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广东地区矮脚黄鸡、新兴黄鸡两个品种280日龄产蛋量(X1)、300日龄产蛋量(X2)、28~40周龄产蛋量(X3)、36~40周龄产蛋量(X4)及400日龄产蛋量(Y)等5项指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矮脚黄鸡与新兴黄鸡在主要产蛋性能指标上差异不显著;②400日龄产蛋量与300日龄产蛋量、28~40周龄产蛋量相关性较强;③矮脚黄鸡、新兴黄鸡从开产到达产蛋高峰的时间短,产蛋高峰持续时间长,且下降缓慢;④对400日龄产蛋量进行逐步回归,变量引入依次为X3、X2、X4,其中X4对Y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矮脚黄鸡、新兴黄鸡400日龄产蛋量早期选择最佳指标为300日龄产蛋量和28~40周龄产蛋量,且其产蛋利用期可适当延长至8~9个月.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矮脚黄鸡日粮中添加蝇蛆粉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评价蝇蛆粉作为肉鸡日粮蛋白质来源的可行性.试验选取8日龄体重相近的矮脚黄公鸡3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鱼粉组和4.44%蝇蛆粉组,每组3个重复.分小鸡(8~21日龄)、中鸡(22~42日龄)和大鸡阶段(43~63日龄)测定各组试验鸡生长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姜华  施彬彬  吴双凤 《中国家禽》2006,28(10):47-48
1品种选择国内品种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有充分的挑选余地,常见的蛋用型品种有仙居鸡(浙江仙居)、白耳黄鸡(江西、浙江),肉用型品种有溧阳鸡(江苏溧阳)、清远麻鸡(广东清远),蛋肉兼用型品种有狼山鸡(江苏如东)、浦东鸡(上海南汇),药用型品种有余干乌骨鸡(江西余干)、郧阳白羽乌鸡(湖北郧阳)。新培育的肉用型品种有邵伯鸡等。在挑选肉用品种时,要求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确保100日龄公鸡、120日龄母鸡的上市体重达到1.5千克以上。在挑选蛋用品种时,要求体型小,性成熟早,年产蛋指标达165个以上。其它品种的选择,依据市场要求灵活掌握。2场地选择与…  相似文献   

4.
结果测定的8个品种中,白羽鸡生长速度最快,体型大,197日龄平均体重达到2 454.5g;零号麻鸡的胫长和胫围最大;黄矮脚鸡体重最轻,219日龄平均体重为1 333.3g,胫长和胫围也是最小的。白羽鸡、零号麻鸡、7号麻鸡和1号麻鸡属于生长速度快的品种,体型也较大,平均体重均超过2kg;伊莎鸡、黄鸡、黄麻鸡和黄矮脚鸡体型较小,平均体重小于2kg。各个品种体重、胫长和胫围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正数,说明体重、胫长和胫围的增减方向相同;但各个品种体重、胫长和胫围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不高,在0.23~0.71的范围之间。  相似文献   

5.
贵州兴义矮脚鸡与矮脚黄鸡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贵州兴义接脚鸡与矮脚黄鸡生产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兴义矮脚鸡0~45日龄时体重与矮脚黄鸡接近,而在45~90日龄显著高于矮脚黄鸡(P<0.05);胫长在0~75日龄时极显著低于矮脚黄鸡(P<0.01),而在75日龄后低于矮脚黄鸡,表明对兴义矮脚鸡的优势性能值得更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兴义矮脚鸡和矮脚黄鸡从初产至12月龄平均产蛋率为42.42%与52.38%,试验结果表明矮脚黄鸡产蛋率高于兴义矮脚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富阳市一些农户在果园放养本鸡,实行种养结合,达到了果牧双丰收.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市有11户利用果园饲养本鸡45000多羽,产值达100余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搞好果园养鸡,必须注意以下要点. 1 选用优良品种根据鸡肉质量和当前市场的销售情况,现有二类鸡种可供选择.一类是优质轻型黄羽、麻羽等有色肉蛋兼用型品种,公鸡80~90日龄体重达1.5kg左右,母鸡110~120日龄达1.25kg左右,如草三黄、仙居鸡、天目鸡、玉环鸡等.另一类是优质中型黄羽、麻羽等肉用型品种,如海新、882、之江黄、江村黄、凤麻鸡等,公鸡80~90日龄体重达2kg左右,母鸡100~110日龄达1.5~2kg.  相似文献   

7.
研究白术粗多糖(简称白术多糖)对湘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白术多糖在畜禽业的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湘黄鸡,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0.2%、0.4%和0.6%)的白术多糖;E组为抗生素添加组。整个饲养试验分为2个阶段,1~14日龄为第1阶段,15~30日龄为第2阶段。结果表明:在1~14日龄阶段,B组脾指数显著高于A和E组,D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C组法氏囊指数高于其他各组;在15~30日龄阶段,B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A和E组,各组间脾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差异不显著。白术多糖对1~14日龄阶段的湘黄鸡脾、胸腺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同批同条件饲养的800只商品代长沙黄鸡中随机选定100只(公母各50)进行测定。测定的项目有各周龄体重、每日耗料量、70日龄和90日龄的屠宰率、成活率等,并且做了生长曲线分析。商品代长沙黄鸡在7~8周龄增重最快。90龄体重为1800.35克、料肉比2.82:1,半、全净膛率分别为84.04%和72.31%。90日龄体重与早期各周生长体重的表型相关随日龄增加而增大,初生重与早期各周龄生长体重的表型相关随日龄增大而减小。初生重对于上市体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京星黄鸡103肉鸡配套系是目前唯一含有北京油鸡血缘的黄羽肉鸡培育品种(配套系)。本研究选取京星黄鸡103肉鸡商品代和纯种北京油鸡各120只(公母各半),比较培育品种和纯种在屠体性能、肉品质和肌肉主要营养成分上的差异。试验鸡同批次孵化出雏,饲养管理条件和饲料营养水平均一致。分别于90和120日龄选取接近各组平均体重的鸡各20只屠宰,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京星黄鸡103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北京油鸡纯种(P<0.05),其中90日龄平均体重达1.48 kg,120日龄达1.88 kg,分别比纯种的高24.4%和24.5%;90日龄胸肌重和腿肌重比北京油鸡纯种分别提高24.5%和19.2%,120日龄的分别提高了30.7%和28.9%,但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90日龄京星黄鸡103胸肌肌内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5);胸肌脂肪酸中以硬脂酸和棕榈酸等饱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京星黄鸡103商品代肉鸡与北京油鸡纯种相比生长速度较快,90日龄达中速型黄羽肉鸡标准,胴体载肉量提升,且基本保持了北京油鸡纯种的肌内脂肪含量高等优良肉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10.
1 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腺胃炎可水平传播,表现在某一个区域内发病很严重而另一个区域内没有该病的发生。传染性腺胃炎与品种和日龄无关系,无论是生长速度快的大肉鸡品种还是生长速度极慢的土鸡、野鸡、山鸡等都有该病的发生。各种日龄的鸡都可发生,肉鸡以25日龄的鸡群多,蛋鸡以开产期(即170日龄左右)的鸡为多,该病有垂直传染的现象。在同一鸡场中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鸡都有发生,但同一品种同一日龄饲喂不同厂家的饲料或饲料原料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1.
白术粗多糖对湘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白术粗多糖(简称白术多糖)研究其对湘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白术多糖在畜禽业的生产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湘黄鸡,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和0.6%的白术多糖;E为抗生素添加组。整个饲养试验分为2个阶段,1~14日龄为第1阶段,15~28日龄为第2阶段。结果表明:在1~14日龄阶段,D组日增质量、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在15~28日龄阶段,各多糖组和E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A组;B组高于E组,C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A组,高于E组。从全期来看,B组采食量最高,平均日增质量和饲料转化率D组最好。白术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湘黄鸡的日采食量、日增质量和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选择白术粗多糖(简称白术多糖)研究其对湘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为白术多糖在畜禽业的生产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湘黄鸡,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和D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和0.6%的白术多糖;E为抗生素添加组。整个饲养试验分为2个阶段,1~14日龄为第1阶段,15~28日龄为第2阶段。结果表明:在1~14日龄阶段,D组日增质量、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在15~28日龄阶段,各多糖组和E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A组;B组高于E组,C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A组,高于E组。从全期来看,B组采食量最高,平均日增质量和饲料转化率D组最好。白术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湘黄鸡的日采食量、日增质量和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湘黄母鸡直立倒伏冠以及冠齿数与繁殖性能的关系以及是否能辅助育种,试验以840只湘黄鸡母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湘黄母鸡直立倒伏冠以及冠齿数与开产前体重、开产日龄以及264日龄产蛋数的关系,并对各繁殖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半倒伏冠湘黄鸡的264日龄产蛋数显著高于直立冠湘黄鸡的264日龄产蛋数(P <0.05);(2)全倒伏冠湘黄鸡的开产前体重显著高于直立冠和半倒伏冠湘黄鸡的开产前体重(P <0.05);(3)7~8个冠齿数湘黄鸡的开产日龄显著早于5~6个冠齿数湘黄鸡的开产日龄(P <0.05);(4)湘黄鸡的264日龄产蛋数与开产前体重和开产日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 <0.05)。结果说明育种中可以通过选择倒伏冠母鸡的开产前体重和开产日龄来培育高产母鸡以及挑选高冠齿数鸡来培育性早熟母鸡。  相似文献   

14.
一、沧县黄羽肉鸡养殖基本情况截至2021年1月,河北省沧县黄羽肉鸡存栏50万只左右,1年可养3批,全年出栏约150万只。养殖品种主要有青脚麻鸡、天露黑鸡、天露麻鸡、乌鸡(足丝鸡)、淮南黄鸡、广西瑶鸡等。养殖日龄平均在62~120天内[其中,青脚麻鸡、天露黑鸡、天露麻鸡、乌鸡(足丝鸡)、淮南黄鸡等品种养殖日龄在62~80天左右,广西瑶鸡养殖日龄在110~12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养殖方式下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广西黄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与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健康状态良好的广西黄鸡3 300羽,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30羽。2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和试验组(基础饲粮+500 g/t丁酸梭菌,制粒后活菌数≥2.88×105CFU/g),分2个阶段进行饲养试验:第1阶段35~49日龄,笼养方式;第2阶段50~80日龄,转换为地面散养方式。结果表明:1)35~49日龄笼养阶段,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广西黄鸡的生长性能影响不大,但具有提高广西黄鸡平均日增重以及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2)35~49日龄笼养阶段和50~80日龄散养阶段,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P0.05),显著降低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3)在不同的养殖模式下,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显著提高厚壁菌门相对丰度(P0.05),有提升梭菌属和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的趋势(P0.05);且笼养转散养后,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盲肠菌群的相对丰度增加(P0.05)。综上所述,在不同养殖方式下,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对不同日龄广西黄鸡的生长性能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有提高平均日增重以及降低料重比的趋势,可以促进广西黄鸡肠道形态的发育,提高盲肠菌群的相对丰度,且笼养转散养后,盲肠菌群的相对丰度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以快大黄鸡、竹丝鸡、矮脚黄鸡和杏花鸡12~18日胚龄的鸡胚为试验素材,通过对四个品种各胚龄腿肌纤维和胸肌纤维的直径和横截面积进行观察和测量,对比不同品种鸡胚胎期腿肌和胸肌发育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鸡骨骼肌发育在胚胎期存在差异(P0.05),体型较大、长速较快的鸡较早融合出完整肌纤维轮廓,但在胚胎末期各品种鸡肌纤维的直径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各品种鸡的腿肌发育都快于胸肌(P0.05),腿肌纤维直径在各胚龄均大于胸肌纤维(P0.05)。研究结果为揭示不同品种间肌纤维生长特性及肉质差异积累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四种黄羽肉鸡IGF-1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SSCP技术测定了4个黄羽肉鸡品种IGF-1基因2个SNP位点,并分析了它们对不同周龄体重及产蛋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2个SNP位点分别发生了T→A、G→A的单碱基突变,各有3种基因型,京海黄鸡P1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最小二乘方差分析表明,京海黄鸡、江村黄鸡从型个体具有较高的300日龄产蛋量,与AB、BB型间差异显著(P<0.05),江村黄鸡从型具有较高的12周龄和300日龄体重,石岐杂鸡AA型300日龄体重显著高于BB型(P<0.05),表明A为产蛋及体重增效基因;不同黄鸡品种均表现出CC型个体具有较高的300日龄体重和产蛋数(P>0.05).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季节室内、外饲养方式对邵阳黄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在冬季、夏季各选用120只40日龄的邵阳黄鸡雌雏,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分别进行室外放养和室内平养。在55、69、83、97日龄分别对邵阳黄鸡生长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试验期室内平养的邵阳黄鸡体重均大于室外放养,冬季两试验组均差异显著(P0.05),夏季仅在77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其余日龄差异均不显著(P0.05);夏季室外放养组邵阳黄鸡平均日增重(ADG)高于冬季室外放养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冬季室外放养组(P0.05),而室内平养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ADG在两个季节间无显著差异(P0.05)。所以气候和季节是影响放养邵阳黄鸡生长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试验随机选用1日龄的AA鸡、阉鸡(24日龄时进行阉割的广西黄鸡)、清远鸡、杏花鸡、胡须鸡、广西黄鸡、文昌鸡母鸡各60只,相同营养与饲养条件下饲养至上市日龄(AA鸡42日龄,其他品种120日龄),然后从每个品种随机选出10只进行屠宰测定其肉质。结果发现:1广西黄鸡和AA鸡肌肉45 min和24 h的亮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AA鸡和广西黄鸡红度(45 min)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胡须鸡红度(24 h)显著低于杏花鸡(P0.05),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文昌鸡肌肉黄度(45 min)显著低于AA鸡、清远鸡、胡须鸡、广西黄鸡(P0.05),阉鸡则显著低于文昌鸡和清远鸡(P0.05);文昌鸡肌肉黄度(24 h)则显著低于AA鸡和广西黄鸡(P0.05),杏花鸡和胡须鸡则显著低于广西黄鸡(P0.05)。2文昌鸡肌肉剪切力最低,且与AA鸡、阉鸡、清远鸡和胡须鸡差异显著(P0.05)。3清远鸡滴水损失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4清远鸡p H45 min显著低于AA鸡、杏花鸡、广西黄鸡和文昌鸡(P0.05),阉鸡则显著低于杏花鸡、广西鸡和文昌鸡(P0.05);广西黄鸡p H24 h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5除文昌鸡外,所有黄羽肉鸡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AA鸡(P0.05)。6广西黄鸡的肌苷酸含量则显著低于AA鸡(P0.05),而其他品种鸡的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AA鸡(P0.05)。7各品种肉鸡鸡肉感官评分总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广西黄鸡和文昌鸡的气味分值显著高于AA鸡(P0.05);杏花鸡、广西黄鸡和文昌鸡的风味分值显著高于清远鸡(P0.05);清远鸡和胡须鸡的嫩度分值显著低于AA鸡、杏花鸡和文昌鸡(P0.05);文昌鸡多汁性分值显著高于AA鸡、阉鸡、清远鸡和胡须鸡(P0.05)。综上所述,与白羽肉鸡相比,黄羽肉鸡肉色具有红度值高、亮度值低、肌苷酸含量高和肌内脂肪含量低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其肉品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行不同品种肉鸡免疫器官生长规律的比较与分析,笔者选择200只1日龄AA肉鸡,公母各半,200只1日龄肉杂鸡(科宝1500♂×海赛克斯♀),公母各半进行试验。试验鸡饲喂基础日粮,常规饲养。在7、14、21、28、35、42日龄各随机抽取8只,公母各半,称取免疫器官(脾脏、胸腺、法氏囊)重量,分析相对生长、绝对生长、累积生长,进行AA肉鸡、肉杂鸡免疫器官生长规律的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免疫器官的相对生长,14日龄肉杂鸡高于AA肉鸡;21日龄时二者较接近;28~42日龄AA肉鸡高于肉杂鸡。免疫器官的绝对生长,14~28日龄时,二者较为接近;35~42日龄时,总体表现为AA肉鸡高于肉杂鸡的趋势。免疫器官的累积生长,脾脏、胸腺的变化趋势,AA肉鸡和肉杂鸡差异不大;法氏囊的累积生长,28~42日龄二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