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以印楝树冠顶部1年生木质化、半木质化枝条及树冠下部木质化枝条作插条,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处理,在两种基质上作扦插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上的插条生根天数存在显著差异,树冠不同部位的插条、不同生长激素及浓度、不同育苗基质间插条的生根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基质以无菌的细河沙为好;生长激素以1g/L吲哚丁酸为好;插条以树冠顶部1年生木质化枝最佳,其生根率可达95%.初步观察表明:定植后,扦插苗幼龄林与实生苗幼龄林相比生长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自1996年以来对印楝种子贮藏期、育苗方式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鲜种子活力高,贮藏期10d内发芽率达92.3%,撒播、点播的发芽率在90%以上,大面积干热河谷造林成活率在86%以上;印楝在干热河谷地区育苗生理性病害发生少,生长迅速,造林优势十分明显,可作为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3.
印楝采种育苗及造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印楝Y.L07种源在元江试验区采种、育苗及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7月下旬至9月上旬,印楝果皮由青绿色变为黄色时是最佳采种期;自然状态下,种子发芽力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容器苗造林利于成活;苗木定植时可留干25cm进行截干处理。  相似文献   

4.
    
  相似文献   

5.
新疆杨的抗性较强,目前已成为我国西北气候干旱地区造林的首选树种。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从苗圃地选择、整地施肥、插穗采集及处理、扦插、扦插后管理、造林等方面对新疆杨的扦插育苗与造林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灵武市及其他自然条件相似地区的绿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7.
扦插育苗造林能保存原优良植株的性状,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较高,是扩大森林培育面积,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插穗条的培育、微量元素的使用、覆膜扦插三个方面探讨了杨树扦插育苗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插穗条的培育、微量元素的使用、覆膜扦插三个方面探讨了杨树扦插育苗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9.
扦插育苗造林能保存原优良植株的性状,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较高,是扩大森林培育面积,营造速生丰产林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插穗条的培育、微量元素的使用、覆膜扦插三个方面探讨了杨树扦插育苗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根尖压片法对印楝及早熟型印楝2种材料的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印楝的染色体数目是2n=28,早熟型印楝的染色体数目也是2n=28,这是国内首次报道早熟型印楝染色体数目.从已做的压片来看,由于2种印楝的染色体都太小,无法做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印楝种仁挥发性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常压水蒸汽蒸馏法得到印楝种仁中的挥发性成分,经GC MS分析,共鉴定出化合物15个,其中含硫化合物12个,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9 63% 含量最高的丙基,烯丙基三硫化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55 83% 经质谱碎片推断,这些含硫化合物可以分为脂肪族的二硫、三硫或四硫化物和硫代杂环化合物二大类  相似文献   

12.
研究3种嫁接方式(劈接、切接和芽接)以及3种不同砧木大小(小于0.5 cm、0.5~1 cm、1~1.5 cm)和3个不同无性系(LD0505、LD0507和LD0509)对印楝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方法是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子,其次是砧木的大小,不同无性系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显著,采用切接和砧木大小为1~1.5 cm时能够提高印楝嫁接成活率,最佳的处理组合是A2B3C2,成活率高达85%。  相似文献   

13.
印楝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几十年来从印楝植株的各个部分分离和鉴定出来的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及其生物活性,为我国印楝的研究及综合利用印楝这一宝贵的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印楝种子中印楝素A的匀浆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匀浆提取法从脱脂印楝种子中提取印楝素A,研究了提取过程中不同影响因子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的匀浆提取优化条件为:以乙酸甲酯作为提取溶媒,料液比1∶12,匀浆3min,匀浆提取1次。此法与超声波法、回流法、冷浸提取法相比,具有设备和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印楝4个种源抗旱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印度引种的4个种源印楝的生长和水分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分析它们的水分生理特性及其抗旱机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12项试验指标中筛选出与印楝抗旱能力评价关系密切的6项指标:保存率、株高、离体叶60h失水速率、束缚水含量、束自比和蒸腾速率.用主成分值对印楝4个种源的抗旱能力作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印楝树种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具有适应我国干热河谷区生境的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印楝4个种源抗旱能力大小为IND95001>IND95002>IND95003>IND95004.据试验结果选择出IND95001、IND95002、IND95003较为抗旱的3个种源可用于我国干热河谷部分地区造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无公害生物农药的抑菌效果。[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比较印楝种仁的常规溶剂萃取物和超临界CO2萃取物对供试的8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印楝常规溶剂萃取物和超临界CO2萃取物对8种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辣椒疫霉、茄子枯萎、番木瓜炭疽、西瓜蔓枯、香蕉黑星作用明显,其中超临界CO2萃取物抑菌效果比常规溶剂萃取物好,具有萃取时间较短,活性较高,对中、低分子量和非极性化合物有较强的亲和力等特点,但萃取率较常规溶剂低,提取时所耗的原材料多。[结论]印楝种仁超临界CO2萃取物对植物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生产效益来选择适合的萃取物。  相似文献   

17.
用ABT生根粉1号和油菜素内酯处理美国可食松硬枝插穗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0.2mg/L浸泡插穗60min生根率达到44.44%,ABT生根粉1号500mg/L浸泡60min和200mg/L浸泡120min生根率分别为33.33%和26.67%,可食松硬枝扦插第1年主要是愈伤组织及根系形成,上部基本没有生长.根系形成主要是直径2mm以下根.从根系干重、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来看,ABT生根粉1号500mg/L浸泡60min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印楝Azadirachta indica在干热河谷地区造林试验,分别研究根际土壤水分动态、植物在雨季和旱季时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以探讨印楝对干热气候适应性的机制。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吸力成幂函数关系。当土壤含水量下降到5.9%,土壤吸力上升到1.5MPa达3个月的条件下,印楝仍然能维持生存,表明该植物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在旱季时,印楝受到土壤和大气干旱胁迫,生长基本停止,顶芽枯死,大部分叶片脱落,以减少水分蒸腾,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在雨季时,印楝能迅速生长,整个生长周期呈现曲折性生长规律。印楝在旱季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为雨季的23.8%,47.1%和64.9%。在旱季时,水分利用率明显下降。在旱季时,印楝的光合生理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叶片的光合系统受到明显的破坏。通过生长和生理上的适应,在经过6个月旱季后,印楝的保存率达90%以上,表明印楝适应于干热河谷地区生长。图7表1参16  相似文献   

19.
Root-Knot Nematodes (RKN) Meloidogyne spp. significantly affects glasshouse tomatoes in Central Greece. Elimination or halting J2s could be an efficient strategy to control RKN. Recently, it was reported that a commercial product of Neem (Azadirachta indica) seed extract (Azadirachtin 1% Emulsion Concentrate-EC)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galls on tomato roots and egg masses,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control. In the present study neem proved to have a direct immobilising effect on RKN J2s.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 0.05, 0,1, 0.25, 0.5, I, 5, 10, 25 and 50%) of the tested neem product were applied with water containing fresh J2s and in soil naturally infected with RKN. Records of immobilised J2s were taken after 10 min, 1 h, 6 h, 24 h and 72 h of Neem application in water and after six days of neem application into the soil. Neem solution concentrations 5% and 10%, resulted in 85% ± 3.2 and 100% of immobilised J2s. The same concentrations of neem when were added in the water for nematode extraction from the soil, resulted 14.25% ± 4.01 and 1.7%, of J2s extracted from the soil with a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 effect (P = 0.008),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control. However, the neem product at high application dose significant damage the tomato plants caused phytox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