9只/hm2之间,至9月造成牧草损失322kg/hm2。通过调查鼠密度和牧草损失量,结果充分显示鼢鼠的种群密度与其造成的损失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式为:M=5.07X+26.06。通过防治综合分析研究后提出在甘肃天祝县高寒草甸草地高原鼢鼠的防治指标为8.3只/hm2,在5月份防治。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同仁县草原站与省、州技术人员对同仁县高原鼠兔危害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多哇乡交隆务等村高原鼠兔危害面积达1.3×104hm2。为此,青海省农牧厅下达1.3×104hm2防治任务。我们于2006年12月25日开始,2007年元月7日结束,历时14d,共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面积1.3×104hm2,平均灭效率达97.8%。1防治区概况多哇乡位于同仁县东南部。东南邻甘肃省,西与泽库县相连,北与本县瓜什则乡接壤,是同仁县距县城最远的一个纯牧业乡,海拔在3700~4700m之间,年平均气温为0.8~4.2℃,牧草生长季120d,年降水量为350mm。项目区天然草地总面积为9.35×104hm2,占…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春季,省农牧厅投资并下达给甘德县4.2×104 hm2鼠害防治扫残任务,笔者于3月25日至4月25日,历时30 d,对甘德县柯曲、青珍、岗龙、下藏科4个乡镇10个牧委会进行了大规模的鼠害防治扫残,共完成高原鼠兔防治扫残4.2×104hm2,平均灭效达99.34%,平均投洞率达99.43%.  相似文献   

13.
在高寒地区应用0.2%的毒饵生物毒素采用插洞投饵法进行投饵防治高原鼢鼠,防效达到80.47%;防治高原鼢鼠第二年草地地上总生物量、可食牧草、豆科牧草生物量处理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禾本科牧草、莎草科牧草生物量处理组较对照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可食牧草生物量处理组与对照组间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4.
高原鼠兔对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高原鼠兔活动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的人工草地上用堵洞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高原鼠兔的有效洞口密度达到60个/hm2时,人工草地优良牧草的地上植物量只有未危害草地的12%,牧草高度、盖度、密度均有大幅度下降;当达到80个/hm2时,优良牧草的地上植物量只有未危害草地的4%,牧草高度、盖度、密度进一步下降,人工草地开始向建植前的“黑土滩”演替。高原鼠兔通过对人工草地种群特征、物种多样性、土壤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来制约人工群落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尖扎县草地害鼠约6种,常见的为高原鼠兔、中华鼢鼠两种,危害面积达3.2×104hm2,占总面积的18.7%.害虫主要有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狭翅雏蝗.由于鼠虫的挖掘和啃食,致使优良牧草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形成了大面积的次生裸地和寸草不生的"黑土滩",从"七五"开始,全县累计灭治鼠虫害1.44×105hm2,挽回牧草损失达2.575×105kg,有效地控制了鼠虫害的危害和蔓延.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草地鼠害防治及今后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海省草地害鼠约三十余种 ,常见的有高原鼠兔、高原鼢鼠、高原田鼠、长尾仓鼠、五趾跳鼠等五种。危害面积达 736.1 9× 1 0 4 hm2 ,青南是主要的害鼠区 ,占总面积的 78.98%。由于鼠害的挖掘和啃食 ,致使优良牧草减少 ,水土流失加剧 ,形成了大面积的次生裸地和寸草不生的“黑土滩”。从 1 958年开始 ,四十多年来 ,全省累计灭鼠 2 80 7.86× 1 0 4 hm2 ,挽回牧草损失达 1 47.4× 1 0 4 kg,有效地控制了鼠害的危害和蔓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陕北靖边县海子梁村荒漠化草原长爪沙鼠的危害状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相对鼠密度645.93有效洞口/hm2,平均经济损失228.69元/hm2,鼠密度与牧草减产量及其经济损失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38,有效洞口数(X)与草地植物减产量(M)的线性回归方程为:M=0.836 X-32.10。用溴敌隆进行大面积防治,测得在防治成本42.75元/hm2、防效为73.34%时,防治收益为167.72元/hm2,投入产出比1∶3.92;经济允许损失率8.00%,约为实际损失率(31.42%)的1/4;经济损害水平193.46有效洞口/hm2,最佳防治指标115.00有效洞口/hm2,符合"得失"的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百脉灵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上研究了 N、P、K 不同施肥量对混播草地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伊犁新垦区土壤肥力条件下,春季在混播草地上一次性施入尿素26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硫酸钾120 kg/hm2为最佳施肥方案,不仅能促进混播草地牧草生长,提高了豆科牧草比例,改善牧草品质,还显著增加了混播草地的干、鲜草产量,比对照增产干草3042.7 kg/hm2,且增加净收入达1282.7元/hm2,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 T2处理下混播草地产量达到最大值,但当施肥量持续增加至 T3处理时产草量不再增加,反而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草原鼠虫害防治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1990~2004年青海省草原鼠虫害累积发生面积8 186.25万hm2,平均每年发生面积545.75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7.27%,每年成灾面积350.503万hm2,占发生面积的64.22%,每年平均防治面积129.07万hm2,占成灾面积的36.82%。连续防治后,牧草每年可减少损失187.25万t,相当于102.00万只羊单位的载畜能力;植被恢复后,防治第2~3年每年牧草增产148.76~247.93万t,相当于增加81.51~135.85万只羊单位载畜能力;由于载畜能力增加,每年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经济收益可达1 841.1~3 576.75万元,相当于防治投入费用的1.90~3.69倍。每年恢复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8 021.73万美元,其中草地畜牧业的生产价值1 122.24万美元,其余均为生态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新贝奥(B1)、杀它仗(B2)、莪术醇(B3)、鼠道难(B4)4种灭鼠饵剂对高原鼠兔种群密度的控制效果,选择石渠县高寒草地进行田间试验,有4个施药区和1个对照区,每个样地约占30 hm2。结果表明:杀它仗被采食的数量和重量都显著高于其他3种饵剂(P<0.05);投放5 d后,4种饵剂试验区高原鼠兔的灭效分别为14.1%、59.0%、4.5%、32.3%,短期内杀它仗的控制效果相对较好;8月盛草期调查,4种饵剂试验区高原鼠兔的灭效分别为67.9%、68.0%、40.7%、57.1%,杀它仗、鼠道难、新贝奥饵剂的灭鼠效果较为明显;较大颗粒的杀它仗饵剂易被高原鼠兔采食,灭效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