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蜂群检查是养蜂一项管理措施,必须掌握蜜蜂的生活习性和管理蜂群的各项基本操作技术。一、检查的条件及周期检查蜂群,首先应选择适宜的温度,其次要避开蜜蜂出勤高峰。巢内育虫需要保持35℃巢温,开箱提脾应在20℃以上进行。气温低于20℃,检查要快,尽量缩短开箱时间。北方早春急于检查越冬后蜂群的情况,应在晴朗无风,外界阴处气温不低于14℃时进行。春秋早晚温度低,宜在中午检查;夏季炎热,宜在早上或傍晚进行。局部快速检查应在气温12℃以上进行。中蜂盗性强,易激怒,通常在下午3时后检查,流蜜期在停工时进行。  相似文献   

2.
战书明  李树珩 《养蜂科技》2003,(6):12-13,22
检查蜂群是养蜂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笔者在多年来抓科学养蜂工作中 ,常遇到初学养蜂人询问怎样检查蜂群 ?现通过广泛总结养蜂实践经验和参考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1 .选好时机。检查蜂群要选择适宜的温度 ,还应避开蜜蜂出勤高峰的时刻。因巢内育虫经常保持 3 5℃ ,因此开箱提脾检查 ,最好在2 0℃以上气温进行 ;如低于 2 0℃ ,动作要快 ,尽量缩短开箱时间 ;急需检查 ,也应在晴朗无风、外界阴处气温不低于 1 4℃时进行 ;如春秋早晚温度低 ,宜在中午检查 ;夏季炎热 ,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局部快速检查 ,应在气温 1 2℃以上进行 ;中蜂盗性强 ,易…  相似文献   

3.
宁化县中蜂饲养均为家庭副业,实行定地饲养,规模较小,加强春季饲养管理是蜂群恢复和壮大的关键,本人认为中蜂的春季管理要以繁殖为中心,适当采蜜。管理要点是:检查调整蜂群、加强群内保温、奖励饲喂、壮大蜂群、适当控制分蜂。现分述如下:1 检查调整蜂群 在1月下旬选择晴暖无风的中午(气温在10℃以上)对越冬蜂群作1次全面检查,查明群势强弱、蜂王产卵、巢内贮蜜等情况,结合检查(并打扫)箱内卫生。根据检查情况及时调整好蜂群:发现群内无王蜂,应及时合并;群势弱,要就近组织双王群同箱饲养;空脾多,要抽掉老脾,做到蜂多于脾;巢内缺蜜,要补给…  相似文献   

4.
周春涛 《蜜蜂杂志》2016,(11):29-30
中蜂的传统土法饲养与活框蜂箱饲养比较,有很多劣势。中蜂采用活框饲养,方便蜂群的日常检查管理,能够提高产量,生产出优质蜂蜜。中蜂过箱是实现土法饲养向活框饲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关中地区早春气温较低,中蜂群储蜜消耗大,群体增殖慢,加强早春管理是夺得夏蜜丰收的基础,为使我地中蜂安全渡过恢复阶段,迅速发展为强群,就自己十余年来的体会总结分述如下,供参考。一、早春的蜂群检查及应采取的措施春节前后,关中地区中蜂陆续出巢排泄,及时检查蜂群、采取相应措施,特别重要。可在晴暖的中午进行检查,动作要轻、快。据观察,弱群排泄早、产卵早,蜂群不安定,这些蜂群储蜜消耗很大,蜂群伤亡也  相似文献   

6.
三、蜂群饲养技术 (一)蜂群的排列 蜂群排列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 中蜂应尽量分散错开排列,中蜂的嗅觉灵,易发生迷巢,从而引起盗蜂,因此排列中蜂应力求散开,巢门角度也应有差别。 2.有处女王的蜂群应  相似文献   

7.
我饲养中蜂,在管理蜂群时,应用煤油合并中蜂群、介绍蜂王和防止盗蜂,在预防蜂螫等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结果。 1.合并蜂群时,傍晚,将无王群的蜂脾提入另一群的蜂箱里,在蜂箱内空处滴几滴煤油,盖好箱盖。第二天再整理蜂巢。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滇南中蜂无王群的内部行为和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经过3个月对中蜂无王群从失王到全群灭亡过程的内部行为观察并对其他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蜂群失王后2~5 d改造王台,当王台被清除后20~24 d工蜂开始产卵,3个月后蜂群全部死亡。对中蜂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后,蜂群发展良好,并可达到采集主要蜜源野藿香的理想群势。可对养蜂人员在失王时作出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蜂群的正常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饲养中蜂要练好的一个基本功就是学会对中蜂的箱外观察.中蜂有三怕:怕干扰,怕巢虫,怕光照.过多的开箱检查对蜂群的生活是不利的;中蜂爱静,过分的干扰会引起工蜂骚乱,抢食贮蜜.长此下去,蜂群会愈养愈弱,甚至飞逃.如果我们善于运用箱外观察来代替开箱检查,那就事半功倍了,一名养蜂员管理四五十群是不困难的.  相似文献   

10.
饲养中蜂要练好的一个基本功就是学会对中蜂的箱外观察。中蜂有三怕:怕干扰,怕巢虫,怕光照。过多的开箱检查对蜂群的生活是不利的;中蜂爱静,过分的干扰会引起工蜂骚乱,抢食贮蜜。长此下去,蜂群会愈养愈弱,甚至飞逃。如果我们善于运用箱外观察来代替开箱检查,那就事半功倍了,一名养蜂员管理四五十群是不困难的。箱外观察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正确了解蜂群内部的情况,其内容如下:a.工蜂出外采集情况;b.蜜汁、花粉的采集量;c.新蜂试飞情况;d.工蜂扇风情况;e.工蜂色泽和新老蜂比例;f.巢门处工蜂出入是否踊跃;g.蜂群有无拖子现象;h.箱外有没有死蜂;i.…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蜂群数量60余万群,其中中蜂30余万群。中蜂越冬管理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蜂群越冬失败,也关系到春季的繁殖速度和生产效益,因此冬季是中蜂养殖最为关键时期。中蜂蜂群的越冬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一、谨慎选择越冬场所越冬场所宜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地势较高处。必须考察周围农药使用情况,尽量选择山脚、荒坡等周围较大范围内无喷施农药的场地越冬;对周围可能喷施农药的地点,应事先同当地农户协商,要求在用药前告知,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农药中毒事件。同时,避免多个蜂场在近距离范围内越冬。  相似文献   

12.
养蜂间答     
1问:中蜂科学饲养,应抓住哪些关键问题? 答:中蜂科学饲养是为了提高蜂群的单位产量。如何达到高产稳产,关键在蜂群管理上狠下功夫。就全年养蜂管理来说,首先应抓住春季蜂群管理。春季管理的主要工作有:(一)1.早春繁殖要注意保温。2.早春蜜源缺乏应给蜂群喂蜜、喂粉、喂水。(二)1.早养王。按当地蜂群的活动规律,在蜂群出现自然王台前培育出优良健壮  相似文献   

13.
李林庶 《中国蜂业》2007,58(7):28-28
中蜂活框饲养与土法饲养相比,产蜜量比土法饲养高,管理措施易于实施。但如果管理措施不当,蜂群的生存发展及生产效益不高。中蜂活框饲养应依据中蜂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当地气候、蜜源特点  相似文献   

14.
1 旧桶过箱技术中蜂科学饲养首先就是要将旧法饲养的蜂群改为活框蜂箱饲养 ,这样的技术改进过程叫做过箱。1 1 过箱时间过箱的时间应根据当地的蜜粉源和气候 ,以及蜂群的群势大小来定。各地一般以 3~ 5月份为宜 ,亚热带地区 10月份也可以。这时有多种蜜粉源 ,是中蜂过箱的有利时机 ,利于培养强群。1 2 过箱的条件a .蜜粉源 :预计过箱后有 2 0~ 30天的蜜粉源可供采集 ,这样过箱后蜜蜂迅速修造新脾 ,蜂群会很快复壮 ,争取过箱后不久获丰收。b .气候条件 :过箱气温宜在 2 0℃以上 ,下雨、刮大风不宜过箱。c .蜂群的标准 :一般要有 3…  相似文献   

15.
陕北地区养中蜂需注意的技术问题延安地区养蜂试验站(716000)贾树才陕北地区中蜂新法饲养技术的推广,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蜂群的饲养管理技术仍未达到一定的水平。相当部分中蜂饲养者饲养管理技术差,投入少,效益低;处于粗放管理状态,使中蜂应有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本所中蜂试验示范蜂场分出10群中蜂和建水普雄及蒙自冷泉19群土法饲养蜂群过箱蜂群的稳定性进行测试。发现新分出蜂群的稳定性为80%,土法饲养蜂群白天过箱,傍晚运回蜂群的稳定性只为53%。说明为了能使中蜂蜂群稳定,必须摸索出一套育王分蜂的办法及对山区土法饲养蜂群过箱蜂群在山区的稳定时间作出判断,这样才能稳定蜂群,减少开支,达到蜂群稳定且又快又好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蜂自然蜂群有造脾扩巢就会有毁脾缩巢。因此,日常管理人工饲养的蜂群就不能仅仅只考虑取蜜加础造脾扩巢,还需要考虑群势下降时的减脾缩巢。  相似文献   

18.
东北型中蜂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西部、北部以及吉林省的南部山区,是优良的地方蜂种.具有采集力强、维持群势强、分蜂性弱、耐寒性强等诸多优点,但多年来困扰我地蜂农的东北型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严重影响了蜂群的发展.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是危害我省中蜂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蜂群一旦感染此病,很难治愈,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会导致全场蜂群灭亡.而且.目前尚未发现能较好地治疗中囊病的药物.因此,要想养好中蜂,必须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做好中囊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9.
何传学 《蜜蜂杂志》1997,(10):18-18
中蜂过箱之我见●何传学中蜂的新法饲养可以提高蜂群的产量和质量,过好箱是饲养中蜂获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现将我中蜂过箱的关键技术措施提供给广大蜂友参考:一、中蜂过箱最佳期的选择一般来说,中蜂一年四季都可以过箱。从蜂群的内部结构而言应掌握在断子期为宜,好处...  相似文献   

20.
<正>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并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向房壁钻孔吐丝,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被蛀毁产生"白头蛹",常造成蜂群逃亡或大批封盖蛹的死亡。因此掌握防治巢虫技术,对中蜂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中蜂饲养管理中,控制巢虫对中蜂群造成的危害,主要从糊牢蜂箱无缝隙、勤扫箱底无蜡屑、饲养强群无脾露3个方面着手。1糊牢蜂箱无缝隙巢虫一般在夏秋两季较多。蜡螟多在夜间从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