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抓好春季鱼塘的饲养与管理,不仅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而且由于早春气温低,鱼苗活动较少,在捕捞、运输、投放过程中,不易受伤,鱼苗成活率高。一般在2~4月投放为宜,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抓好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春季早投放鱼苗,不仅能促使鱼提前开食,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而且由于早春气温低,鱼苗活动少,在捕捞、运输和投放过程中,不易受伤,成活率高。一般在 2~ 4月投放为宜。需注意的是: 1清塘除害在放鱼苗前应放干塘水,清除塘里的杂物,平整塘底,修补加固塘基,疏通排灌沟渠。如有放不干水的鱼塘,必须用细拉网捞净野杂鱼,再按每 m3用 20g漂白粉或每亩水深 1m用生石灰 75~ 100kg,加水溶解后全池遍洒。 2搭配混养肥料充足、肥质较优的池塘,可主养鲢、鳙鱼;精料多的鱼塘可主养鲤鱼;水旱草丰富的鱼塘可主养草鱼。放养密…  相似文献   

3.
鱼苗池育苗时追肥,如采用全池遍撒,肥效虽快,但作用时间短,化肥中许多尚未完全溶解的微小颗粒易被鱼苗误食,影响鱼苗成活率。如将化肥装入塑料编织袋内,让其自然溶解扩散,不仅肥效稳定,成本低,劳动强度小,而且不断为浮游植物提供必要的氮磷等元素,促进浮游生物生长繁殖,为鱼苗提供大量适口天然饵料,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大小网箱套养黄颡鱼苗种的方法,简述了黄颡鱼苗种的网箱培育技术。黄颡鱼培育初期应使用黄颡鱼适口性较好的鳗料和鮠料投喂,提高饲料消化率。通过益生菌调水防治黄颡鱼苗种疾病,提高养殖成活率。合理确定投放密度、定期测定网箱中水的溶氧量和氨氮浓度、定期分箱养殖、更换旧网衣冲洗等,保持网箱内水质优良,促进黄颡鱼高产。采用大网箱中套小网箱的方法养殖黄颡鱼,不仅可以避免水质污染,还提高了黄颡鱼苗种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鱼塘是水生动物的生产生活场所,鱼塘经过修理整顿后,根据当地与本场的实际情况,每次在投放鱼种前,都必须根据情况对上一年养过鱼的池塘进行清整消毒,特别是在发生流行性鱼病时期的作用尤为重要,消毒是预防疫病蔓延的关键,以消灭病原体,确保新放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一)影响成活率的原因 1.鱼苗数量不足.有些育苗单位为贪图利益,故意克扣鱼苗数量,也有的是抽样估计数量不足,很少达到100%,有的甚至不到70%,所以这种本来数量不准的鱼苗即使其它措施十分完善,也难以满足下塘数而影响成活率.另外,由于鱼苗经长途运输,因不注意途中换水等措施,也会造成鱼苗下塘后成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2011年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向阳办事处进行了鳡鱼池塘养殖试验,投放了1000尾200g左右的鳡鱼种,并辅养了100尾鲢、鳙鱼,通过食性驯化、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措施,将鳡鱼苗在当年培育成平均规格1.523kg/尾,最大规格达2.460kg/尾商品鱼,成活率达91%,为鳡鱼的商业化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鳡鱼池塘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向阳办事处进行了鳡鱼池塘养殖试验,投放了1000尾200g左右的鳡鱼种,并辅养了100尾鲢、鳙鱼,通过食性驯化、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措施,将鳡鱼苗在当年培育成平均规格1.523kg/尾,最大规格达2.460kg/尾的商品鱼,成活率达91%,为鳡鱼的商业化人工养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树权 《猪业科学》2002,19(8):61-62
轮虫、原生动物是淡水池塘养鱼中鱼类的一种重要天然饵料,尤其是苗种培育中一向在鱼苗下塘前精心培养,轮虫、原生动物繁殖好坏直接影响着鱼苗投放成活率和养殖产量、效益.然而近年来,由于我地区连续多年少雨干旱,淡水养殖水资源匮乏,为维持养殖业开展,人们迫不得已反复使用池塘老水或全部以自然净化后的生活污水做水源,造成池塘水体富营养化,为轮虫、原生动物过度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轮虫、原生动物过度繁殖成灾,轻者鱼类缺氧不摄食,重者泛池,致使大批鱼类死亡,渔农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年投放鱼种前,都必须根据情况对头一年养过鱼的池塘进行清整消毒,以防止和消灭病害,确保新放鱼苗的成活率。具体清整方法如下:(一)清淤补漏秋冬成鱼全部出塘后,要及时放干池水,清除塘内黑色淤泥和杂草、野生鱼,平整池底。清出的淤泥,经过太阳曝  相似文献   

11.
美国水产科研人员对美洲鲟鱼苗的适口饵料和培育进行了研究。在54L的圆形水槽中放养仔鱼20000尾,放养密度37~296尾/L,投喂饵料为新鲜卤虫、冷冻卤虫和人工配合饲料。养殖26d,测出各组鱼苗成活率在93%以上,鱼苗特定生长率与仔鱼放养密度成反相关。投喂冷冻卤虫的鱼苗生长慢于投喂新鲜卤虫的鱼苗,但鱼苗成活率无差异。完全投喂配合饲料的鲟鱼苗成活率75%,放养密度为74尾/L的20~26日龄的鱼苗总体长为345mm,体重018g。试验证明20~26日龄的鲟鱼苗应不断提供活卤虫以便成功转食人工配合饲料,转食时的放养密度应控制在总生物量为222g/L…  相似文献   

12.
正1鱼苗运输鱼苗运输在养殖生产中十分重要,因为鱼苗相对于成鱼来说,体弱性娇,生命力较弱,抗逆抗病性差,极易在运输中死亡。造成鱼苗运输中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缺氧、鱼体损伤以及路途中的颠簸、水温的变化超过鱼苗的耐受程度等。如何提高鱼苗运输中的成活率,一直是鱼苗生产经营者关注的问题。现结合实际谈一谈鱼苗运输的技术,以供参考:1.1认真做好运输准备1.1.1制定运鱼计划在鱼苗运输前,尤其是长距离运输,事先要制定详尽的运输计划,包括运输  相似文献   

13.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鱼苗个体较小,活动能力差以及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因子的作用常受到一些病害与敌害的危害,直接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现介绍几种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的病害和敌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平远 《江西饲料》2005,(4):42-42
荷兰达鲁特水产养殖公司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在淡水养殖鲤鱼鱼苗的放养池中加入适量的浓度为0.03%的淡盐水,可以大大提高其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率;如果同时再在饵料中添加0.01mg/kg的甲状腺素喂饲,其鱼苗的增长速度比一般饲料饲喂提高60%~75%。  相似文献   

15.
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清除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养鱼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全部失败。为此笔者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十个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春暖花开,投放鱼苗正当时.但由于此时也是病菌繁衍旺季,"初来乍到"的鱼苗容易染上病患,所以应重点做好防病治病工作.现将五种鱼苗易患病症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农村在饲养鱼苗时,采用肥水育苗,不仅能节省精饲料,降低成本,而且能提高鱼苗成活率,促进鱼体长势均匀。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鱼苗池育苗时追肥,如果采用全池普撒,肥效虽快,但作用时间短,化肥中许多尚未完全溶解的微小颗粒,易被鱼苗误食,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如果将化肥装入塑料编织袋内,让其自然溶解扩散,不仅肥效稳定,成本低,劳动强度轻,而且能不断为浮游植物提供必要的氮磷等元素,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为鱼苗提供大量的适口天然饵料,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现将鱼苗池挂袋施肥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经常遭受一些病害与敌害,直接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现介绍几种鱼苗常见病害和敌害的防治方法。1气泡病1.1主要症状发病鱼苗浮于水面,身体失衡,作挣扎状游泳或侧卧打转,在肠道中有白色气泡,鱼苗不能下沉,挣扎不久即死亡。鱼苗和夏花鱼种发病率高,严重时一塘小鱼一天可全部死光。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普兰店市城子坦镇老古村村民阎世发,依靠本地淡水水源比较充足的优势,去年春,建起水深3米至7米的标准化鱼塘,从营口和盘锦名优鱼培育基地拉回优质鱼种合理搭配,按照鱼的生活习性,分上、中、下三层投放各种鱼苗,实行高密度精养鱼。从4月投放鱼苗到11月中旬回捕,7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