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峡库区珍稀濒危陆生脊椎动物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库区曾经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三峡工程的修建对库区珍稀濒危陆生脊椎动物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三峡库区共有陆生脊椎动物523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10目19科64种,其中I级保护物种8种,Ⅱ级保护物种55种,中国特有种9目18科47种,既是特有种又是珍稀濒危动物的物种有4目5科8种。本文在综述三峡库区珍稀濒危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特点,即区系复杂与组成多样性、成分特有及分布不均匀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致危原因和目前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诸暨市陆生脊椎动物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诸暨市共有陆生脊椎动物27目69科168属247种,其中兽类58种,鸟类121种,爬行类50种,两栖类18种,对动物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划分了3种地域分布型和5种生态群落类型,各群落中动物种数为森林128种,草灌49种,农田71种,沼泽水域50种,城镇居民点26种。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陆生脊椎动物编目——Ⅱ.鸟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已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的15个自然保护区(含三清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资料进行整理、编目.江西省陆生脊椎动物有740种.其中,两栖动物53种,爬行动物92种,哺乳动物101种,鸟类494种.每种都列出调查记录地点.  相似文献   

4.
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补充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灵山,小五台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研究》已于1996年3月出版,书中调查时间截止到1993年1月,记录了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4纲,22目,55科,112属,161种,另附一个亚种。1993~1996年12月,笔者继续调查,通过获取标本和查阅文献,又新增鸟类5属9种,兽类1科2属2种,使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动物达到4纲22目56科119属172种。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补充名录如下(括号里内容为材料取地及时间,标本性别,保护级别):鸟纲Ares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鹭科…  相似文献   

5.
笔者根据已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科学考察的15个自然保护区(含三清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资料进行整理、编目。江西省陆生脊椎动物有740种。其中,两栖动物53种,爬行动物92种,哺乳动物101种,鸟类494种。每种都列出调查记录地点。  相似文献   

6.
王朗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朗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兽类36种,鸟类99种,爬行类4种,两栖类3种,昆虫400余种。其区系组成十分复杂,我国10种生态分布型中除岛屿分布型外,均可在王朗自然保护区找到其代表种;分布特点是南北渗透明显,区系组成的复杂性和原始性并存,动物分布的过渡性、渗透性和残遗性十分明显,王朗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区域是许多动物的演化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7.
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本底是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为了掌握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现状,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利用样线法、红外相机监测法、专项调查法等,对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大岭山森林公园共记录到脊椎动物126种,隶属于4纲19目57科103属,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与2018年调查数据相比,增加了44种,其中,鸟类物种数增加最多,为21种,两栖类仅增加2种。(2)根据样线法调查结果,优势度指数最高的两栖类为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0.612)、爬行类为中国壁虎Gekko chinensis(0.190)、鸟类为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simplex(0.197);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lef丰富度指数均是鸟类最高(分别是3.103、8.085),Pielou均匀度指数则是爬行类最高(0.933)。(3)根据红外相机监测结果,拍摄到兽类6种、鸟类36种;兽类优势种为野猪Sus scrofa(RAI=3.07),网格占有率最高的则...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鸟伊岭湿地自然保护区生境类型多样,区系组成复杂,动物资源呈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该区有脊椎动物352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241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9种、鱼类39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8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3种。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样方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三港、皮坑和挂墩3地14种不同生境140个样方,共获得陆生贝类标本6903号。经鉴定,该区陆生贝类计60种,分属于2亚纲4目18科34属;其中有新种1个(蛹形弯螺Sinoennea pupoidea sp.nov.),国内新记录种2个,福建省新记录种33个。区系成分主要为东洋界成分,伴随少量古北界渗透,涵盖了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华北区、东北区和少量广布种。经多样性分析,在不同生境中陆生贝类物种组成及科、属的变化趋势相似,以森林生境中最高,其中又以三港森林的物种总数最多;村庄和农田生境中物种数最少,组成也最单一;灌丛、竹林、茶园生境中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居中;丰富度dMA、香农-威纳指数H'、均匀度Jsw和单纯度P 4个多样性测度指数中,dMA和H'的变化规律相似,且变化范围较大,均以森林生境为最高,村庄、农田生境最低,显示出森林为陆生贝类物种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境;Jsw指数各生境中变化起伏不大;P和H'2个指数呈相反变化,但二者反映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灌丛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三峡库区灌丛群落的初步调查,该地区灌丛现有15个群落类型,常见的球核荚灌丛,白栎灌丛,黄栌灌丛,其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而疏水柏枝灌丛、秋华柳灌丛物种相对单一,灌丛群落多样性在海拔梯度上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这可能与库区强烈的人为干扰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以三峡库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三峡库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前期、建设后期,以及可达到的预期目标状态的森林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前期,库区森林资源状态处于中级水平。由于国家在开工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同时,先后在三峡库区实施了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提高了库区森林的面积、蓄积及其生态功能,在三峡库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后期,森林资源达到了良级水平。通过加大投入、加快林业工程建设等,可使将来的库区森林资源达到优级水平,为三峡库区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提供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柏木林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三峡库区柏木林的实地调查和分析表明,三峡库区柏木林可分为11个群落类型,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规律均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无规律性,这可能与库区内强烈的人为干扰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利用林分生长收获模型预测林分生长收获量是森林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早在200年前欧洲学者就编制了林分产量表,根据林分年龄预测林分产量。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林分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系统,80年代后趋于成熟[1]。林分水平的生长和产量预测模型是采  相似文献   

15.
林业案件查处过程中,滥伐或盗伐的林木无法测定树木胸径,通常是根据经验直接估计树木胸径后查阅《一元立木材积表》算出材积。如何利用树木地径科学地计算胸径和材积,本研究选择了马尾松、杉木、柏木、麻栎4个常见树种,通过实地随机抽样测量、数据分析、建模估算、分析汇总、实地验证,在三峡库区秭归县分析得出各树种地径与胸径的关系,编制出4个树种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并在Excel中编制程序代入相关数据,制作出了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计算表,选择树种后输入该树种的地径数值即得该树木的胸径和材积,实现了在办案过程中科学、快速、准确地测算立木材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和Ⅲ级指标层,其中Ⅰ级指标包括生态资源、生态经济、生态服务、生态文化和生态建设等5个部分,并进一步细化为20个Ⅱ级指标,38个Ⅲ级指标。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科学评价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探索林业在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可为重庆三峡库区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三峡库区植被恢复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针对三峡库区的自然、社会和生态条件,构建了该区水土保持树种选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了研究区水土保持树种选择数量化评价模型。应用该评价模型对48个初选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依据最优分割法将参选树种划分成3个等级。结果表明:马尾松、青冈栎和杉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芭蕉溪小流域2003年降雨特征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芭蕉溪小流域2003年降雨131次,降雨量为1388.5mm,汛期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78.37%;根据降雨类型划分,流域内全年小雨出现的次数为83次,中雨为37次,大雨为12次,暴雨和特大暴雨均为0次,大暴雨出现的次数为1次;次降水时间以6~12h频率出现最多;相当暴雨日为12个,主要集中在4-9月份;各月日平均降雨量以8月份最大,降水强度以9月份最大;流域内月降雨量与其月降雨侵蚀力呈逻辑斯蒂函数关系,次降雨侵蚀力与次降雨量呈现为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林——三峡库区最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对维持区域碳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田林场40 a~45 a生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铁山坪林场46 a~51 a生马尾松林文献资料,探讨了三峡库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碳分配格局。结果表明:马尾松林的总生物量约为140.00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大于80.00%。新田林场和铁山坪林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分别为206.28 t.hm-2和197.78 t.hm-2,其中植被层约占1/3,土壤层占2/3。植被层中,乔木层碳储量占绝对优势。土壤层的碳储量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层碳储量呈现出随深度而降低的规律。与其它地区关于马尾松林的研究相比,年龄相近的林分,三峡库区的马尾松林碳储量偏低。因此,对三峡库区的马尾松林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可能增加其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20.
For vegetation communities with hydr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he storm event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Precipitation-Runoff Modeling System (PRMS)-Storm was built based on modular modeling system developed by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and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orests on peak flows in the Xiangshuixi forest watershe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is simulation study suggested that PRMS-Storm can meet the second level national flood prediction standards of China for simulating storm events of small forest watersheds, and can issue flood forecasting; 2) hydrological functions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communities were evaluated, and three simulation scenarios were arranged: mixed conifer-broadleaf forests (scenario 1), broad-leaved forests (scenario 2), and general forests arrangement (scenario 3); 3) the well-arranged forest scenarios can reduce over 20% of surface runoff, result in an increase of over 16% in subsurface flow, and decrease peak flow by 20.8%, 9.6%, and 18.9%, respectively. The reduction of peak flow rates was significant when rainfall peak was higher than 0.8 mm/min, especially for short-term rainfall events. In general, we found that scenarios 1 and 3 were preferable for reducing peak flow rates and volumes in the reforestation practices in the study region, and scenario 1 was better than scenario 3, so the mixed conifer-broadleaf forests had the best hydrological function.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6, 28(5): 42–51 [译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