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北京农业》2014,(25):20-21
2015年,延庆县将建成北京市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届时,全县以蔬菜和果品生产为主的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约达1.3万公顷,产量约达45万吨,产值实现1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成为北京市最大的有机园。在距京城74公里处,有一个令人向往的、美丽的地方,古为妫川,今称之为延庆。这里的农业是一门以科技为发展基础的生态艺术。用废菜叶加工成生物饲料,生物饲料进入牛舍,产生的牛粪用来养殖蚯蚓变成高档肥料,这些肥料再进入蔬菜大棚和果园,这就是一个有机的生态循环过程。这样的生态循环农业在延庆县约占到20%。当有机生态循环的概念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天水市麦积区羲皇缘合作社为例,依托"天水市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策略研究"项目,通过对"苹果园—蚯蚓养殖—肥/饲料—鸡养殖—有机肥—苹果园"绿色循环模式原理、关键环节技术、效益进行剖析,总结出"绿色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有机结合的田园综合体盈利机理,提出政策驱动保发展,新业态模式促发展,现代农业供求与流通体系助发展,市场机制优发展,创出特色拓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措施,以期对绿色循环农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阐述中国大城市郊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总结了代表性模式,系统地分析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个典型模式,即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以主导产业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园区型循环农业模式。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条对策建议:一是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二是延伸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链条;三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方式。最后,提出了中国大城市郊区循环农业发展可参照的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循环农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也必将成为未来一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文章从循环农业模式角度对农业产业园区的价值与建设途径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探讨,并以宜春市温汤镇有机循环农业产业园为案例,分析了园区选址、规划思路、循环模式、建设布局及能量流动过程,进而得出良好的自然与交通环境,根据园区主旨建立配套的循环农业体系,增加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降低人工辅助能投入、增加可更新能源的使用是提高产投比、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陈贺兵 《新农业》2023,(18):82-83
<正>通过食用菌生产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是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过程中全新的模式,应重点结合农业有机废弃物的特点,合理采用食用菌生产的模式,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作用价值。1食用菌生产与农业有机废弃物分析1.1农业有机废弃物农业有机废弃物,主要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类型废弃物,如,农产品加工环节、畜牧业养殖环境、农产品生产环节所产生的废弃物等。据调查,我国每年会产生7亿吨以上的农作物秸秆废弃物,  相似文献   

6.
一、循环农业的基本概念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按照专业的说法,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  相似文献   

7.
海南生态环保循环农业让人眼前一亮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资源约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方式。因此,发展循环农业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苏、浙江、安徽、河北、山东、黑龙江等地一些农村地区实行循环农业有许多具体做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从南方丘陵山地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入手,阐述南方丘陵红壤侵蚀退化地的水土流失特征与主要防控成效,总结4种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治理型循环农业开发模式:(1)以合理统筹兼顾为主线的特色农业开发模式;(2)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3)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开发模式;(4)以拓展生态旅游为特色的观光农业开发模式,并据此提出与南方山区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乡村循环农业发展对策:一是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山区科学发展规划;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乡村循环农业开发;三是科技创新驱动,实施科企工农有机结合;四是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投入要素作用;五是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变革,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要。义乌市某有机茶园有限公司在源头种植、过程加工、终端废弃物处理利用等环节,践行农业生产过程投入清洁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产业链条循环化的生态循环理念,在有机茶种植过程中实施了"三改一绿"肥培管理、"五法并举"的病虫害控制、"三除一免"的杂草处理等技术;在废弃物利用和产业链延伸上,通过增办某休闲山庄,增加养殖湖羊,增建沼气工程,保护自然生态链条等方式,形成了多业互补互生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有机茶园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张学霞  王茂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92-10895
资源的有限性促使人类只有改变传统资源耗竭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其最适宜发展循环经济,如何将循环经济思想与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目前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分析表明,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清洁生产,建设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农业循环经济。以北京密云西田各庄镇为例,诊断农村现有产业结构,提出发展生产、加工、销售绿色经营模式,并认为发展精准农业、三色农业、农业生态科技园是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张天懿  金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77-19779
从循环经济的视角,阐述了循环经济和循环农业的内涵与发展。以可复制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模式为例,分析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的背景、意义和特点,指出了其"三和三能"的可持续发展定位,从节水、节地、节能3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天津都市农业发展的启示。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加强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利用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改进城市环境有积极影响:将有机固体废物和污水循环系统分散化;进一步研究生态农业增产、增收的生理生化机制,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12.
黄婧  陈彪  肖艳春  魏云华 《农学学报》2015,5(4):122-126
运用循环农业的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将大中型养殖和种植基地通过循环农业工程技术进行整合完善,规划构建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基地核心区、扩展区、辐射区,实现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产业链条的完整结成、种养废弃物节能减排、增值以及与种植业、加工业等产业不同农业资源的有效链接,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同时通过示范基地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的创新,突出建设“四个平台”,完善和提升示范基地的集成功能,使之成为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交流与培训、生态农业观光和农业文化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带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全面发展,推动平潭综合试验区农业区域经济和农业科技的对台融合互动,更好地发挥综合实验区在两岸交流合作和对外开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国勤 《农学学报》2015,5(3):113-121
自2009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以来,江西省正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由于循环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友好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年来江西省在该区域正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优势、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干部群众素质和助推建设“美丽湖区”等多方面的意义;(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具有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生物多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基础良好和政策扶持等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3)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农业主要有立体型、共生型、再生型、循环型、减灾型、休闲型、低碳型和复合型等类型与模式;(4)根据调查,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循环农业发展尚存在认识不深、重视不够、资金不足、技术不新、模式不优、推广不力、素质不高、规模不大、链接不紧、交流不多、奖惩不力和效益不佳等各种问题;(5)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加强学习,加深认识;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增加投入,改善条件;优化模式,创新技术;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培训人才,提升素质;开展交流,扩大合作;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重视科技,加强研发;强化推广,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4.
贵州有机休闲农业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恩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91-20192
在分析贵州发展有机休闲农业旅游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有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的构想及建议,以期促进贵州农业的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循环农业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循环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与博弈关系,以期克服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因素,明确循环农业的投资主体和发展目标。在分析循环农业发展的社会性瓶颈、经济性瓶颈和自然性瓶颈的基础上,对循环农业的投资主体和循环农业的生产结果进行了博弈关系分析,进而提出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有机旱作农业是高原丘陵地区,地表水短缺,地下水不足,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山西因地制宜实现农业转型发展,提出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实现种养结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路子,最终达到提质增效,增强农业发展质量和后劲。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存在资源短缺、技术滞后、资金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推进示范建设、提升生态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农作制度创新等对策,以期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余霜  李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40-2141,2153
农业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循环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在分析世界循环农业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加剧了资源和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并从作物遗传育种方面提出了如下对策:提高土地利用率,继续推进超高产育种;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大抗旱品种资源开发;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培育高抗低肥品种。  相似文献   

19.
天津低碳农业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低碳农业内涵的分析,探讨了天津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性,并提出天津低碳农业主要向碳汇农业、生态有机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循环农业等方向发展,以确保天津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76,自引:7,他引:76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循环型社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保障。循环型农业则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本文在对循环型农业的内涵及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