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绵羊痘病是经常发生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以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常在冬末春初流行,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使病羊死亡、妊娠母羊流产及丧失生产性能,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本病多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绵羊痘病是民和县绵羊经常发生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以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常在冬未春初流行,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可至发病羊死亡、妊娠母羊流产及丧失生产性能,给养羊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羊153例,治愈148例,治愈率达96%以上,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流行情况本病的发生不具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山羊比绵羊易发,奶山羊比本地杂交羊易发,幼龄山羊的发病多于成年羊。该病传染迅速,常在发现病羊后3—5天便可波及半数以上羊只甚至全群,发病率近  相似文献   

4.
本病的病原体为绵羊痘病毒,是各种家畜痘病中最为典型和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常在冬末春初流行,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使病羊死亡、妊娠母羊流产及丧失生产性能,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绵羊支原体性肺炎俗称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vi)引起的在绵羊和山羊中普遍流行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报道,我国多个省市也有此病的发生。本病以高热、咳嗽、肺间质增生性炎症、肺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为病变特征。本病传播能力强,感染羊群发病率高,患羊呈渐进性消瘦且羔羊死亡率较高,给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快和真胃黏膜发生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该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深秋、寒冬和早春低温季节。绵羊最易感染,山羊较少发病。多见6-8月龄营养较好的羊。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春季天气寒冷,温度变化大,阴雨连绵,饥饿或采食了冰冻带霜的牧草,羊抵抗力下降,可诱发该病。该病多呈散发流行,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给养羊业造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绵羊频繁的交易和规模养殖,本地绵羊泰勒虫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此病药物治疗后,病羊体质恢复慢。因此,笔者用输血法配合药物治疗羊泰勒虫病63例,均能使病羊迅速痊愈,是治疗该病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绵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羊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晚冬和早春两季,发病率高,各种羊龄和不同品种的羊只均可发生。三角城场在2003年4月初某牧户羊群中发生了该病,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1年4月上旬-5月上旬,我县4个乡镇12个行政村的绵羊出现体温增高,食欲减少,发病率、死亡率高等一系列发病特点,特别是羔羊,1—2岁羊和瘦弱羊多见。经过调查了解,进行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绵羊焦虫病。采取预防和对症治疗,控制了绵羊焦虫病的流行,收到了良好效果。1 发病特点 该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发病区域主要在沿山一带乡镇,这些地方牧坡面积大,牧草多,羊群多以放牧为主,被草蜱叮咬寄生后发病。同时3—5月干旱无雨,气候干燥,沙尘、扬尘频繁发生,适宜草蜱大量繁殖生长,从而引发绵羊焦虫…  相似文献   

10.
随着羊养殖业的发展,许多疫病出现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绵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绵羊妊娠毒血症发病机制复杂,本文主要从该病的病因以及防治方面阐述了绵羊妊娠毒血症的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羊肺丝虫病又称羊丝状网尾线虫病,多发生于夏秋季,其临床主要特征为肺炎、支气管炎症状,山羊和绵羊均可发生。虫体寄生于绵羊的气管、支气管内,具有传染性。该病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随着养羊规模扩大和养殖户的增多,该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发病率36%,死亡率达27%。1发病情况2015年5月,临夏州秦某发现自家饲养的41只绵羊中有15只羊出现呼吸困难、发热、咳嗽、鼻孔流出黏性液  相似文献   

12.
绵羊脑包虫病又称旋回病,是由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的寄生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各地均有发生,尤其在白城地区发病率较高。因虫体寄生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尽相同。寄生小脑的畜不转圈,斜着行走,行走时患侧前肢高举落地慢,很容易跌倒,因无有效药物治疗,死亡率很高,对养羊业影响很大。近年来笔者用手术方法摘除绵羊“小脑”脑包虫病多例效果良好,治愈率达85%。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舍饲圈养政策的施实,农牧民养小尾寒羊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外地羊大量流入我旗,绵羊痘病频繁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往年,与仍处于放牧地区横向比较亦高,该病的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至今仍有疫情散在发生。 1 发病历史 该病在我旗曾于1985年有较大流行,1998年、1999年都有局限性发生,每次均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入夏以来 ,我市部分县区暴发了以小尾寒羊发病为主的矛形双腔吸虫病 ,该病呈地方性流行 ,发病死亡率高 ,给我市的养羊业造成了极大危害。笔者对该病发生较严重的河口区新户乡、六合乡、利津县陈庄镇进行了深入调查。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 该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发作 ,以 7、8月份发病率最高。从品种上看 ,小尾寒羊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洼地绵羊和山羊 ;从年龄上看 ,成年羊发病率高 ,尤以青年羊发病最为严重 ,羔羊很少发病 ;从饲养方式上看 ,放牧羊群发病严重 ,圈养羊发病率明显降低。病程长短不一 ,一般 4~ 5天 ,长的可达 1 0天。2 临…  相似文献   

15.
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为绵羊痘.侵害山羊的为山羊痘,山羊、绵羊互不传染,绵羊比山羊更容易感染。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发。是多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病理过程.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为特征。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该病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但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到11月对久治县绵羊腐蹄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61765只绵羊中发病10241只,发病率为16.59%。该病在久治地区呈季节性地方流行。  相似文献   

17.
绵羊痘病是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在我镇有时也发生.该病以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的痘疹为特征,常在冬未春初流行,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可至发病羊死亡、妊娠母羊流产或丧失生产性能,给养羊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近儿年来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病羊135例,治愈131例,治愈率达97%以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流行病学
  该病从春季到秋季都可发生。秋季发病率高,最早发生于3月下旬,最晚发病于11月中旬,一般情况下,良种羊和外地引入羊比本地羊易感染性高,老年羊和幼龄羊比青壮年羊的易感染性和病死率都高。焦虫病临床主要特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9.
羊痘病是感染痘病毒后引起的急性、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羊痘病可分为绵羊痘和山羊痘是导致绵羊、山羊共患的重大动物疫病,该病发生感染后可以导致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绵羊及山羊皮肤及黏膜出现痘疹,严重时会导致妊娠母羊流产,育肥羊体重下降,生长不良,且容易继发其他疾病的感染等情况出现,而且该病的发病率、致死率较高,且感染后的发病过程短,传染性较强,可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主要介绍羊痘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提出羊痘病防治建议,为养殖户预防及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进一步促进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祁连县家畜口腔黏膜溃烂病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省祁连县某村羊、牛、马发生的病因不明的“口腔黏膜溃烂病”进行了调查。自2004年1月至4月末,该村绵羊发病23730只,发病率为52.7%,死亡364只,病死率1.53%;牦牛发病1446头,发病率为27.8%,死亡65头,病死率为4.5%;马发病124匹,发病率为28.9%,死亡3匹,病死率为2.4%。当年羔羊的发病率低,成年家畜的发病率高。5月份草地返青,家畜吃上青草后,发病明显减少并逐渐停止。从所采集的羊病料中没有分离到致病性微生物。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草场草原毛虫大量繁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