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卷丹百合鳞片及珠芽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的鳞片及珠芽作为外植体,比较各种消毒时间和接种方法的效果和不同激素浓度对鳞片及珠芽的诱导增殖效果.结果表明,鳞片消毒以70%酒精20s再用0.1%HgCl212min效果最佳,珠芽消毒以70%酒精20s再用0.1%HgCl210min效果最佳;百合鳞片的分化能力外层好于中层,中层好于内层;近轴面向上的鳞片诱导效果好于远轴面向上.卷丹百合鳞片及珠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mg/L+NAA 0.2mg/L,诱导出生长势较强、数量较多的不定芽.最适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增殖系数达8.0,组培苗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2.
3.
以卷丹珠芽为外植体进行试管培养,可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优质幼苗.经试验筛选出各培养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愈伤组织及芽诱导,MS+6-BA1.2mg·L-1+NAA0.4mg·L-1;(2)继代培养及丛生芽分化,MS+6-BA1.0mg·L+NAA0.2mg·L-1;(3)诱导生根,MS+IBA0.5mg·L.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6-BA、IAA、NAA、5-IBA、2,4-D 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卷丹百合埋片繁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4-D对卷丹百合鳞片繁殖和生根的效果优于其它各种激素,鳞茎增殖率分别高达5.8,平均生根为1.86条;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利于卷丹百合鳞片扦插小鳞茎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卷丹百合镉含量,以生物炭、生石灰和蛇纹石为钝化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探究钝化剂对土壤和卷丹百合不同器官镉含量的影响,并对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种钝化剂使土壤镉含量分别降低了11.8%、33.0%、17.1%,有效态镉降低了13.3%、26.7%、13.3%,pH分别提高了0.32、0.48、0.43。根、鳞茎、地上茎、叶、花镉含量在添加生物炭的情况下分别降低了8%、22%、15%、24%、2%,在添加生石灰的情况下分别降低了25%、30%、29%、34%、22%,在添加蛇纹石的情况下分别降低了19%、26%、16%、32%、26%。此外,3种钝化剂使丙二醛的含量分别降低了32.60%、51.20%、34.09%,脯氨酸含量分别降低了8.32%、16.76%、10.5%,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9.83%、18.12%、10.76%,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7.37%、38.76%、18.78%,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加了9.42%、23.62%、10.68%。研究表明,3种钝化剂都能有效降低土壤和卷丹百合各器官的镉含量,提高植株抗镉胁迫能力,综合考虑生石灰的降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7.
籽种产业是百合产业的基础和始发端,关系到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有些百合种/品种在叶腋处能产生珠芽,珠芽是接近于脱毒的小籽球,利用珠芽可大大提高种球繁育效率。因此,百合珠芽生长发育的相关研究可以建立调控珠芽分生的方法,提供百合种球生产新的方式和思路,同时也为百合珠芽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本试验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为材料,探索了赤霉素(GA3)赤霉素抑制剂(PAC)对卷丹及珠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使用浓度为100 mg/L的外源GA3和PAC溶液、蒸馏水为对照定期对卷丹叶腋处进行喷施,测定卷丹和珠芽的各项形态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试验结果为:GA3处理的卷丹株高、节间长、花苞长和宽较对照分别增长了69.73%、58.81%、29.15%、37.16%;而PAC相应减少了77.06%、69.86%、30.91%和8.93%,PAC使植株茎粗增加。喷施GA3使花期提前半个月而PAC推迟了18 d,另外,GA3对珠芽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使单株数量减少但是增加了单个珠芽重量,母株上的珠芽可以不经休眠直接萌发;PAC处理显著增加了珠芽厚度并且珠芽分化效率最高,为56.27%。本研究可为珠芽调控方法的建立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百合是一类重要的经济/观赏植物,包含百合属的多个物种或杂交品种。珠芽繁殖是多种百合的重要营养繁殖途径,但其发育的分子机制少有研究。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来自淡黄花百合(Lilium sulphureum) 5个部位的混合样本进行测序获得6.64 Gb数据,组装得到51 450个Unigene,32 784个Unigene在NR等功能数据库中得到注释(其中487个与生长素代谢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同源)。利用表达谱测序技术分别对5个组织样品进行测序共得到46 897个Unigene,其中337个与生长素代谢及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同源的Unigene在珠芽源器官、发育早期或后期珠芽之间差异表达。结果表明淡黄花百合珠芽发育早期依赖于活跃运输、低失活及逐渐增强的自主合成提高内部生长素含量,后期伴随珠芽内生长点分化形成其自主合成和失活代谢变得更加活跃;生长素浓度的变化引起大量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量发生变化从而调节珠芽的发育。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生长素在珠芽发育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1.1土壤选择 百合生长要求土壤保水性强、排水畅通、土壤肥沃。百合对盐十分敏感,栽种前应测定土壤含盐量、氯量。若土壤中含盐或氯的成分较高,则不能栽植。 相似文献
10.
11.
淡黄花百合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在MS固体培养基上研究不同浓度蔗糖、6-BA(6-苄基腺嘌呤)及NAA(α-奈乙酸)对淡黄花百合芽增殖和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0.5ppm 6-BA 0.5ppm NAA 4%蔗糖.愈伤组织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0.5ppm 6-BA 1ppm NAA 3%蔗糖. 相似文献
12.
淡黄花百合根尖染色体C-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iemsa C-带方法对淡黄花百合(Lilium sulphuFeum Baker)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淡黄花百合(Lilium sulphureum)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4,每条染色体上都显示出特征带,带纹的深浅差异明显,其带 .型公式为:2n=24:2CI+2I+4CI++2CI++8I++2I+T++2IT++2I+N.染色体F有两条强弱不同的中间带和一条次缢痕带.通过Cdemsa C-带方法可以将淡黄花百合(Lilium sulphureum Baker)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是世界上百合的分布中心。百合(Liliumspp.)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无皮鳞茎类花卉,是世界上主要切花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百合切花的需求日益增加。现以我们在组培苗培养成功的基础上,对百合组培苗成花的栽培技术进行探讨。1材料选择以学院组培中心的东方型康巴斯(Compass)百合组培苗进行试验,其球根直径为6~8mm,在学院的花卉园艺场大棚内对组培苗进行成花栽培管理。2组培苗的前期炼苗管理将组培室的出瓶苗洗去苗基部的培养基,用轻松培养土基质(50%砻糠灰、25%蛭石或珍珠岩、25%园土)在穴盘中进行前期炼苗,保持土壤湿润和85%… 相似文献
15.
百合花开,给了人安放心灵的恬然净地;花香袅袅,小小庭院变成了浪漫的童话花园。谁人不爱这些优雅的精灵?谁人不想在心里收藏这道纯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卷丹百合脱毒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卷丹百合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进行研究。以带LSV病毒的卷丹百合珠芽为材料,通过36℃高温预处理10天,剥取0.2mm大小的茎尖在MS+2.5mg/L6-BA+1.5mg/LGA+0.5mg/LNAA+0.1g/L活性炭+0.6%琼脂+3%白糖的培养基中进行芽诱导培养,经过一次继代培养后,用RT-PCR检测LSV病毒,脱毒率达100%。将脱毒百合苗在MS+2.0mg/L6-BA+2.0mg/L2,4-D+0.1mg/LNAA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及丛生芽,诱导率达100%;在1/2MS+2.5mg/L6-BA+0.2mg/LNAA培养基中进行分化、增殖培养,增殖倍数达到4.31;采用MS+1.2mg/LNAA+0.5g/L活性炭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产生的根系多而粗壮,移栽时最易成活。 相似文献
17.
卷丹难以诱导形成块状愈伤组织,以卷丹珠芽、鳞茎鳞片、鳞茎盘和无菌小鳞片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激素和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卷丹愈伤组织最佳材料为无菌小鳞片;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1.00 mg/L 6-BA+0.15 mg/L NAA+0.20 mg/L KT+0.05 mg/L 2,4-D+30 g/L蔗糖,最适光照条件是700~900 lx。当培养条件为最优时,20 d左右卷丹愈伤诱导率达到71%,愈伤直径大于1 cm。在黑暗条件下,愈伤组织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 6-BA+0.15 mg/L NAA+0.20 mg/L KT+0.10 mg/L2,4-D+30 g/L蔗糖,30 d后增殖率达到80.83%,增殖倍数为4.63倍。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获得卷丹大量愈伤材料的方法,为卷丹的离体快繁和遗传育种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19.
园艺百合品种登录权威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将百合品种分为亚洲百合杂种群(Asiatic hybrids,简称A)、头巾(星叶)百合杂种群(Martagon hybrids,A)、欧洲纯白百合杂种群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百合科植物1新记录变种——云南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var.yunnanense(Elwes) Stearn]。并描述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CQN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