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通过在不同区域使用诱剂对橘小实蝇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初步得出册亨县橘小实蝇的发生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研究了3种橘小实蝇幼虫寄生蜂切割潜蝇茧蜂、凡氏费氏茧蜂与长尾全裂茧蜂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当寄生蜂数量相同时,切割潜蝇茧蜂或凡氏费氏茧蜂与长尾全裂茧蜂共同寄生橘小实蝇时,长尾全裂茧蜂的单头平均寄生率均占绝对优势,分别为13.5%、13.1%。寄生蜂数量不同且切割潜蝇茧蜂或凡氏费氏茧蜂的数量为长尾全裂茧蜂的2倍时,长尾全裂茧蜂单头平均寄生率分别为19.7%、18.4%,而切割潜蝇茧蜂和凡氏费氏茧蜂的单头平均寄生率分别为11.3%、9.7%,差异显著。当寄生蜂数量不同且长尾全裂茧蜂是切割潜蝇茧蜂或凡氏费氏茧蜂的2倍时,长尾全裂茧蜂的单头平均寄生率均为19.4%,而切割潜蝇茧蜂和凡氏费氏茧蜂的单头平均寄生率分别为7.6%、8.8%,差异显著。长尾全裂茧蜂的寄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蜂,长尾全裂茧蜂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18—2020年连续对云南大理梨园橘小实蝇和梨小食心虫利用性信息素诱捕监测,发现大理州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量显著高于橘小实蝇。大理祥云、巍山监测点橘小实蝇成虫发生期主要在7—11月,以果实成熟期发生量较大;漾濞梨园橘小实蝇发生期为4—10月,零星发生。祥云、巍山监测点梨小食心虫成虫在梨树生长季持续发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5月中下旬、6月下旬、8月上中旬和9月中下旬可见成虫发生高峰,诱捕量逐年上升;漾濞由于开展了针对性防治,梨小食心虫成虫诱捕量呈逐年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4.
15.
橘小实蝇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橘小实蝇综防技术原则
以农业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的综防技术。积极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保护天敌,重视冬季清园消灭越冬病虫,压低病虫基数。多采用矿质农药、生物农药,少用化学农药,禁用高毒残留农药,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正常气候情况下,橘小实蝇在厦门市集美区的种群消长呈马蹄形;特殊气候时,如夏季遇高温、少雨年份,橘小实蝇发生受抑制,种群消长呈M形。2~3月份低温可推迟第1代成虫发生期,但不影响当代及当年发生量。 相似文献
17.
应用药膜法、点滴法、圆筒滤纸法和饲喂法测定了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的药剂所适用的毒力测定方法并不完全相同。4种方法均适用于敌百虫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测定,饲喂法不适用于高效氯氰菊酯,圆筒滤纸法不适用于阿维菌素。应用点滴法和药膜法测定了橘小实蝇广州种群对辛硫磷、敌百虫、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甲维盐、阿维菌素的抗性程度。药膜法所测得的橘小实蝇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抗性倍数略低于点滴法。点滴法和药膜法的测定结果均能一致反映橘小实蝇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人工饲料混毒法,初步测定了毒死蜱、甲氧虫酰肼、螺虫乙酯、氟氯氰菊酯和噻虫胺对2日龄橘小实蝇洛阳种群成虫的毒力,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日龄橘小实蝇洛阳种群成虫对毒死蜱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处理48 h后,供试药剂中对橘小实蝇2日龄成虫毒力最高的是毒死蜱,其对雌成虫的LC_(50)为0.455 4μg/mL,对雄成虫的LC_(50)为0.300 8μg/mL;毒死蜱对15个不同日龄橘小实蝇雌成虫的LC_(50)为0.314 6~10.055 8μg/mL,对雄成虫的LC_(50)为0.222 7~5.840 7μg/mL,不同日龄间呈现出较大的敏感性差异,且雄成虫比雌成虫对毒死蜱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在北方落叶果树产区的寄主范围、发生规律及为害程度等,对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果园的发生、为害及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橘小实蝇性诱剂对成虫进行监测;测定了菊酯类、有机磷类、烟碱类、微生物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共12种杀虫剂对橘小实蝇的室内毒力;并开展了诱杀法田间防治橘小实蝇研究。结果显示,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一年发生4~5代,为害时期为6月-11月。敌百虫和毒死蜱对橘小实蝇成虫毒力最高。诱杀法中性诱剂黄板和实蝇生物诱捕剂的引诱作用持效期约为7 d。在苹果采收前后,香蕉精油和苹果精油对橘小实蝇的诱集效果最佳。在郑州地区需要在6月前对橘小实蝇的发生做好监测防范工作,单一使用诱杀法效果不佳,需在高峰期使用化学防治配合其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