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甬优1540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配的杂粳稻新组合。重点介绍该组合在苏州市的试种示范表现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新组合深95优556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具有米质优、抗逆性较强、配合力好、恢复系谱广和繁殖制种良好等特点的不育系深95A作母本,选用恢复力强、稳产、品质优、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的恢复系R556作父本,采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选配方法进行杂交水稻新组合选配,选配出杂交水稻新组合深95优556,并对该杂交水稻新组合产量、米质、抗性和生育期等综合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多穗、稳产性能好、米质优、抗性强、耐热性好和灌浆充实度高等优良性状,适宜申请华南早籼杂交水稻迟熟组和一季晚熟组品种审定进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优281是湖南省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杂交水稻研究所,以三系不育系中9A作母本与自选优良恢复系R281作父本杂交选配而成的优质高产迟熟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表现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米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4.
两优616是由中种集团福建农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以两系不育系广占63-4S为母本,自选恢复系福恢616为父本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主要表现出根系发达、株叶形适中、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5.
对鲁原92、齐319等骨干玉米自交系在模拟干旱条件下进行抗旱性鉴定,为选配抗旱玉米新组合、培育新品种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特优175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用龙特甫A与恢复系175选配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引进我市在省新镇西埔村、官桥镇东头村等地作双晚种植,经过两年试验示范种植,该组合表现高产、熟期适中、农艺性状好、抗性强、米质  相似文献   

7.
华优 8 6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等选配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1999年和 2 0 0 0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产量均列首位 ,分别比对照组合汕优 63和培杂双七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是目前广东省主要推广的杂交稻新组合之一 ,表现丰产性突出、高抗稻瘟病、米质较好。 2 0 0 3年早造饶平县种植的 6.7hm2 华优 86高产示范片 ,平均每 667m2 产量达 72 4.2 2kg ,最高为 75 6.95kg ,比对照组合汕优 63增产 19.2 1%。  相似文献   

8.
津春三号黄瓜系天津市黄瓜研究所选配的杂一代新组合。其抗病、丰产、耐低温和弱光的能力较津杂系列其他品种表现突出,适宜我区早春或秋延后曝光温室栽培。该品种植生长势强,茎粗壮,叶片肥大,分枝性中等,较适宜密植。以主蔓结瓜为主,单性结实能力强,  相似文献   

9.
陆两优105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用广亲和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陆18S和自育的优质父本华105选配而成的两系法杂交早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湖南省早稻区试,表现丰产稳产好、熟期适中、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广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该组合于2005年1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亲本杂交选育获得恢复系R229,利用恢复系R229与不育系进行杂交选配出的杂交稻组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229恢复力强,具有广谱恢复性,可选配出不同生态类型、不同熟期的杂交稻组合;R229系列组合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应选择生育期较长、分蘖力强、穗大粒多、植株较高和千粒重大的不育系与R229配组获得高产或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以R229作为核心恢复系选育杂交稻的研究方法,可减少育种投入和简化育种程序,快速选育新组合,加快杂交稻的育种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1.
郭惊涛  吴康云  邓英  孟平红  潘学军 《农技服务》2011,28(2):160+164-160,164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和高代自交系进行组合选配,获得的牛心甘蓝新组合15N10JF-7×8N8CF-1、15N10JF-7×13N8SG-4,具有  相似文献   

12.
Ⅱ优536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恢复系南恢536选配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2002-2003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表现突出.2005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我市于2002年开始引进试种,经3年多点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产量高、适应性广、稳产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受到种植农户的一致好评,在我市做中稻种植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现将Ⅱ优536的种植表现及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博Ⅱ优15系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选配的弱感光型新组合。1999年引人我省试种,表现高产、优质、抗白叶枯。2000~2002年,在临高县博厚镇南贤洋共制种50hm^2,其中对55户高产田块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组合制种单产3.90~4.05t/hm^2的最佳苗穗结构是:博ⅡA基本苗150~180万/hm^2,  相似文献   

14.
泸优5648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泸香90A与恢复系南恢5648选配成的中晚稻杂优新组合。该组合在品比试验、省区试及生产试验、示范中,表现出群体整齐,产量高,稳产性较好,米质较优,分蘖较强,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等特性。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闽审稻2006015)。  相似文献   

15.
《农村发展论丛》2001,(5):28-29
该品种系省杂交水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用博A为母本,科恢752为父本选配的中晚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原名博优752,1999年省品审会审定,命名为博优赣28号。  相似文献   

16.
先农16号(新香A×恢906)是由江西省种子公司与浮梁县利民水稻所共同选配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3年3月10日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03013;2003年11月6日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64.江西省种子公司于2001年开始试种和推广,经过3年的多点示范和大面积种植,该组合表现丰产性好、抗病力强、品质优良等特性.  相似文献   

17.
雁两优921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衡阳市农科所和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育种中心联合选配的两系中熟杂交晚稻新组合。2001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易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大田栽培中对白叶枯病有很强的耐  相似文献   

18.
Ⅱ优536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恢复系南恢536选配成的中晚稻杂优新组合。该组合在品比试验、省区试及生产试验、示范中,均表现出根系发达,株叶形态好,生长旺盛,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适应性广,米质较好,产量潜力较大等优良特性。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闽审稻2005007)。  相似文献   

19.
培两优981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采用培矮64S与光1选配而成的一个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2002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倒伏。2000年~2001年参加省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504.4公斤。  相似文献   

20.
1 品种来源 荆油1号是湖北省荆州市种子总公司科研所油菜育种室从1990年开始,以从核不育两用系158AB开放种植中选择的新株系荆油28AB为母本,用引进的农林43-1为父本,配合化学杀雄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油菜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