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我市冬种马铃薯面积迅速上升,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占全市冬种作物面积的1/5。但施肥上尚存不足,氮、磷肥施用量过高,钾肥尚未引起重视,中微量元素很少施用等。为探讨马铃薯合理的施肥量及施肥比例,我们于200l~202年进行了马铃薯平衡施肥试验。  相似文献   

2.
红薯新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至2002年连续两年秋季进行红薯新品种比较试验,湛薯93-16、金山25在丰产性、农艺和经济性状、品质等方面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对照,可扩大示范推广;湛薯97-6具有一定的综合优势,可因地制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1年种植的21个不同基因型春小麦进行研究,证明了模糊聚类是进行春小麦优良品种分类的较好的方法,通过对6个品质指标(GMP,伯尔辛克值,沉降值,粗蛋白含量,面包体积,湿面筋)模糊聚类可以将本试验的春小麦分为4类,同时对6个品质指标(GMP,伯尔辛克值,沉降值,粗蛋白含量,面包体积,湿面筋)和5个农艺性状指标(株高,穗长,有效分蘖,主穗小穗数,千粒重)联合模糊聚类与品质性状模糊聚类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合我区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实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和农民增收之目标,2004年在龙都镇进行了本试验,旨在进一步优化水稻品种结构,提升水稻生产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赵煜 《农村科技》2005,(7):20-20
为了明确氨基酸锌肥使用效果、投入产出比及对作物安全性,我们于2004年进行了试验,为该产品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钱宏  陈轶 《今日农村》2005,(5):34-34
茭白是江南地区特有的水生蔬菜。浙江省桐乡市龙翔街道董家、南王等村是茭白专业村,连片种植茭白达6000亩(1亩=1/15公顷)。在茭白日常管理中,茭农通常把叶片发黄、叶鞘包得不紧的老黄叶剥除,以促进茭白分蘖而提高产量。为明确量化剥老叶对茭白分蘖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在2004年秋茭生育期,笔者在龙翔街道南王村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农村科学实验》2006,(2):10-21
德丰108 1.选育单位四平市四丰种业科研所 2.品种来源1998年以外引系S4462为母本,丹598为父本组配而成,原代号平育21,吉林德丰种业有限公司报请审定。3、特征特性①种子性状:籽粒马齿型,黄色,百粒重28克;②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紫色,株高280厘米,穗位118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花丝绿色;③果穗性状:果穗圆锥形,穗长22厘米,穗行数18行,穗轴白色,单穗粒重264.1克,出籽率73.8%;④籽粒性状:籽粒桔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37.5克,容重738克/升;  相似文献   

8.
对2000-2003年参加宁夏灌区春小麦优良新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灰色关联度以及品质综合分析表明:品系永3119主效应值为0.600,关联度最大为0.7517,丰产性好,稳产性较好,品质达到国家中强筋优质小麦标准。宁春32号、宁春35号品种主效为正值,灰色关联度较大,丰产性,稳产性较好,品质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指标。通过对优良品系麦谷蛋白亚基分析,大多数品系富含优质亚基组分。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2-2004年连续3年的调查结果,对北五味子果穗大小、结果枝着花数和浆果大小、形状、色泽、成熟期等主要育种性状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具有相对稳定性。作者根据对育种性状的把握,提出北五味子今后育种目标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该项目由我校吴常信院士主持完成,2005年4月12日通过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验收,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研究建立了丝羽乌骨鸡基因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覆盖10倍以上基因组,是世界上惟一的丝羽乌骨鸡全基因组资源;建立了国内首张鸡全基因组标记连锁图谱,  相似文献   

11.
12.
降低"雪青"梨的外植体褐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雪青"梨为材料,以第6代茎尖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因素对降低外植体褐化的作用.3因素设为基本培养基(A)、培养基中巯基乙醇(B)和活性炭(C)浓度;每因素设3个水平,A分别为1/4MS,MS和1/2 MS无机盐浓度,B分别为0.5,0.1和0g/L,C分别为2.5,5和0g/L.外植体接种在不同的MS基本培养基中(均含2,4-D 2 mg/L,6-BA 0.1 mg/L,琼脂8g/L,蔗糖30g/L,pH=5.8),于25±1℃,2 000k光照培养,30d后统计褐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外植体褐化的最优水平组合为A1B1C2,B,C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以1/4 MS为基本培养基,并于1/4MS+MC 0.5g/L+AC 5g/L培养基中光照培养,褐化率可降至5%.  相似文献   

13.
以"雪青"梨为材料,以第6代茎尖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因素对降低外植体褐化的作用.3因素设为基本培养基(A)、培养基中巯基乙醇(B)和活性炭(C)浓度;每因素设3个水平,A分别为1/4MS,MS和1/2 MS无机盐浓度,B分别为0.5,0.1和0g/L,C分别为2.5,5和0g/L.外植体接种在不同的MS基本培养基中(均含2,4-D 2 mg/L,6-BA 0.1 mg/L,琼脂8g/L,蔗糖30g/L,pH=5.8),于25±1℃,2 000k光照培养,30d后统计褐化率.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外植体褐化的最优水平组合为A1B1C2,B,C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以1/4 MS为基本培养基,并于1/4MS+MC 0.5g/L+AC 5g/L培养基中光照培养,褐化率可降至5%.  相似文献   

14.
梨黑心粒遼西梨區的秋子梨上普遍發生,嚴重時減產七、八成,為害甚大。該病的症狀特徵為果心變黑,開花後一個月以後病果逐漸脫落,殘存者生勢惡劣,作"木梨"狀。調查資料顯示該病係由於花期遭受凍害所致。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结果表明,8月上中旬抽发的健壮秋梢是蜀冠龙眼最重要的结果母枝,其着果量与枝粗度及单位长度枝梢上的复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并提出了蜀冠龙眼优良结果母枝的生物学指标;花芽分化期叶片的营养元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是影响龙眼秋梢能否成花、结果的决定因素,在营养达标范围内,叶片氮素含量与秋梢的成花、着果量成正比关系,与磷、钾素含量无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选用5月龄青山羊30只,按体重分成5组,每组6只,分别饲予由花生秧,地瓜秧、青干草、玉米面、豆饼和地瓜面组成的五种不同日粮。含有相同水平的粗蛋白质(13%,DM),各日粮的ME含量分别为2047、2127、2175、2243、2254kcal/kg DM,进行100天的饲养试验和6天的消化代谢试验,研究生长青山羊对不同日粮能量的消化、代谢和能值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青山羊生长阶段对日粮能量的消化率和代谢率分别为63.5%和82.3%;(2)日增重(g)和MEI(x)呈明显的直线相关:y=0.0358x+0.81;(3)日增重(g)和日粮ME值(x)呈现对数关系:y=111.4LnX-836.5;(4)在自由采食和正常饲养的条件下,日粮ME值以2250kcal/kg DM比较有利于羔羊的生长发育。试验结果还证明:青山羊对日粮中主要成分具有较高的消化率。生长青山羊每日每头需要的ME量可按下式计算: MEI=93W~(0.75)+(1.65W-2.68)△W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金尖茶渥堆色变的主导因素。发现物理、化学的“湿热”作用是主要因素,而酶促氧化和霉菌只起辅助作用。本文还讨论了金尖茶渥堆工序的影响因素,确认以叶温、叶含水量、氧气为渥堆形成金尖茶品质特征的主要因素。从而构成最佳品质的正交试验权数选择为“2·1·2·2”。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8月上中旬抽发的健壮秋梢是蜀冠龙眼最重要的结果母枝,其着果量与枝粗度及单位长度枝梢上的复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并提出了蜀冠龙眼优良结果母枝的生物学指标;花芽分化期叶片的营养元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是影响龙眼秋梢能否成花、结果的决定因素,在营养达标范围内,叶片氮素含量与秋梢的成花、着果量成正比关系,与磷、钾素含量无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经4年研究证明,进入90年代以来,山东省小麦全蚀病有两个新的为害特点,其一是全蚀病发生区有所扩大,已遍及全省17个市地,发病县区占全省农业县区的85%,病情仍然严重;其二是病地由以往的全蚀病单一为害,发展为近年来的以全蚀病为主、多种根腐性病害同田甚至同株侵染为害。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长期推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偏施氮肥,缺少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及普遍种植感病品种等。经试验、示范,提出“三改一治”的农业生态综合治理对策,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平均防效为85.8%。  相似文献   

20.
稻田长期水旱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0 a的稻田水旱轮作(小麦或油菜一中稻)和1 a只种l季中稻(中稻-中稻即水水连作)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长期水旱轮作0~1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比1季中稻处理高23.4%,土壤收缩量小38.2%,水旱轮作有利于土壤水稳团聚体的形成,<0.01 mm土粒团聚度增大,水旱轮作消除了因长期淹水对土壤结构的不良影响;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不论哪一种耕作方式均可使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增加,土壤速效N,P,K养分差异不大;长期水旱轮作稻田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比1季中稻处理高,试验结果还表明长期水罩轮作稻田土壤pH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