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红枣、核桃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林果产业已成为新和县农户的重要经济来源。然而,因为已成型果园树冠的不断增大,部分林间空地已不适宜继续种植棉花、小麦、复播玉米等作物。为有效利用果园水土资源,新和县农业技术部门自2012年开始,选择适合果园生长的作物新品种,着手开展林下经济作物套种试验。  相似文献   

2.
因果园套种大宗作物与果树争地、争肥、争光的矛盾日趋突出,加之农产品收购价格持续走低,有针对性地发展与产业化生产相适应的林下套种经济作物,已成为种植业增收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在7年生枣园套种胡麻、花生、马铃薯、洋葱等作物,筛选出适宜在枣园套种的经济作物。结果表明:套种这几种作物均是可行的,且套种花生效益较为明显,是林下套种比较理想的作物。  相似文献   

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国家十分重视科技扶贫工作,通过科技扶贫工作可以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文章结合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主要阐述了科技扶贫的定义、注意的问题,科技扶贫背景下经济作物种植的新模式及促进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的措施,期望提高科技扶贫工作成效及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
当前,林权改造正在逐步深入进行,在明确林权,充分保障林农利益的大背景下,如何既保护已有林木不被过度采伐,又在森林尚未产生经济效益时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即在不同森林类型林下间种观赏花卉、药材和其他经济植物,探索在生态公益林林下发展经济作物的可能性、适应性和栽培模式,从而找到一条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很好地保护林地生态的新型发展模式。本文对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的意义,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林下经济作物在部分地区是比较合理的经济发展选择,在这些地区发展林下作物,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林下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将对我国林下经济作物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核桃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随着种植面积越来越多,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最重要的是核桃生长期较长,无法提供收益,林下套种的提出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林下套种各种作物,既有效利用了土地,也能得到一定的收益,有利于核桃的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7.
科技扶贫新途径——林下经济作物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进行发展的阶段,整体经济速度发展较快,但是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发展差异,科技扶贫的提出就是为了帮扶贫困地区的发展。近些年来,该政策已经为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林下经济作物种植为科技扶贫的一项新政策,不仅实现了土地空间的有效利用,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本文简单阐述了科技扶贫的意义,分析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模式,明确了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的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新和县新种植结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中抵御风险的能力,新和县特引进花生品种豫花15号和豫花9326,推广花生在大田和林下间作。本文从新和县种植花生的基本情况、经济效益、存在问题、今后计划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主要从事马铃薯、油菜、食用菌、蔬菜、花卉、中草药、杂豆等作物的品种资源收集整理,利用分子技术和常规技术进行优良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目标是建立黑龙江省及垦区马铃薯、油菜,林下经济等一些特色经济作物的科技支撑体系,为黑龙江省及垦区经济作物的稳定发展及优势特色作物的崛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桂东地区经济作物得到大力种植,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嗜食作物、染料作物、布料作物以及水果、竹木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对桂东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既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要,同时还推动了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然而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引发了水土流失、灾害频繁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旱地宽厢宽带粮—经作物套作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鸿村 《农技服务》2010,27(2):202-203
通过旱地宽厢宽带粮—经作物套作试验,探索粮食作物产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加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提高经济作物产量。结果表明,宽厢宽带种植模式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只要配套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以实现粮—经作物产量双丰收。  相似文献   

12.
李冶  王桂华  闫景和 《农业与技术》2013,(9):102-102,127
蓖麻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经济价值较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决定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原来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种植方式转变为以种植多种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方式。近年来,在众多经济作物中,蓖麻作物稳重有升,特别是新的高产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使得蓖麻成为通榆县增加收入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以庄浪县万泉镇徐城村的梯田果园为试验研究基地,以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理念为指导、以沼气池为纽带,建设山地梯田生态果园,形成果园初期空地种植低杆经济作物、盛果初期利用作物秸秆及果树整形修剪枝叶为物料建设沼气池,以沼渣沼液做肥料促进果树生长,降低果园的生产成本并形成良性循环生态栽培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也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科技扶贫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让他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目前我国政府已经下达通过科技扶贫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已经成为科技扶贫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实现贫困地区大量土地空间的有效利用,而且还能够保护生态平衡。本文从科技扶贫的重要意义出发,探究在科技扶贫的政策下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天津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紫甘薯兼具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药用作物的特点,作为一种低茎秆作物适宜在林下栽培.本文主要阐述了林下种植紫甘薯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黑龙江发展林下经济作物使得林业种植人员更加充分的利用森林土地资源,挖掘了森林资源的发展其潜力,拓展了森林种植业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了林业经营的经济效益。1.黑龙江发展林下经济作物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绿色环保型社会,实现我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而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保护环境的关键,所以说,加强对林业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海林农场298份农户调查样本,逐步回归分析农户经济作物生产行为。结果表明,生产成本对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具有显著负相关,市场价格、耕地多少、资金问题对是否继续种植经济作物具有正相关,健康状况、国家政策信息对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成正相关,销售渠道对继续种植和扩大种植经济作物都具有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林下经济是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对天水市果园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开展调研,发现存在着果农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识不强,劳动力短缺导致林下经济经营粗放,果园林下经济与果品产业结合不紧密,野生动物对林下经济危害严重等突出问题。建议采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实施多种模式;完善政策,积极扶持;学习借鉴省内外发展林下经济的成功经验等措施,做强做大天水市果园林下经济。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丘陵、盆地、平原及高原错综复杂,非常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生长。对于山区而言,虽然经济条件落后、交通非常不便利,但其拥有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目前我国大部分山区都充分利用自身自然环境条件,积极培育种植各种经济作物,从而提高林下经济综合效益。基于此,笔者重点分析了当前山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中药材种植的对策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人的研究,以期促使山区林下经济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甘蔗是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按用途的不同,甘蔗主要可分为糖蔗和果蔗两大类。作为水果种植和消费的甘蔗称果蔗,即果蔗是一种作水果使用的专用甘蔗,糖蔗是用于制糖的专用甘蔗。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能源甘蔗、饲料甘蔗的研究已成为甘蔗研究的新内容。甘蔗作为经济作物,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管理较粗放、耗工较少、抗灾能力较强的一种高产作物。水田旱地都可种植,而且产量比较稳定。因此,甘蔗的种植对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