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饲养采胶能力强的蜂种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对比,纯意和高加索蜂采胶能力较强。除此之外,每年还要定向优选,在蜂场连年选取采胶能力强的蜂群做父本和母本育王,经过四五代选育,蜂群采胶能力可增收三成以上。2 改革传统的取胶方法传统方法多用覆布和纱盖取胶覆布取胶费工费时,产量低,胶的质量也差。纱盖取胶,因上梁和纱盖的距离较大,产量低,蜂胶含蜡量也高,铁锈还常常污染蜂胶,使胶的颜色变深,这种深色蜂胶,市 场销售不畅。较好的取胶工具,除了厂家专门制作的取胶器外,用呢龙纱取胶也很方便。取一块55 cm×45 cm的呢龙纱…  相似文献   

2.
一、使用采胶量高产的品种是前提 不同的蜜蜂品种(严格说应是品系),有着不同的采胶习性,例如灰色高加索蜂,爱采树胶,采胶能力极强;意大利蜂采蜜、采花粉能力强,采胶也不错.利用这两个品种的杂交,培育的后代也有很好的采胶力.在不采取任何别的措施的情况下,也比东北黑蜂和喀蜂采胶多得多,是蜂胶高产的理想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适龄采集蜂是个体发育到器官及功能适合出巢采集的工蜂,它包括采蜜蜂、采粉蜂、采胶蜂、采水蜂。从蜂蜜生产的角度,适龄采集蜂应是采蜜能力强、最适宜采蜜的个体工蜂,是蜂群中采蜜的主力。正常蜂群中,工蜂的社会分工与日龄有关,所以适龄采集蜂应是特定日龄段的工蜂。工蜂采集一般开始于17日龄,20日龄后其采集力才充分发挥,从事采集花蜜、花粉、水、蜂胶,直至老死。  相似文献   

4.
蜂种的好坏直接决定蜂群的生产力和繁殖力.优质蜂种能够提高蜂群的繁殖能力、生产性能和抗病、抗螨能力,抗病能力强能避免蜂群用药,减少蜂产品药物残留,还能提高蜂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常有外省蜂群来本地采葵花,有些人不敢采,躲葵花.虽然采葵花会使蜂群下降,但不是所有的蜂群都会垮蜂.一般正常年景,一个双王继箱群可有越冬蜂8~10框;单王继箱群可有6~7框左右.至于垮蜂现象,许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非只要采葵花就必定垮蜂.  相似文献   

6.
1991年,我地蜂群暴发白垩病,很多蜂场垮场,养蜂人改行。我的蜂群也不例外地染病,尽管用了很多方法,但始终没有治好。在我的所有蜂群中,惟有一群蜂没有感染白垩病。这群蜂采胶能力极强,蜂箱的所有裂缝均被蜂胶糊严,几天检查一次蜂群,覆布就很难扯下。当时我猜想这群蜂具有抗白垩病能力,并设想用它作种蜂群,培育抗病蜂群。第二年春天,没有染病的这群蜂强壮后,我用其雄蜂作种用雄蜂,又用这群蜂的蜂王产的卵培育蜂王,还用这群蜂作哺育群。我把其他蜂群中的雄蜂处死,病重蜂群的蜂王也处死,并安上了王台。到蜂王产卵后,我把病群的蜂王全部换成新王…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7,(2):35-36
<正>蜜蜂养殖优良品种是关键,培育优质蜂王是饲养强群提高蜂产品质量,增加蜂产品产量的重要途径。蜂王的产卵力和控制分蜂的能力对蜂群发展及其遗传性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蜂王产卵力和控制力强,才能维持强大的蜜蜂群体。饲养强群就是要充分发挥蜂王产卵的能力。增加蜂群中蜜蜂个体的数量,提升蜂群的采  相似文献   

8.
以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为对照,研究了喀尼阿兰蜂(Apis mellifera carnica pollmann 简称喀蜂)抗白垩病的能力及机制.结果表明:喀蜂比意蜂具有较强的抗白垩病能力,意蜂的发病率是喀蜂的5倍.喀蜂抗白垩病的机制是:1.喀蜂群内子脾间的温度通常都超过30℃、相对湿度一般低于80%,不利于子囊孢子的形成;2.喀蜂清巢能力强,能有效地减少蜂群内的传染源;3.喀蜂幼虫能得到充足的饲料和适宜的温湿度,发育健康,增强了抗病力;4.喀蜂的王浆比意蜂的王浆具有更强的抑菌能力.研究结果为利用抗病蜂种防治蜜蜂白垩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省因冬季断蜜期短,春花早,在采完冬季蜜源后,对冻蜂和繁蜂问题有不同看法。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冬季的滇中以南,气候温暖,白天光照强,十二月份已有零星蜜粉源,母蜂不易停产,蜂群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蜂群因处于刚采完大蜜源后无较大的蜜源可采,蜂  相似文献   

10.
1 在育王时应筛选抗病能力强的蜂群培育蜂王 养蜂者为了战胜中囊病,在抗病能力强的蜂群中进行育王,那怎么知道哪群蜂抗病能力强呢?若在一次发病中,没有发病且表现能力强、蜂群群势大、产蜜量高的蜂群就可留作种群,就在该群蜂箱上作好标记.  相似文献   

11.
一个初学养蜂者怎样养好蜂群?回答是“养强群”。现就这个问题择要谈谈。一、在蜂群方面1.要有产卵力强的蜂王。一个体格健壮的蜂王,可保证产卵的需要,为养好强群打下有力的基础。若蜂王老劣应育王更换。2.要蜂性勤劳,采集力强,食料消耗省。蜂群采集力强就能够增产蜜量,耗蜜省,可以得到较多的商品蜜。而且采集花粉的能力强,工蜂食用后可多分泌王浆。3.要选择分蜂性弱的蜂种以维持大群。分蜂性强的蜂种不能够维持大群,因而采集力低,不能抵御恶劣的气候和敌害,在高温下不能越夏,在低温下不能越冬。反之,分蜂性弱的蜂  相似文献   

12.
白垩病是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疾病,不同蜂群间的抗白垩病能力强弱差异检测是抗病育种的基础.研究通过实验比较分析意蜂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的差异.采用DPS软件方差分析系统分组实验统计分析和Tukey法多重比较,对4群患病蜂群和4群健康蜂群自然状态和接种蜜蜂球囊菌病原状态下的3次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不同蜂群间的抗病能力有差异;1号蜂群在接种蜜蜂球囊菌前、后蜂群患病个体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蜂群(p<0.05);用白垩病死尸粉末拌入花粉饲喂的方法可以有效诱发蜂群发生白垩病;实验筛选出抗白垩病能力强、弱的蜂群为抗白垩病相关分子标记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3.
关振英 《中国蜂业》2006,57(8):19-19
蜂群被盗是养蜂时常发生的事,然而它对蜂群繁殖和生产的危害都不容忽视,在此,笔者与蜂友交流一下防止的方法。 一、预防蜂群被盗的措施 1、利用杂交优势:在我们饲养的西方蜜蜂品种中,黑色品种的蜂较黄色品种的蜂防盗能力强,但是,由于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生产项目的不同,生产者选择了适合本地区气候、蜜源特点的进行饲养。但不排除运用杂交手段获得防盗能力强的蜂种。  相似文献   

14.
分蜂     
自然分蜂春末夏初,外界气溫已經升高,蜜源植物陸續开放正是蜂群迅速增長的时期。这时养蜂人員必須要把蜂群培养成十分强壯,才能有獲得蜂蜜丰收的希望。但是由于幼蜂大量增加,雄蜂出現以及采入蜂巢中較多的蜂蜜,如果不及时擴大蜂巢和采取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5,(9):33-34
<正>饲养强群是每一位养蜂人的追求,都希望自己的蜂群强壮,但有时事与愿违。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蜂群壮大呢,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一、影响蜂群强壮的内因1.遗传因素不同蜂种其生物学特性不同,如意蜂善于采集大宗蜜源,产卵力强,发展快;中蜂适应性强,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等。因此,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蜜蜂品种。2.蜂王蜂群要强大,蜂王是关键,好蜂王产卵力强。若蜂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16,(5):34-35
正养蜂人都知道蜂群产生分蜂热对蜂群管理和生产会产生一定影响,蜂群产生分蜂情绪是蜜蜂生物学特性。实际生产中发现凡是产生分蜂热的蜂群有几个不同特点:(1)群势强;(2)群内子脾多,蜂多于脾,饲料足;(3)箱体容积小;(4)蜂王产卵能力下降或很少产卵,哺育过剩,出现大量自然王台;(5)采集蜂减少,巢门口有大量工蜂聚集、怠工;(6)产生分蜂热的蜂群90%是优秀的老王群,无疾病,发展快;(7)当年新王正  相似文献   

17.
全国各地都有野生蜂群。猎捕或诱捕野生中蜂群,加以人工改良饲养,是解决蜂种缺乏的有效措施。对发展山区养蜂事业,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猎捕与诱捕野生中蜂群的经验,方法很多。本文介绍的是一种猎捕和诱捕相结合的新方法。即猎捕一个采巢蜂,然后让这个采巢蜂自动把蜂群引来。在谈到具体方法以前,简要地重温中蜂蜂群的几种生物学特性是必要的,可以加深对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咨询服务     
问:春季蜂群应根据哪些条件评定价格;主要采蜂期的蜂群如何定价;将进入越冬期的蜂群应怎样定价?黑龙江省嫩江县嫩业粮库张森长答:各地蜂价不一样,只有买主和卖主协商,双方都同意时,就算价钱(值),所以只能介绍一个参考价。买卖蜜蜂一般以框为标准:一框足蜂约2,500只,目测:一张巢脾两面都趴满蜜蜂,看不清楚巢房为一框足蜂;一框足蜂重量约250克(半市斤)。1.春季蜂群出窖后,一框足蜂约值人  相似文献   

19.
在嫩江平原一带,蜜蜂采完葵花蜜后,群势下降很大,定地饲养的蜂群,近几年,有许多养蜂户的越冬蜂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严重的影响了养蜂生产的发展。蜂群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1.越冬时间长,管理不当;2.饲料不足,质量不好;3.老蜂多,幼蜂少,蜂群质量差;4.蜂螨没治好;5.窖温不稳定,消耗饲料多,饿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区蜂群的秋季管理是指蜂群采完椴树蜜以后到培育越冬蜂结束前的蜂群管理,是一年养蜂的关键环节。蜂群管理的好坏关系到蜂群是否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