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羊茅草坪上不同缓控释氮肥土壤硝态氮残留与淋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缓控释氮肥在高羊茅草坪土壤中硝态氮的运移,通过渗滤池和小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筛选适合高羊茅草坪的环境友好的新型肥料。结果表面:不同种类的缓控释氮肥处理比尿素处理均能减少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淋溶量。而且在0~90 cm土层中,PCU60处理比PCU30和IU处理减少硝态氮含量及降低淋溶效果更明显。综上所述,缓控释氮肥可有效降低硝态氮在土壤中的含量及淋失,是一种环境效益突出、应用前景广泛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2.
对引进的7个高大饲草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的品种均为玉草2号,其次为龙草1号.品质最好的为晋草系列品种;粗蛋白产量最高的品种是龙草1号和玉草2号.分析表明,青贮利用可选玉草2号,青饲利用可选龙草1号.  相似文献   

3.
宁夏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水稻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的宽窄及品种间遗传距离的大小是品种能否在当地有效推广种植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水稻杂交育种中选配亲本的基础。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常用来测定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了解亲本间的遗传距离。试验以宁夏引黄灌区历年主栽或新选育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考查了20个水稻品种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对均达显著和极显著差异的12个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由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并计算各类群主要性状的平均值,得出各类群品种的分类特点。结果表明:20个水稻品种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可归结为5个主成分,经聚类分析,可将20个水稻品种选定合适的阈值后划分为4个类群,表现出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的特点,并且宁夏水稻品种主要集中在第4类群。因此,在确定水稻育种杂交亲本选配时,要综合考虑主成分互补,且要在类群间进行,并结合米质的选择,则有望选育出农艺性状优良、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但改良品种个别性状时,亲本之一符合育种目标,另一亲本也可选用遗传距离不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柑桔黄龙病是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除原有的亚洲、非洲外,美国、巴西也已发现此病和其传播媒介-柑桔木虱。根据柑桔木虱是黄龙病唯一自然传播媒介和广西柑桔主产区无法实施隔离种植的特点以及柑桔黄龙病已成为广西柑桔发展最大障碍的实际和柑桔生产现状,提出在黄龙病区建立以柑桔黄龙病为第一重要病害,柑桔木虱为第一重要害虫的柑桔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实施以控制柑桔木虱为重点的柑桔黄龙病综合防治措施。3年的大面积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验证区累计发病率为0.72%,对照Ⅰ区达9.42%,对照Ⅱ区达7.14%。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5):5062-5070
饲用高粱作为酿酒和牲畜饲料的重要原料,拥有众多优良的农艺性状,其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粱育种工作中,影响高粱农艺性状的数量基因位点已被定位得到。分蘖作为一项重要的株型性状,对高粱的耐密性、抗倒性、光吸收效能等生理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当前饲用高粱株高、穗长、叶部形态等性状的基因定位工作已有相当顺利的进展,而分蘖性状因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难度较大,对分蘖的基因定位工作进展则较为缓慢。本研究总结了近期对高粱分蘖性状以及其他农艺性状QTL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在不同农作物品种进化的过程中,具有一部分同源性高的保守序列保留下来,证明同一物种不同性状之间具有关联性这一观点。在高粱的育种研究中,将基因工程育种与实验统计、数量遗传学结合,能更好地揭示各项因素对高粱农艺性状的贡献程度,提高育种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刈割方式对皖北地区大麦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皖北地区对不同刈割方式下大中88-91大麦饲用品质及再生草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中88-91大麦的饲用品质与其刈割方式关系密切:刈割后尿素的最佳追肥水平为75kg/hm~2;刈割后最适留茬高度为5cm;根据对蛋白质库、糖库的测定,首次刈割最适时期在3月下旬.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饲用玉米|油菜的间作优势及不同施氮水平对饲草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饲用玉米品种伊单76和饲用油菜品种饲油2号为研究对象,试验于2019-2020年进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种植模式因素包括玉米单作、油菜单作及玉米油菜间作3个模式,施氮肥因素包括不施氮(N0)、施氮量120kg/hm2(N1)和施氮量210kg/hm2(N2)3个水平。结果表明,饲用玉米‖油菜间作土地当量比为1.08~1.14,该模式具有产量优势。收获期饲用玉米在间作中占竞争主导地位,氮肥的加入强化了这种优势。施肥增加了间作的氮素吸收量,间作的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单作,虽然N2处理产量及氮素吸收量最高,但除2019年间作模式的氮肥利用率外,N1处理下各种植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均高于N2处理,且2年N1处理下种间相对竞争力Amo和相对拥挤系数(0.092和1.160)均高于N2(0.062和1.019),说明综合饲草产量和氮素利用率2个方面,施氮量120kg/hm2适合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地区饲用玉米‖油菜的种植,...  相似文献   

8.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白血病(AL)是目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肿瘤性传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J亚群禽白血病较为流行。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是引起肉鸡和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的病原。本文主要综述了有关ALV-J的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中玉15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饲用玉米新品种.它的育成较好地缓解了我国缺乏优质饲用玉米新品种的矛盾。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本品种在冀西北播期、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提出了该品种所适合的栽培及管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酿酒葡萄产量、品质和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对河北省昌黎县不同产量、品质的赤霞珠葡萄园的叶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低产低质葡萄树体K、Zn含量较低,树体Mg缺乏是3种园区都存在的问题,低产低质园树体Fe含量明显偏低;中、低产低质葡萄园土壤有机质、水解N、有效P、K、Zn较低,3种园区土壤交换性Mg含量均较低。高产优质园,土壤N、K、Mg与叶柄相应元素之间为正相关,中产低质园,土壤N、K、P、Mg、Zn与叶柄相应元素之间为正相关,低产低质园,土壤K、Mg、Zn与叶柄相应元素之间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在柑橘砧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概述了当前国内外柑橘砧木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和体细胞杂交技术在柑橘砧木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可为我国柑橘砧木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基因工程在柑橘育种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通过运用农杆菌介导法、附体腋芽转化-离体扩繁鉴定法、DNA直接导入法等基因工程技术对培育新型抗性柑橘砧木品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体细胞杂种的运用方面,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大量具优良性状的杂种体细胞,并建立了多个抗病杂交后代群。目前,柑橘砧木生物技术的研究方兴未艾,现代生物技术在柑橘砧木资源多样性研究与种质改良方面仍是今后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比较了8个柑橘品种的抗寒性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了解这8种柑橘的抗寒能力差异并筛选评价柑橘抗寒能力差异的关键指标,这不仅为评价柑橘抗寒性提供了重要参考指标,也为柑橘的扩大引种和栽培提供了依据.以8种柑橘离体枝条为材料,分析0℃、-2℃和-4℃时柑橘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通过隶属函数综合比较8种柑橘的抗寒能...  相似文献   

13.
陕南柑橘在近年来持续受到周期性大面积冻害,本研究对不同柑橘砧木幼苗抗冻性进行比较,为陕南地区抗冻柑橘砧木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以‘枳壳’、‘大叶香橙’、‘香橼’3种柑橘砧木幼苗为试材,研究-7℃冷冻胁迫对柑橘砧木幼苗形态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比较3种柑橘砧木的抗冻能力。结果显示:-7℃冷冻处理36 h后,3种柑橘砧木幼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水萎焉,与对照组相比,植株鲜重和干重、叶片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显著升高,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大叶香橙’增加最高,分别为1.28倍和1.59倍。另外,与对照组相比,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高趋势,但脯氨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枳壳’和‘香橼’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明显升高。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枳壳’抗冻能力最强,‘香橼’次之,‘大叶香橙’最弱。-7℃冷冻胁迫对柑橘砧木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均有明显的影响,根据综合分析结果,柑橘砧木‘枳壳’和‘香橼’品种可在陕南地区实践栽培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柑桔黄龙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技术,采用徒手切片法和斑点试验法检测柑桔黄龙病获得成功。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柑桔种苗大批量检测和田间普查。采用单抗金标技术对田间栽培的柑桔品种、柑桔实生苗、试管微芽嫁接苗、热处理脱毒后的嫁接苗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田间栽培的6个柑桔品种不论是否显示黄龙病症状均检测到柑桔黄龙病病菌,而消毒种子播种所得实生苗及试管微芽嫁接苗为无病株,带病株经过30d 40oC恒温热处理后产生的新梢及其嫁接苗绝大部分也是无病株。  相似文献   

15.
柑橘皮内生细菌分离及柑橘青霉病菌拮抗菌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柑橘青霉病是柑橘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为利用拮抗内生菌进行生物防治,本研究选取3个品种柑橘的橘皮,采用研磨液培养法分离纯化得到26株内生细菌。通过对峙培养法,发现5株内生细菌对柑橘青霉病菌有明显拮抗作用,占菌株总数的19.2%。对这5株细菌进行初步鉴定,分属于气芽孢杆菌属(Aerobacillus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p.)、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pp.)和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 spp.)5个属。不同的柑橘品种橘皮内的内生拮抗细菌的出现频次不同。抑菌结果表明,培养3天时,H-3抑菌圈直径最大,达到了15.3 mm,H-18抑菌圈最小,只有5.6mm;4天时,各抑菌圈直径均有缩小,但缩小幅度不大;5天时H-3拮抗作用仍十分明显,抑菌圈直径为10.3 mm。根据H-3的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定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的发现对柑橘青霉病的生物防治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柑橘地方优良品种‘贡柑’起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研究了地方优良品种‘贡柑’与部分柑橘属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10条引物共扩增出87条谱带,多态性谱带率为97.7%,通过各供试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建立的聚类树状图,能准确地区分各种、品种、品系的关系,此外对‘贡柑’的起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支持‘贡柑’是由本地橘和橙的自然杂交而来的观...  相似文献   

17.
柚皮柠檬苦素的提取及其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究柚皮中柠檬苦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杀虫活性,采用正交试验对柚皮中柠檬苦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得到的柠檬苦素对夹竹桃蚜虫、吹绵蚧和菜蝽喷雾进行杀虫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二氯甲烷和丙酮水浴提取法从10 g柚皮中提取到的柠檬苦素分别是0.9700、1.5860、1.6000 g;二氯甲烷水浴提取法对柚皮中的柠檬苦素提取率为6.08%。10 mg/mL的柠檬苦素能将供试害虫全部杀死,0.625 mg/mL的柠檬苦素依然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回流法提取柚子皮中的柠檬苦素时,最佳提取工艺是: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液料比为1:12,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温度50℃;得到的柠檬苦素对3种供试害虫有较强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8.
柑橘黄龙病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柑橘黄龙病传播介体种群消长规律和疫情动态,破解柑橘黄龙病防控问题,以主栽的早熟‘宫川’品种为重点在古城和大田柑橘园设立2个柑橘木虱监测点,采用定点定人定树定枝定时方法对柑橘木虱进行系统监测;以乡镇为单位每年在10-11月的果实显症期对全市柑橘园柑橘黄龙病进行全境式普查。结果表明,柑橘木虱季节性消长规律主要呈三峰型曲线变化,其峰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其年度之间和果园之间总体趋势基本一致,但其峰值峰次差异却较大,主要受初见期、基数和气温等三要素影响所致,并建立柑橘木虱时序成若虫数量与其气温关系模型:D=0.018T+17.365(n=36,r=0.3563*)。针对柑橘木虱传播柑橘黄龙病的特征特性,摸索集成了“一挖两治”防控策略和“三防五关”防控技术。经过3年的全面应用,将柑橘黄龙病发病面积持续控制在5%以内,2008-2010年将加权平均株发病率分别控制在0.084%、0.077%、0.051%,基本达到了持续控制效果,保障了临海市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亲环蛋白(CYP)基因家族是一类含有CLD保守结构域的蛋白质,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在蛋白质运输、受体信号转导、mRNA剪接、细胞凋亡及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在多种植物中对亲环蛋白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和分析,但未见柑橘CYP基因家族筛选和鉴定的报道。本研究从美国柑橘和中国甜橙中分别筛选出30个和32个亲环蛋白基因家族成员,根据结构域的不同,将62个成员分成7个亚家族。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相似结构域的基因聚在一起,表明亲环蛋白基因家族可能在物种分化前已经分化。在美国柑橘和中国甜橙CYP中均含有2个基因簇并筛选出26对同源基因。这些CYP基因在不同的组织中表达谱不同,7种组织中表达量最高的基因可能与免疫抑制、蛋白质运输、根系的生长及光调控功能相关,表明这些亲环蛋白可能在生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柑橘基因功能和进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和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是传统名贵中药血竭在中国的重要基源植物,但其在苗期至成株期之间难以用传统分类学进行鉴定,而DNA条形码技术为这一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利用已经通过形态学鉴定的海南龙血树和剑叶龙血树叶片开发了两种龙血树的DNA条形码,发现ITS2具有较大的变异度,可与来自叶绿体的trnL-trnF作为鉴定的分子标记,并基于变异最大范围构建了分子标记的示意图。为探究龙血树的分子生态学上的进化地位,基于两种龙血树的ITS2序列与其同源的41个物种的ITS2序列构建了分子进化树,发现龙血树属植物与龙舌兰科、百合科组成分支的亲缘关系近于含有天门冬科的分支,此结果为海南龙血树和剑叶龙血树的种质资源鉴定提供了分子标记,并为龙血树属在百合纲确切分类地位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