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栽培基质对非洲菊组培幼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非洲菊组培试管苗为试材。蛭石、珍珠岩、炭化稻壳、草炭土以不同的比例配成7种栽培基质,分别是A1(蛭石)、A2(珍珠岩)、A3(炭化稻壳)、A4(草炭土)、A5(1/2蛭石 1/2珍珠岩)、A6(1/2蛭石 1/2草炭土)、A7(1/3珍珠岩 2/3草炭土),进行非洲菊试管苗移栽基质的筛选试验。定期观测成活率、长势、平均株高及生长指标,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干重,分析比较7种基质配方中对非洲菊试管苗移栽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洲菊试管苗移栽基质以在A4(草炭土)、A7(1/3珍珠岩 2/3草炭土)的基质中生长较好最佳,其次,为A3(炭化稻壳)基质,但A3(炭化稻壳)成本较低,且较容易获得。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非洲菊现蕾期对养分浓度的要求,为基质栽培中养分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供试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品种"阳光海岸"幼苗种植在V(麦糠)∶V(玉米秸秆)∶V(牛粪)=3∶2∶1的混合基质中,50%以上植株现蕾后分别浇施0.5倍、1.0倍、1.5倍或2.0倍的营养液,分析营养液浓度对非洲菊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1.0倍及1.5倍营养液浓度处理的非洲菊叶片及根系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均较大,1.5倍营养液处理的叶片数和侧根数最多;较高浓度营养液处理的非洲菊对N和P的吸收能力较强,而较低浓度营养液处理的非洲菊对K和微量元素Zn、Fe及Mn的吸收能力较强。【结论】1.5倍营养液处理更有利于现蕾期非洲菊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方式和基质对非洲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栽培方式对非洲菊的影响试验表明,与低畦栽培相比,高垄栽培能提高植株成活率,增加分株数和叶片的生长量,同时提高切花质量;不同栽培基质对非洲菊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不同配方基质与对照相比,能提高非洲菊植株叶片的生长势和切花质量,其中炉渣 蘑菇渣 有机肥=3:1:1为最佳配方组合;栽培基质的透气性是非洲菊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乔永旭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192-193
以非洲菊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土壤(CK)、秸秆和土壤混合基质(2∶3)、草炭和蛭石混合基质(2∶1)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和蛭石混合基质在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面积、冠幅和切花品质方面优势最明显,其次是秸秆和土壤混合基质,最后是土壤.考虑到基质的价格因素,在生产中适合非洲菊栽培的基质为秸秆和土壤混合基质.  相似文献   

5.
不同外植体和激素对非洲菊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外植体对非洲菊愈伤组织诱导的试验、不同激素水平对花托愈伤组织形成及芽分化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叶柄、叶片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以带芽短缩茎为外植体,污染率高;以花托作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且污染率较低。因此,花托是较理想的外植体材料。以花托为外植体在培养基MS+6-BA 2.0 mg·L^-1+KT 4.0 mg·L^-1+NAA 0.5 mg·L^-1上能诱导出大量愈伤组织,并能进一步分化出健壮芽。  相似文献   

6.
不同营养液对南天竹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配方营养液对南天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均能有效地提高南天竹幼苗的生长速度 ,硝酸还原酶活性 ,叶绿素含量 ,脯氨酸含量 ,根系活力和叶片含水量 ;处理A和B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优于处理C、CK ;处理B的总体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非洲菊为试材,炉渣、香菇渣、平菇渣、泥炭、锯末等为栽培基质材料,腐熟有机肥作为营养源,进行生态有机型无土栽培试验。[1]分析比较8种基质配方与两种肥料配方组合对非洲菊生长及开花的影响,并设土壤栽培对照区。[9]结果表明,非洲菊无土栽培基质以炉渣、香菇渣(3∶1)+(2.5kg牛粪+2.5kg羊粪+1kg复合肥)/m3配方为最佳;其次为炉渣、香菇渣、锯末、泥炭(2∶5∶4∶2)+(2.5kg牛粪+2.5kg羊粪+1kg复合肥)/m3。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切花非洲菊不同基质组合随机区组设计,以常规土壤栽培为对照进行试验,分析比较不同基质对切花非洲菊生长及开花的影响,从中筛选比较适合切花非洲菊无土栽培的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以煤渣 珍珠岩 草炭土(2:1:1)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在长沙地区栽培非洲菊的适宜基质,对不同非洲菊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比例草炭土、珍珠岩、河沙混合基质对非洲菊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非洲菊在质量比3∶1∶1的草炭土、珍珠岩、河沙混合基质中均成活率高,植株健壮,切花产量高,质量好;纯草炭土栽培非洲菊,苗期生长健壮,但定植半年后植株容易感病,成活率低,不宜用作长沙地区日光温室非洲菊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不同栽培基质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8种不同栽培基质,探讨其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以菌科+垄糠灰+污泥(2:2:1)处理的,非洲菊组培苗成活率高,成苗快,幼苗健康,切花质量好,而且原料便宜,取材容量,可作为非洲菊组培苗适宜的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1.
对非洲菊不同外植体(花托、叶片、幼芽、种子、叶柄等)的快速繁殖技术及进展进行介绍评价.认为用试管苗叶和叶柄作为快繁材料,操作简便,增殖效率高.可作为工厂化生产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12.
非洲菊组织培养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非洲菊花托为试材,进行组培快速繁殖的最适培养基为:愈伤组织的诱导:MS 6-BA2.0mg/L NAA0.2mg/L,诱导率可达100%;芽的分化:1/2MS 6-BA2.0mg/L NAA0.2mg/L,分化率可达91.67%;增殖:MS 6-BA1.0mg/L NAA0.2mg/L,增殖倍数可达14倍;生根:1/2MS IAA0.2~0.5mg/L,生根率可达100%.炼苗基质:锯末子:河沙:腐殖土=1:1:1,移栽成活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13.
非洲菊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洲菊花托为外植体进行组培试验,筛选出适合非洲菊的培养基:增殖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0.2 mg/L,生根培养基1/2MS+IBA 1.0 mg/L.  相似文献   

14.
非洲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非洲菊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植体选择与灭菌,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试管苗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驯化移栽等方面;总结了目前非洲菊组织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多效唑(PP333)、La3+、封口膜对非洲菊组织培养的影响;指出了非洲菊组织培养中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培养基对非洲菊离体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培养基类型、培养基的不同无机盐含量等方面探讨了培养基对非洲菊离体繁殖的影响,研究了非洲菊离体繁殖中培养基这一基本因子对芽诱导、增殖及生根的作用机理.此外,还对试管苗驯化、移栽作了探讨.结果表明,以B5培养基诱导芽效果最好;培养基中低浓度的无机盐有利于生根.通过对比试验,以V(腐殖土) : V(沙):V(壤土)=1 :1 :1的混合基质移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非洲菊离体培养增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菊为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是世界5大切花之一。因非洲菊传统的分株繁殖系数很低,满足不了市场对种苗的大量需求,而离体快速繁殖可大大提高繁殖系数以达到规模化生产种苗的目的。目前国内外非洲菊切花栽培所需种苗大多是通过离体快繁途径获得,稳定增殖是非洲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非洲菊(GerberajamesoniiBolus)切花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病害问题越来越严重,使鲜切花产量及品质遭受巨大损失。对非洲菊10种主要真菌、病毒及细菌性病害发生特点进行描述,为生产上有效防治非洲菊病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非洲菊组织培养繁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非洲菊的微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经过多组合培养基对比试验,筛选出各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诱导分化,MS 6BA3.0 mg/L IAA0.25 mg/L;继代增殖,MS 6BA3.0 mg/L NAA0.3 mg/L;生根培养,1/2MS IAA2.0 mg/L.  相似文献   

19.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为菊科扶郎花属宿根草本植物,又称"扶郎花",原产于南非,性喜温暖.本研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良的盆栽非洲菊品种雨燕系列,株高15~20 cm,花茎8~10 cm,具重瓣,深色花眼,有冠毛[1].按照传统以种子、分株和扦插进行繁殖,速度慢,无法适应大规模快速繁育优质种苗的要求[2];而组织培养方法可获得大量品质一致的植株,且不受季节影响,可周年供应[3].组织培养技术在非洲菊中已得到应用[4],国内外也有此类技术的报道[5],但大多数提供的配方对具体品种的快繁并没有针对性.在规模化生产中,不同的品种所需要的培养基的配方是不同的[6].因此,有必要对非洲菊雨燕的增殖与生根培养基进行调整和筛选,使其能更好地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