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田亚娟 《乡村科技》2023,(5):144-146
为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方针,要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完善耕地配套设施,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生产抗灾能力。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任务倒挂”影响项目空间布局、重增轻存情况普遍、“职顺力弱”与建设需求不匹配、“一张图”监管目标尚未实现、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对此,各地要调整导向机制、优化项目空间布局,建新与改存并重、提升农田建设实效,科学赋权赋能、完善建设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一张图”监管目标,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完善建后管护机制,从而高效高质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我国现代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现状和21世纪以来的改革实践,并借鉴发达国家在促进热带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现代热带农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从中央、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的创新工作差异、创新工作方向和重点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引才措施、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执行新的成果转化机制和鼓励科企联合等加强我国热带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跨世纪农业情报改革发展中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跨世纪中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先后启动并互动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以河南省农业发展需要和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信息所为样本,在总结改革道路和主要成绩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总结了该时期促进该所改革发展管理创新的主要思路、方法机制、主要内容体系及其在实践中的主要地位作用。提出了我国农业情报改革中管理创新的地位、宗旨、原则、方法和机制;系统总结了五年来加快该所信息工作改革发展的七大管理创新系统,包括战略创新、观念创新、策略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结构调整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作者指出的管理创新要坚持“5个始终”的宗旨、“三不以三不靠”的原则,及其独创的管理创新的方法和促进机制等,对新世纪我国农业情报机构的改革发展具有普遍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太鹤 《乡村科技》2023,(15):61-64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是推进我国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总结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发现当地存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工作亟待融合、“重管理、轻协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仍有不足及农业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缺陷等现实困境,并提出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高能级科研平台、加大平台协同力度,拓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加强成果应用,以及完善“三农”信用评价体系、创新农业科技金融产品等策略,以期促进江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和完善镇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奉贤区政府依据自身发展环境和特点,提出了“区域型农技服务指导站”的工作思路,并确定改革的三个原则为“大胆改革,稳步探索”、“体制和机制配套推进”、“改善结构,增强功能相结合”,由此成立了上海市郊首家区域型农技服务指导站——奉贤区四团农技服务指导站。在理顺管理体制、拓宽服务领域、改革运行机制、推进工作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工作实践,努力塑造集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市场中介为一体的新型镇级农科体系,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6.
2012年以来,邢台县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通过补充农业专业人才,加强配套建设,创新服务方式等一系列农业科教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升了农技推广服务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强力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农业科技文献信息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我国农业科技文献信息事业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入手,探讨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背景下,农业科技文献信息事业的目标、任务,就加强农业科技文献信息基础建设、加强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改革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走产业化经营的新路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绿色证书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和骨干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新形势下,绿色证书教育要通过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拓宽其实施范围的培训对象、加强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科学管理和督导工作等措施,来不断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农业特色小镇的适配关系,结合对江苏省桠溪镇实地走访调查得到的结果,并利用CSI、德尔菲等方法量化居民对农业特色小镇的满意度,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果显示,研究区经济发展持续改善,村民对农业特色小镇发展成效普遍比较认可,满意度较高,对后续发展信心充足;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强;农业特色小镇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得到有效发展。这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强化“目标导向”,打造特色产业输出当地优质文化,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人才供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农业特色小镇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手段。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战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农业信息化将迎来又一个春天,正在驶入“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经营网络化、农业管理高效透明、农业服务灵活便捷”的快车道。并从体制机制、技术创新、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涞水县太行山区为例,对其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涞水县山地特色农业发展要实施特色农业产业提升、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创新拓展的发展战略,走生态优先、产业升级、品牌带动、市场主导的发展路径,研究建议涞水县太行山区未来发展要加强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京津冀产业对接、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健全农业投融资机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发展阶段(1949~1957年)、农业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7年)、农业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3大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均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在农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各地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也付出了"代价",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包括工业等相关产业)所付出的"生态代价"是沉重的.为了今后我国农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走出一条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即"可持续农业"之路、"生态农业"之路、"循环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发展研究Ⅰ——成就与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发展阶段(1949~1957年)、农业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7年)、农业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3大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均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在农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各地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也付出了"代价",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包括工业等相关产业)所付出的"生态代价"是沉重的。为了今后我国农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走出一条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即"可持续农业"之路、"生态农业"之路、"循环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演变的4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深化期和城乡统筹背景下。当前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够合理、投入产出效率较低、财政投入未达到预期效果和投入机制与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财政收支新形势不适应等方面。因此,政府应该加强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协调、完善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机制、创新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方式、健全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监管体系。总之,政府以较高效率增加和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这不仅是由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环境作用及我国农村土地兼具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资料属性的公共产品性质决定的,也是解决我国长期并存的二元城乡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推动农村沼气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沼气建设与"三农"紧密相连,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清洁能源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村沼气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在规模上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在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经济增长不能继续依赖传统要素投入数量和成本优势,如何抓住机遇推动农村沼气在乡村振兴发挥特有的作用是农村沼气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农村沼气还存在闲置率偏高、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整体运行效益不佳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农村沼气发展显现的问题,整体呈现"大而不强"特征,在转型升级中还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当前农村沼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面对国家科技前沿和重大需求,应培育具有创新型、竞争力农村沼气新型业态,转变新的发展动能,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此,结合我国农村沼气区域发展不充分、空间布局上不平衡的现状和突出问题,提出深化农村沼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进步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发展、以科技支撑农村沼气在乡村振兴的作用,推进农村沼气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畜牧业是传统农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现实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传统农区在加快“两化”进程中,必须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形成互动机制。发展农区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则是实现上述“三化”的重要路径。传统农区应以食品工业为龙头,调整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引资力度,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重视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农业和畜牧业,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促进“三化”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省内农业发展、科技创新方面的数据分析,结合广东实际情况,对科技创新驱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在分析2012—2016年广东农业数据的基础上,从农业科技综合竞争力、产学研机制、绿色发展机制、农业科技队伍素质、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关键技术等方面分析科技创新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农业有效供给、财政支农力度、农业经营主体实力、农业科技有效供给等方面分析制约广东农业转型升级的"短板"及原因,提出科技支撑广东农业发展基本特征的总体判断和总体思路,从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先行、强化种业创新、创新绿色种养方式、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创新物流保鲜和监测溯源技术、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加强科技培训、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后梅  徐其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382-20384
思维变革是政策改革的精神核心,引领政策改革的方向。我国农村政策的改革源于思维的转变,在农村如何发展上,由唯书思维到唯实思维,再到随实践发展而创新的思维;在发展依靠主体上,由政府主导的控制型思维,到注重农民主体性发挥,政府引导农民的解放型思维;在农村发展的路径上,从轻农重工思维到以农论农思维到以工哺农,再到工农综合发展思维的哲学转变。这些思维的转变,根源于改革实践,又促成了农村改革的成就,从哲学上研究总结这些经验,对继续推进和加强"三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苏州农村的相关调查发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优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纷纷从农业向非农转移,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指出,农业具有其他产业无可替代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功能,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并积极开展制度创新,以吸引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投向农业,从而实现农业与非农业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环境下北京休闲农业创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渗透,催生了休闲农业新业态。探讨网络环境下休闲农业创新发展需求和模式对我国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分析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现状、需求、模式和困境。结果表明,北京市"互联网+"休闲农业融合发展主要形成了休闲农业主题网站、休闲农业与互联网金融和会展农业等业态。互联网环境下,基于政府规范管理、消费者参与式消费、休闲产品服务精准化开发和信息沟通反馈的需求,休闲农业发展形成了基于品牌宣传推介的创意体验农业模式、基于休闲农产品营销的电子商务模式、基于产业链服务的个性化定制模式和基于科技示范引领的科普展览模式4类。目前,休闲农业转型升级仍面临城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经营主体受教育程度偏低、建设发展资金不足和专业人才缺乏等限制因素。为此,应持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经营主体培训,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强化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