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突变体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花生通过辐射可以诱发各种性状产生突变。性状突变,表明了控制性状的基因型产生突变,而酶是基因型表达的一种形式,但目前用同工酶分析花生辐射突变的报导材料很少。本文仅选用一部分突变性状稳定的突变体和原种做酯酶同工酶的测定分析,探讨花生辐射诱变的机理,为进一步开展花生辐射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离子束辐照对茶树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束注入是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由于注入的离子具有高线性能量转移值(LET)和高电离峰(Bragg峰)等特殊的物理性质,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率先探索研究了氮离子注入对作物的诱变效应,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了探索适用于茶树诱变育种的新型诱变源,寻找更为有效的茶树诱变技术,本文研究了氮离子束注入对茶树的诱变效应。  相似文献   

3.
茶树化学诱变育种是指利用化学物质诱发茶树的活体材料使之产生突变,然后在突变体及其后代中进行选择、鉴定,培育出茶树良种的方法。由于化学诱变是利用化学诱变剂直接处理育种材料,方法简单,不需特殊的仪器设备,耗资少,而诱变效果往往比辐射诱变更好,所以近年这项技术很受国内外茶树育种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茶树遗传资源研究、茶树品种选育研究、育种鉴定和诱变技术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研究以及良种良法技术研究等方面综述了2013年中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从茶树再生系统构建、茶树育种鉴定技术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外茶树育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花药培养提高了育种效率、缩短了育种年限,同时也为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新的育种技术提供了理想的研究材料,加速了相关育种进程。本文概述了花药培养的育种意义及茶树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花药培养在茶树育种中的意义及目前茶树花药培养育种的不足,为茶树花药培养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树的诱变效应及技术指标”是农业部“七五”重点子专题“茶树人工诱变技术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研究任务,五年来通过对不同品种茶籽及插穗进行辐照和理化复合诱变技术研究,首次建立了茶树的辐照剂量及剂量率效应模型,阐明了茶树体内有关内源物质与辐照致敏的关系,确定了理化复合处理茶树的高效诱变育种新技  相似文献   

7.
茶树起源的同工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同工酶研究植物的起源与传播,国内外许多学者作了不少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茶树方面,迄今尚少见报道。茶树成熟叶片内的酯酶同工酶比较稳定,受树龄、季节及环境等因素影响小,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可作为茶树遗传特性的生化指标。因此,本研究选用酯酶同工酶作为鉴定指标,对分布于我国各省的100余份茶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研究茶树的起源与传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是随着近代科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育种手段。辐射既可以导致基因结构改变,诱发突变,也能杀伤茶树细胞,造成生理损伤。当茶树受到辐射处理后,体内生理性状变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呈动态的变化,即出现的各种辐射生物学性状的变化,并不是在照射初期发生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表现出来的。Singh(1982)、许耀奎(1985)等曾经指出,辐射后生物学性状的变化与遗传物质结构及生理代谢上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茶树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变化特点,进一步探索辐射诱变规律,对于提高茶树有益突变的频率,达到定向选育  相似文献   

9.
茶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月荣  石萌 《茶叶科学》2015,35(2):103-109
本文从茶树育种材料创新、育种鉴定技术发展、育种目标变化、育种程序的改进、育种成果以及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等方面综述了茶树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茶树育种材料创新的手段仍然以杂交为主,理化诱变的应用日趋广泛,转基因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高分辨率检测设备和基因鉴定技术的应用,结合计算机预测模型开发,使茶树品种早期鉴定的准确性得到提升。茶树育种目标经过了高产、优质、早生的阶段,发展到了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时期。进一步提高早期鉴定准确度、缩短育种周期是茶树育种技术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茶树花器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乃兴 《中国茶叶》1996,18(5):18-19
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茶树酯酶同工酶受树龄、季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具有较稳定的遗传特性.花器性状具有较强的遗传传递力,在植物分类学上常作为形态分类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花期(露白、欲开、开放)以及不同茶树品种花瓣、花药的酯酶同工酶分析,探讨在鉴定茶树不同品种以及品种间亲缘关系中,以花器酯酶同工酶作为生化指标的可行性.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甜菜航天诱变SP3代育种材料不同时期同工酶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王华忠 《中国糖料》2011,(1):31-33,35
以我国第一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搭载的5份二倍体、四倍体和单粒种甜菜衍生的SP3代及其对照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二年生材料盛花期、抽薹期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同工酶谱.结果表明:(1)甜菜航天诱变SP3代二年生材料在盛花期、抽薹期的EST、POD同工酶谱分析中,各个品系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航天诱变材料...  相似文献   

12.
同工酶研究是生物化学与遗传学交叉领域中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国内外学者应用同工酶技术对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生化成分变化、品种间亲缘关系分析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茶酯酶同工酶有较稳定的遗传传递规律,可为茶树种质资源分类和亲缘关系的推测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几年来,笔者在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分离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方法的基础上,对茶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仅就分析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成龄茶树及其无性苗的同工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六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福鼎,槠叶齐,鳛水大树茶(2),政和大白,1—32号,慢奇兰)为材料,用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提取酶液,结合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成龄茶树及其无性苗之间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六个品种的成龄茶树及其无性苗之间的酯酶同工酶无差异,四个品种成龄树与其无性苗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差异显著,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母树的酶带数比其扦插苗要多。这些结果表明了茶树个体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表达,存在着“时间顺序性”,同时还体现了茶树不同发育时期某些生理生化代谢上的异同,对于材料的选择及早期鉴定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麦诱变育种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诱发突变技术在小麦品种改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小麦诱变育种的一些新技术的研究概况,从诱变机理、诱发的生物学效应、新种质材料的创造和新品种选育等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离子束注入、航天诱变和生物因素诱变等小麦诱变育种新技术及小麦突变体筛选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小麦诱变新技术的发展前景予以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不同波长激光对茶树当代诱变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大豆、小麦等农作物的激光诱变育种上已经取得效果。但不同波长激光对茶树诱变的生理效应、诱变的有效剂量尚未见有报导。本研究试图探讨不同波长激光对茶树诱变的生理效应及有效剂量范围。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每批次在苗圃中选取整齐一致的茶树新品系4—48无性系茶苗240株,  相似文献   

16.
引言自从1957年Hunter和Markert发明了酶谱技术之后,同工酶分析技术作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现象的重要手段,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1]。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同工酶分析技术已被应用于品种资源、杂交育种、杂种优势预测、遗传基因定位、体细胞融合杂种及远缘杂种的鉴定等方面〔1-12,17-21〕。但是,至今有关种子学方面的同工酶研究报道甚少。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水稻种子发芽过程不同部位酯酶同工酶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水稻种子生理以及稻种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引言应用各种射线照射农作物种子或其它器官,使之内部发生变化,引起作物遗传性改变,从而选出优质高产的作物新品种,是近代育种技术的发展,二十多年来,把辐射育种应用于茶树上,国内外均有研究,并且巳初步摸索出一些茶树辐射诱变育种的技术和措施。综合其它单位的试验,多以茶种作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大豆需求量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培育高产量、多抗性、优质大豆品种迫在眉睫。然而受生态条件的限制,优质大豆种质资源材料匮乏,遗传背景狭窄,而且大豆自然变异过程繁琐且漫长,仅依靠大豆自发突变获得优质遗传材料十分困难,因此利用诱变技术创制优质、高产、多抗新种质是发展大豆产业的有效手段之一。诱变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相比,更有利于提高基因变异频率,扩大育种选择范围,高通量筛选有益突变,促进优良性状重组等,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性状丰富的突变体,解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的瓶颈问题,广泛应用于优良性状的大豆新品种选育。本文概述了化学诱变、物理诱变的原理、种类及特点,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大豆种质创新中常用的诱变方法和技术优势,展望未来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应用前景,为大豆育种实践提供参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08,(5):20-20
本书概述了当今国内外的茶叶生产情况和古今中外的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和茶树品种改良工作。种质资源部分重点阐述了茶树的起源演化、系统分类、考察收集、鉴定评价和核心种质的建立等内容;遗传改良部分除了介绍系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常规遗传改良方法外,重点论述了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茶树功能基因研究以及转基因等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低能离子束注入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物理性诱发突变技术,在作物诱变育种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进一步探讨低能离子束的诱变功效,构建小麦突变体库,采用两种不同剂量的低能氮离子束对软质小麦品种偃展4110进行了诱变处理,共获得了1 024份M2代单株。随机选取其中600份材料,采用单籽粒谷物特性测试仪(SKCS)进行籽粒硬度测定。结果表明,共有31份突变体为混合麦,3份突变体为硬质麦,突变率为5.7%。采用Ha(Hardness)位点Puroindoline基因不同区段的特异引物对14份突变材料进行扩增后发现,有3份材料的Ha(Hardness)位点包含至少一个大的片段缺失,导致小麦胚乳质地变硬。本试验利用低能离子束技术成功构建了一个小麦品种偃展4110的突变体库,可为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