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皮蛋 《福建农业》2005,(6):39-39
醋浴 长期坚持醋浴能预防脱水,保持指甲、脚趾甲的光亮晶莹,减少暗疮粉刺的滋生。醋酸有很强的杀菌能力,醋还富含钙,氨基酸、维生素、乳酸、葡萄糖、糖分和盐类,对皮肤有综合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2.
进口货     
一个卖苹果的喊道:“新鲜的苹果,进口货。便宜卖了啊。”过路人一听“进口货”。便你一斤、他一斤地买上了。有人拿起一个尝了尝,说:“这不是很平常的苹果吗,你怎么说是进口货呢?”卖苹果的人说:“您这一张嘴,它不就成了‘进口’货了吗?”  相似文献   

3.
10月11日下午,在湖北京山县顺昌粮棉发展有限公司收购现场,前来卖棉花的农民排成了一条“长龙”,严家墩村民李全宏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国家出台了棉花收购最低保护价政策,实行随行就市、优质优价,现钱结算,我们卖得放心!”这是湖北省棉花收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李波 《农家致富》2005,(5):19-19
2001年6月,我在家乡收购了一车鲜桃。每公斤价格1元。货装好车以后。村里经常跑市场的经纪人告诉我:“不要跑远.就到附近的城市去卖.这一车货能赚回七八百元。”起初,我听了他的话,把桃子拉到了附近的商丘市.到那里一打听销售行情.  相似文献   

5.
万民 《农家致富》2007,(19):19-19
近年来,江苏省东海县浦南镇涌现了“盐店狗肉”、“新圩虾酱”、“草舍两红柿”、“菜根香无公害富硒大米”等一批名优土特产。为了把这些好产品卖个好价钱.许多农民积极投身“市场调研”除在连云港市及省内一此城市进行“市场调研”外.足迹还踏遍了山东、上海等省市。[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如今,红岩村的上万亩柿林都实行“一树三卖”:秋季卖鲜果,冬季卖柿饼,夏季还能卖叶子。这三头并进的发财路,每年为村民带来600多万元的收入。那么,村民们是如何找到这个路子的呢?请看——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脸上长了痘痘(粉刺)还不知道如何治疗如果你脸上的痘痘(粉刺)总是好不了青春是美好的,但脸上的痘痘却让人十分烦恼,中国青春痘医治中心推荐的由有关科研人员与中国皮肤病医防中心部分专家历经五年,以过上千凌实验和级,并通过二年售库验证疗效显著的268去痘产品将为体解除烦恼,让你找回美丽、找回自信。268祛痘产品是运用现代医学美容最新成果,精心研制而成的清除粉刺(青春痘、痤疮、暗疮)及其印痕的美肤外用品。以祛痘快、防复发、除痘印效果明显而著称。2003年被评为消费者放心产品,中国保护消费乾基金会推荐产品。2004年又被中国青…  相似文献   

8.
近年,农产品在一片“卖难”声中成了政府的尴尬、农民的包袱。如何从源头上根治农产品“卖难”,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催促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步伐。而“卖难”在这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鸡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使鸡蛋经营者绞尽脑汁,创造了许多出奇制胜的营销方法,给鸡蛋市场增添了活力。“黄”、“清”分开卖北方部分城市的一些小贩,把蛋黄和蛋清分开卖,鸡蛋变得格外好卖了。爱吃蛋黄的买蛋黄,爱吃蛋清的买蛋清,“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消费者少花钱而得到了实惠,卖方也从“分开卖”中赚到了以前赚不到的钱。装进盒子卖超市里卖鸡蛋,最头痛的是鸡蛋易破损。通常的破损率在10%左右,利润难以保证。破损鸡蛋流出的蛋清还影响卫生。现在华东地区的众多超市采用防震防撞的盒子将鸡蛋包装后出售。他们算过这样一笔账:以鸡蛋售…  相似文献   

10.
1千克“同德”牌有机大米卖100元,1千克“大林”牌脱水青葱卖146元,还有“沂平”牌番茄、“长虹岭”牌草莓、“三益”牌鸡蛋……它们的售价也高于普通产品几倍乃至十几倍,这就是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打造品牌农业创造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5,(20):1-1
“你们这块地麦秸0.3元/公斤卖不卖?”“卖.价码上你能不能再上点?”“好,给你0.32元/公斤吧,这地里的麦秸我全收了。”这是今年5月份在江苏沭阳县马厂镇朱庄村麦地头发生的事。如今在沭阳,以往废弃的麦秸一年能为农户带来几千万元收入。  相似文献   

12.
去年,笔者出差去某地。见农民正在种植一种宽叶儿的植物。当地一位朋友介绍说:“这叫芦荟,是我们从外国引进的。这东西神着呢,能排毒、养颜,还能调节神经机能……,大城市的超市里,卖得可火了,一片叶子可卖儿十元、甚至上百元。”  相似文献   

13.
胭脂鱼养殖     
胭脂鱼通常被人们称为“一帆风顺”。作为食用鱼,它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沿江城市和一些省会城市的中高档餐厅,一公斤要卖200多元;作为观赏鱼,它是东南亚华侨的最爱,人们取其顺意、吉祥之意,养来作“风水鱼”,在花鸟市场里也是价格不菲。  相似文献   

14.
“这8年1分钱不见.我卖车、关了4个公司。但是不能停.就是砸锅卖铁也得往里投.往前走……”是怎样的谈话让位列“福布斯富豪榜”、身价20多亿的地产大亨禁不住潸然泪下?又是怎样的一份事业让他到了卖车、卖房、卖公司的地步?这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5.
现代的人们,特别是城市女性有时会忍不住产生“消费冲动”,于是东西买回家用上一两次甚至没用过就被打入“冷宫”了,闲置着浪费,丢掉怪可惜,卖又没地方卖,怎么处理呢?去年,南京一位白领在户部街上开出了该市首家“寄售店”,牛刀初试,居然小有赢利。  相似文献   

16.
“春光明媚赏花去!”这是当下众多市民呼朋唤友.一起出游的口号、自从武汉大学的樱花火遍全国.并开始卖起门票.“赏花”就逐渐成为春天里最流行的活动,樱花、油菜花、桃花、李花、二月兰,哪里有美丽的花海哪里就有如织的游人,赏花、踏青、郊游、摄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越来越多城市人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感受农村自然气息的一种方式。而这样的赏花游.在不知不觉中促成了乡村游的红火.创造了一种赏花经济。  相似文献   

17.
牛奶做成片片卖“云南十八怪,牛奶当成片片卖。”这句话里说的就是“乳扇”。白族人家多数都养看奶牛,除了出售鲜奶.一部分就用来制作成乳扇。  相似文献   

18.
油炸知了也卖钱江西兴国县龙口镇农民赵有福原是搞食品加工的,看到城里人对饮食越来越追求新奇,于是突发奇想:本地知了很多,如果将知了炸了,拿到城市的饭店、酒家去卖,说不定会走俏,于是1997年夏,赵有福就干起了“油炸知了”的生意,他出钱收购农村孩子捕捉的知了,油炸后拿到城市去卖。果然,他的生意很兴隆,一天下来,少则40元,多则上百元。温室日记山西省吉县城关镇菜农葛俊忠.1994年第一个在本县搞日光温室种菜,为了掌握技术,从种菜第一天起,就坚持写日记,几年下来,已写了厚厚五大本。写日记使他掌握了日光温室种菜技术…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家花没有野花香”。如今,这句俗语在东北老汉张秀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靠卖野花,一年纯收入近30万元。  相似文献   

20.
种得好不如卖得好 农民经常说这么一句话:种得好不如卖得好。仔细琢磨,这实际上是农民在饱受农产品价低、卖难之苦后的无奈叹息。因此,要逐步掌握对市场的科学分析和预测。 农民要“耳聪目明” 要解决好这种“卖的找不着买的,买的找不着卖的”问题,就要求农民要做有心人,从报刊、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用来指导生产、销售,有条件的可以上互联网,以得到更快捷、更全面、更准确的农产品购销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