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周军 《吉林农业》2003,(10):12-12
反季节载培茄子比常规栽培茄子产值增加,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大棚保暖增温 茄子是喜温蔬菜,大棚保温是成败的技术关键。茄子生育所需的适温,苗期白天为25℃左右,夜间15℃~18℃,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山反季节栽培扁豆,通过选用良种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和整枝,合理施肥和供水,注意病虫害防治,适时并合理采摘豆荚等措施,采收期可比常规露地栽培提早近4个月,产量提高约30%,产值增加近1倍.  相似文献   

4.
5.
霍山县高山茄子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霍山县高山茄子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子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茄子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山辣椒品质优、产量高、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潜山县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方式、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上市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辣椒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县在高山地区试种花菜取得成功后,生产规模迅速扩大,2002年全县种植面积349公顷,每公顷产30000多千克,已成为大田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项目。  相似文献   

8.
9.
菜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是人们普遍喜食的蔬菜。近几年,浙江省充分利用高山地区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生态环境无污染的区位优势,进行菜豆反季节栽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高山菜豆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高山茄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是屏南县主要农产品之一,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该文总结高山茄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植地选择、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1.
扁豆是我市栽培的豆科经济作物之一。为了延长扁豆采收期,提高扁豆的产出效益.经多年高山反季节扁豆栽培技术的探索研究.使本地扁豆从常规露地栽培9~11月1分采收嫩荚上市,提前至5月上.中旬采收上市.采收期提早近4个月.也同时显著提高了扁豆的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从茬口安排、品种选育、嫁接育苗、整地做畦、整枝、化学控制、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陇东地区茄子反季节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茄子是我国主要农产品之一,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蔬菜类食物之一,在农业的生产上是一项很重要的产业之一,现在随着我国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茄子的栽培技术就要越来越完善,不但能够高产量,而且能够很好的抵御各种自然灾害。浙南山区,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很高的阶段,茄子栽培的高产技术是值得分析的一件事,所以研究这些高山茄子的种植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杨洪 《农技服务》2011,28(4):434+443-434,443
从选用良种、播种、育苗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莴笋高山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蔬菜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无公害蔬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蔬菜食材的首选,高山地区空气质量良好,土壤、水质无污染,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基于以上背景,该文详细介绍了高山反季节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播期、育苗、施肥、畦面覆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荷兰豆,本地又叫软荚雪豆,以嫩荚作蔬菜食用。在我县秋、冬、春都可种植,但以高山反季节秋种产量最高,效益最好,高产栽培田块亩产可达1000公斤,产值可达4000元。现将我县反季节荷兰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土地选择 栽种高山西瓜前期恰为多雨的梅天,结果期又是高温干旱的伏天,要于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种好西瓜,选择适宜的耕地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应于海拔500—1000米之间,开阔通风光照充足处,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灌便利、交通方便、上年未种过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的耕地。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选用高产良种 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的是杭州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杂交种杭茄1号。该品种植株长势强壮,耐低温能力强,苗期生长快,低温时期坐果性好,果皮紫红透亮,皮薄,肉白色,商品性好。 二、培育适龄壮苗 1.适时播种 播期一般在9月中旬,每亩用种量25克。播前晒种7~10天,为了打破休眠期,先用55~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发展,引进高产优质、耐高温抗热抗病的秀玉茄子新品种进行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