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研究与开发,可以为花卉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改良花卉品种,也可以培育出新品种,特别是那些珍稀名贵的花卉品种,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从试验中可以看出:花卉经过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后,可能出现4个方面的显著变异:一是花色变异。例如凤仙花由原来的4种变为7种,经过离子注入后花色更加丰富多彩。有些花卉经过离子注入诱变育种后,一朵  相似文献   

2.
新几山亚凤仙(Impatiens hawkeri)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花色丰富,有红、白、粉以及复色等,色泽艳丽欢快,株型丰满圆整,四季开花,花期长,叶色叶型独特,广泛用于花坛布置、悬垂栽植等。物别是作为周年供应的盆花,在欧美市场颇为流行,市场销售量迅速增加,每年都有新品种出现,不仅花色更加丰富,而且在植株抗逆性、抗病性等方  相似文献   

3.
以0Gy、10Gy、50Gy、100Gy、150Gy和200Gy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种子,研究其对大花高代组培苗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在50~200Gy范围内,根和真叶的生长以及植株高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抑制,且抑制程度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而10Gy则能促进根和真叶的生长。随着剂量的增高,死亡率增高,组培苗生长41d时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150Gy。各处理组培苗培养70d后,少量瓶内开花,出现花型、花色和花瓣变异。花型变异主要由对照的正常花形变为蝴蝶形。花色变异主要是颜色变浅,甚至变为白色。花瓣变异可由原来的单瓣变为重瓣花。以上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可以提高突变频率且诱变效应明显,有利于在大花高代育种中产生色彩丰富,花型、株型美观的变异类型  相似文献   

4.
《作物育种信息》2006,(5):12-12
理想株型育种对于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株型育种的矮化育种使水稻单产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目前正孕育着水稻单产再次突破的超级稻育种也涉及到株型育种。  相似文献   

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0):3377-3382
为明确凤仙花授粉结实规律以及品系间的遗传关系,本研究利用单株自交、群体自交与开放杂交的方法验证凤仙花的结实习性为常异花授粉植物,心室数目变化在5~7的范围内,雄蕊的散粉时间集中在1 d内的14:00-15:00。通过ISSR-PCR分子标记对9种主栽凤仙花品系进行了多样性研究,利用11条ISSR引物对9种凤仙花DNA进行扩增,共得到77个位点,其中63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占到全部位点的81.81%。检测等位基因数(Na)平均为1.826 1;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1.000 0~1.993 5之间,平均为1.432 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介于0.107 8~0.498 4之间,平均为0.261 7;Shannon's信息指数(I)在0.219 2~0.691 5之间,平均为0.400 5,证明凤仙花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在阈值为0.58的地方,2号品系被单独分开,在阈值为0.65的地方,剩余8个品系被分为A和B两个类群。本研究针对凤仙花授粉结实的调查和多样性的研究可为日后获得株型、花色更加优良的凤仙花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万茜  胡志辉 《种子》2002,(2):38-38
以凤仙花为试材,喷施CCC后使植株显著矮化,叶片变小,加厚,花期推迟,花序长度、花序节间长度缩短,叶绿素含量增加,呼吸强度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上述一系列变化,促使植株矮化、株型紧凑、生长茁壮,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新几内亚凤仙花(Impatienshawkeri W.Bull),是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凤仙花属(Impatiens)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原产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喜半阳环境。叶形叶色独具特色,叶轮生,披针形,叶面呈多种鲜艳色彩。花色丰富,有白色、粉色、桃红、朱红等色。花期几乎全年,春、秋、冬较盛开。多以吊篮或盆花的形式栽培,但也被用于组合盆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作为一种天然的色素资源,提取纯化后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和化妆品等行业。  相似文献   

8.
谷子高产育种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辉  杨明  高士杰 《种子》2006,25(2):76-77
在春谷高产育种中,引入优良的夏谷基因既高产又改良品质,还使谷子矮化。谷子高产理论研究认为,改良株型使谷子充分利用光能,形态与机能协调;谷子育种实践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育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高产、新株型品种;因此.谷子高产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谷子超高产育种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1.月季花坛月季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因此设计时不必过分强调立地条件。形式上有规则式花坛、自然式花坛、树下花坛、棚下花坛等,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在品种和数量上,要注意美观和整体性。一个花坛中以20—80个品种为宜,每个品种在50盆左右,重点要突出的品种数量可以更多一些。品种间在花型、株型、生长势等性状上相似。同时要注重花色的搭配,各品种间花色要有对比,同一花色的品种可相对集中在一起,以增加对比度。如将株型、生长势相近而花色不同的品种配植在一起,更有利于创造五彩缤纷的景观。种植不宜过密,株行距应  相似文献   

10.
作物超高产育种的新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物单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育种方法的改进.矮化育种、杂优利用的成功就是育种进程中两次大的理论突破和实践飞跃.并因此而促进了化肥工业和种子经营业的兴起.为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已经提出超高产有种的设想,已有的设想包括高光效育种、理想株型育种等主要内容.理想株型有种在玉米的育种实践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紧凑型或半紧凑型玉米已成为目前杂交税的主要类型.而在其它作物上理想株型育种和高光效有种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功.为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超高产有种的新设想,这些新设想包括:利用无融合生殖特性实现远缘杂优利用、胚乳杂种优势的利用,果实在感优势利用三个方面.1远缘杂优利用目前在玉米、水稻等作物上已经实现杂交化,但杂种优势的利用目前还仅限于种内品种间.根据杂种优势理论,亲缘关系越远其杂种优势越强.但要利用亚种间、种间甚至局同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目前尚有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包括由生殖隔离造成的杂交不结实或杂种不孕,以及远缘野生种不良野生性状的带入等.虽然在小麦和水稻上已经发现了可用于克服种间杂交不结实(小麦)和用于克服亚种间杂种不孕的亲和性基因(水稻).但要成功利用这些基因来实现小麦种间和水稻他使亚种间的远...  相似文献   

11.
滇水金凤(Impatiens uliginosa)是凤仙花科凤仙花属的草本观赏花卉,具有花期长、花形奇特、花色艳丽等特点。本研究以滇水金凤的雄雌蕊为研究材料,提取其总RNA,通过RT-PCR及RACE技术克隆得到一个特异片段,命名为IuAG,该片段全长777 bp,编码258个氨基酸,GC含量为47.45%;通过扩增IuAG基因全长基因组DNA,发现其含有7个外显子,6个内含子。同时发现该片段具有保守的MADS-box区、K区以及常用于种属内系统发育研究的AGⅠ和AGⅡ区,进一步说明该片段为植物特有的MIKC型MADS-box的C类基因。蛋白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凤仙花AG基因同源性高达80%以上,且此蛋白属于碱性不稳定疏水蛋白。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凤仙花属植物花型发育与进化、分子育种及新品种培育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凤仙花原产印度,现在我国南部、马来西亚等世界各地已广泛栽培。凤仙喜暖畏寒,要求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花色有白、水红、粉、玫瑰红、大红、洋红、茄紫、紫、雪青等色,花型有单瓣型、玫瑰型、山茶型、顶花型等。新几内亚凤仙是凤仙花的改良品种,花色大,适应环境能力强,防病害的能力强,因此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 目前,凤仙主要依靠扦插繁殖,采用组织培养能快  相似文献   

13.
油菜株型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油菜株型育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油菜理想株型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研究进展。提出在油菜株型育种实践中可以将油菜株型分为花前期、花期、角果形成期3个阶段分别进行研究。花前期叶片颜色较深、叶片直立、干物质产量高的油菜株型可以作为理想株型。开花期的花瓣面积小、有效光合面积大的油菜株型可以作为理想株型。角果期田间通风透光、角果皮和茎皮的面积大、光合作用强的油菜株型可作为理想株型。  相似文献   

14.
洋桔梗切花的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做一年生植物栽培。它是一种理想的切花,颜色诱人、瓶插期长,在花卉市场中逐渐得到大众的喜爱。育种家育出了一系列花色的洋桔梗,而花型的丰富(单瓣、重瓣)更增加了它的魅力。文章介绍了洋桔梗切花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非洲凤仙,属凤仙花科凤仙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圆柱形,直立光滑,肉质多汁。叶互生,叶片披针形,叶缘有带刚毛的锯齿,叶柄有腺。花朵大,单瓣花二三朵同生于近梢顶节叶腋,花萼具喙,花柄较长,花朵常开于株冠外缘,花色鲜艳繁多,有红、白、橘红、玫瑰红、粉等,花量大,常繁花覆盖全株,花期长,只要环境适合,开花持续不断。株形极度矮化,整齐紧凑,分枝力极强,节间极度缩短,叶片浓绿,光泽鲜亮,观赏效果极佳,常应用于居室、厅堂装点,节日花坛布景。原产于非洲中南部,近几年大量引入我国,是一种优良的温室盆栽花卉。  相似文献   

16.
水稻新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   总被引:100,自引:10,他引:100  
水稻单产水平在经历了矮化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两次大的飞跃后,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停滞不前.第三次产量突破将产生于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高产育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生物产量是获得超高产的物质基础,优化产量结构是实现超高产的先决条件,利用籼粳稻亚种间杂交或地理远缘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再通过复交或回交优化  相似文献   

17.
植物矮生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对作物高产性状,高产机理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愈加深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培育理想株型已成为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株高是高等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植株过高容易引起倒伏而减产,而矮生植株抗倒能力强,高产,因而矮化育种对培育理想株型十分重要,矮生基因的发掘研究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目前高等作物矮生性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特别是对水稻、小麦、玉米、黄瓜、西瓜和番茄等主要作物矮生性状的遗传特点、分子标记、矮生基因的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评价,分析了激素对高等植物矮生突变体的调控,提出了高等植物矮生资源的利用和矮化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高等植物矮生性状分子遗传学研究和分子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非洲凤仙花(Impatiens wallerana)又名洋凤仙,原产非洲,系凤仙花科宿根草本花卉。株高15~40厘米,全株呈肉质状,光滑无毛。叶互生,卵形,叶缘有细锯齿。花腋生,花朵平布于叶腋顶端,有单瓣或重瓣品种。花色有桃红、紫红、橙红、白等单色,也有星状、漩涡状等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水稻持续增产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中国水稻持续增产的关键技术应存山(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稻育种经历了传统农家品种评选与良种推广,矮化育种与矮秆良种普及,杂种优势利用与杂交稻推广,高产、多抗、优质新品种(组合)选育等阶段。在育种技术上经历了纯系育……  相似文献   

20.
水稻高产育种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顾铭洪 《作物学报》2010,36(9):1431-1439
进一步提高我国水稻产量,今后主要应依赖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为此,选育单产潜力更高和改进栽培技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近几十年来水稻品种改良经验的基础上,从形态、生理和遗传等方面对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产量潜力的可能途径进行了分析。其目的在于推动对水稻高产育种的讨论和研究。解放以后,我国在水稻育种事业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主要有三: (1) 在利用半矮秆基因sd1的基础上,通过株型改良,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南方籼稻矮化育种上取得了突破;(2) 利用引进品种Balilla通过籼粳杂交和复合杂交,育成了株型挺拔的直立穗株型粳稻品种,并在全国粳稻产区大面积推广;(3) 在成功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基础上,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几十年来水稻改良的历史分析,进一步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是提高大面积水稻产量的关键之一。为此,在高产品种的选育上,应在继续利用sd1等半矮秆基因控制株高的同时,注意提高茎秆的强度和根系的活力。分蘖对于小株作物的水稻来讲,在调节群体结构和提高水稻稳产性上具重要作用。应对分蘖应给予足够重视。千粒重尽管在产量上起重要作用,但粒重过大,对于品质有明显负面效应,因此高产品种的千粒重宜维持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